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地啊我国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结构形式逐渐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混凝土作为建筑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具有显著的韧性差以及抗拉强度低等缺点,也就极易导致裂缝问题出现。并且在事实上,混凝土结构裂缝情况较为常见,且能够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也就有必要开展相应的探究工作。本文对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改善措施
建筑材料的性能可以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发生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水泥出现不正常的膨胀、凝结或是水化热温升以及配比不当等情况,均易导致混凝土早期裂缝出现,进而引起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下滑。为了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保障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和改进。
1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1.1材料问题引起干燥收缩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水泥中添加水之后,能够形成水泥硬化体,并使其绝对体积降低,同时毛细孔缝中有水渗出,能够形成毛细压力,混凝土即能够呈现出毛细收缩现象。因为混凝土材料具有脆性,同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所以对其进行运输时,易出现离析情况。另外,如果未对原材料进行均匀配置,其中则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也就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1.2结构设计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中,混凝土及钢筋二者需要对较大程度的承载力进行承担,根据环境、地基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荷载裂缝可以被控制。一旦结构出现变化,混凝土受到外力影响,易发生形变,并能够导致缝隙出现,而缝隙出现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规定不够规范,导致计算裂缝时无可靠的依据,所以设计方式相对随意;(2)虽然具有较为明确的设计规范,但如果计算过程中不能对结构变形裂缝进行全面考虑,也能够导致裂缝产生,或是裂缝的数量越来越多[1]。
2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原因及控制措施
2.1选用合适的材料
在施工时,应该首先明确,混凝土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工程整体的质量,所以必须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由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将建筑工程设计规范作为根据,对水泥进行选择,充分考虑水泥特点,明确型号不同的水泥能够对施工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说,浇筑施工过程中,若水泥具有良好的收缩性和较小的水化热量,则有利于提升施工效果,原因在于,该类型的水泥在初凝和终凝时的热量较小。同时需要注意,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小、水化热量相对较大,易导致混凝土质量受到影响。若原材料水化热量难以控制,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将水泥与粉煤灰融合,以降低其中的水化热量。在对混凝土骨料进行选择时,需要强化骨料规格的控制,特别是需要注意控制其中的含沙量,以避免含沙量较多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对砂石质量进行控制,则以孔隙率和粒径为主。只有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才可提升混凝土质量。
2.2合理应用矿物掺合料
矿物质掺合料属于一种无机矿物细粉,可以对混凝土的性能起到改善作用,特别是有利于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但是对其进行应用必须合理控制使用量,若超量应用,则能引起混凝土裂缝情况,且一般来说较为严重。所以,应用矿物掺合料时,必须严格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衡量用量,并且因为浇筑前期混凝土强度较低,受外界荷载影响,出现早期裂缝的可能性较大,此时矿物掺合料密度在水泥密度之下,若不能合理振捣,则易出现矿物掺合料上浮情况,并引起混凝土表层缝隙,而水分快速蒸发之后,混凝土还能够发生塑性的收缩,进而在其内部形成应力,并进一步增加早期裂缝的发生几率[2]。
2.3合理选用外加剂
可以将二次添加法应用于外加剂的应用中,也就是首先在预制搅拌的过程中,加入70%左右的外加剂,至施工现场,再将另外的外加剂加入其中,以尽可能避免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及坍落度受到影响。另外,适量加入粉煤灰可促使混凝土性能得到提升,也更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收缩情况。但是在对外加剂进行添加时,必须有效控制数量,特别是需要注意,高浓度混凝土的性能,能够受到超细矿物料的影响,所以可将微膨胀剂应用于其中,以控制混凝土收缩,也就可以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率。
2.4強化现场控制及验收
应用商品混凝土时,现场的控制以及全面的验收为降低裂缝发生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将混凝土由拌制厂运输至施工现场的过程中,以及卸料时,均需严格避免出现离析情况,通过数次试验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确定,并在实际的混凝土配置时,严格遵循合理的比例,既不可减少任意材料,也不可将其他成分混入,特别是需要对用水量进行严格控制。另外,在实施泵送之前,还需开展坍落度试验,确认坍落度与设计标准相符合,方可投入使用,而若坍落度超过标准,则必须重新配置[3]。
2.5设置膨胀加强带以及后浇带
