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课堂开头,是师生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也是经营整个课堂气氛的第一道关卡.导入新课是指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数学课的导入要由教师的语言、问题和组织编排方式等要素构成.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意义与实施提出了自己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1. 导入新课在教学中的意义
1.1创建“愤”、“悱”情境
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 在导入新课时,需要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愤”、“悱”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会促进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到最佳的状态.
1.2营造“启”、“发”氛围
教师可把导入新课作为连结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找到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契合点”,把相关概念“植入”学生已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类比”、“联想”,发展旧知识,获得新知识.
1.3产生“愉”、“悦”情感
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醉,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己熟悉的自然、社会及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有利于后继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使它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达到思有方向、学有目标、获有新知、用有创造的目的.
2. 设计导入新课应注意的问题
导入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果.在设计导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导入新课要有针对性
导入新课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针对性,教师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所设计的导入方法要具体、简捷、尽可能用少量的内容说明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使导入内容脱节,即使导入多么别致、精彩、吸引人,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设计导入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服从整体.
2.2导入要有启发性
导入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浅显而简明的事例,使学生得到启发,用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教材. 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导入能否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使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能否使他们产生“新奇”感,是导入成败的关键所在.
2.3导入要有趣味性
设计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接受新教材,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导入使学生处于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以便引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4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
要想使新课的开始扣住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需要教师讲究导入的语言艺术性.考虑语言艺术的前提是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还要考虑可接受性,不能单纯地为生动而生动,所以设计导入要根据导入方法的不同,考虑采用不同的语言艺术.无论采用哪种导入的方法,教学语言都应该朴实、通俗易懂、实事求是、生动活泼、饶有风趣.
3. 导入新课的方法
3.1温故知新导入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导入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达到温故的目的,又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顺利爬上获取新知识的阶梯.
如“因式分解”的第一堂课,可先复习多项式的乘法,并举几个具体例子,如(x + 3)(x + 4) = x2 + 7x + 12, (x + 2)(x - 3) = x2 - x - 6. 教师及时地指出,把上述过程反过来,即把一个多项式化成整式积的形式,就是我们这节要研究的因式分解.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接触到新知识,并感悟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导入还为新授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2创设情境导入法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若能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直观活动导入法
学生的抽象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直观活动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变抽象概念为具体实物,通过学生眼、手、脑协同活动,激发学生直觉思维.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要转向“引导活动”的新课程理念.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中,我出示三根木条,问:同学们能用这三根木条帮老师拼成一个三角形吗?“能”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接下来,在拼的过程中却没人能拼成,学生感到诧异和惊奇,然后我又让他们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去搭配三角形,并思考任意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条件是什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的过程中,积极融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中.
3.4 类比导入法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前后知识联系密切,逻辑性强,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类比以前的旧知识来作为新课的导入,易使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了解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易于将新知识归纳到已知的认知结构中.
3.5 游戏导入法
基于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游戏活动中获取新知,既能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6 设置悬念导入法
通过设置悬念,学生不自觉地产生疑问,有一种迫切想弄明白的心理,在这种迫不急待想知道其原因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解惑,使学生在悬念的驱使下,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在教学《等式性质》时,我设置如下悬念引入新课:从前有只狡猾的狐狸,总喜欢戏弄人.有一天它遇见了老虎,它对老虎说:“大王,我发现2和5一样大,你看有一个等式5x + 2 = 2x + 2, 5x + 2 - 2 = 2x + 2 - 2,即5x = 2x,所以5 = 2.”老虎瞪大了眼睛,听傻了.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助老虎弄明白其中的奥妙吗?要解开这个谜团呀,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等式性质》.
3.7故事导入法
在讲新授课时,给学生讲授一些与课有关的趣味事例,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趣题等.这样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在急须释疑的迫切要求下学习.
3.8 直接导入法
即开门见山,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点明本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及中心,尽可能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迅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如讲“完全平方公式”时,大多数学生不难以多项式乘法推出该公式,因此,就不必牵强附会地设计复杂的导入,可以直接点明要讲的公式,并写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出公式.
总之,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在平时的备课中要注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设计出小巧灵活、适合教学内容的导入新课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入新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凤头”作用.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 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和谐、开放的思考、讨论、探究的气氛,创设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教学境界,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舞.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就会去动脑思考,积极探求,深入钻研,他们的思维就能得到启迪,智力得以开发,能力得以培养,这样,课堂将永远充满活力、快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 刘志,梁立士.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11).
