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阿什蒂亚尼挺身而出指责伊朗刑罚残酷的布吕尼,却无法为自己前后矛盾的婚恋观作出合理解释,正如英国在向陷入私情的沙特王妃提供庇护之后,看上去其绅士地位似乎更加稳固了,但谁又知道“绅士”自己心里有没有“道德秩序”与“生命权利”两个小人在打架?始终陷入两难的尴尬,这个困境大概谁都不能避免,难道这才是相对论的伟大?
这几个月,爱丽舍宫里的人大概会觉得有些晦气,因为他们那美貌与正义感并重的第一夫人布吕尼被伊朗一家媒体以罕见的犀利言辞斥责为“破坏他人婚姻的伪善妓女”。尽管近年来法国和伊朗口舌之争不断,但“伪善妓女”这一罪名并非伊朗无故挑衅,而是伊朗对布吕尼自以为是的路见不平行径的有力反击。
正义的伙伴
这位引发国际口水战的导火索人物——阿什蒂亚尼——被当地法院指控通奸罪的43岁妇女,早在2006年在伊朗法庭上承认在其丈夫去世后与两名男子发生了不正当关系,由此被判处99下鞭刑。几个月后,另一家伊朗法院认为阿什蒂亚尼涉嫌与其中一名男子合谋杀害自己的丈夫,因此以通奸罪判决对她实施石刑(即在公开场合,将受刑者身子埋入土中,只露出头部,最终被人用石头砸死的刑罚)。2007年,伊朗最高法院核准了对阿什蒂亚尼的死刑判决,但至今没有执行。
这个在伊朗为整个社会唾弃之人,在国际上倒是获得了不少的声援。布吕尼义愤填膺地表示:“当得知这样一种刑罚要强加在你头上时,怎么能保持沉默?”她公开批评伊朗法院的石刑判决“不人道”,还在一份要求释放阿什蒂亚尼的请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称法国同她站在一起。除了表明自己无可辩驳的正义立场,她也没忘记用总统丈夫来给伊朗施加压力。布吕尼称:“你(阿什蒂亚尼)在狱中也能深深感知,我的丈夫将不知疲倦地为你的案子不懈努力,法国不会抛弃你。”
其实,布吕尼并不是唯一的好事者。巴西总统卢拉、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也一度为阿什蒂亚尼“求情”。法国外长库什内致信欧盟外长阿什顿,敦促欧盟做好准备,一旦伊朗对阿什蒂亚尼实施石刑就对伊朗实施新制裁。以色列Ynetnews也充分为其造势,称全世界有100座城市举行了要求伊朗释放阿什蒂亚尼的抗议活动。为一位素不相识之人的生存权利而奔走疾呼,这种正义自然无可厚非。只不过这起来自一个文化迥异国度的陈年旧事被诸多活跃于国际政坛的重量级人物以如此迫人的气势高调伸张之后,这种正义不免有掺杂了政治表演色彩的嫌疑。
这场政治秀并不差劲,既不乏“法国不会放弃你”这般的煽情,也有着“看在巴西与伊朗两国友谊的份上也该放弃对她的惩罚”的咄咄逼人,他们拿出“现代文明怎能容忍如此残酷的刑罚”强有力的论调,发起舆论攻势,以最堂而皇之的借口向这个伊斯兰国家发起了一次道德声讨:伊朗用石头砸死人的做法才是“伤风败俗”,布吕尼的行为“道德而勇敢”。正义之师为此一片沸腾之时,大概忘了不久前,当一名妇女在美国被按到电椅上执行死刑时,他们是何等沉寂。难道2400伏电击更有人性一些?
