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探究元素出发寻找“真探究”的教学方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学习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展开探究式学习。开展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而在一堂科学课中,科学探究真的发生了吗?本文主要阐述对“真探究”与“伪探究”的思索,寻找“真探究”的教学策略,走出流于形式的探究教学。
  科学探究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科学探究能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探索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科学探究基本要素出发,剖析“伪探究”的存在,寻找“真探究”的教学方法。
  一、发现真问题,开启“真探究”的大门
  在《观察绿豆芽的生长》一课中,一位教师直接提问:“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学生对于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认识较深,对于实验设计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积极性不高。另一位教师带来了两盆生长情况不一样的绿豆芽,询问学生:“为什么绿豆芽的生长情况会不一样呢?”此时学生对这个看似常见的绿豆芽充满兴趣,他们积极思考,乐于探究。
  由此可见,一个探究问题是否有意义对学生的吸引程度完全不同。真问题来自学生对现象的积极分析,对观察的主动思考。一个真问题是学生内心想要寻找真相的需求,当学生对各色现象怀着无限的好奇,并试图揭开其奥秘以获得对现象的理解时,探究的历程也就开始了。
  二、组织真猜想,踏上“真探究”的旅程
  猜想没有对错之分,但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想,没有理由随口说说、不经过思考的猜想只是瞎猜。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片段: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把木材、金属、塑料分别放入水中,哪些会上浮?哪些会下沉?
  生1:金属会下沉,木材和塑料会上浮。
  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金属和塑料会下沉,木材会上浮。
  师:还有吗?
  生3:全都会下沉。
  生4:全都会上浮。
  ……
  课例中学生仅是完成了猜测的环节,这样的猜测是毫无意义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利用生活常识、生活经验为猜想提供支持。即使出现如“金属在水中是浮的,原因是轮船在水面上航行”前概念猜想,也能够为实验要求材料是实心的进行条件提升,这才是有价值的猜想。
  三、设计真方案,成为“真探究”的关键
  方案是“真探究”的关键,是整個探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方案无所谓真假,但在教学中时常出现教师为了方便教学、易掌控课堂而在方案设计中过多限制,导致探究方案变成教师预设的统一方案。学生无须多做思考成为任务的执行者,这样的方案设计可以说是“伪方案”。
  在方案设计中,教师应该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谨防在材料、方案点拨中禁锢学生的多样想法,将探究推向唯一方向。要尽量多地提供材料,促进学生为解决问题积极进行思考,有个性地选择材料,自主设计方案。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开展活动,经历了不断思考、尝试、失败、再尝试体验探究思考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很好地发挥出来了。
  四、参与真实验,接近“真探究”的高点
  实验验证是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证据的重要方式,通过实验能够得到较为直接的证据。小学阶段多数学生乐于实验、积极动手,却忽视了用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实验。
  《谁流得更快一些》中,学生按照设想:同时在一块玻璃板上滴一样多的液体,滴在相同的高度,开始实验。观察各组实验情况,发现虽然提出了保证公平的条件,却没有真正公平的操作方法。此时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失误频频,可谓是方案很科学,操作很笨拙。
  真实验不仅仅在于实验的展开,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实验技能的训练、方式方法的训练。实验过程中,要关注对照实验的条件控制,培养学生谨慎对待各项操作条件,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操作对待每一次实验。促进学生在真实验过程中操作方法的积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五、尊重真现象,回归“真探究”的本质
  实验现象是探究过程中获取的有利证据。但有时数据并不如预设般规整,若仅仅认可“原则上”的数据,这样的数据不过是为了得到想要的结论而已。
  《光与热》实验中一个小组出现了温度下降的现象,经师生研究,原来当时气温下降,虽然有太阳,但是实验室外的温度比实验室内高,实验数据就出现了差错。若仅仅是获取了表面的现象,不加以区分,将错误当作误差或略过错误,那这样的探究也是假的。
  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源于科学家的质疑精神。在探究活动中始终要抱着严谨的态度,尊重活动所得的数据和现象。不规避错误,不忽略误差,对实验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分析,找到错误根源亦是对学生思维、方法、技能的训练,让错误成就更精彩的课堂。
  六、实现真合作,交流“真探究”的收获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没有交流研讨相当于把科学探究过程最重要的思维触动草草了之。交流形式多样,组员间、小组间、师生间都可以有交流的存在。部分交流浮于形式而忽略了思维的碰撞。学生只是阐明了自己的想法而没有得到相对的回应,只有表达而无交流,变成走过场式的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仅仅是陈述自己的观点,更要为自己的观点辅助多项支撑,还要听取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分析与自己的异同点,求同存异,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积极主动地说出来。要让学生能够有多种阐述表达的机会展开想法交流,在这样思维碰撞下,学生会发现自己活动的不足、改善的方法。
  科学课堂要实现真的探究活动,就必须将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满思辨性的氛围中收获和科学家一样的科学学习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探究活动不在于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让学生真正体悟到科学学习的本质,不断质疑、解惑、成长,这样才体现了探究的意义及作用。
