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瑶大健康晋级乳酸菌饮品第一股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yq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第十八届发审委2020年第97次工作会议审核结果。总部位于宜昌的乳酸菌饮品企业——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瑶大健康”)IPO获通过。
  均瑶大健康的控股股东,是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瑶集团”)。此前,均瑶集团已拥有以航空客货邮运输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吉祥航空(603885)、以商业零售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大东方(600327)、以提供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综合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爱建集团(600643)3家上市公司。
  今年以来,湖北已有兴图新科(688081)、和远气体(002971)、良品铺子(603719)、长源东谷(603950)4家公司先后登陆沪深交易所,如加上已过会的路德环境、科前生物及均瑶大健康,湖北境内上市公司总数将达113家。

行业持续向好


  成立于1998年的均瑶大健康,是国内较早生产与销售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品牌企业之一,“味动力”系列产品是其主打产品,在湖北宜昌和浙江衢州拥有两个工厂。
  均瑶大健康今年4月9日更新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依靠经销商,市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的下沉县域市场。截至2019年底,均瑶大健康在全国已发展“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经销商1306家。
  近几年,均瑶大健康的营业收入都超过了10亿元,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也保持增长态势。其中,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2.46亿元,净利润3.04亿元,扣非净利润2.54亿元。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在中国大陆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按零售额统计的销售额中,均瑶大健康的产品排名领先,市场占有率约为15.01%。
  业绩不错背后,与整个行业持续向好不无关系。
  乳酸菌是指能够代谢糖类、产生50%以上乳酸的细菌,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添加了乳酸菌的含乳饮品被视为营养、健康的高端饮品。从类别上看,乳酸菌饮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需要低温储存、保质期较短的低温乳酸菌饮品;二是可以在常温下储存、保质期相对较长的常温乳酸菌饮品。
  无论是低温乳酸菌饮品,还是常温乳酸菌饮品,近年来增长率都不错。特别是常温乳酸菌饮品,增长势头更猛。欧睿国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2019年5年间,国内常温乳酸菌飲品市场规模,从77.2亿元增长至148.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8%。预计到2024年,国内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1.9亿元。



  此次成功过会,均瑶大健康也被誉为“乳酸菌饮品第一股”。此次IPO,均瑶大健康拟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股票,募集11.99亿元资金,用于湖北宜昌产业基地新建年产常温发酵乳饮料10万吨及科创中心项目、浙江衢州产业基地扩建年产常温发酵乳饮料10万吨项目,以及品牌升级建设项目。
  均瑶集团认为,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对公司经营规模、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业绩水平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亦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市场份额。

靠“味动力”打天下


  不过,从长远来看,均瑶大健康还应作出更多努力。
  近年来,均瑶大健康的营业收入绝大部分由“味动力”系列产品贡献。其中,“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塑瓶系列实现的销售收入,在其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高达80%以上,2019年为89.48%。
  然而,支点财经查阅均瑶大健康招股说明书发现,2019年“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塑瓶系列,无论是在销量上,还是在价格上,都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中,销量从上一年的17.05万吨,下降至15.56万吨;平均每吨价格,则从上一年的0.73亿元,下降至0.72亿元。
  因此,2019年均瑶大健康“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塑瓶系列,销售收入也出现了下降,同比下滑10.23%,从12.41亿元下降至11.14亿元。这也导致均瑶大健康2019年营业收入出现下滑,从12.87亿元下降至12.46亿元。
  均瑶大健康表示,这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最明显的表现是,2015年常温乳酸菌饮品品牌有79个,2016年则为100个左右,进入2017年后数量进一步增长。其间,在低温乳酸菌饮品市场表现较为成功的品牌,如伊利股份(600887)、光明乳业(600597)等,也选择进入了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让均瑶大健康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均瑶大健康表示,疫情使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受到一定影响。预计2020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5 亿元至 5.5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26%至19%;净利润预计为1.1亿元至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5%至40%,扣非净利润为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6%至31%。
  事实上,面对市场变化,均瑶大健康也作出了一些尝试。
  譬如,2017年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奇梦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梦星”),通过获取国际顶级IP“小黄人”授权,推出奇梦星系列乳酸菌饮品等产品,希望借助IP效应扩大产品销量。
  同时,为了防御产品系列相对单一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均瑶大健康还通过奇梦星推出了益生菌系列饮品,以及系列膨化食品。此外,均瑶大健康还通过控股孙公司上海养道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道食品”),推出了草本植物饮料“体轻松”系列新品。
  然而,从目前来看,进展不算顺利。比如,奇梦星系列膨化食品由于销售不及预期,已于2019年不再经营;经营“体轻松”的养道食品,已连续亏了3年,累计亏损超过1400万元。
  如何在“味动力”之外,成功培育出新品,是均瑶大健康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将成“均瑶系”第四家上市公司


