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小说以丰富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多样的表达方式,始终是增强审美、陶冶性情的一种最佳文学传达手段,受到大众读者的普遍认可、青睐和推崇。即使在当前百花齐放的文化形势下,它依然是广受欢迎、受众最多的一种文学体裁。然而在高中校园内,小说语篇学习却并不为大多数学生所待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在信息技术形势下,网络小说和粗俗小说盛行,对中学生而言有相当的便利性和吸引力;其次,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校园小说教学缺乏善教乐学的良好环境,应试教学痕迹明显;再次,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大多数中学生缺乏阅读与鉴赏小说的能力素养和应有心境。那么,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如何打造一种善教乐学的小说教学环境呢?
一、生活链接
小说具有“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特质功能,与其他文学艺术相比,它是最能“来源于生活,超越于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写实类小说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小说如何“虚实相生”,如何艺术化和理想化,故事情节又是如何复杂化,都可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到与之对应的“影子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寻找和挖掘,使得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小说,在小说中体验生活。
以《项链》教学为例,小说主要写了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一夜虚荣而付出十年辛劳的代价,结尾却令人哭笑不得的一件事情。总的来说,这一极具嘲讽意味的戏剧性小说,严厉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人性。学生“嘲笑”了,但他们未必能够切实体会到小说的“应有思想”。正因如此,笔者在学生通读小说后启发道:“玛蒂尔德为什么借项链?她为此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然后进一步延伸:“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玛蒂尔德式的人和事件呢?他们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而又令人不齿的虚荣心呢?”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仿写一篇小说。如此这般,在历经了阅读与鉴赏、感悟与实践这一系列活动后,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与反思“玛蒂尔德”的现象及其因。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达成了教育目的。
二、人物解析
小说的三大基本要素就在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其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是小说的“核心”因素,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刻画,其中有外貌描写也有心理描写,有语言描写也有动作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让小说更加具体、更有代表性地映射社会生活。通过对人物身份、地位和生活等方面的描写来揭示社会现象,是小说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为例,这篇小说主要刻划了别里科夫从外到内都透露出封闭保守的“怪味”:装饰很“怪”——“层层包裹”;言语很“怪”——“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为人很“怪”——“禁止好,准许危险”,充分显现了他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启发学生从主人公这一人物形象入手来掌握小说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比如:“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在学生给出答案后,笔者进一步分析:“套子”对于别里科夫式的人来说是否还具有另外的象征意义呢?接着,根据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套子”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根据“自行车事件”深入分析别里科夫的心理,并且深入探究一个问题——“别里科夫值得同情吗?”由此得出关于别里科夫的终极性结论。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小说仿写,努力攫取学用结合的效果。
三、情节深化
就小说“三要素”而言,人物描写是“核心”,故事情节描写是“骨架”,环境(包括社会和自然两方面)描写是“依托”。这三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缺一不可。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事件的曲折离奇正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开的。通過对这一情节的有序划分和层次分析,不仅有利于疏通小说的脉络,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其内容,而且有利于把握小说的结构布局和主题思想。
以《陈奂生上城》教学为例,小说描述了刚被摘了“漏斗户”帽子的陈奂生在进城中发生的一段奇遇,刻画出了处于社会变革下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既然是“奇遇”,那么,“奇”在哪里,又“妙”在何处呢?小说在情节设计上,通过一系列巧合,如“怕脑后生风了”而买帽子偏偏感冒了,因与书记相遇又因感冒而住进了高级房间等,既表现了陈奂生式农民生活的改善,又表现了他们思想觉悟有待提高的境况,最后反映了新社会面貌。这种写作技巧是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边领悟边体会的。比如,同样充满了“巧合”,《陈奂生上城》与《项链》各有什么特点呢?通过比较,既加深了学生对本篇故事情节的理解与把握,又兼顾了两篇小说的学习,更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这种一举两得的教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当然,打造良好的小说教学环境还有其他方法。值得强调的是,语文学习是一门“主体艺术”,无论怎么“打造”,我们都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思想原则,这才是善教乐学的最根本之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214400)
一、生活链接
小说具有“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特质功能,与其他文学艺术相比,它是最能“来源于生活,超越于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写实类小说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小说如何“虚实相生”,如何艺术化和理想化,故事情节又是如何复杂化,都可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到与之对应的“影子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寻找和挖掘,使得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小说,在小说中体验生活。
以《项链》教学为例,小说主要写了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一夜虚荣而付出十年辛劳的代价,结尾却令人哭笑不得的一件事情。总的来说,这一极具嘲讽意味的戏剧性小说,严厉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人性。学生“嘲笑”了,但他们未必能够切实体会到小说的“应有思想”。正因如此,笔者在学生通读小说后启发道:“玛蒂尔德为什么借项链?她为此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然后进一步延伸:“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玛蒂尔德式的人和事件呢?他们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而又令人不齿的虚荣心呢?”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仿写一篇小说。如此这般,在历经了阅读与鉴赏、感悟与实践这一系列活动后,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与反思“玛蒂尔德”的现象及其因。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达成了教育目的。
二、人物解析
小说的三大基本要素就在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其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是小说的“核心”因素,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刻画,其中有外貌描写也有心理描写,有语言描写也有动作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让小说更加具体、更有代表性地映射社会生活。通过对人物身份、地位和生活等方面的描写来揭示社会现象,是小说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为例,这篇小说主要刻划了别里科夫从外到内都透露出封闭保守的“怪味”:装饰很“怪”——“层层包裹”;言语很“怪”——“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为人很“怪”——“禁止好,准许危险”,充分显现了他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启发学生从主人公这一人物形象入手来掌握小说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比如:“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在学生给出答案后,笔者进一步分析:“套子”对于别里科夫式的人来说是否还具有另外的象征意义呢?接着,根据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套子”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根据“自行车事件”深入分析别里科夫的心理,并且深入探究一个问题——“别里科夫值得同情吗?”由此得出关于别里科夫的终极性结论。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小说仿写,努力攫取学用结合的效果。
三、情节深化
就小说“三要素”而言,人物描写是“核心”,故事情节描写是“骨架”,环境(包括社会和自然两方面)描写是“依托”。这三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缺一不可。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事件的曲折离奇正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开的。通過对这一情节的有序划分和层次分析,不仅有利于疏通小说的脉络,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其内容,而且有利于把握小说的结构布局和主题思想。
以《陈奂生上城》教学为例,小说描述了刚被摘了“漏斗户”帽子的陈奂生在进城中发生的一段奇遇,刻画出了处于社会变革下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既然是“奇遇”,那么,“奇”在哪里,又“妙”在何处呢?小说在情节设计上,通过一系列巧合,如“怕脑后生风了”而买帽子偏偏感冒了,因与书记相遇又因感冒而住进了高级房间等,既表现了陈奂生式农民生活的改善,又表现了他们思想觉悟有待提高的境况,最后反映了新社会面貌。这种写作技巧是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边领悟边体会的。比如,同样充满了“巧合”,《陈奂生上城》与《项链》各有什么特点呢?通过比较,既加深了学生对本篇故事情节的理解与把握,又兼顾了两篇小说的学习,更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这种一举两得的教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当然,打造良好的小说教学环境还有其他方法。值得强调的是,语文学习是一门“主体艺术”,无论怎么“打造”,我们都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思想原则,这才是善教乐学的最根本之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