其他文献
除夕的晚上,爸爸问我想不想玩扑克牌。我听了,开心得直点头。爸爸说:“我们玩一个叫作24点的游戏,用一副扑克牌中四种花色的A、2、3……10,共40張牌来玩。玩的时候,每人每次出两张牌,然后用加、减、乘、除和括号计算,使这4张牌的得数为24。谁先说出算式,这4张牌就归谁。如果说的算式是错的,就要另外拿出两张牌送给对方。如果这4张牌上的数怎么计算都无法得出24,那么每人就收回各自的两张牌。”  开始玩
期刊
一、引言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工作者普遍认识到,成功的教学并不引人注目,不需要教师采用多么“花里胡哨”的教学手段,其根本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学习的动力。对于小学科学学科来说,此时是大部分小学生充分接触科学知识的开始,怎样在此时培养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建立起初步的科学素养,具备一定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意识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优化教学形式、发挥主体作用已成为现代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向。探究式教学作为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其渗透于小学科学课堂之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还能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分析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展开研究。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科学教师重视科学探究过程,忽视探究结论,认为“结论”有没有都无所谓,只要过程到位就可以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由于科学探究往往是围绕某一科学知识点展开的,科学探究的目的就是探索、验证这一科学知识,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结论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缺失。《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侧重了解和识记概念知识的浅层学习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呼之欲出。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应用“深度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平台。目前在小学科学授课过程中呈现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学习、课堂极为活跃、浅层学习明显的特点,导致了小学科学教学空有其表,学习缺乏思维内涵,学科
如今,新课改对小学科学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小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科学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式。差异教学是多元化教学手段中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好地在科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兼顾了高校管理与学生权益保障,细化了学籍处理工作程序,是实现学籍处理法治化的基础,大大推动了高等教育法治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随着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分流淘汰力度逐步加大,研究生学籍处理事件急剧增加,但高校学籍处理工作尚存实体性标准模糊笼统、程序性规定细节缺失、责权边界不清、法治意识不强以及监督保障体系尚不完备等多重问题,致使学籍处理的实践工作在运用《规定》时显露出诸多问题和难点,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实践角度结合新时期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就如何推进研究生学籍处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明确了科学教学要与技术、社会、环境相联系。本文分析了科学教学与小学生实际生活脱离的现状,突出了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渗透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于科学课堂的策略。  一、科学课教学分析  (一)学生特点  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些学生虽已具备抽象逻辑思维,但尚未脱离具体事物的支持。  建构主
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的难以理解的现象,基本都可以用科学知识去解释,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科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加入生活化元素,不但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所在,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科学知识,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得到乐趣。本文从情境、活动以及器材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高尔基说过:“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
“智慧校园”一般是指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高效整合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各种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新型信息化校园建设模式。它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并能对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做出洞察和预测。基于以上对“智慧校园”的理解,“智慧校园”的建设服务于小学科学教学时,具有便捷、开放、交互、共享、高效、创新、智慧个性化、大数据等特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