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尽如意,从某个角度反映了电子商务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学生满意度有待改善。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环节必须改革,以便解决电子商务教学过程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过程;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F713.36-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分。普及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模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走产业转型道路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小康社会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在《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各高等院校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 电子商务的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本科高校及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这是可喜可贺的现象,说明大家已经意识到电子商务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大学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满意度不高
据调查,大学生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不高,对教材、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满意率均不足30%,究其原因,主要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贪大求全,导致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就业前景渺茫,在人才市场上不太受欢迎。
2、 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由于电子商务正处于飞速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落后于日新月异的商务创新,纸质教材跟不上新形态的步伐,缺乏时效性,高校教师难于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无法体现电子商务的最新成果。
3、 人才培养计划不尽合理
电子商务专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培养综合型人才非常困难。许多院校为此给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专业课当中一半为商务管理类课程,另一半为商务技术类课程。这种人才培养计划,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点模糊不清,实用性不强,过于注重综合性,但缺乏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融合,造成技术和商务的简单堆砌,以致于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应用能力差。
4、 实践教学与应用能力错位
许多高等院校将电子商务的实践能力定位在网站设计、网页制作、网站维护等实践教学上,没有从电子商务的应用角度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与企业迫切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有很大的差距。
5、线上资源建设落后
当前,各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以精品课程、网络课程为核心的线上资源日臻完善,但普遍存在重门面、轻创新的现象,教学资源没有新意,学生的使用率不高。许多教师以个人网站、博客、微博、论坛的形式补充线上教学资源,但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以及有效的运作模式,内容单薄、点击率不高,运行时间不长。
6、 线上互动不足
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实现师生沟通交流并不困难,但由于各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缺乏线上互动的统一平台以及师生时间上的错位,导致大部分学生线上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 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商务技能又要熟练操作先进的网络工具。这个专业的课程需要教师既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又要设置实用的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许多高等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增大了实践课的比例,还在各专业课中增加了实践技能的教学。这样的改革使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1、 缺乏真实的操作环境
电子商务的教学内容多来自于书本,对网上购物、电子合同的签订、网店的建设,也只能纸上谈兵,仅仅靠老师用一些文字、截图、幻灯片向学生讲授操作流程,而要在网上真正实现买卖、签字、支付,则难以完成,因为需要学生有真实资金的银行卡。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大多只能进行泛泛的演示与讲解,学生只能洗耳恭听,达不到实际运用的教学效果。
2、 模拟软件过于机械化
很多高校都配备了电子商务的模拟软件,想借此模拟真实的操作环境,使学生熟悉整个交易流程。但这些模拟软件都过于机械化,操作方法单一、内容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种缺乏随机应变的动手操作训练,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跟企业的实际运用相距甚远。
3、 缺乏有经验的专业教师
很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结构不均衡,缺乏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很多任课教师大多都是从经贸类、计算机类改行过来的,大部分是通过后来的自学和培训,很多专业教师只能进行理论课的教学,没有实际经验传授新技术。
三、 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培养的一些措施
1、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把实验分成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两部分,其中课程实验主要为验证性的,综合实验主要为体验性和创新性的,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要以"小模块,重特色"为原则,把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网络营销、网上贸易和物流管理等互为依托、前后衔接的小模块。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网络营销组、贸易洽谈组、商品采购组、单证处理组、财务处理组、物流组、售后服务组,针对模拟订单,各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笔业务,获得下一笔订单时各小组互换职业角色,使学生既理解了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又掌握了实际运作能力。
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课的初期,选择切合实际的典型案例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在专业课学习的后期,让学生到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知识进行顶岗实习,以综合运用专业知识。 2、加强校企合作
要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必须依靠企业的大力支持。高等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定制的合作关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实现"工学结合"和"商学结合"。一方面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到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另一方面要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实习,进行电子商务工作的系统培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直接参与到一些应用项目的开发与商务管理工作中。比如:淘宝公司推出的"淘宝创业实训基地"项目,高等院校只需很小的投入就可以建立起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而淘宝公司免费提供实用的师资培训、网络实训平台等资源,优秀的学生还可以获得淘宝网实习、就业的机会。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用多种方式,引进那些掌握电子商务新技能、拥有电子商务新思想的高新技术人才,鼓励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轮岗,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到相关公司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调研和实践。积极参加一些电子商务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多学习、多交流,搜集最新的业内信息与动态,完善和修正本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不足。
4、 加强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
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多种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平台,让他们从模拟环境到具体应用都有更直观的认识与理解。要提高对电子商务实验室资金的投入力度,购买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各种教学软件以及电子商务模拟系统,安装与配置相关的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工具,以满足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需要。
5、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学习平台
组织人力、物力,统筹规划,搭建一个以本校学生为主、面向全国师生的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给师生提供一个自助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6、利用线上的免费资源
互联网蕴含着丰富的零成本学习资源,合理地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免费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技能。比如:淘宝网、阿里巴巴等,还有其他一些论坛和虚拟社区,不仅可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训的平台,还可以作为他们自主创业的平台。
结语
