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青少年生命教育宏观认知、具体实践认知、认知内容、认知途径等现状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发现,青少年生命教育认知存在整体认知欠缺、模糊不清;认知内容狭隘、存在偏差、缺乏系统性;自我认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匮乏;认知途径单一,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新手段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我们深入推进生命教育活动明确了实践内容和方向。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教育;认知现状;存在问题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都在不同程度上持续开展各种不同形式和主题的生命教育。然而,结合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背景以及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生命教育实施凸显多种问题。生命教育活动推广收效甚微,往往呈现事倍功半的状况;相关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具有明显的事后性和功利性特征;实施层次浅显,脱离青少年实际生活;存在“偶尔性、随机性、零碎性”特征等问题。对生命教育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既是对当前生命教育活动开展效果的反思,更为未来持续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明确方向,从而更好的规划生命教育活动并提升教育效果。
二、青少年生命教育认知现状
(一)对生命教育宏观认知
调查数据显示,有47.9%青少年对生命就教育了解一些,听说过有24.4%,15.1%完全不了解;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68.9%认为对其内容知道一些,近20%完全不知道。可见,整体上青少年对生命教育或多或少有接触和了解,很多青少年对生命教育仅有一个初步的模糊和大概上的心理认知,也并不清楚其具体内容,这说明在青少年中普及生命教育的知识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
调查中,尽管青少年对“生命教育”整体认知和其具体内容了解较少,但91.1%的青少年认为开展生命教育活动非常重要,能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有相应的需求。在您认为“什么是生命教育?”的命题中,59.2%青少年认为关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是生命教育;有30.7%认为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就是生命教育;另外有4.2%认为是生存的教育,有5.9%认为是面对生活的教育。可见,青少年对什么是生命教育具有浅显和单一的认识,但是对其具体内容并无不理解。
(二)生命教育微观认知
数据调查显示,当遇到火灾、地震、溺水时,有20%以上青少年不知道如何应对紧急情况,有15.5%青少年没学过相关的应对措施,63.4%青少年知道相关操作;66.4%以上青少年能够认识到生命教育能够教育他们处理人与生命、与他人、与自己、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能力;在针对实施青少年生命教育主体调查时,88.2%青少年认为应该有学校部门和老师;79.0%认为由家庭开展生命教育;政府、社会、网络媒体一般是在60%左右。可见,整体上青少年对生命对自身的作用以及相应的活动开展主体都有明确的认知;但面临现实具体实际问题和危机时实践和操作能力欠缺。
(三)个人生命教育认知途径
调查发现,三所中职院校青少年日常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对生命教育的接触途径非常广泛,针对“您通过什么途径接触到生命教育?”问题的调查发现,青少年接触生命教育主要有学校课堂、课外活动、社会媒体、报刊杂志、家庭教育、网络等多种渠道。其中,通过学校课堂教育占64.7%;家庭父母教育占13%;同样的结果在“关于生命教育主要内容的来源”问题调查中也得到了同样的印证。显而易见,主要认知途径第一位是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第二位是家庭教育,社会媒体、网络自媒体等为第三位,以上三种途径是青少年成长中接触和感受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四)生命教育主要内容认知途径
针对生命教育主要内容的认知来源调查发现,在青少年获得生命价值与意义、生命死亡知识、生命责任感、生命安全防护、抵抗挫折感主要內容的途径方面,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分别是56.7%、49.2%,48.3%、65.5%、47.5%,家庭教育依次占27.7%、22.3%、34.5%、22.7%、27.7%,可见在生命教育主要内容认知方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主要渠道,且几个主要内容在认知渠道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青少年生命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网络媒体教育在生命死亡知识方面发挥了比其他内容更明显的作用,占22.3%;自我教育在青少年抵抗挫折感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占19.3%。因此,在以学校、家庭教育为主情况下,针对不同教育内容要不断扩展其认知途径。
三、青少年生命教育认知存在问题
(一)对生命教育整体认知欠缺、模糊不清
调查发现,在中职院校中青少年对生命教育的基本含义、基本内容等常识性的认识度较低,无论从整体宏观上和微观具体实践内容上都知之甚少,对生命教育这一概念认知模糊不清,思想意识中并未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主要是从自我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性的感觉中对生命教育的自我理解。
