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杰出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卓越教师的栽培,可见卓越教师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国家制定并推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旨在向社会提供专业知识扎实、职业道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创新能力优秀的卓越教师。在此背景下,韩山师范学院先后增设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专业及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本文主要研究化学院2014级“化学卓越教师培养班”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卓越教师。
【关键词】 化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2
“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先进教育理念、崇高职业道德、牢固专业知识、全面创新能力、扎实实践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未来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在思想品格、专业知识、教师技能与素养等方面均制定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旨在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和国家教育事业需求的高素质的“卓越教师”。【1】
卓师培养方案模型:
韩师化学院开展的2014级“化学卓越教师培养班”是以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的引领示范型教师为目标,采用“5+2+1”全程教育、双导师制及动态管理模式专门培养,旨在将那些具有教师潜质、乐于从教、适合从教的学生选拔出来,提高教师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培养更具市场竞争力、更适于引领乡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化学教师。
下文主要基于选拔标准、培养模式、课程安排、项目活动等四个方面探究韩师化学级“化学卓师班”培养方案。
1 选拔标准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韩师化学院拟定的选拔标准分为两轮,先笔试后面试,旨在选拔出更加适合“化学卓越教师培养班”标准的学生。
1.1笔试——心理测试
1.1.1测试方法
采用PsyKey心理测评系统,其系统包含国内常用的、有较高信效度的84项量表,涉及心理健康、人格特点、能力兴趣、临床诊断、学习、社交、自我、生活应激等多方面。该系统测试可支持纸笔、计算机测验和标准化测验多种测验方式。满足高等院校及师范学校的心理专业、学校心理咨询、心理门诊、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不同需求,是心理教学、辅导、咨询的好帮手。
1.1.2测试内容
PsyKey心理测评系统针对被测者的心理健康、人格特点、能力兴趣、学习、社交、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测评,测试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由个人信息、剖析图、结果分数、结果解释等多部分组成的结果报表。还可以对现实型、探究性、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和常规型等各类型因子分的得分数据进行团体统计,生成简洁直观的团体数据统计报告。基于以上项目测评的得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被测学生的各项心理发展,以便筛选出更加符合“卓师班”人才培养的学生。
1.2面试
在心理测评前提下,选取符合“适教”标准的学生(社会型因子得分≥18分)参加第二轮的面试考核。
1.2.1考核形式
考核采用自我介绍、粉笔字抽查、现场提问及特长展示四种形式,其中形象仪表(5分)、语言表达(5分)、板书(5分)、问题回答(5分)、特长展示(5分)、总分为25分。
1.2.2录取标准(见图2)
经心理测试、个人申请及专家面试等环节,综合排名前20名的学生通过考核,录取。
2 培养模式与基本要求
2.1培养模式
2.1.1“5+2+1”全程教育实践
依托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粤东基础教育论坛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协同开展“5+2+1全程教育实践”模式的实践。前面的“5”是指用累计5学期的时间,学习通识课、化学专业课以及教师教育课并进行教学技能强化训练;中间的“2”是指用累计2学期的时间,进入基层中学进行“住校教师”锻炼(即:一边教、一边学、一边研究、一边熟悉中学教学实际);后面的“1”是用累计1学期的时间总结微课题研究成果,撰寫化学教育方面的本科学位论文并参加教育硕士招考或找工作就业。
2.1.2双导师联合培养
卓师生大二以前以校内导师为主,主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课堂学习为主,导师对卓师生进行学业规划的指导,引导卓师生明白成才目标,针对个性差异,对学习方法、选课、读书及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卓师生大三以后以校外导师为主,主要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一体化,导师对卓师生进行常规教学的传授,指导卓师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强化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开设教学经验、前沿教育理念讲座,指导学生就中学教学困惑做“微课题”研究。相比普通班,卓师生提前进入了社会,参与各种教学观摩、教育见习活动,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有利于学生专业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学习的有机统一。
2.1.3“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学业成绩,淘汰不宜继续在卓师班学习的学生;同时,从同一级的化学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转入卓师班学习。普通班考核主要以期末笔试成绩为评分标准,卓师班考核成绩不同于普通班,考核成绩=平时70%+考试30%,并且卓师生每学年的综合测评成绩应不低于全年级的50%,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这种动态管理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实践创新意识,不断完善自己,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互帮互助,更好地促进整个学院的学习氛围。