大概正义是从来不会孑然一身突然降临到谁头上,他总是携同伙伴前来,尽管常常在台前唱主角,但幕后交错出现的影子才是真正的导演,他们的名字不外乎政治、宗教、种族……
文明的暗战
假设日后有人要为布吕尼写传记,我猜一定少不了“伊朗妇女追求爱情面临石刑,第一夫人鼎力拯救被人发难”这样的桥段,这可能是对西式文明长期以来的自我优越感最恶俗的想像了。但这可绝不算是空穴来风,时光倒回两年前,你会发现,历史正在重演。
2008年7月30日,沙特阿拉伯一名王妃在英国获得避难权,因为她与英国情人生下私生子,担心自己回到沙特会被判处石刑而丧命。这名获得避难权的妇女出身于沙特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她年长的丈夫是沙特皇室成员。她曾到伦敦访问,并与一名英国男子坠入情网。发现自己怀孕后,她害怕丈夫察觉,于是说服他允许自己再次前往英国,以便悄悄把孩子生下来。由于担心自己返回沙特会被以通奸罪判处极刑,这名女子向英国申请政治庇护,最终获得永久居留权。
作为同样为当地社会文化道德所不容的偷情者,在即将到来的石刑面前,沙特王妃与阿什蒂亚尼这两位身份悬殊的人,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同样的,英国政府和法国爱丽舍宫所呈现出的悲天悯人的姿态也是如出一辙。当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准备沿用自身传统理念来让背叛者接受应有的惩罚之时,他们向离经叛道者伸出了宽大的援助之手:如果你的国家决定剥夺你生存的权利,那就到我这里来吧!
对于偷情者来说,这只陌生的大手握着现代文明最神圣的人权法杖,为她们带来了光明角落,有如神佑复生。但对于恪守了百年传统的当地社会而言,这手无疑是最大的嘲弄,向十恶不赦者提供庇护,这一高傲的姿态无情地将这文化根基与道德秩序原本一体的完整社会全盘否定。英国向偷情者提供庇护,便是用最微不足道的气力,以自己的文明形态否定了沙特的贞操观念。
但事实上,英国和沙特官方都没有对这起案件发表评论。有媒体评论说,如果英国公开承认此事,就意味着英国公开批评沙特用酷刑对待妇女的做法,使两国政府都处于尴尬境地。但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与沙特之间就有过一场与石刑有关的暗战。1977年,一名19岁的沙特公主因与情人私奔被处以石刑砸死。这起案件在当时引起国际上的轰动,英国一家电视台将此案拍成纪录片《一位公主之死》,1980年在英国播出。沙国王室企图阻止电视台播出该片未果,一气之下驱逐英国驻沙大使,并撤回住在英国的400名皇亲国戚,还取消价值数百万英镑的沙国出口货物。
从拍摄公主之死,到接纳王妃的叛逃,英国当然不是看沙特脸色行事的胆小角色!岂止如此呢?它两次无懈可击的“该出手时就出手”,成功地利用自身系统以外的颠覆事件反衬出自身的进步与包容,激起了人们对现代西方典型文明国家的无限憧憬,让历史无论怎样看起来,都是西式文明的胜利。这可比布吕尼四处声讨换来妓女骂名的行径高明得多,不能不说这是它的狡黠之处。
无关文明的诡辩
或许你已经有所察觉,英国并不是完胜者。因为它在收获来自各方赞赏的同时也将自己置于两难的境地。要知道,即使在这个集现代民主与高度文明于一身的国家里,偷情也并不为其自身宗教文化所能容忍,这势必会引发自身伦理道德的混乱。向来自沙特的偷情者提供庇护,对于其国内的背叛者是否意味着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道德豁免权?当生存权利与伦理道德同时面临排序,它选择生存权利大过一切,也只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折中之举罢了。
