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家林少华:我退休后的“剩余价值”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翻译家林少华,曾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著有《落花之美》《乡愁与良知》《雨夜灯》《异乡人》《小孤独》等散文集。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奇鸟行状录》《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伊豆舞女》《雪国》等日本名家之作凡八十余部。2018年,在高校任教三十五年的林少华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又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任为“名师工程通识教育讲座教授”。
  我邂逅村上时已经36岁了
  林少华197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系日文专业,曾赴日本任教,1999年调往中国海洋大学(原青岛海洋大学)任教至今。
  迄今为止,林少华已经翻译了42部村上春树的作品,最新一部《刺杀骑士团长》则是他退休前翻译的最后一部,这本书的简体中译本即将上市。林少华透露该书去年春天在日本出版后不久,自己便读到了。“看的时候就有所谓技痒或手痒之感,恨不得马上把一行行日语转换为汉语一个个投进稿纸上的绿色方格。天佑人助,这件译事果然像一片彩云飘来我的头上。”
  林少华和村上春树最近的一次见面是2008年10月底。谈到村上春树对自己的影响,他说:“我邂逅村上时已经36岁了,村上时年39岁,彼时两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都已包上了一层足够厚且足够硬的外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要说有影响,主要是集中在某种感悟和修辞上。”两人的缘分被林少华形容为“文字缘”———不仅指文字本身的缘分,还有文字背后的东西如气质、脾性、日常感受、价值取向等。“应该承认这方面我也和村上有不谋而合之处,例如我也比较内向,喜欢独处,无意趋同从众,有个人主义倾向等等。当然不同的地方也是有的,如村上喜欢的爵士乐摇滚乐,在我耳朵里就纯属噪音。”
  我看梁实秋的散文很入迷
  如今,退休后的林少华忽然很着迷于梁实秋的散文。
  谈及梁实秋,林少华说:我和梁实秋还有些缘分。梁先生曾在我所在的中国海洋大学之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任教,而且任的是外文系主任。又曾任教于我以前任教的暨南大学。老领导?前辈校友?总之这让我觉得脸上有光,窃喜有顷。
  当然,仅仅缘分不足以让我迷上先生的散文。之所以迷上,是因为散文本身写得好。我以为,梁实秋的散文属于红盘乍涌,晓风残月,其风格也甚合当下情境。我刚刚从后窗看了片刻“山头吐月,红盤乍涌”,而后返回书房,重看先生写的《退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没退休,仅仅当文章看。现在退休了,看起来就别有感触。尤其对下面这段: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真正的退休,完全摆脱赖以糊口的职务,做自己衷心所愿意做的事。有人八十岁才开始学画,也有人五十岁才开始写小说,都有惊人的成就。“狗永远不会老得到了不能学新把戏的地步。”何以人而不如狗乎?退休不一定要远离尘嚣,遁迹山林,也无需大隐藏人海,杜门谢客———一个人真正的退休之后,门前自然车马稀。如果已经退休的人而还偶然被认为有剩余价值,那就苦了。
  不言而喻,先生这段话的核心,是退休后“做自己衷心所愿意做的事”,认为这才是理想的退休、真正的退休。我是两年前办的退休手续,那么自己衷心所愿意做的事是什么呢?写小说倒是几番跃跃欲试,但当画家的念头压根儿就没有。狗可能“永远不会老得到了不能学新把戏的地步”,但人的潜力,必须承认还是有极限的。对于我,当有惊人成就的画家,纯属异想天开,自大狂。狂是年轻人的特权,老了再狂岂不白老了?小说家嘛,“新《围城》”倒是念念不忘,素材也积累多多,但写了几次都像村上春树当时写《且听风吟》那样,把原稿纸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了。或者索性学村上试着用英语然后再译成汉语?可是我的英语远远不灵。那么改用日语?日语倒勉强写得出,问题是写完还要译成汉语。岂非画蛇添足!
  每年至少要做六至八次讲座
  退休后的林少华有很多文学计划,他坦言:退休后,衷心愿意做的其实非常简便易行。无他,就是返回乡下老屋,搬一把藤椅坐在葡萄架下喝茶,一边喝一边随手翻看老版《三国演义》连环画,一边看一边追寻小时候在小镇老榆树下花两分钱租看三国小人书时的自己……然而,这个小小的愿望硬是没有实现。前年夏天赶译村上长篇《刺杀骑士团长》,去年夏天赶译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此外还要写几场讲座的讲稿。还有,退休后我又被学校另聘为“通识教育讲座教授”,每年至少要做六至八次讲座。如此这般,结果正应了梁实秋文尾那句话:“如果已经退休的人而还偶然被认为有剩余价值,那就苦了。”
  的确苦了!校内就不说了,校外2019年还没讲完就讲了二十五场。上海,西安,大连,武汉,天津……复旦,武大,山大,西交大,华科大,华工大……“比没退休还忙!”亲戚说,家人说,自己说。也有人这么说:“退休了还被认为有剩余价值,还被人需求,那更是一种幸运,起码可以推迟老年痴呆症的到来。喏,讲座西装革履,意气风发,听者云集,山鸣谷应,掌声笑脸,香茗鲜花,想痴呆都休想。夫复何求!”一句话,不是苦了,而是乐了!