受到热胀冷缩原理的影响,混凝土结构能够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由此,裂缝出现的可能性更大,而对膨胀加强带以及后浇带进行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混凝土的收缩,以对裂缝的出现进行控制。一般来说,后浇带适合在分段浇筑法中进行应用,其可以缩减一次性浇筑长度,并采用分段硬化的形式,避免收缩裂缝出现,且实施封闭处理的过程中,应使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强化后胶带相应的钢筋配比,同时选择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开展浇筑工作,尽量降低温差,以避免混凝土构件受到温度应力影响。与此同时,还可应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通过连续浇筑法强化膨胀应力先应用低膨胀混凝土,再应用高膨胀混凝土实现无缝施工。
2.6提升设计的合理性
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应注意保障设计结构的合理性,以实际情况为根据,尽可能的优化设计,以控制裂缝,进而提升建筑质量。若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未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由混凝土收缩引起的纵向裂缝数量则可能增加,所以设计建筑结构时,应该采用增加附加筋的方法提升建筑整体的抗裂能力。另外,水泥钢筋的型号、使用量以及混凝土机结构等多个方面,均需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不断提升施工过程中对各项材料和设备进行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提升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建筑的质量[4]。
2.7控制材料配比
混凝土的水化热量及坍落度为引起结构裂缝的重要原因,针对此,首先需要明确导致坍落度大的原因,在于材料配比过程中,未对材料比例进行严格控制,且配比工作结束之后未严格开展坍落度试验,存在坍落度不合格的情况,而在水化热量这一方面,开展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尽量缩减对于水泥的使用量,并尽可能提升水泥强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为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虽然实际上并不是全部裂缝均能导致结构承载力受到影响,但因为其属于对建筑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仍然必须对此予以充分重视,所以必须探究其出现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胡又平. 探析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J]. 建材发展导向, 2020, 018(002):17-18.
[2] 沈磊. 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19, 020(002):17-18.
[3] 黄君, 田林. 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研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 000(026):132.
[4] 张银芳, 闫帅平. 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研究[J]. 建筑·建材·装饰, 2019, 000(006):3-4.
关键词:建筑材料;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改善措施
建筑材料的性能可以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发生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水泥出现不正常的膨胀、凝结或是水化热温升以及配比不当等情况,均易导致混凝土早期裂缝出现,进而引起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下滑。为了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保障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和改进。
1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1.1材料问题引起干燥收缩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水泥中添加水之后,能够形成水泥硬化体,并使其绝对体积降低,同时毛细孔缝中有水渗出,能够形成毛细压力,混凝土即能够呈现出毛细收缩现象。因为混凝土材料具有脆性,同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所以对其进行运输时,易出现离析情况。另外,如果未对原材料进行均匀配置,其中则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也就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1.2结构设计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中,混凝土及钢筋二者需要对较大程度的承载力进行承担,根据环境、地基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荷载裂缝可以被控制。一旦结构出现变化,混凝土受到外力影响,易发生形变,并能够导致缝隙出现,而缝隙出现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规定不够规范,导致计算裂缝时无可靠的依据,所以设计方式相对随意;(2)虽然具有较为明确的设计规范,但如果计算过程中不能对结构变形裂缝进行全面考虑,也能够导致裂缝产生,或是裂缝的数量越来越多[1]。
2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原因及控制措施
2.1选用合适的材料