在同样的选择面前,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则用石刑——这种看似极端的方式,保证了其内部文化秩序的完整和纯粹。只是这种坚持的成本,在人权当道的现代世界显得太过凌厉,才会为人所诟病。原来,由此引发的文明孰优孰劣之争,不过是一场诡辩。
至于那几个多情种,或许他们的肉体生命能够得以延续,但在其生长的母文化中,他们应该已经彻彻底底地死亡。我们无从得知,他们会在全新的他者文化中,体验生命与生俱来的神圣?还是在陌生的土地上缅怀遗失的文化根基,慨叹生命尊严的获得……
这几个月,爱丽舍宫里的人大概会觉得有些晦气,因为他们那美貌与正义感并重的第一夫人布吕尼被伊朗一家媒体以罕见的犀利言辞斥责为“破坏他人婚姻的伪善妓女”。尽管近年来法国和伊朗口舌之争不断,但“伪善妓女”这一罪名并非伊朗无故挑衅,而是伊朗对布吕尼自以为是的路见不平行径的有力反击。
正义的伙伴
这位引发国际口水战的导火索人物——阿什蒂亚尼——被当地法院指控通奸罪的43岁妇女,早在2006年在伊朗法庭上承认在其丈夫去世后与两名男子发生了不正当关系,由此被判处99下鞭刑。几个月后,另一家伊朗法院认为阿什蒂亚尼涉嫌与其中一名男子合谋杀害自己的丈夫,因此以通奸罪判决对她实施石刑(即在公开场合,将受刑者身子埋入土中,只露出头部,最终被人用石头砸死的刑罚)。2007年,伊朗最高法院核准了对阿什蒂亚尼的死刑判决,但至今没有执行。
这个在伊朗为整个社会唾弃之人,在国际上倒是获得了不少的声援。布吕尼义愤填膺地表示:“当得知这样一种刑罚要强加在你头上时,怎么能保持沉默?”她公开批评伊朗法院的石刑判决“不人道”,还在一份要求释放阿什蒂亚尼的请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称法国同她站在一起。除了表明自己无可辩驳的正义立场,她也没忘记用总统丈夫来给伊朗施加压力。布吕尼称:“你(阿什蒂亚尼)在狱中也能深深感知,我的丈夫将不知疲倦地为你的案子不懈努力,法国不会抛弃你。”
其实,布吕尼并不是唯一的好事者。巴西总统卢拉、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也一度为阿什蒂亚尼“求情”。法国外长库什内致信欧盟外长阿什顿,敦促欧盟做好准备,一旦伊朗对阿什蒂亚尼实施石刑就对伊朗实施新制裁。以色列Ynetnews也充分为其造势,称全世界有100座城市举行了要求伊朗释放阿什蒂亚尼的抗议活动。为一位素不相识之人的生存权利而奔走疾呼,这种正义自然无可厚非。只不过这起来自一个文化迥异国度的陈年旧事被诸多活跃于国际政坛的重量级人物以如此迫人的气势高调伸张之后,这种正义不免有掺杂了政治表演色彩的嫌疑。
这场政治秀并不差劲,既不乏“法国不会放弃你”这般的煽情,也有着“看在巴西与伊朗两国友谊的份上也该放弃对她的惩罚”的咄咄逼人,他们拿出“现代文明怎能容忍如此残酷的刑罚”强有力的论调,发起舆论攻势,以最堂而皇之的借口向这个伊斯兰国家发起了一次道德声讨:伊朗用石头砸死人的做法才是“伤风败俗”,布吕尼的行为“道德而勇敢”。正义之师为此一片沸腾之时,大概忘了不久前,当一名妇女在美国被按到电椅上执行死刑时,他们是何等沉寂。难道2400伏电击更有人性一些?
