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上是强化教师的师表素质和业务能力。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空白点待我们去补充、完善。本文选取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学生的年龄、知识、思维、情感、科研及就业等角度来探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学生角度;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多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高教改革,全力高举科教兴国旗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风气,目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如结构优化,地位和待遇明显提高等)同时,政府也把众多的目光引向了教育,更引向教师--教育之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语道出了教师的核心作用。“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他决定着大学的政治方向,决定着大学教学质量和科技水平,决定着大学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大小。”1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支持学校运转的心脏,而教师则是心脏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最优化,达到双赢的效果(即既教好书,育好人;又提升了自己素质和能力),就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况且,信息时代,知识的增长是数十倍,数百倍的,面对知识爆炸的现实,我们的生存之道只有两个字:学习。壳牌石油总裁卡洛所说:“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财星杂志也曾经指出:“抛弃那些陈旧的领导观念吧!九十年代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2公司尚且需要学习,作为培养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又何不如此呢?笔者拟从学生视角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作几点探讨。
1、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特征及思想发展角度看,高校教师要善于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即时换心洗脑,与时俱进,富有活力
现代的大学生,年龄大多集中在18-25岁之间。他们正处在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度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由于刚刚走出父母的限制圈和保护伞,在心理上他们大都渴求平等、独立、自由,不希望把自己当成大孩子,也不愿受到压制。他们向往一种轻松、自由、舒适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在思想上较理想化,甚至是幻想,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塑造好一个未来的自己。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对能力相对较弱,常常出现“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相悖,既怨天又怨地,觉得自己与生活格格不入,很少进行自我反思。”3
面对学生的这些新情况,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就应不断给自己充电,给自己输血,输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然后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整体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熟悉他们的思想动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为什么做及怎样做,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自己的真心赢得学生的信心、诚心,形成一种“心灵感应”的教育效应。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有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观念时新、适应性强,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结构不太合理,学术带头人后继乏人,据统计,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的学科带头人中间,50岁以下的仅占5%左右,到20世纪末,现有的学科带头人中90%的上退休。4在全国范围内,40岁以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只占总数的3.3%。现有理工农医系列中,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近90%将于2008年退出一线岗位;高等院校中正副教授的42%,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和农艺师的50%也在2008年退休。5现在已是2011年,这些学术带头人早已退休,即便回聘的也只有极少数。因此,在结构上就出现了许多“空白点”。对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北大的“三三”制模式,即教师来源形成国外引进1/3,国内引进1/3,本校培养1/3的格局。在规模建设上要紧扣一个“度”字,在适度上下功夫,形成一定的学术梯队,造就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与此同时,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高校教师应当树立时代意识,学习并吸收一些新观点、新思想,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而我们却常常容易犯一个错误:躲在前人的绿荫底下,不敢越雷池半步。正如我们知道钢铁的密度比水大,就推测钢铁在水上必然下沉,甚至可以很容易地用实验来验证。如果我们不打破这个思维定式,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口,恐怕今天也只能划几只小木船做些短程的航行。因此,我们的教师也要勇于超越前人的经验和常识,凡事要从大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寻找新的空白点,给自己的思维创造更多的真空。正如歇洛克·福尔摩斯的名言——“排除了一切不可能的,不管多么荒诞,剩下的就是可能的”所说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止一种。说到底。就是要教师保持一种永久的活力,常学常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也即创新。有人曾说:“创新是企业家对于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6要创新就要有创新能力和素质,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会作进一步论述。
2、从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及科研意识角度看,高校教师应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和创新意识,夯实自己的“T”字型知识结构。
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按其功能可分为四种:一是事实性的知识; 二是方法论性质的知识;三是规范性的知识; 四是价值性知识。7随着知识的增加,大学生的思维也出现了多元化,其中不乏出现许多新的想法、观念,冒出许多新的苗头,但由于高等教育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微观教育太多,宏观教育太少;知识技能教育太多,对学生素质感染过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发育不键全”。杨振宁教授有个评论:“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知识面不够宽,还有的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教授也认为:“中国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两位学者的评价,一针见血地击中了我国传统教育的要害:传统教育扼杀了人才的创造性。