针对“你知道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吗?”的调查发现,认为知道的仅有13%,完全不知道的占到18.1%,于生命教育完全不知道的完全不了解的占到了33.2%,大部分青少年对生命教育内容并不清楚,没有基本的认识。这些深刻反映出我省青少年生命教育普及度较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生命教育的推进需要加大力度。同时为具体的推行也指明了具体方向,即首要是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二)生命教育内容认知狭隘,存在偏差
青少年对生命教育的内容认识狭窄,认知存在偏差,更多只是一种自我感性认识和感觉,对其认识较为单一、狭窄、模糊,存在认知偏差,不成系统。
调查反映,青少年一方面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却对其基本内涵和相关教育内容存在认知偏差,很大程度上仅凭个人感觉来做判断,并没有科学、系统、理性、专业的学习和认识。在关于“您认为什么是生命教育?”的命题中,59.2%认为生命教育是设计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30.7%认为是思想、政治、心理品德教育,还有部分认为是职业生涯教育、10.1%认为是涉及生存和生活的教育,认为这些不同程度上都与生命教育具有关联,但绝大部分片面认为主要是“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 (三)自我生命教育认知主动性严重匮乏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生命教育知识的获得途径中,通过自我教育来获取“生命价值与意义”知识的仅占8.4%;获取“生命死亡知识”的仅占5.9%;获取“生命责任感”知识的仅占9.7%;学习到“生命安全保护知识技能”的仅占5.5%;生命教育知识和技能占到8.4%;获取“抵抗挫折”能力占到19.3%。调查数据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渠道是“学校教育”在各项调查中高达50%及以上,第二位的获得渠道是“家庭教育”在30%左右,以上两种渠道是青少年生命教育知识和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明显反映出青少年自我生命教育学习意识和学习主动性较为匮乏,一般是通过学校和家庭被动地接受生命教育知识,而且是一种普遍存在现象。因此,青少年自我学习能力提升也是生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单元。
(四)生命教育认知途径单一,有待挖掘
调查发现,青少年生命教育认知以学校课堂教育为第一重要途径,家庭教育是第二重要途径。虽然认知途径有很多,但每种途径的利用率却具有显著差异。关于“您通过什么途径接触到生命教育?”调查中,学校课堂教育是最主要途径,排在第一位占64.7%,第二位是父母教育则为13.0%;“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生命教育主要来自于?”命题中,学校教育占47.9%,家庭教育26.9%,仍然是青少年获取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关于生命教育具体内容的认知途径方面,各教育内容的主要认知途径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关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生命责任感”、“抵抗挫折感”等方面学校教育分别占56.7%、49.2%、48.3%、65.5%、47.5%,家庭教育分别占27.7%、22.3%、34.5%、22.7%、27.7%,而网络媒体教育、自我教育、同辈群体教育作用明显较低,大多仅占5%左右,显然这些途径在生命教育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发挥其独特作用。
四、思考
针对青少年生命教育认知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以下两点思考:
第一、随着新时代科技革命的推动,真正要做到结合青少年需求和特点,增强学习实效性和灵活性,创新学习方法和手段,则需要不断挖掘生命教育传播途径,避免单一刻板,充分利用多种社会途径和新兴资源为生命教育推动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样、有效、实用、便利的传播途径。今后,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开展生命教育,例如微信平台、网络直播、视频、户外广告、社会公益活动、手机APP等多元化途径。
第二、鉴于青少年生命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而来自自我的主动学习和提高特别少,对生命知识和技能的匮乏达到了一定程度,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需要提升。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主动性,让青少年自觉参与生命教育的全过程,由“你要学”转变成“我要学”,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应更加注重生命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将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05).
[2]郭平.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研究[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毕金杰.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J].职教论坛,2012(26).
[4]钱晓东.中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河南省三所中学为例[Z].开封:河南大学,2013.