  不管怎样,均瑶大健康成功过会,对其控股股东均瑶集团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此次IPO前,均瑶集团持有均瑶大健康约1.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39.01%。同时,均瑶集团实际控制人王均金,直接持有均瑶大健康28.89%的股份。因此,王均金合计控制均瑶大健康67.90%的股份,是其实际控制人。



  公开信息显示,均瑶集团是一家以实业投资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经营业务主要为实业投资及项目投资,业务涉及航空运输、金融服务、现代消费、教育服务、科技创新五大板块。
  如前所述,在均瑶大健康之前,均瑶集团已有吉祥航空、大东方和爱建集团3家上市公司,还拥有上海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小学、上海均瑶如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知名单位。
  其中,吉祥航空、大东方、爱建集团3家企业,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7.50亿元、93.62亿元、38.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95亿元、2.23亿元、13.19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05亿元、1.27亿元、12.40亿元。
  这3家上市公司也是均瑶集团的“业绩担当”。均瑶大健康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底,均瑶集团总资产为851.9 9亿元,当年实现净利润21.98亿元。
  同期,均瑶大健康的总资产为13.44亿元,营业收入为12.46亿元,净利润为3.04亿元。即将成为均瑶集团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的均瑶大健康,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珍贵的记忆已消失在岁月中,我们开始怀念起小时候的凤凰牌自行車、弹弓、录音机……这些老物件记录着似水流年的人生。  于是,有人钟爱收藏国货,有人钟情民国旗袍,有人成了古董眼镜达人。怀旧者们仿佛正沉浸在一场黑胶唱片的音乐盛会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他们不是拒绝进步,也不是逃避现实,更不是与周围格格不入。怀旧,是怀着积极向上的心情,细细体味当下的美好。  这几年怀旧主题的网红餐厅好像越
期刊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医药股引发市场关注,其中最受瞩目的则是拥有与疫情相关产品的医药企业。  支点财经发现,湖北的两家医药企业东阳光药(HK01558)和远大医药(HK00512),均有“独家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得到使用。  1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编写的《新冠肺炎诊疗快速指南》的用药建议中,东阳光药的“可威(磷酸奥司他韦)”被列入临床一线抗病毒药物。2月5日,远大
期刊
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高成长性的重要支撑点,也是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2019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规模再创新高,研发投入总额已突破8000亿元。  目前,有89家湖北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研发投入数据,投入总额为242.57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增长32.67%。  “2020年度(第二届)湖北最佳上市公司”評选,综合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营收)、研发人员数量、人员学历、专利权情
期刊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冷静评估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又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对冲?  要冷静评估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对冲疫情冲击,要大力发展信息商业化进程和新兴产业培育;当前需要考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稳步组织复产复工;要适当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预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一、冷静评估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新冠病毒对一季度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较为确定,资本市场普遍预期疫
期刊
现代的首席执行官,每天面对纷至沓来的邮件,根本没时间休息,甚至无处隐藏。但是有些人却甘之如饴。一位首席执行官总结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只要在路上,我就打个电话,休息的时候也打个电话。我会在脑海里搜寻好一阵没联系的人,他们生活中应该都有新变化。”  显然,他乐在其中。“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不是谁都可以做的,”他说,“这是一种惩罚性的、充满压力的孤独的存在。它对人的身体、精神以及情绪都有极高要求。当然,没有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采取封锁边境、减少国际航班的防控措施,人流、物流的中断,使得国际贸易体系严重受损。  更突出的矛盾是,由于国际贸易流通受限,原本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变得碎片化,一些依赖跨国供应链的企业生产面临阶段性供应中断,不得不对原有产业链条进行重构。  这些变化使得人们开始担心,疫情之后,国际社会是否会进入更长周期的“去全球化”或是“逆全球化”阶段。  需要辨析的是,全球
期刊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政策解读,要抓核心要素。在“新发展格局”的表述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引人瞩目。  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两头在外、加工在内”特征明显,一些关键资源(如核心的技术、零部件及生产设备等)主要依赖国外。  而且,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
期刊
美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很严峻,未来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比如人工智能、全球化和技术变革都有可能加剧社会的不平等。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一套政策和措施。  我开出的“处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政府应该如何制订正确的政策,比如正确的监管政策、投资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政策等。  我强调的监管政策一方面针对环境问题,因为市场自己不会保护环境,我们需要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的监管政策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市场
期刊
为准确评估疫情对湖北企业的影响,了解市场一线的真实状况,2月10日,支点财经、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湖北民营经济生产经营情况调查问卷》,通过支点财经官方微信、微博及湖北日报客户端等平台发放问卷。  该活动学术支持单位包括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湖北宏泰产业投资基金、楚商智库。  截至2月20日,我们收到了大量有效问卷。从调查结果看,
期刊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相关审议工作正加速推进。  自7月13日启动首次审议会议后,截至7月17日,已进行到了第四审,共有14家IPO企业成功过会。  其中,在7月17日举行的创业板上市委员会2020年第四次审议会议上,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回盛生物”)IPO申请获通过。  这也意味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湖北首家过会企业诞生,湖北也将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截至7月17日,湖北省境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