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能想到,手机大佬摩托罗拉最早居然是造电视机的,摩托罗拉可能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外资企业了。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这家开始造寻呼机、后来又造手机的著名企业。在移动通讯等市场上,摩托罗拉的竞争力很强。虽然有实力强劲的对手,但摩托罗拉的市场地位始终位居前列。
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摩托罗拉是一个经受过重大挫折的企业。这家公司的历史很长,在20世纪40年代,它的产品就开始行销全美。那时,它的主要产品是电视机。后来,因为被竞争对手击败,它不得不退出了电视机制造业。
提到电视机,现在几乎没人说得出美国制造的电视机品牌。事实上,美国也确实是没有值得一提的民用电视机生产商。美国人使用的电视机基本上都依赖进口。说起来有些奇怪,世界头号技术和工业大国居然不能生产民用电视机。
过去当然不是这样的。电视台在美国发展极盛,电视文化成为塑造美国20世纪文化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而在电视机的生产方面,美国人也曾领先全世界。
摩托罗拉公司自1947年开始建厂生产电视机。品牌是“夸星”牌。当时,摩托罗拉的电视机生产非常兴旺,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市场中取得的成功丝毫也不亚于现在它在移动通讯市场取得的成功。1960年生意最兴隆时,每天生产2000台电视机。制造工厂所在的小镇也因为摩托罗拉的成功而兴旺发达,充满活力。不幸的是,后来他们遇到了来自日本的竞争对手。
二战以后,日本的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在引进原发性技术以后,日本人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这些成就使得日本生产的家用电器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打开了市场。他们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和降低价格等方面做得更好。尤其是在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人在家用电器方面的优势渐渐变得不可动摇。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人,生产电视机的摩托罗拉节节败退。到了1974年,终于不能再坚持下去了。摩托罗拉把制造电视机的工厂卖给了日本的三菱公司。
摩托罗拉是一家企业文化十分优秀的公司。在公司内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公司对员工十分慷慨,而员工则对公司报以忠诚和热爱。公司很有一种大家庭的气氛。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公司由于市场困境不得不出售转让给外国人时,员工会是多么伤心。
为了尽可能保护员工的利益,摩托罗拉的管理者在出售工厂时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在他们的要求下,三菱公司承诺把工厂保留下去。这样就为工厂所在的小镇保留了一大批就业岗位和经济基础。否则,这个小镇很可能会就此衰落下去。
但是后来,电视机市场的竞争进一步激烈。三菱公司也无力再继续保留这家工厂。他们没有遵守诺言。两年以后,1 976年,工厂被关闭。大量工人失业,而那个小镇,果然陷入了萧条,许多人离开了家乡去其他地方谋生。小镇的人口总数再也没有达到过鼎盛时期的水平。
假如我是在1976年讲述这个故事,那将是一个彻底的伤感故事,但在今天,在摩托罗拉继续高歌猛进的今天,这个故事则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不再是一个被外国人击败、民族工业一败涂地的令人沮丧的故事,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重新调整组合,进入更高效的应用领域,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令人鼓舞的故事。
70年代,美国政府如果奉行保护民族工业、限制进口的政策,那是决不会找不到理由的。作为发明电视机的国家,且又拥有足够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仅仅是为了民族自尊心,也应该坚持使用自己制造的电视机。
不过,美国也许能够做到不让日本电视机进入美国市场,但美国不能改变日本电视机在质量、价格方面对美国电视机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电视机生产已经无可挽回地落后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坚持保护民族工业,就等于是在保护落后。保护落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的资源——各种原材料、工人的劳动力、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研究者的科研能力等等,用来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的商品。日本人的成功表明他们找到了更优异的资源利用方式,美国人拒绝日本商品就等于是拒绝这种更优异的资源利用方式。这当然会使日本人蒙受损失,但损失更大的是美国人自己。