2.2基本要求
为量化规范卓越化学教师培养班学生的基本教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卓师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规范卓师班人员流动的基本条件,制定本要求。
以上仅为基本要求,鼓励卓师生追求越高越好。采取登记制度,记录每位同学的成长经历。
3 课程设置
卓师班课程安排为三个板块,分别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教学实践课,每一个板块都必不可少,既确保每位卓师生都能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同时又满足不同人的不同爱好及需求,做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图3可了解,其中必修课程板块中的通识文化课和教学实践课板块所占比例最大,可见在卓师人才培养方案上着重培养卓师生的教师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为全面加强学生卓师生文化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21世纪培养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卓师生在学好所修专业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至少选读所学专业外的8部著作,并撰写相应的读书笔记。
4 开设的项目比赛
在卓师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提高卓师生的实践能力,学院提供给卓师生的项目比赛资源更为宽广充足,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中学化学卓师队伍。在学院、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卓师生在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全国微课程大赛、教研论文等项目比赛中都展示出了“卓越化学教师”应有的姿态与能力。据统计,在第三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中斩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6项。在第四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0项。在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等十分优异的成绩。
日益加快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卓师要跟随教育现代化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和促进社会进步。会教书的教师是好教师,能研究的教师是好教师,能把教学与研究两者和谐统一起来,既会教书又能研究的教师才是“卓越教师”【2】。同时这也是每个师范院校建设教师队伍的目标与方向,牢记使命、服务大局,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向现代社会提供更多的先进卓师队伍,为基础教育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3】
参考文献:
[1]陈勇.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高师院校生命教育的思考与探索[G].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贾凤姿.做一名卓越的大学教师的几点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2010-04-11
[3]黄汉升.论卓越教师培养的改革与实践[C].海峡教育研究,2013
【关键词】 化学;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2
“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先进教育理念、崇高职业道德、牢固专业知识、全面创新能力、扎实实践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未来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在思想品格、专业知识、教师技能与素养等方面均制定较高的标准和要求,旨在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和国家教育事业需求的高素质的“卓越教师”。【1】
卓师培养方案模型:
韩师化学院开展的2014级“化学卓越教师培养班”是以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的引领示范型教师为目标,采用“5+2+1”全程教育、双导师制及动态管理模式专门培养,旨在将那些具有教师潜质、乐于从教、适合从教的学生选拔出来,提高教师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培养更具市场竞争力、更适于引领乡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化学教师。
下文主要基于选拔标准、培养模式、课程安排、项目活动等四个方面探究韩师化学级“化学卓师班”培养方案。
1 选拔标准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韩师化学院拟定的选拔标准分为两轮,先笔试后面试,旨在选拔出更加适合“化学卓越教师培养班”标准的学生。
1.1笔试——心理测试
1.1.1测试方法
采用PsyKey心理测评系统,其系统包含国内常用的、有较高信效度的84项量表,涉及心理健康、人格特点、能力兴趣、临床诊断、学习、社交、自我、生活应激等多方面。该系统测试可支持纸笔、计算机测验和标准化测验多种测验方式。满足高等院校及师范学校的心理专业、学校心理咨询、心理门诊、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不同需求,是心理教学、辅导、咨询的好帮手。
1.1.2测试内容
PsyKey心理测评系统针对被测者的心理健康、人格特点、能力兴趣、学习、社交、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测评,测试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由个人信息、剖析图、结果分数、结果解释等多部分组成的结果报表。还可以对现实型、探究性、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和常规型等各类型因子分的得分数据进行团体统计,生成简洁直观的团体数据统计报告。基于以上项目测评的得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被测学生的各项心理发展,以便筛选出更加符合“卓师班”人才培养的学生。
1.2面试
