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逻各斯在哲学与神学中的异同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oodd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逻各斯”在哲学和神学研究中都是一个无法避开的概念。本文以赫拉克利特和斐洛为例分别从哲学和神学角度对“逻各斯”的内涵进行简要梳理。在哲学中,“逻各斯”具有客观规律性、永恒性、本原性和对立统一性;在神学中,“逻各斯”主要显现人与上帝的关系、人与灵魂的关系并具有永恒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逻各斯;赫拉克利特;斐洛
  中图分类号:B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71-03
  一、“逻各斯”在哲学中的涵义
  赫拉克利特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将逻各斯这个概念引入哲学范畴﹐并提出了著名的“逻各斯”学说。
  (一)“逻各斯”的客观规律性
  赫拉克利特主要是用“逻各斯”指事物本身具有的逻各斯,对于精神,思维方面的含义没有过多的强调。从事物本身的意义上来看,其指的是事物发展遵循的尺度,是客观的,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火转化为万物,世界万物的运动也是有一定的尺度和分寸的,从认识论角度来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会经历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把握的这个尺度就是“逻各斯”。在很多时候,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指的是数量上的关系,也就是尺度。虽然这个尺度没有上升到规律,但是意思已经非常接近了。
  (二)“逻各斯”的普遍性与永恒性
  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是“种子”。既然是本原,那么其普遍存在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样,才足以生成万事万物。因此,“逻各斯”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本原具有永恒性,它永远存在于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在赫拉克利特这里,“逻各斯”是永恒存在的,万事万物的生灭不过是它的另一种形式。因此,“逻各斯”是永恒的,不灭的。
  (三)“逻各斯”的本原性与分聚性
  赫拉克利特将逻各斯理解为本原,万事万物都是根据这个本原构成,同时也强调火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世界本来是由一团“活火”构成,不断的流变。那么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也就具有了火的意义,也就是本原,两者是相统一的。火是流变的,多样性的事物在变化的过程中会巧妙的聚集在一起,按照一定的原则聚合,但在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也不是杂乱无章的,“逻各斯”又会将各种事物分类出来,经过精挑细选,并且在聚集和分延的同时把握住一个度,通过这个巧妙的尺度将事物联系并且区别开来,这正是赫拉克利特这里逻各斯的分延与聚集的特性,也是“逻各斯”一个最重要的特性。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赫拉克利特才说,“因此,应当服从那共同的东西,‘逻各斯’就是那共同者,但许多人活着仿佛有个别的心智。”[1]
  (四)“逻各斯”的对立统一性
  在赫拉克利特这里,“逻各斯”是火这一世界本原与万事万物变化所固有的尺度,赫拉克利特所构建的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一个矛盾斗争的思想。“逻各斯”支配万事万物,它是“一”,是万事万物的统一,而这个统一必然包含着对立。
  赫拉克利特说过:“神是日又是夜,是冬又是夏,是战又是和,是不多又是多余。据考证,这里的神与“逻各斯”是对立相等同的,“‘逻各斯’就是对立的统一”[2]在赫拉克利特这里,“逻各斯”作为一种本原而存在,而他也多次提到,火是世界的本原,生成万事万物,这似乎成为了一对矛盾的说法,但从本质上看,“逻各斯”与火既区别又联系,对立统一。一方面,赫拉克利特用“尺度”一词来指“逻各斯”,而在早期许多希腊哲学家那里,“尺度”一词多用来指代火,因此,“逻各斯”“也就是永恒的活火”[3]。另一方面,两者又有所不同。赫拉克利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过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4]。这就是说,事物都有一个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是绝对的,普遍的。
  “逻各斯”既是过程的形式,也是这个流动的过程。“火”是这个过程的具体存在,是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客观实在,与“逻各斯”这个抽象形式是有区别的。因此,“逻各斯”概念具有对立统一性[5]。
  二、“逻各斯”在早期神学中的涵义
  (一)“逻各斯”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
  基督教神学家提阿非罗使用“逻各斯”的概念,去解释上帝和世界的关系。他认为,“逻各斯”是统管万有的原则,是上帝创造世界以及说话的媒介,“逻各斯”永远都存在于上帝内部,上帝通过逻各斯完美的与人类世界建立联系。“逻各斯”在上帝那里是决定万事万事秩序的本质,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逻各斯”。
  在上帝和人之间,在创造者与被创者之间,在无限与有限之间,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是神圣的“逻各斯”的本质体现。“逻各斯”被斐洛称为上帝的“大祭司”。“逻各斯”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一方面,“逻各斯”总在上帝的面前为人们祈祷着,另一方面,对于上帝而言,“逻各斯”就是中介。“逻各斯”既不能像上帝是创造者,也不像人们那样是被创者,而是出于两者之间,是两者的中介者。对于上帝而言,“逻各斯”是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使节,对于人类而言,“逻各斯”给予人们光明和希望,通过这样的协调来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
  (二)“逻各斯”是上帝创世的工具