教学改革就是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各项工作中,实现教学现代化是最核心的、最根本的。要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就要有一批具有现代文化素质的高校教师。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淘汰率,快速更新的时代。平庸就意味着失败,“赢家通吃”是一个十分通行的法则。这个时代以自己独特的发展步伐点明自己的特色: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在这个多变的时代,懂得时刻转变自己的观念才是明智之举。8这一切给我们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但也蕴含着新的希望,即时洗脑才是长久之计。因此,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团队合作意识强,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队伍
知识经济是学习竞争经济,是人才经济。人才是学习的最佳体现者和载体,是知识经济的命脉。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才之争,最终取决于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在知识经济中,人才和学习创新能力,比资金的投入与积累、市场的占有与扩大更为重要。因此,有人提出“企业即人”的观点。
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中的骨干部分,是国家知识分子的代表队的主力。在知识群体中最有影响力的,往往是大学教师。高校教师是教师的教师,培养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 ,文化中的文化人,社会智力开发的中枢。因此,我们高校教师不仅教好书、育好人,同时也要紧跟代步伐,把握时代最前沿的信息,全力强化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学会合作,学会在团队中学习,精益求精,再创佳绩。
2.2、建立一支刻苦钻研,能够兼顾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科研成果卓著的队伍
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教学生“会学”",首先教师要会学,要做表率,把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到社会实践、学生自学、讨论研究等多种形式,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大学是国家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地。科研是推动大学发展的原动力。一所大学要发展、腾飞,就要有科研作双翼,要具有一批把握方向的师资队伍。此外,还要根据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制度鼓励,吸引一大批科研人才,营造一个科研气息浓厚的环境。同时要带动、培养挖掘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并肯定其取得的成绩,及时指导他们犯的一些错误,让他们少走弯路,让他们乐于从事科研工作,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股“教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科研热潮。
要进行科研工作,就要勇于否定,大胆假设,要有一批创造性人才。一个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以下素质:(1)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2)思维具有“超前性”;(3)应该具有创造力,掌握创造新知识的方法;(4)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提问给我们打开了一个世界。”稚娜·艾莉(Werna Allee)在《知识的进化》一书中如是说。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人才的新形势,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大学现代化的必然趋势。9
2.3、加强学术骨干教师队伍及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法国教育专家认为:“高等院校应该培养面向21世纪的既有广阔的视野,又对某些新的问题或新的设想有高度的造诣,不受学科的历史界限束缚的人。”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培养目标则明确强调:“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培养理想的面向21世纪的在世界上通用的日本人。”为适应21世纪对创新人才和世界通用人才的需要,高校应当加大信息时代学术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建立能让创新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正如摩托罗拉副总载诺克斯(Paul Noarks)所说的:“我们现在明白一个人必须树立高远和不可能的目标。以前我们的年成长率维持在15%,如果我们将成长率提高到20%,大家会流一些汗,达到公司的要求,但是不会在作业方式上有什么真正的大改进。如果现在我们说要达到十倍的成长,那大家就知道这非得痛下苦功不可了。”同样,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也应围绕学科建设,对学术水平高,作风正派,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培养前途的学术骨干教师,提出“十倍的成长率”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并引用竞争培养机制,通过在职博士生、博生后及重大科技公关项目等模式的高级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学术根底,培养创新意识和研究开发能力,以期跟上时代发展的学科前沿,成为国内外某一特定专业是具有学术地位和一定知名度的一流专家群体。10
3、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品德教育及就为现状看,高校教师应树立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和理念,向赢家学习,强化自己的优势,使自己达到“好中更好”
3.1建立一支善于学习,不耻相师,学而不厌的师资队伍
一般来说,大学生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学问型、游戏型、非顺应型、职业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特点及需要,因时、因人而异。为此,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在把专业知识学懂、学精、学深的同时,应广泛涉猎百科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完善,更能胜任“教师”和“育人”的神圣职责。
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要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里包括的应是某一方面的知识样样精通,所有知识都知一二。同时,要更新学习观念:不仅要向高师、圣贤和赢家学习,也向同行、同仁学习,还应虚心地向自己的弟子学习,学习他们新的思想和观念,正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孔子也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为教师,我们应用“创新型学习”代替现在的“维持型学习”。国际未来学会主席马哈蒂·埃尔曼杰拉在《知识文明中的人类资源》中指出:“创新型学习需要两个先决条件:参与、预见。”因此,高校教师要学习他人的“长者”和“善者”,以人之长补已之短,相互学习,共同完善。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为圣人从师而问,愚人之所以为愚,则因为耻学于师。
