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教学之语感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q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朱作仁教授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充分体现出来。”
  随着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指导感情诵读
  美学老人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句子,在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时,可重读“静、清、绿、奇、秀、险”,而在体会作者感情时则可把重音移到六个“真”字上,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即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生愈读愈能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了。
  二、通过比较揣摩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月光曲》一课,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老师把“纯熟”换成意思相近的“熟练”,让学生和原句比较,让学生推敲赏析,学生品出了“纯熟”不但表现了曲子弹得熟练,还反映了熟练的程度。再如:一位教师教学《燕子》“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一句时,把句中的“痕”与“根”做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了一种朦胧美。通过对“痕”字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学生在边比较、边揣摩、边赏析的过程中,发现了文章中的一字一语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胡,也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致有误失。”
  三、联系生活体验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也越见深切。一些年代久远或与学生生活有距离的文章,如《草船借箭》《颐和园》等,教学中可联系电影、电视的有关镜头,或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其次,也可以引导学生拿生活中见到的同类事物,同课文描写的未曾见到过的事物做比照。如《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战斗”的情景,可启发学生拿生活中常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母鸡保护小鸡的情景来作比照,使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自觉地把生活经验与语言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唤起想象参与
  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所以,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含的情感。如教教《草原》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欲流”和“流入”设问:“‘欲流’是说翠色将流未流,而‘流入’是说翠色已流入云际,岂不是矛盾了吗?”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学生说,“翠色欲流”是说那碧草绿得浓,绿色都快要溢出来了。那“流入云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像茫茫的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接近。这就像照相一样,一个是特写镜头,照的是碧草绿得浓,另一个是全景镜头,照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边。学生从两个矛盾的词中想象出了一个鲜明的画面,感受到了那种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融为一体的草原美。学生能悟出这样的内涵,就是语感。这种语感的培养,来自对语言表层意义的感知,更是来自它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能从上述多个方面来着重培养学生语感,就可以以文释道,把文章的内容、情感剖析得精辟而深刻,避免架空分析,把语文教得生动活泼,让学生饶有兴趣,同时又能让学生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语言。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这也对改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整个素质教育的精神。
其他文献
10 月31 日晚上,2018年“好心茂名·最美工匠”致敬典礼暨事迹分享晚会,在茂名石化职工文化中心举行,现场播放了“好心茂名·十大最美工匠”以及“好心茂名·十大最美工匠提
期刊
三伏天刚一结束,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公告,自即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金融知识并不丰富的老百姓对存款利息上涨最为敏感,第二天各银行储蓄所便排起了长
我国已经进入汽车时代.由于不断增加的汽车造成了交通拥堵、污染以及土地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让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发挥更大的作用已成为社会共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期刊
在世界上大部分市区,摩托车以队列形式堵在了红绿灯下,伴随着引擎声,它们占据了为自行车而特别设立标志的区域.当红灯变绿时,摩托车的引擎声达到最大,立即飞驰而去.一分钟之
期刊
2012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阳山东麓的俞墩进行发掘①.俞墩是一处相对较为独立的孤山,距离阳山主体尚有一定距离.山体底部呈椭圆形,西北-东南径约125米、东北-西南径约100米
期刊
上市公司国有股、社会法人股目前不能在二级市场流通,但在非公开交易领域存在大量交换,客观上需要评估机构的介入,减少信息不对称.非流通股具有其特殊性,应采取恰当的价值属
种种迹象表明,国际原油价格突破80美元/桶,不仅指日可待,而且这一高度并非终点。难以预测、不可捉摸、变化无常、瞬息万变、扑朔迷离……有人用这五个词语形容今年以来国际油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解惑者。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为己有,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在我们松柏中学的英语课堂上就更是迫切地需要新的突破和改变。  新的英语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重新审视和定位
清华大学是国内收藏甲骨较多的单位之一.2006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网上展示了其收藏的部分甲骨,并介绍说:“馆内共收藏有甲骨1755块,兽骨233块.尤其以潘氏旧藏‘滂喜堂藏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