大概正义是从来不会孑然一身突然降临到谁头上,他总是携同伙伴前来,尽管常常在台前唱主角,但幕后交错出现的影子才是真正的导演,他们的名字不外乎政治、宗教、种族……
文明的暗战
假设日后有人要为布吕尼写传记,我猜一定少不了“伊朗妇女追求爱情面临石刑,第一夫人鼎力拯救被人发难”这样的桥段,这可能是对西式文明长期以来的自我优越感最恶俗的想像了。但这可绝不算是空穴来风,时光倒回两年前,你会发现,历史正在重演。
2008年7月30日,沙特阿拉伯一名王妃在英国获得避难权,因为她与英国情人生下私生子,担心自己回到沙特会被判处石刑而丧命。这名获得避难权的妇女出身于沙特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她年长的丈夫是沙特皇室成员。她曾到伦敦访问,并与一名英国男子坠入情网。发现自己怀孕后,她害怕丈夫察觉,于是说服他允许自己再次前往英国,以便悄悄把孩子生下来。由于担心自己返回沙特会被以通奸罪判处极刑,这名女子向英国申请政治庇护,最终获得永久居留权。
作为同样为当地社会文化道德所不容的偷情者,在即将到来的石刑面前,沙特王妃与阿什蒂亚尼这两位身份悬殊的人,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同样的,英国政府和法国爱丽舍宫所呈现出的悲天悯人的姿态也是如出一辙。当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准备沿用自身传统理念来让背叛者接受应有的惩罚之时,他们向离经叛道者伸出了宽大的援助之手:如果你的国家决定剥夺你生存的权利,那就到我这里来吧!
对于偷情者来说,这只陌生的大手握着现代文明最神圣的人权法杖,为她们带来了光明角落,有如神佑复生。但对于恪守了百年传统的当地社会而言,这手无疑是最大的嘲弄,向十恶不赦者提供庇护,这一高傲的姿态无情地将这文化根基与道德秩序原本一体的完整社会全盘否定。英国向偷情者提供庇护,便是用最微不足道的气力,以自己的文明形态否定了沙特的贞操观念。
但事实上,英国和沙特官方都没有对这起案件发表评论。有媒体评论说,如果英国公开承认此事,就意味着英国公开批评沙特用酷刑对待妇女的做法,使两国政府都处于尴尬境地。但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与沙特之间就有过一场与石刑有关的暗战。1977年,一名19岁的沙特公主因与情人私奔被处以石刑砸死。这起案件在当时引起国际上的轰动,英国一家电视台将此案拍成纪录片《一位公主之死》,1980年在英国播出。沙国王室企图阻止电视台播出该片未果,一气之下驱逐英国驻沙大使,并撤回住在英国的400名皇亲国戚,还取消价值数百万英镑的沙国出口货物。
从拍摄公主之死,到接纳王妃的叛逃,英国当然不是看沙特脸色行事的胆小角色!岂止如此呢?它两次无懈可击的“该出手时就出手”,成功地利用自身系统以外的颠覆事件反衬出自身的进步与包容,激起了人们对现代西方典型文明国家的无限憧憬,让历史无论怎样看起来,都是西式文明的胜利。这可比布吕尼四处声讨换来妓女骂名的行径高明得多,不能不说这是它的狡黠之处。
无关文明的诡辩
或许你已经有所察觉,英国并不是完胜者。因为它在收获来自各方赞赏的同时也将自己置于两难的境地。要知道,即使在这个集现代民主与高度文明于一身的国家里,偷情也并不为其自身宗教文化所能容忍,这势必会引发自身伦理道德的混乱。向来自沙特的偷情者提供庇护,对于其国内的背叛者是否意味着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道德豁免权?当生存权利与伦理道德同时面临排序,它选择生存权利大过一切,也只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折中之举罢了。
在同样的选择面前,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则用石刑——这种看似极端的方式,保证了其内部文化秩序的完整和纯粹。只是这种坚持的成本,在人权当道的现代世界显得太过凌厉,才会为人所诟病。原来,由此引发的文明孰优孰劣之争,不过是一场诡辩。
至于那几个多情种,或许他们的肉体生命能够得以延续,但在其生长的母文化中,他们应该已经彻彻底底地死亡。我们无从得知,他们会在全新的他者文化中,体验生命与生俱来的神圣?还是在陌生的土地上缅怀遗失的文化根基,慨叹生命尊严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