幸运的是,美国奉行的是开放市场的政策。如果日本人造电视机更好,那就让他们去造好了。美国人把资源转到其他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同样一个工人,如果固执地继续生产电视机,将在效率上落后于日本工人,但当他转而制造世界领先的手机时,就成为了世界上最高效的工人之一。在后一种情况下,美国的资源得到了尽可能充分的利用。
而且,美国人可以用造出来的手机换得的钱再去购买日本人的电视机。可以认为,美国人这时是在“间接”生产电视机。由于生产效率提高了,以“间接”的方式生产,美国人一定可以得到比自己直接生产时更多的电视机。日本人的成功同样会造福美国人。事实也的确如此。按照购买力计算,即使不考虑电视机本身的技术进步,美国市场上,现在的电视机价格也大大低于60年代的价格。美国人的真实生活水平提高了。
当然,转行是有风险的。但是,如果美国人确实落后于日本人,不但在原有的领域落后,即使在试图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时,他们依然不如日本人,那么,贸易保护主义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但是,贸易保护主义确实能够使美国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都停留在原有的利用水平上停滞不前。这时,美国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提高生活水平。它不再有从世界上得到帮助的机会。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也许依旧能够提高,但提高速度肯定会远远低于与世界融为一体式的水平。
实际上,对于美国来说,摩托罗拉的故事并不是闻所未闻的新鲜故事。历史上,一直到19世纪后半期,美国的国家形象都是一个农业国家。假如那时的美国政府就奉行贸易保护政策,确保美国的农民利益不受到世界竞争的威胁,也许美国至今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那时,美国惟一可以自豪的也许就是它的农产品是自给自足的,毕竟,美国拥有大片的耕地。
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它阻止了美好未来的出现。假如人们知道他们将要失去的一切,我敢肯定,是不会有人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面对今天的摩托罗拉,还会有人为它当初放弃电视机生产而感到伤心和遗憾吗?但麻烦在于,贸易保护主义使得今日的摩托罗拉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贸易保护者的鼓动之下,人们只能看到来势汹汹的外国竞争者和危如累卵的民族工业,而看不到开放的世界给予他们的广阔天地和无穷机会。
那些在贸易开放之下受益的人呢?他们不在讨论现场。他们在多年以后才有可能发言。现在,他们或许还没有出生,或许还没有找到自己潜力最大发挥的地方。他们需要今天的人们为他们代言,为他们大声疾呼:市场必须开放和自由!开放的世界背后是开放的心灵。而只有开放的、勇于接受挑战的心灵,才是人们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李 姝摘自《新世纪周刊》)
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摩托罗拉是一个经受过重大挫折的企业。这家公司的历史很长,在20世纪40年代,它的产品就开始行销全美。那时,它的主要产品是电视机。后来,因为被竞争对手击败,它不得不退出了电视机制造业。
提到电视机,现在几乎没人说得出美国制造的电视机品牌。事实上,美国也确实是没有值得一提的民用电视机生产商。美国人使用的电视机基本上都依赖进口。说起来有些奇怪,世界头号技术和工业大国居然不能生产民用电视机。
过去当然不是这样的。电视台在美国发展极盛,电视文化成为塑造美国20世纪文化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而在电视机的生产方面,美国人也曾领先全世界。
摩托罗拉公司自1947年开始建厂生产电视机。品牌是“夸星”牌。当时,摩托罗拉的电视机生产非常兴旺,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市场中取得的成功丝毫也不亚于现在它在移动通讯市场取得的成功。1960年生意最兴隆时,每天生产2000台电视机。制造工厂所在的小镇也因为摩托罗拉的成功而兴旺发达,充满活力。不幸的是,后来他们遇到了来自日本的竞争对手。
二战以后,日本的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在引进原发性技术以后,日本人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这些成就使得日本生产的家用电器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打开了市场。他们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和降低价格等方面做得更好。尤其是在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人在家用电器方面的优势渐渐变得不可动摇。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人,生产电视机的摩托罗拉节节败退。到了1974年,终于不能再坚持下去了。摩托罗拉把制造电视机的工厂卖给了日本的三菱公司。
摩托罗拉是一家企业文化十分优秀的公司。在公司内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公司对员工十分慷慨,而员工则对公司报以忠诚和热爱。公司很有一种大家庭的气氛。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公司由于市场困境不得不出售转让给外国人时,员工会是多么伤心。