电子商务作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成为商业模式的主流趋势锐不可当,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高等院校应当认清市场的需求特征,采取适当的措施,整合优势资源,借鉴先进经验,逐步解决当前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过程;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F713.36-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分。普及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模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走产业转型道路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小康社会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在《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各高等院校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 电子商务的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本科高校及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这是可喜可贺的现象,说明大家已经意识到电子商务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大学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满意度不高
据调查,大学生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不高,对教材、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满意率均不足30%,究其原因,主要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贪大求全,导致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就业前景渺茫,在人才市场上不太受欢迎。
2、 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由于电子商务正处于飞速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落后于日新月异的商务创新,纸质教材跟不上新形态的步伐,缺乏时效性,高校教师难于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无法体现电子商务的最新成果。
3、 人才培养计划不尽合理
电子商务专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培养综合型人才非常困难。许多院校为此给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专业课当中一半为商务管理类课程,另一半为商务技术类课程。这种人才培养计划,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点模糊不清,实用性不强,过于注重综合性,但缺乏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融合,造成技术和商务的简单堆砌,以致于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应用能力差。
4、 实践教学与应用能力错位
许多高等院校将电子商务的实践能力定位在网站设计、网页制作、网站维护等实践教学上,没有从电子商务的应用角度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与企业迫切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有很大的差距。
5、线上资源建设落后
当前,各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以精品课程、网络课程为核心的线上资源日臻完善,但普遍存在重门面、轻创新的现象,教学资源没有新意,学生的使用率不高。许多教师以个人网站、博客、微博、论坛的形式补充线上教学资源,但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以及有效的运作模式,内容单薄、点击率不高,运行时间不长。
6、 线上互动不足
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实现师生沟通交流并不困难,但由于各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缺乏线上互动的统一平台以及师生时间上的错位,导致大部分学生线上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 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商务技能又要熟练操作先进的网络工具。这个专业的课程需要教师既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又要设置实用的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许多高等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增大了实践课的比例,还在各专业课中增加了实践技能的教学。这样的改革使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1、 缺乏真实的操作环境
电子商务的教学内容多来自于书本,对网上购物、电子合同的签订、网店的建设,也只能纸上谈兵,仅仅靠老师用一些文字、截图、幻灯片向学生讲授操作流程,而要在网上真正实现买卖、签字、支付,则难以完成,因为需要学生有真实资金的银行卡。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大多只能进行泛泛的演示与讲解,学生只能洗耳恭听,达不到实际运用的教学效果。
2、 模拟软件过于机械化
很多高校都配备了电子商务的模拟软件,想借此模拟真实的操作环境,使学生熟悉整个交易流程。但这些模拟软件都过于机械化,操作方法单一、内容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种缺乏随机应变的动手操作训练,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跟企业的实际运用相距甚远。
3、 缺乏有经验的专业教师
很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结构不均衡,缺乏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很多任课教师大多都是从经贸类、计算机类改行过来的,大部分是通过后来的自学和培训,很多专业教师只能进行理论课的教学,没有实际经验传授新技术。
三、 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培养的一些措施
1、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把实验分成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两部分,其中课程实验主要为验证性的,综合实验主要为体验性和创新性的,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要以"小模块,重特色"为原则,把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网络营销、网上贸易和物流管理等互为依托、前后衔接的小模块。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网络营销组、贸易洽谈组、商品采购组、单证处理组、财务处理组、物流组、售后服务组,针对模拟订单,各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笔业务,获得下一笔订单时各小组互换职业角色,使学生既理解了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又掌握了实际运作能力。
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课的初期,选择切合实际的典型案例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在专业课学习的后期,让学生到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知识进行顶岗实习,以综合运用专业知识。 2、加强校企合作
要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必须依靠企业的大力支持。高等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定制的合作关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实现"工学结合"和"商学结合"。一方面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到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另一方面要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实习,进行电子商务工作的系统培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直接参与到一些应用项目的开发与商务管理工作中。比如:淘宝公司推出的"淘宝创业实训基地"项目,高等院校只需很小的投入就可以建立起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而淘宝公司免费提供实用的师资培训、网络实训平台等资源,优秀的学生还可以获得淘宝网实习、就业的机会。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用多种方式,引进那些掌握电子商务新技能、拥有电子商务新思想的高新技术人才,鼓励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轮岗,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到相关公司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调研和实践。积极参加一些电子商务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多学习、多交流,搜集最新的业内信息与动态,完善和修正本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不足。
4、 加强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
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多种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平台,让他们从模拟环境到具体应用都有更直观的认识与理解。要提高对电子商务实验室资金的投入力度,购买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各种教学软件以及电子商务模拟系统,安装与配置相关的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工具,以满足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需要。
5、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学习平台
组织人力、物力,统筹规划,搭建一个以本校学生为主、面向全国师生的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给师生提供一个自助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6、利用线上的免费资源
互联网蕴含着丰富的零成本学习资源,合理地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免费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技能。比如:淘宝网、阿里巴巴等,还有其他一些论坛和虚拟社区,不仅可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训的平台,还可以作为他们自主创业的平台。
结语
电子商务作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成为商业模式的主流趋势锐不可当,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高等院校应当认清市场的需求特征,采取适当的措施,整合优势资源,借鉴先进经验,逐步解决当前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