  在斐洛看来,“逻各斯”是“上帝的思想或者理性或者言辞”,“逻各斯”作为上帝的思想而存在,也是上帝的话语。希伯来圣经塔纳赫中说,上帝拥有无上的智慧,以言辞创造世界。查士丁认为,内在的“逻各斯”便是上帝的智慧,外在的“逻各斯”便是上帝所说的话。上帝的真理是唯一的,在希腊哲学与希伯来神学中,“逻各斯”就可以被理解为上帝的思想和话语。
  (三)“逻各斯”是永恒的秩序
  斐洛认为“逻各斯”可以理解成为世界万事万物的本质结构和神圣的秩序。“逻各斯”是上帝的理性,也是“全能舵手”。神圣“逻各斯”就是上帝赋予万事万物的秩序,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永恒的规律,而且这些所谓的规律都是上帝所给的,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永恒不变的。正是这些规律使得上帝与世界万事万物达到了和谐。   神圣“逻各斯”深藏着万事万物的奥秘,探索了这些奥秘便在于探索万物中神圣的“逻各斯”。上帝就像是一栋宅第,是无形无相的,上帝的思想是从上帝的存在中抽出来的,是以一种半人格的方式存在着。“理性”这个词有时候也被斐洛称为上帝的思想,也就是“逻各斯”,同时,也被描述成为上帝的“全能话语”。因此,认识了这些规律就可以更透彻的了解到“逻各斯”的内涵,并且通过它掌握上帝的思想。
  (四)“逻各斯”是上帝的自我显现
  斐洛认为,上帝只能通过神圣的“逻各斯”来给予人类启示,上帝要以天使的容貌去给人类启示,“上帝的天使,是上帝真正的‘肖像’”上帝的神圣的逻各斯。这个“天使”就是给人类传递信息的使者,是上帝带给人类的真言,这便是“逻各斯”,也就是上帝的自我显现。而作为上帝的自我显现,“逻各斯”也被称为上帝的第二位神或者大儿子。在基督教后期神学中,上帝的长子或者第二位神便是三位一体中所说的第二位。查士丁主张,“逻各斯”是第二位神,所有真、善、美的源头就是宇宙“逻各斯”,只有基督徒曾能完全认识到宇宙“逻各斯”即基督。因而,“逻各斯”本质便是基督,是上帝的自我显现,同时也是自我显现着的上帝。
  (五)“逻各斯”是人类灵魂的救赎者
  斐洛认为,“逻各斯”的真正意义莫过于对人类灵魂的救赎。人类渴望上帝的慈悲,希望“逻各斯”能成为这个救赎灵魂的使者,“逻各斯”与上帝同在。基督教神学家爱任纽强调,救赎需要耶稣生活的每一个部分,而道成肉身本身就是救赎的关键,人类灵魂在道成肉身里“重生”,也就是说“逻各斯”是人类灵魂救赎的关键。人类灵魂在寻找上帝、理性的过程中,神圣“逻各斯”就会出现,为人类指引方向,“逻各斯”作为一个祈求者,去拯救人类灵魂,“对于那些配得上上帝的恩典的人类,上帝把他们拉向自己”。
  “逻各斯”是上帝的恩典,是上帝对人类灵魂的馈赠,是上帝给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神圣“逻各斯”可以帮助人们追寻理性,保护灵魂,上帝可以通过“逻各斯”来访人类世界。“逻各斯”是上帝的智慧与慈悲的甘露,滋润着人类理性的灵魂,使人类充满欢乐。
  三、“逻各斯”在哲学与神学中的异同
  (一)“逻各斯”在神学与哲学中的相同
  基督教神学家提阿非罗使用“逻各斯”与人类世界建立联系逻各斯永远都存在于上帝内部。斐洛将“逻各斯”理解成为一个范型,并且隐喻成上帝的一个神圣的印章,世界各种事物都是按照这个范型来创造,并且通过这个范型获得永恒的性质,与上帝永恒的联系。既然是用这个范型来创造,说明了“逻各斯”也普遍存在于大千世界之中,因此在神学思想史中,“逻各斯”具有永恒性与普遍性。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是世界各种事物的本原,是最基本的元素,是“种子”。既然是本原,就说明这个本原是普遍存在的,这样才能生成了万物。本原是普遍的,当然也是永恒的,存在于世界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因此,在哲学中,“逻各斯”也是永恒的,普遍的。
  神学思想家认为“逻各斯”就是上帝赋予万事万物的秩序,这里虽然没有上升到规律的层面,但它实质上已经具有了规律的内涵,上帝赋予“逻各斯”秩序的内涵,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并且通过这个秩序使得世界万事万物达到和谐美满的程度。在希腊哲学家的人认识中,世界万物的运动是有一定的尺度和分寸的,这个尺度和分寸在一定意义上就可以理解为事物发展遵循的规律,而这个规律人们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但可以把握它。因此,“逻各斯”在神学与哲学中都具有规律的意思。
  (二)“逻各斯”在神学与哲学中的不同
  在希腊哲学史上,“逻各斯”有被理解为本原,也有被理解为规律,但归根结底这里所理解的“逻各斯”都是具有客观性的物,而在早期基督教神学家的观念中,“逻各斯”被理解成为基督,中介者,虽然没有描述出具体的相貌,但也已经说明了他们对“逻各斯”的理解已经具有一个人的特征,而不是物。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其实是客观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神学家在说“逻各斯”的时候,认为“逻各斯”是人类魂灵救赎的关键,是上帝的自我显现,在这里尚不具备人性,但是神学家们在无形下已经将“逻各斯”神化并且赋予了“逻各斯”以人格特征,它是富有人格特征的神,从认识论上来看,实际上神学家对“逻各斯”的认识是一个感性“逻各斯”。在赫拉克利特这里,世界是一团燃烧的火,而且这团活火的运动变化有一个尺度,就是“逻各斯”,实际上就是把“逻各斯”作为一个理性的对象区别于感性认识的问题来把握。存在是理性的,所以,在这个理性世界的“逻各斯”也是理性的。因此,神学家与哲学家对“逻各斯”的认识问题上也存在感性与理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2.
  〔2〕〔3〕汪子嵩.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67,419.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3.
  〔5〕余德华.“逻各斯”新探[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8(04).
  (责任编辑 徐阳)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青春题材电影成为市场的主力军,此类影片因其浓郁的怀旧情结,充满着对青春的深刻怀想与眷恋而受到观众的追捧。2013年热映的电影《致青春》虽然已成“旧片”,但是青春狂潮却由它引发,并且引领此类电影的发展趋向。因此,再次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对其传播特征进行解析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青春题材;致青春;传播特征;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分析小说《论美》中的画作入手,试图将小说中提及的这些艺术作品同小说内容结合,分别从美的召唤、美的抽离及美的回归三个方面分析说明扎迪史密斯对伊莱恩·斯凯瑞的《论美与公平》文章中美学思想的充实。美是教育的起点,欣赏美是本质上促进人与人关系对称和谐的催化物。将美从理论框架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得人人都可企及,才能让美充分发挥在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意义。  关键词:《关于美》;扎迪.史密斯;召唤;抽