在心理测评前提下,选取符合“适教”标准的学生(社会型因子得分≥18分)参加第二轮的面试考核。
1.2.1考核形式
考核采用自我介绍、粉笔字抽查、现场提问及特长展示四种形式,其中形象仪表(5分)、语言表达(5分)、板书(5分)、问题回答(5分)、特长展示(5分)、总分为25分。
1.2.2录取标准(见图2)
经心理测试、个人申请及专家面试等环节,综合排名前20名的学生通过考核,录取。
2 培养模式与基本要求
2.1培养模式
2.1.1“5+2+1”全程教育实践
依托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粤东基础教育论坛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协同开展“5+2+1全程教育实践”模式的实践。前面的“5”是指用累计5学期的时间,学习通识课、化学专业课以及教师教育课并进行教学技能强化训练;中间的“2”是指用累计2学期的时间,进入基层中学进行“住校教师”锻炼(即:一边教、一边学、一边研究、一边熟悉中学教学实际);后面的“1”是用累计1学期的时间总结微课题研究成果,撰寫化学教育方面的本科学位论文并参加教育硕士招考或找工作就业。
2.1.2双导师联合培养
卓师生大二以前以校内导师为主,主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课堂学习为主,导师对卓师生进行学业规划的指导,引导卓师生明白成才目标,针对个性差异,对学习方法、选课、读书及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卓师生大三以后以校外导师为主,主要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一体化,导师对卓师生进行常规教学的传授,指导卓师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强化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开设教学经验、前沿教育理念讲座,指导学生就中学教学困惑做“微课题”研究。相比普通班,卓师生提前进入了社会,参与各种教学观摩、教育见习活动,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有利于学生专业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学习的有机统一。
2.1.3“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学业成绩,淘汰不宜继续在卓师班学习的学生;同时,从同一级的化学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转入卓师班学习。普通班考核主要以期末笔试成绩为评分标准,卓师班考核成绩不同于普通班,考核成绩=平时70%+考试30%,并且卓师生每学年的综合测评成绩应不低于全年级的50%,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这种动态管理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实践创新意识,不断完善自己,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互帮互助,更好地促进整个学院的学习氛围。
2.2基本要求
为量化规范卓越化学教师培养班学生的基本教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卓师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规范卓师班人员流动的基本条件,制定本要求。
以上仅为基本要求,鼓励卓师生追求越高越好。采取登记制度,记录每位同学的成长经历。
3 课程设置
卓师班课程安排为三个板块,分别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教学实践课,每一个板块都必不可少,既确保每位卓师生都能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同时又满足不同人的不同爱好及需求,做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图3可了解,其中必修课程板块中的通识文化课和教学实践课板块所占比例最大,可见在卓师人才培养方案上着重培养卓师生的教师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为全面加强学生卓师生文化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21世纪培养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卓师生在学好所修专业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至少选读所学专业外的8部著作,并撰写相应的读书笔记。
4 开设的项目比赛
在卓师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提高卓师生的实践能力,学院提供给卓师生的项目比赛资源更为宽广充足,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中学化学卓师队伍。在学院、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卓师生在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全国微课程大赛、教研论文等项目比赛中都展示出了“卓越化学教师”应有的姿态与能力。据统计,在第三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中斩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6项。在第四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0项。在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等十分优异的成绩。
日益加快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卓师要跟随教育现代化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和促进社会进步。会教书的教师是好教师,能研究的教师是好教师,能把教学与研究两者和谐统一起来,既会教书又能研究的教师才是“卓越教师”【2】。同时这也是每个师范院校建设教师队伍的目标与方向,牢记使命、服务大局,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向现代社会提供更多的先进卓师队伍,为基础教育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3】
参考文献:
[1]陈勇.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高师院校生命教育的思考与探索[G].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贾凤姿.做一名卓越的大学教师的几点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2010-04-11
[3]黄汉升.论卓越教师培养的改革与实践[C].海峡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