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朗读教学存在严重缺失,导致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语文学习兴趣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的诱发原因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扭转语文教学的这一不利局面,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应对策略
学生学习汉语言知识主要是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这边要求教师能够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案,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锻炼机会,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朗读教学已经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上,未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朗读指导,使得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直处于较低层次,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也很难达成。对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助力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极为普遍,已严重影响到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实施效果,这一现象归根究底在于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度不足——既没有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朗读指导也有所缺失。
首先,尽管新课标已实施了较长一段时间,可是不少语文教师仍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对学生书面表达技巧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就造成了朗读教学时间被大量占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强,这无疑显现了语文教学的“功利性”,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其次,有些教师虽然在语文课堂上专门设置了朗读环节,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却没有进行标准范读,也没有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加以指导,朗读时间的不足使学生的阅读态度过于敷衍,往往不能带着感情来朗读课文,导致朗读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浅显,其阅读水平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最后,学生朗读热情的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课堂的朗读氛围,朗读时间充裕,阅读文本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在朗读中投入更多精力,这种情绪还会向周围的学生辐射开来,致使整个班级都沉浸在良好的朗读氛围中,若教师不注重朗读氛围的营造,学生则无法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朗读过程也会敷衍了事。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1.提高朗读意识
教师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若不能具备较强的朗读意识,便会给朗读教学带来负面影响,考虑到教师在朗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则必须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朗读意识,确保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新课标背景下朗读教学的意义所在,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富有趣味性的语文课堂。
2.加强教师指导
学生朗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与文本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朗读技巧,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稳步提升,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就会在朗读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当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做出指导:基础方面的,学生的朗读语速、状态、情感投入等,都是教师需要逐渐纠正的,至少朗读出的内容不能添字、漏字,不能出现发音不准的情况等;而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多做一些示范,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声情并茂,打动学生的心灵。
3.创设朗读情境
朗读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自觉代入角色,跟隨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对学生理解课文大有助益。因为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长处,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让个别学生单独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和图片,以达到烘托氛围的效果,这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突出表现加以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朗读信心,这样一来,无需教师耳提面命学生在课下也会加强朗读训练,以争取获得更多的朗读机会,还会从朗读中挖掘更多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4.组织朗读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形式多种多样,如:分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朗读比赛等,都不失为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途径,会让学生对朗读保持澎湃的激情,学生将会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朗读活动中,这便为朗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朗读材料,还要不断增加新的朗读形式,给予学生新鲜感,以丰富学生的朗读体验,并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之间相互打分,看一看哪个学生在朗读时情绪最为饱满,语言表达最为流利,给获胜学生颁发奖励,进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激励学生参与朗读活动,师生共同探索朗读的意义,进而推进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长效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应高度重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弱化现象,通过创设朗读情境、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并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予以针对性的指导,以全面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加强学生对文章主旨和情感的把握,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收获知识和快乐,为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旭.关于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思考[J].学周刊,2016(04)
[2]韩伟.书声琅琅,激情飞扬——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J].祖国,2017(21)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应对策略
学生学习汉语言知识主要是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这边要求教师能够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案,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锻炼机会,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朗读教学已经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上,未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朗读指导,使得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直处于较低层次,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也很难达成。对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助力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极为普遍,已严重影响到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实施效果,这一现象归根究底在于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度不足——既没有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朗读指导也有所缺失。
首先,尽管新课标已实施了较长一段时间,可是不少语文教师仍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对学生书面表达技巧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就造成了朗读教学时间被大量占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强,这无疑显现了语文教学的“功利性”,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其次,有些教师虽然在语文课堂上专门设置了朗读环节,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却没有进行标准范读,也没有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加以指导,朗读时间的不足使学生的阅读态度过于敷衍,往往不能带着感情来朗读课文,导致朗读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浅显,其阅读水平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最后,学生朗读热情的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课堂的朗读氛围,朗读时间充裕,阅读文本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在朗读中投入更多精力,这种情绪还会向周围的学生辐射开来,致使整个班级都沉浸在良好的朗读氛围中,若教师不注重朗读氛围的营造,学生则无法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朗读过程也会敷衍了事。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1.提高朗读意识
教师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若不能具备较强的朗读意识,便会给朗读教学带来负面影响,考虑到教师在朗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则必须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朗读意识,确保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新课标背景下朗读教学的意义所在,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富有趣味性的语文课堂。
2.加强教师指导
学生朗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与文本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朗读技巧,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稳步提升,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就会在朗读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当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做出指导:基础方面的,学生的朗读语速、状态、情感投入等,都是教师需要逐渐纠正的,至少朗读出的内容不能添字、漏字,不能出现发音不准的情况等;而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多做一些示范,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声情并茂,打动学生的心灵。
3.创设朗读情境
朗读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自觉代入角色,跟隨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对学生理解课文大有助益。因为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长处,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让个别学生单独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和图片,以达到烘托氛围的效果,这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突出表现加以赞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朗读信心,这样一来,无需教师耳提面命学生在课下也会加强朗读训练,以争取获得更多的朗读机会,还会从朗读中挖掘更多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4.组织朗读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形式多种多样,如:分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朗读比赛等,都不失为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途径,会让学生对朗读保持澎湃的激情,学生将会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朗读活动中,这便为朗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朗读材料,还要不断增加新的朗读形式,给予学生新鲜感,以丰富学生的朗读体验,并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之间相互打分,看一看哪个学生在朗读时情绪最为饱满,语言表达最为流利,给获胜学生颁发奖励,进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激励学生参与朗读活动,师生共同探索朗读的意义,进而推进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长效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应高度重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弱化现象,通过创设朗读情境、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并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予以针对性的指导,以全面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加强学生对文章主旨和情感的把握,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收获知识和快乐,为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旭.关于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思考[J].学周刊,2016(04)
[2]韩伟.书声琅琅,激情飞扬——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J].祖国,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