  话虽这么说,苦也还是苦的。实不相瞒,刚从山大回来。行前因找地铁卡晚出门十分钟,就一路小跑赶去地铁站。结果呢,台上诚然意气风发,而晚间回到宾馆则浑身酸痛,痛醒不下四次。中午回到家后,差不多昏天黑地睡了一个下午,醒来还是酸痛。终究是梁先生说得对:“那就苦了!”
  邢大军据《新民晚报》林少华/文整理
其他文献
姚明自1998年4月,入选王非执教的国家队之后,就开始了他传奇的篮球生涯。他以出色的篮球天赋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队选中,并连续六个赛季入选NBA西部全明星阵容,成为了世界华人的骄傲。姚明宣布退役后,在2016年,他被正式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2017年2月23日,在中国篮球协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姚明当选主席,同年5月出任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篮球运动学院的名誉院长…
期刊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椿伢子,《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海霞》的女主角海霞……前不久,10位大家耳熟能详的“银幕英雄”现身深圳龙华,出席创意“新技术、新创意,让经典永不褪色”红色电影展系列活动,并作为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党课项目讲授嘉宾,为观湖街道200多名党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  2019年不仅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庆之年,也是中国电影经典名片《青春之歌》公映60周年,《霓虹灯下的
期刊
徐兵編剧并执导,王威、张胜富联合导演的开年大剧《新世界》于1月13日登陆北京卫视品质剧场,1月10日,在北京联动各大平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看片会。总制片人李力、编剧兼导演徐兵携主演孙红雷、尹、万茜、李纯出席。  孙红雷对表演“舒适区”的问题真诚回应说:“‘大哥’类角色是我的‘舒适区’,但演金海并不舒服,因为只能忍耐,不能释放。”而谈到此次拍戏中的造型,他则打趣称:“我当时从另一部戏直接空降到这个
期刊
我的性格是每做一件事都尽力做得出色。跳伞存在着很高的危险性。只有当你置身于白云之上、蓝天之中的时候,才会找到那种妙不可言的成功感。  她供职于世界500强公司,深受老板器重,因为酷爱跳伞毅然辞职;她曾创造中国最高跳伞纪录,并以性命为筹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翼装飞行“征服”喜马拉雅山的中国人!她想用自己的毕生精力,教国人学跳伞。她还计划今年能够代表中国人挑战翼装飞行南北极!她叫于音,她想向世人证明:
期刊
播《红色》时,我第一次采访编剧徐兵。之后愉快地发现,敢情好多戏都是他担任的编剧。算来,这位很有明星范儿的光头老兄已经编了20多年戏了,其中不乏爆款和不错的作品,如抗日谍战剧《小兵张嘎》、爱情悬疑剧《爱了散了》、电影《缉枪》、战争剧《烈火金刚》、抗日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悬疑传奇剧《行走的鸡毛掸子》、民国剧《杨三姐告状》等,还有如今北京卫视播出的《新世界》。  徐兵编的戏,其路数或者说创作理念,大体
期刊
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之子 国家级知名中医 同仁堂健康专家  人物简介  施今墨  一八八一年三月二十八日—一九六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原名毓黔,字奖生,祖籍浙江萧山,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与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并称「京城四大名医」。  施小墨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八日  施今墨先生之子,国家级知名中医,同仁堂健康专家。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幼承庭训,家学渊源;以组方灵活,用药
期刊
叶烂,为人厚实,性情率真。他长期笃守六朝金陵而深受古都文风熏陶。明清之际,金陵花鸟画日益昌盛,陈淳、扬州八怪诸家,崇尚写意,阔笔放纵,个性凸显,独创风格,后来者为之仰慕。叶烂也不例外,深受影响,往往寄情丹青,通过笔墨表达“听鸟说甚,问花笑谁”的感怀。  当下的花鸟画别开生面,多元发展,一些有追求的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绘畫元素,试图突破传统花鸟画既定的语言模式和局限,叶烂是其中的佼佼者。
期刊
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官网日前公布今年首设的伍连德论文奖获奖论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谭文斐所写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成为唯一获奖作品。《柳叶刀》官网也首次以中文形式发布谭文斐的这篇文章。文章讲述了两代中国医生的行医故事,并提到了谭文斐父亲经历的2次医疗纠纷和自己印象深刻的2次手术。  在谭文斐童年和青年时期,他的父亲作为外科医生虽医术高超,但因当时有限的医疗水平遭遇了职业生涯中的
期刊
老匡家火塘,是用石条围成三尺左右见方,深一尺左右的坑。火塘上方,悬挂着经食盐腌制处理的肉类、豆制品。三脚铁架,悬下一铁钩,放置锅、壶等炊具。坑中,木柴、稻禾枯草、竹子树叶,煮饭炒菜或烧水煮茶都用它们,火塘里终年烟火缭绕。  老匡穿件蓝布上衣,宽大,罩住了他精干健康的身躯。他是村长,话不多,招呼我在火塘坐下。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在火塘进行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乃至睡卧,可以起到节省空间、时间,便
期刊
专家简介  冯兴华,国家名老中医、教授、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皮肌炎、骨关节炎、痛风等多种风湿性疾病和内科杂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行醫五十载,谙熟中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