1. 导入新课在教学中的意义
1.1创建“愤”、“悱”情境
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 在导入新课时,需要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愤”、“悱”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会促进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到最佳的状态.
1.2营造“启”、“发”氛围
教师可把导入新课作为连结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找到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契合点”,把相关概念“植入”学生已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类比”、“联想”,发展旧知识,获得新知识.
1.3产生“愉”、“悦”情感
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醉,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己熟悉的自然、社会及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有利于后继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使它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达到思有方向、学有目标、获有新知、用有创造的目的.
2. 设计导入新课应注意的问题
导入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果.在设计导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导入新课要有针对性
导入新课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针对性,教师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所设计的导入方法要具体、简捷、尽可能用少量的内容说明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使导入内容脱节,即使导入多么别致、精彩、吸引人,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设计导入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服从整体.
2.2导入要有启发性
导入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浅显而简明的事例,使学生得到启发,用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教材. 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导入能否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使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能否使他们产生“新奇”感,是导入成败的关键所在.
2.3导入要有趣味性
设计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接受新教材,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导入使学生处于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以便引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4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
要想使新课的开始扣住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需要教师讲究导入的语言艺术性.考虑语言艺术的前提是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还要考虑可接受性,不能单纯地为生动而生动,所以设计导入要根据导入方法的不同,考虑采用不同的语言艺术.无论采用哪种导入的方法,教学语言都应该朴实、通俗易懂、实事求是、生动活泼、饶有风趣.
3. 导入新课的方法
3.1温故知新导入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导入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达到温故的目的,又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顺利爬上获取新知识的阶梯.
如“因式分解”的第一堂课,可先复习多项式的乘法,并举几个具体例子,如(x + 3)(x + 4) = x2 + 7x + 12, (x + 2)(x - 3) = x2 - x - 6. 教师及时地指出,把上述过程反过来,即把一个多项式化成整式积的形式,就是我们这节要研究的因式分解.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接触到新知识,并感悟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导入还为新授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2创设情境导入法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若能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直观活动导入法
学生的抽象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直观活动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变抽象概念为具体实物,通过学生眼、手、脑协同活动,激发学生直觉思维.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要转向“引导活动”的新课程理念.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中,我出示三根木条,问:同学们能用这三根木条帮老师拼成一个三角形吗?“能”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接下来,在拼的过程中却没人能拼成,学生感到诧异和惊奇,然后我又让他们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去搭配三角形,并思考任意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条件是什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的过程中,积极融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中.
3.4 类比导入法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前后知识联系密切,逻辑性强,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类比以前的旧知识来作为新课的导入,易使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了解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易于将新知识归纳到已知的认知结构中.
3.5 游戏导入法
基于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游戏活动中获取新知,既能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6 设置悬念导入法
通过设置悬念,学生不自觉地产生疑问,有一种迫切想弄明白的心理,在这种迫不急待想知道其原因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解惑,使学生在悬念的驱使下,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在教学《等式性质》时,我设置如下悬念引入新课:从前有只狡猾的狐狸,总喜欢戏弄人.有一天它遇见了老虎,它对老虎说:“大王,我发现2和5一样大,你看有一个等式5x + 2 = 2x + 2, 5x + 2 - 2 = 2x + 2 - 2,即5x = 2x,所以5 = 2.”老虎瞪大了眼睛,听傻了.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助老虎弄明白其中的奥妙吗?要解开这个谜团呀,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等式性质》.
3.7故事导入法
在讲新授课时,给学生讲授一些与课有关的趣味事例,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趣题等.这样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在急须释疑的迫切要求下学习.
3.8 直接导入法
即开门见山,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点明本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及中心,尽可能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迅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如讲“完全平方公式”时,大多数学生不难以多项式乘法推出该公式,因此,就不必牵强附会地设计复杂的导入,可以直接点明要讲的公式,并写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出公式.
总之,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在平时的备课中要注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设计出小巧灵活、适合教学内容的导入新课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入新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凤头”作用.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 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和谐、开放的思考、讨论、探究的气氛,创设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教学境界,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舞.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就会去动脑思考,积极探求,深入钻研,他们的思维就能得到启迪,智力得以开发,能力得以培养,这样,课堂将永远充满活力、快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 刘志,梁立士.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