期刊
摘 要:本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论述并展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教育的现状,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蒙古民族文化在蒙古民族学校中的传承方式。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学校;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32-02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民族学校为例,针对我国民族教育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力争填补该研究领域的
期刊
摘 要:中央歌剧院排演的瓦格纳歌剧《汤豪舍》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部歌剧主演队员都是中国歌唱家;另一方面,这是瓦格纳歌剧在中国的首次排演,标志着中央歌剧院的演出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在改编后的《汤豪舍》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特点与审美特征,这也是俞峰领导的中国歌剧院演出的中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集中几百号人、多个团体、多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乐剧作品。  关键词:中央歌剧院;《汤豪舍》;独唱演员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传播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照片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有图无真相”的危害愈演愈烈。本文从媒介环境学的视野通过对照片的似热时冷的媒介特性、瞬间性与文本的互文性等特征探析“有图无真相”的成因。  关键词:有图无真相;热媒介;冷媒介;瞬间性;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98-02  照片是新闻吸引观
期刊
摘 要:长春电影(以下简称长影)作为建国以来的三大电影厂之一,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历史上拍摄创作了很多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这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选取长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中国主流价值观与民族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综合各方史料,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长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主流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的具体内容以及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专业课与专题课内容的重合,以达到重新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  关键词:明清文学;明清小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63-02  一  “明清小说研究”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第六学期开设的专业选
期刊
摘 要:2015年7月5日至10月15日作者有幸参加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与内蒙古赤峰学院洽谈合作的TESOL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现将个人访学经历从访学期待、访学准备及访学过程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以期与他人分享,同时希望为下一期访学老师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访学期待;访学准备;访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50-02 
期刊
摘 要: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年谱(1975-1997)》这部著作中,邓小平关于人才的发现、使用、培养等方面的论述为我们了解和认识邓小平人才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广大人民群众和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研究该思想,对我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
期刊
摘 要:英语语法是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只有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和语法结构,正确运用语法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才能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笔者针对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三届蒙古班英语基础的调查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将语法教学与四级考试及其他专业课的学习相结合,以达到帮助学生使用语法规则去指导语言实践。  关键词:蒙古族学生;语法教学;自主学习;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