总之,高校教师做学问,应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只要“闻道在先”,就应从师而问,“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2建立一支德高望重,为人师表的师资队伍
塞缪尔·约翰森说过:“生活如同其他一切恩赐一样,其价值仅仅在于使用。不是为了它自己。而是为了永恒赋予它的更高尚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道德。”道德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的理由。正如亚伯拉罕·林肯所说的:“如果我们能首先搞清自己在哪里,正在向何方去,我们就能更好地判断该干什么、怎么去干。”11
大学时代是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时期,这种价值观将作为心理的决定因素,支配着本人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和行动,将发挥统一个性的重要作用。由于受到商业主义的影响,大学生把自己奉献出去的价值观不见了,一切都是临时的,暂时的,游戏性的志向,我们看到的只是自我的分裂和存在感的丧失。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是文化中的文化人,是精英里的精英,我们的工作具有更强的示范性,我们要树立“所学足为后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的职业理念,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陶冶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具有健全心理的新一代。此外,教师一定把“为人师表”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用其规范自己的一举一动。
3.3、建立一支信息能力强、会关心学生未来,与学生同乐的现代型师资队伍
当前制约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择业观念的有3个强有力的“社会阀门”;一是以大中城市和党政和企业事机关、热门行业、高薪岗位为挑选热点,实际上以有权和有钱为择业标准;二是以城市户口和公职人员身份为基本前提;三是没有建立优才优选优用的健全机制,人事工作中腐败因素的干扰在蔓延。在毕业就业的关键时刻,国家和教育者念念不忘的“事业的追求”、“贡献的大小”、“才能的发挥”,对大学毕业生来说,都已不是“必修课”,至于“远大的理想”和“人民的需要”只有等到上述三道阀门都堵塞后,才考虑是否“选修”。这是许多大学生毕业生无可回避的现实。12这样一个就业的“生态环境”导致了:(1)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人才相对过剩;(2)人才流动大势不妙,一些地方人才相对过剩,一些地方人才奇缺。
面对这一切,作为高校教师就要紧跟时代,把握信息前沿,给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空间,让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从“夕阳产业”变为“朝阳产业”。
要实现这一愿望,我们高校教师就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增设一些时代紧缺的、社会需要的课程,减去一些不时新,又不是基础的课程,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同时,要有我们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教育主管部门要把设置课程的权力交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具有自主权的“企业家”。
总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课题,我们要与时俱进,常论常新。此外,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心态来研究这一论题,吸引一大批高校在职教师(实践者)来参与探讨,做到既有理论上的创新,又有实践上的开拓,使高校教师队全建设“好中更好”,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7][12]李新柳《高教问题探究》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3
关键词:学生角度;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多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高教改革,全力高举科教兴国旗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风气,目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如结构优化,地位和待遇明显提高等)同时,政府也把众多的目光引向了教育,更引向教师--教育之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语道出了教师的核心作用。“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他决定着大学的政治方向,决定着大学教学质量和科技水平,决定着大学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大小。”1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支持学校运转的心脏,而教师则是心脏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最优化,达到双赢的效果(即既教好书,育好人;又提升了自己素质和能力),就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况且,信息时代,知识的增长是数十倍,数百倍的,面对知识爆炸的现实,我们的生存之道只有两个字:学习。壳牌石油总裁卡洛所说:“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财星杂志也曾经指出:“抛弃那些陈旧的领导观念吧!九十年代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2公司尚且需要学习,作为培养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又何不如此呢?笔者拟从学生视角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作几点探讨。
1、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特征及思想发展角度看,高校教师要善于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即时换心洗脑,与时俱进,富有活力
现代的大学生,年龄大多集中在18-25岁之间。他们正处在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度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由于刚刚走出父母的限制圈和保护伞,在心理上他们大都渴求平等、独立、自由,不希望把自己当成大孩子,也不愿受到压制。他们向往一种轻松、自由、舒适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在思想上较理想化,甚至是幻想,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塑造好一个未来的自己。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对能力相对较弱,常常出现“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相悖,既怨天又怨地,觉得自己与生活格格不入,很少进行自我反思。”3