[5]郭少卿.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Z].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杨冬玲(1987—),女,汉族,河南郑州,助教,中级社会工作师,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问题研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学。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教育;认知现状;存在问题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都在不同程度上持续开展各种不同形式和主题的生命教育。然而,结合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背景以及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生命教育实施凸显多种问题。生命教育活动推广收效甚微,往往呈现事倍功半的状况;相关知识普及程度较低;具有明显的事后性和功利性特征;实施层次浅显,脱离青少年实际生活;存在“偶尔性、随机性、零碎性”特征等问题。对生命教育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既是对当前生命教育活动开展效果的反思,更为未来持续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明确方向,从而更好的规划生命教育活动并提升教育效果。
二、青少年生命教育认知现状
(一)对生命教育宏观认知
调查数据显示,有47.9%青少年对生命就教育了解一些,听说过有24.4%,15.1%完全不了解;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68.9%认为对其内容知道一些,近20%完全不知道。可见,整体上青少年对生命教育或多或少有接触和了解,很多青少年对生命教育仅有一个初步的模糊和大概上的心理认知,也并不清楚其具体内容,这说明在青少年中普及生命教育的知识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
调查中,尽管青少年对“生命教育”整体认知和其具体内容了解较少,但91.1%的青少年认为开展生命教育活动非常重要,能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有相应的需求。在您认为“什么是生命教育?”的命题中,59.2%青少年认为关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是生命教育;有30.7%认为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就是生命教育;另外有4.2%认为是生存的教育,有5.9%认为是面对生活的教育。可见,青少年对什么是生命教育具有浅显和单一的认识,但是对其具体内容并无不理解。
(二)生命教育微观认知
数据调查显示,当遇到火灾、地震、溺水时,有20%以上青少年不知道如何应对紧急情况,有15.5%青少年没学过相关的应对措施,63.4%青少年知道相关操作;66.4%以上青少年能够认识到生命教育能够教育他们处理人与生命、与他人、与自己、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能力;在针对实施青少年生命教育主体调查时,88.2%青少年认为应该有学校部门和老师;79.0%认为由家庭开展生命教育;政府、社会、网络媒体一般是在60%左右。可见,整体上青少年对生命对自身的作用以及相应的活动开展主体都有明确的认知;但面临现实具体实际问题和危机时实践和操作能力欠缺。
(三)个人生命教育认知途径
调查发现,三所中职院校青少年日常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对生命教育的接触途径非常广泛,针对“您通过什么途径接触到生命教育?”问题的调查发现,青少年接触生命教育主要有学校课堂、课外活动、社会媒体、报刊杂志、家庭教育、网络等多种渠道。其中,通过学校课堂教育占64.7%;家庭父母教育占13%;同样的结果在“关于生命教育主要内容的来源”问题调查中也得到了同样的印证。显而易见,主要认知途径第一位是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第二位是家庭教育,社会媒体、网络自媒体等为第三位,以上三种途径是青少年成长中接触和感受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四)生命教育主要内容认知途径
针对生命教育主要内容的认知来源调查发现,在青少年获得生命价值与意义、生命死亡知识、生命责任感、生命安全防护、抵抗挫折感主要內容的途径方面,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分别是56.7%、49.2%,48.3%、65.5%、47.5%,家庭教育依次占27.7%、22.3%、34.5%、22.7%、27.7%,可见在生命教育主要内容认知方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主要渠道,且几个主要内容在认知渠道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青少年生命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网络媒体教育在生命死亡知识方面发挥了比其他内容更明显的作用,占22.3%;自我教育在青少年抵抗挫折感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占19.3%。因此,在以学校、家庭教育为主情况下,针对不同教育内容要不断扩展其认知途径。
三、青少年生命教育认知存在问题
(一)对生命教育整体认知欠缺、模糊不清
调查发现,在中职院校中青少年对生命教育的基本含义、基本内容等常识性的认识度较低,无论从整体宏观上和微观具体实践内容上都知之甚少,对生命教育这一概念认知模糊不清,思想意识中并未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主要是从自我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性的感觉中对生命教育的自我理解。