在施工时,应该首先明确,混凝土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工程整体的质量,所以必须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由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将建筑工程设计规范作为根据,对水泥进行选择,充分考虑水泥特点,明确型号不同的水泥能够对施工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说,浇筑施工过程中,若水泥具有良好的收缩性和较小的水化热量,则有利于提升施工效果,原因在于,该类型的水泥在初凝和终凝时的热量较小。同时需要注意,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小、水化热量相对较大,易导致混凝土质量受到影响。若原材料水化热量难以控制,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将水泥与粉煤灰融合,以降低其中的水化热量。在对混凝土骨料进行选择时,需要强化骨料规格的控制,特别是需要注意控制其中的含沙量,以避免含沙量较多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对砂石质量进行控制,则以孔隙率和粒径为主。只有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才可提升混凝土质量。
2.2合理应用矿物掺合料
矿物质掺合料属于一种无机矿物细粉,可以对混凝土的性能起到改善作用,特别是有利于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但是对其进行应用必须合理控制使用量,若超量应用,则能引起混凝土裂缝情况,且一般来说较为严重。所以,应用矿物掺合料时,必须严格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衡量用量,并且因为浇筑前期混凝土强度较低,受外界荷载影响,出现早期裂缝的可能性较大,此时矿物掺合料密度在水泥密度之下,若不能合理振捣,则易出现矿物掺合料上浮情况,并引起混凝土表层缝隙,而水分快速蒸发之后,混凝土还能够发生塑性的收缩,进而在其内部形成应力,并进一步增加早期裂缝的发生几率[2]。
2.3合理选用外加剂
可以将二次添加法应用于外加剂的应用中,也就是首先在预制搅拌的过程中,加入70%左右的外加剂,至施工现场,再将另外的外加剂加入其中,以尽可能避免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及坍落度受到影响。另外,适量加入粉煤灰可促使混凝土性能得到提升,也更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收缩情况。但是在对外加剂进行添加时,必须有效控制数量,特别是需要注意,高浓度混凝土的性能,能够受到超细矿物料的影响,所以可将微膨胀剂应用于其中,以控制混凝土收缩,也就可以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率。
2.4強化现场控制及验收
应用商品混凝土时,现场的控制以及全面的验收为降低裂缝发生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将混凝土由拌制厂运输至施工现场的过程中,以及卸料时,均需严格避免出现离析情况,通过数次试验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确定,并在实际的混凝土配置时,严格遵循合理的比例,既不可减少任意材料,也不可将其他成分混入,特别是需要对用水量进行严格控制。另外,在实施泵送之前,还需开展坍落度试验,确认坍落度与设计标准相符合,方可投入使用,而若坍落度超过标准,则必须重新配置[3]。
2.5设置膨胀加强带以及后浇带
受到热胀冷缩原理的影响,混凝土结构能够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由此,裂缝出现的可能性更大,而对膨胀加强带以及后浇带进行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混凝土的收缩,以对裂缝的出现进行控制。一般来说,后浇带适合在分段浇筑法中进行应用,其可以缩减一次性浇筑长度,并采用分段硬化的形式,避免收缩裂缝出现,且实施封闭处理的过程中,应使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强化后胶带相应的钢筋配比,同时选择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开展浇筑工作,尽量降低温差,以避免混凝土构件受到温度应力影响。与此同时,还可应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通过连续浇筑法强化膨胀应力先应用低膨胀混凝土,再应用高膨胀混凝土实现无缝施工。
2.6提升设计的合理性
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应注意保障设计结构的合理性,以实际情况为根据,尽可能的优化设计,以控制裂缝,进而提升建筑质量。若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未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由混凝土收缩引起的纵向裂缝数量则可能增加,所以设计建筑结构时,应该采用增加附加筋的方法提升建筑整体的抗裂能力。另外,水泥钢筋的型号、使用量以及混凝土机结构等多个方面,均需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不断提升施工过程中对各项材料和设备进行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提升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建筑的质量[4]。
2.7控制材料配比
混凝土的水化热量及坍落度为引起结构裂缝的重要原因,针对此,首先需要明确导致坍落度大的原因,在于材料配比过程中,未对材料比例进行严格控制,且配比工作结束之后未严格开展坍落度试验,存在坍落度不合格的情况,而在水化热量这一方面,开展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尽量缩减对于水泥的使用量,并尽可能提升水泥强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为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虽然实际上并不是全部裂缝均能导致结构承载力受到影响,但因为其属于对建筑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仍然必须对此予以充分重视,所以必须探究其出现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胡又平. 探析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J]. 建材发展导向, 2020, 018(002):17-18.
[2] 沈磊. 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19, 020(002):17-18.
[3] 黄君, 田林. 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研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 000(026):132.
[4] 张银芳, 闫帅平. 建筑材料性能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研究[J]. 建筑·建材·装饰, 2019, 000(0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