面对学生的这些新情况,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就应不断给自己充电,给自己输血,输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然后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整体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熟悉他们的思想动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为什么做及怎样做,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自己的真心赢得学生的信心、诚心,形成一种“心灵感应”的教育效应。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有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观念时新、适应性强,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结构不太合理,学术带头人后继乏人,据统计,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的学科带头人中间,50岁以下的仅占5%左右,到20世纪末,现有的学科带头人中90%的上退休。4在全国范围内,40岁以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只占总数的3.3%。现有理工农医系列中,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近90%将于2008年退出一线岗位;高等院校中正副教授的42%,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和农艺师的50%也在2008年退休。5现在已是2011年,这些学术带头人早已退休,即便回聘的也只有极少数。因此,在结构上就出现了许多“空白点”。对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北大的“三三”制模式,即教师来源形成国外引进1/3,国内引进1/3,本校培养1/3的格局。在规模建设上要紧扣一个“度”字,在适度上下功夫,形成一定的学术梯队,造就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与此同时,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高校教师应当树立时代意识,学习并吸收一些新观点、新思想,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而我们却常常容易犯一个错误:躲在前人的绿荫底下,不敢越雷池半步。正如我们知道钢铁的密度比水大,就推测钢铁在水上必然下沉,甚至可以很容易地用实验来验证。如果我们不打破这个思维定式,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口,恐怕今天也只能划几只小木船做些短程的航行。因此,我们的教师也要勇于超越前人的经验和常识,凡事要从大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寻找新的空白点,给自己的思维创造更多的真空。正如歇洛克·福尔摩斯的名言——“排除了一切不可能的,不管多么荒诞,剩下的就是可能的”所说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止一种。说到底。就是要教师保持一种永久的活力,常学常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也即创新。有人曾说:“创新是企业家对于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6要创新就要有创新能力和素质,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会作进一步论述。
2、从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及科研意识角度看,高校教师应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和创新意识,夯实自己的“T”字型知识结构。
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按其功能可分为四种:一是事实性的知识; 二是方法论性质的知识;三是规范性的知识; 四是价值性知识。7随着知识的增加,大学生的思维也出现了多元化,其中不乏出现许多新的想法、观念,冒出许多新的苗头,但由于高等教育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微观教育太多,宏观教育太少;知识技能教育太多,对学生素质感染过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发育不键全”。杨振宁教授有个评论:“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知识面不够宽,还有的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教授也认为:“中国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两位学者的评价,一针见血地击中了我国传统教育的要害:传统教育扼杀了人才的创造性。
教学改革就是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各项工作中,实现教学现代化是最核心的、最根本的。要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就要有一批具有现代文化素质的高校教师。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淘汰率,快速更新的时代。平庸就意味着失败,“赢家通吃”是一个十分通行的法则。这个时代以自己独特的发展步伐点明自己的特色: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在这个多变的时代,懂得时刻转变自己的观念才是明智之举。8这一切给我们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但也蕴含着新的希望,即时洗脑才是长久之计。因此,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团队合作意识强,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队伍
知识经济是学习竞争经济,是人才经济。人才是学习的最佳体现者和载体,是知识经济的命脉。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才之争,最终取决于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在知识经济中,人才和学习创新能力,比资金的投入与积累、市场的占有与扩大更为重要。因此,有人提出“企业即人”的观点。
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中的骨干部分,是国家知识分子的代表队的主力。在知识群体中最有影响力的,往往是大学教师。高校教师是教师的教师,培养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 ,文化中的文化人,社会智力开发的中枢。因此,我们高校教师不仅教好书、育好人,同时也要紧跟代步伐,把握时代最前沿的信息,全力强化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学会合作,学会在团队中学习,精益求精,再创佳绩。
2.2、建立一支刻苦钻研,能够兼顾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科研成果卓著的队伍
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教学生“会学”",首先教师要会学,要做表率,把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到社会实践、学生自学、讨论研究等多种形式,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大学是国家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地。科研是推动大学发展的原动力。一所大学要发展、腾飞,就要有科研作双翼,要具有一批把握方向的师资队伍。此外,还要根据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制度鼓励,吸引一大批科研人才,营造一个科研气息浓厚的环境。同时要带动、培养挖掘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并肯定其取得的成绩,及时指导他们犯的一些错误,让他们少走弯路,让他们乐于从事科研工作,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股“教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科研热潮。
要进行科研工作,就要勇于否定,大胆假设,要有一批创造性人才。一个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以下素质:(1)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2)思维具有“超前性”;(3)应该具有创造力,掌握创造新知识的方法;(4)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提问给我们打开了一个世界。”稚娜·艾莉(Werna Allee)在《知识的进化》一书中如是说。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人才的新形势,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大学现代化的必然趋势。9