针对“你知道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吗?”的调查发现,认为知道的仅有13%,完全不知道的占到18.1%,于生命教育完全不知道的完全不了解的占到了33.2%,大部分青少年对生命教育内容并不清楚,没有基本的认识。这些深刻反映出我省青少年生命教育普及度较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生命教育的推进需要加大力度。同时为具体的推行也指明了具体方向,即首要是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二)生命教育内容认知狭隘,存在偏差
青少年对生命教育的内容认识狭窄,认知存在偏差,更多只是一种自我感性认识和感觉,对其认识较为单一、狭窄、模糊,存在认知偏差,不成系统。
调查反映,青少年一方面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却对其基本内涵和相关教育内容存在认知偏差,很大程度上仅凭个人感觉来做判断,并没有科学、系统、理性、专业的学习和认识。在关于“您认为什么是生命教育?”的命题中,59.2%认为生命教育是设计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30.7%认为是思想、政治、心理品德教育,还有部分认为是职业生涯教育、10.1%认为是涉及生存和生活的教育,认为这些不同程度上都与生命教育具有关联,但绝大部分片面认为主要是“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教育”。 (三)自我生命教育认知主动性严重匮乏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生命教育知识的获得途径中,通过自我教育来获取“生命价值与意义”知识的仅占8.4%;获取“生命死亡知识”的仅占5.9%;获取“生命责任感”知识的仅占9.7%;学习到“生命安全保护知识技能”的仅占5.5%;生命教育知识和技能占到8.4%;获取“抵抗挫折”能力占到19.3%。调查数据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渠道是“学校教育”在各项调查中高达50%及以上,第二位的获得渠道是“家庭教育”在30%左右,以上两种渠道是青少年生命教育知识和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明显反映出青少年自我生命教育学习意识和学习主动性较为匮乏,一般是通过学校和家庭被动地接受生命教育知识,而且是一种普遍存在现象。因此,青少年自我学习能力提升也是生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单元。
(四)生命教育认知途径单一,有待挖掘
调查发现,青少年生命教育认知以学校课堂教育为第一重要途径,家庭教育是第二重要途径。虽然认知途径有很多,但每种途径的利用率却具有显著差异。关于“您通过什么途径接触到生命教育?”调查中,学校课堂教育是最主要途径,排在第一位占64.7%,第二位是父母教育则为13.0%;“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生命教育主要来自于?”命题中,学校教育占47.9%,家庭教育26.9%,仍然是青少年获取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关于生命教育具体内容的认知途径方面,各教育内容的主要认知途径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关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生命责任感”、“抵抗挫折感”等方面学校教育分别占56.7%、49.2%、48.3%、65.5%、47.5%,家庭教育分别占27.7%、22.3%、34.5%、22.7%、27.7%,而网络媒体教育、自我教育、同辈群体教育作用明显较低,大多仅占5%左右,显然这些途径在生命教育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发挥其独特作用。
四、思考
针对青少年生命教育认知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以下两点思考:
第一、随着新时代科技革命的推动,真正要做到结合青少年需求和特点,增强学习实效性和灵活性,创新学习方法和手段,则需要不断挖掘生命教育传播途径,避免单一刻板,充分利用多种社会途径和新兴资源为生命教育推动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样、有效、实用、便利的传播途径。今后,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开展生命教育,例如微信平台、网络直播、视频、户外广告、社会公益活动、手机APP等多元化途径。
第二、鉴于青少年生命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而来自自我的主动学习和提高特别少,对生命知识和技能的匮乏达到了一定程度,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需要提升。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主动性,让青少年自觉参与生命教育的全过程,由“你要学”转变成“我要学”,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应更加注重生命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将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05).
[2]郭平.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研究[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毕金杰.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J].职教论坛,2012(26).
[4]钱晓东.中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河南省三所中学为例[Z].开封:河南大学,2013.
[5]郭少卿.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Z].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杨冬玲(1987—),女,汉族,河南郑州,助教,中级社会工作师,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问题研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