为了尽可能保护员工的利益,摩托罗拉的管理者在出售工厂时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在他们的要求下,三菱公司承诺把工厂保留下去。这样就为工厂所在的小镇保留了一大批就业岗位和经济基础。否则,这个小镇很可能会就此衰落下去。
但是后来,电视机市场的竞争进一步激烈。三菱公司也无力再继续保留这家工厂。他们没有遵守诺言。两年以后,1 976年,工厂被关闭。大量工人失业,而那个小镇,果然陷入了萧条,许多人离开了家乡去其他地方谋生。小镇的人口总数再也没有达到过鼎盛时期的水平。
假如我是在1976年讲述这个故事,那将是一个彻底的伤感故事,但在今天,在摩托罗拉继续高歌猛进的今天,这个故事则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不再是一个被外国人击败、民族工业一败涂地的令人沮丧的故事,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重新调整组合,进入更高效的应用领域,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令人鼓舞的故事。
70年代,美国政府如果奉行保护民族工业、限制进口的政策,那是决不会找不到理由的。作为发明电视机的国家,且又拥有足够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仅仅是为了民族自尊心,也应该坚持使用自己制造的电视机。
不过,美国也许能够做到不让日本电视机进入美国市场,但美国不能改变日本电视机在质量、价格方面对美国电视机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电视机生产已经无可挽回地落后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坚持保护民族工业,就等于是在保护落后。保护落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的资源——各种原材料、工人的劳动力、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研究者的科研能力等等,用来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的商品。日本人的成功表明他们找到了更优异的资源利用方式,美国人拒绝日本商品就等于是拒绝这种更优异的资源利用方式。这当然会使日本人蒙受损失,但损失更大的是美国人自己。
幸运的是,美国奉行的是开放市场的政策。如果日本人造电视机更好,那就让他们去造好了。美国人把资源转到其他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同样一个工人,如果固执地继续生产电视机,将在效率上落后于日本工人,但当他转而制造世界领先的手机时,就成为了世界上最高效的工人之一。在后一种情况下,美国的资源得到了尽可能充分的利用。
而且,美国人可以用造出来的手机换得的钱再去购买日本人的电视机。可以认为,美国人这时是在“间接”生产电视机。由于生产效率提高了,以“间接”的方式生产,美国人一定可以得到比自己直接生产时更多的电视机。日本人的成功同样会造福美国人。事实也的确如此。按照购买力计算,即使不考虑电视机本身的技术进步,美国市场上,现在的电视机价格也大大低于60年代的价格。美国人的真实生活水平提高了。
当然,转行是有风险的。但是,如果美国人确实落后于日本人,不但在原有的领域落后,即使在试图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时,他们依然不如日本人,那么,贸易保护主义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但是,贸易保护主义确实能够使美国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都停留在原有的利用水平上停滞不前。这时,美国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提高生活水平。它不再有从世界上得到帮助的机会。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也许依旧能够提高,但提高速度肯定会远远低于与世界融为一体式的水平。
实际上,对于美国来说,摩托罗拉的故事并不是闻所未闻的新鲜故事。历史上,一直到19世纪后半期,美国的国家形象都是一个农业国家。假如那时的美国政府就奉行贸易保护政策,确保美国的农民利益不受到世界竞争的威胁,也许美国至今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那时,美国惟一可以自豪的也许就是它的农产品是自给自足的,毕竟,美国拥有大片的耕地。
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它阻止了美好未来的出现。假如人们知道他们将要失去的一切,我敢肯定,是不会有人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面对今天的摩托罗拉,还会有人为它当初放弃电视机生产而感到伤心和遗憾吗?但麻烦在于,贸易保护主义使得今日的摩托罗拉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贸易保护者的鼓动之下,人们只能看到来势汹汹的外国竞争者和危如累卵的民族工业,而看不到开放的世界给予他们的广阔天地和无穷机会。
那些在贸易开放之下受益的人呢?他们不在讨论现场。他们在多年以后才有可能发言。现在,他们或许还没有出生,或许还没有找到自己潜力最大发挥的地方。他们需要今天的人们为他们代言,为他们大声疾呼:市场必须开放和自由!开放的世界背后是开放的心灵。而只有开放的、勇于接受挑战的心灵,才是人们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李 姝摘自《新世纪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