2.3、加强学术骨干教师队伍及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法国教育专家认为:“高等院校应该培养面向21世纪的既有广阔的视野,又对某些新的问题或新的设想有高度的造诣,不受学科的历史界限束缚的人。”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培养目标则明确强调:“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培养理想的面向21世纪的在世界上通用的日本人。”为适应21世纪对创新人才和世界通用人才的需要,高校应当加大信息时代学术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建立能让创新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正如摩托罗拉副总载诺克斯(Paul Noarks)所说的:“我们现在明白一个人必须树立高远和不可能的目标。以前我们的年成长率维持在15%,如果我们将成长率提高到20%,大家会流一些汗,达到公司的要求,但是不会在作业方式上有什么真正的大改进。如果现在我们说要达到十倍的成长,那大家就知道这非得痛下苦功不可了。”同样,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也应围绕学科建设,对学术水平高,作风正派,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培养前途的学术骨干教师,提出“十倍的成长率”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并引用竞争培养机制,通过在职博士生、博生后及重大科技公关项目等模式的高级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学术根底,培养创新意识和研究开发能力,以期跟上时代发展的学科前沿,成为国内外某一特定专业是具有学术地位和一定知名度的一流专家群体。10
3、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品德教育及就为现状看,高校教师应树立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和理念,向赢家学习,强化自己的优势,使自己达到“好中更好”
3.1建立一支善于学习,不耻相师,学而不厌的师资队伍
一般来说,大学生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学问型、游戏型、非顺应型、职业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特点及需要,因时、因人而异。为此,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在把专业知识学懂、学精、学深的同时,应广泛涉猎百科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完善,更能胜任“教师”和“育人”的神圣职责。
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要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里包括的应是某一方面的知识样样精通,所有知识都知一二。同时,要更新学习观念:不仅要向高师、圣贤和赢家学习,也向同行、同仁学习,还应虚心地向自己的弟子学习,学习他们新的思想和观念,正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孔子也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为教师,我们应用“创新型学习”代替现在的“维持型学习”。国际未来学会主席马哈蒂·埃尔曼杰拉在《知识文明中的人类资源》中指出:“创新型学习需要两个先决条件:参与、预见。”因此,高校教师要学习他人的“长者”和“善者”,以人之长补已之短,相互学习,共同完善。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为圣人从师而问,愚人之所以为愚,则因为耻学于师。
总之,高校教师做学问,应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只要“闻道在先”,就应从师而问,“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2建立一支德高望重,为人师表的师资队伍
塞缪尔·约翰森说过:“生活如同其他一切恩赐一样,其价值仅仅在于使用。不是为了它自己。而是为了永恒赋予它的更高尚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道德。”道德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的理由。正如亚伯拉罕·林肯所说的:“如果我们能首先搞清自己在哪里,正在向何方去,我们就能更好地判断该干什么、怎么去干。”11
大学时代是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时期,这种价值观将作为心理的决定因素,支配着本人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和行动,将发挥统一个性的重要作用。由于受到商业主义的影响,大学生把自己奉献出去的价值观不见了,一切都是临时的,暂时的,游戏性的志向,我们看到的只是自我的分裂和存在感的丧失。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是文化中的文化人,是精英里的精英,我们的工作具有更强的示范性,我们要树立“所学足为后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的职业理念,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陶冶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具有健全心理的新一代。此外,教师一定把“为人师表”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用其规范自己的一举一动。
3.3、建立一支信息能力强、会关心学生未来,与学生同乐的现代型师资队伍
当前制约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择业观念的有3个强有力的“社会阀门”;一是以大中城市和党政和企业事机关、热门行业、高薪岗位为挑选热点,实际上以有权和有钱为择业标准;二是以城市户口和公职人员身份为基本前提;三是没有建立优才优选优用的健全机制,人事工作中腐败因素的干扰在蔓延。在毕业就业的关键时刻,国家和教育者念念不忘的“事业的追求”、“贡献的大小”、“才能的发挥”,对大学毕业生来说,都已不是“必修课”,至于“远大的理想”和“人民的需要”只有等到上述三道阀门都堵塞后,才考虑是否“选修”。这是许多大学生毕业生无可回避的现实。12这样一个就业的“生态环境”导致了:(1)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人才相对过剩;(2)人才流动大势不妙,一些地方人才相对过剩,一些地方人才奇缺。
面对这一切,作为高校教师就要紧跟时代,把握信息前沿,给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空间,让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从“夕阳产业”变为“朝阳产业”。
要实现这一愿望,我们高校教师就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增设一些时代紧缺的、社会需要的课程,减去一些不时新,又不是基础的课程,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同时,要有我们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教育主管部门要把设置课程的权力交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具有自主权的“企业家”。
总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课题,我们要与时俱进,常论常新。此外,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心态来研究这一论题,吸引一大批高校在职教师(实践者)来参与探讨,做到既有理论上的创新,又有实践上的开拓,使高校教师队全建设“好中更好”,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7][12]李新柳《高教问题探究》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