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过程中,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根据应用型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及学生特点,从课程重要性、教学现状、BIM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通过BIM技术进行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的实践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平法识图与算量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BIM技术;平法钢筋;教学改革
1、课程的重要性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实践性、规范性较强。以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建筑部件与节点及其信息建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课程为先导,又为后续的建筑空间及其信息化建模、招投标等后续课程做出良好的开端。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进行钢筋工程平法施工的识读及各构件钢筋翻样计算的能力,为其以后的专业实习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教学现状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最主要的重点是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其中结构施工图是重难点识读部分。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以一定的工程实践案例,让学生真正了解建筑框架梁、框架柱、板以及基础等建筑构件识图规则和计算方法,再配合以任务化工程实践作业加深学生的理解应用。通过毕业生的实习与工作反馈情况可以发现,学生的识图与计算能力较以往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该教学方法还是存在部分不足:一是部分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欠佳,对某些构件的钢筋工程空间想象不足,特别是节点构造;二是任务化教学虽说得到广大院校的认可,在课程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时间有限、任务繁重,加上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结果。三是钢筋工程的理论讲解与工程实践部分占据了较多时间,所以机算部分较为缺乏实操培养与训练。
3、BIM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
在进行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把BIM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整个建筑物的施工图纸、各构件节点的连接情况,特别是各构件钢筋的具体布置情况,有直观感性地认识。基于传统的“理论讲解+工程实践”再融入软件实操。
3.1理论学习
传统的理论讲解是“图集+实例”,在平法识图教学中穿插各种关键节点构造的图片,比如“顶梁边柱”、“柱基础插筋”等,虽说图片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平法识图,但是图片毕竟是二维,对某些空间想象力欠佳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现在讲解中融入BIM 技术。运用BIM技术把平法二维表达的钢筋信息转化为三维虚拟模型,且可以对节点构造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旋转,帮助学生建立三维立体形象,加深对节点构造的识图。如下图1所示。
3.2工程实践
在理论学习后,会给一定时间给学生进行实际的工程案例训练,作为学生实操的工程案例应选择规模适当偏小,但各构件内容都包含的工程项目作为载体。在发放实践任务的同时,先对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3-5人/组,各小组成员对任务书内容进分析讨论,教师通过观察巡视加入各小组的讨论中,以确保小组内的讨论学习活动可以顺利的开展。
教师通过加入小组内的讨论学习,经过整合分析得出任务书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节点构造,通过BIM技术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各构件本身的空间立体形状,各构件钢筋的空间分列排布情况,以及钢筋在空间上的角度、绑扎搭接、焊接点的个数情况,以便于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掌握此构件的三维钢筋模型,减少学生错算、漏算的可能,保证他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3软件实操
学生在学期后期会在机房进行钢筋工程的软件实操练习,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标准层的梁、板、柱的钢筋工程的建模,这样就把结施图上钢筋工程的平法标注转化成为立体的三维钢筋模型,学生通过自己建立的立体钢筋模型可以直观地掌握钢筋工程的节点构造,同时便于其对量与核算。
4、结论
BIM技术已然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流之势,建筑工程中用量较大、价钱较高的钢筋工程,由于其规范性与特殊的计算方法,普通的手算钢筋工程量已完全不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趋势,BIM技术在钢筋工程的计算应用已经成为了工程造价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教学改革中加大BIM教学的探索与力度,培养具有BIM能力的工程造价创新人才,是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尹為强,肖名义.浅析 BIM5D 技术在钢筋工程中的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2(3):46-50.
[2]张金玉.BIM技术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50):71-73
[3]张洪尧.融入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图识图能力培养实践研究[J].山西建筑,2016.5(15):226-227.
作者简介:
荣琪,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方向: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张艳玲,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关键词:BIM技术;平法钢筋;教学改革
1、课程的重要性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实践性、规范性较强。以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建筑部件与节点及其信息建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课程为先导,又为后续的建筑空间及其信息化建模、招投标等后续课程做出良好的开端。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进行钢筋工程平法施工的识读及各构件钢筋翻样计算的能力,为其以后的专业实习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教学现状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最主要的重点是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其中结构施工图是重难点识读部分。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以一定的工程实践案例,让学生真正了解建筑框架梁、框架柱、板以及基础等建筑构件识图规则和计算方法,再配合以任务化工程实践作业加深学生的理解应用。通过毕业生的实习与工作反馈情况可以发现,学生的识图与计算能力较以往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该教学方法还是存在部分不足:一是部分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欠佳,对某些构件的钢筋工程空间想象不足,特别是节点构造;二是任务化教学虽说得到广大院校的认可,在课程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时间有限、任务繁重,加上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结果。三是钢筋工程的理论讲解与工程实践部分占据了较多时间,所以机算部分较为缺乏实操培养与训练。
3、BIM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
在进行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把BIM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整个建筑物的施工图纸、各构件节点的连接情况,特别是各构件钢筋的具体布置情况,有直观感性地认识。基于传统的“理论讲解+工程实践”再融入软件实操。
3.1理论学习
传统的理论讲解是“图集+实例”,在平法识图教学中穿插各种关键节点构造的图片,比如“顶梁边柱”、“柱基础插筋”等,虽说图片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平法识图,但是图片毕竟是二维,对某些空间想象力欠佳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现在讲解中融入BIM 技术。运用BIM技术把平法二维表达的钢筋信息转化为三维虚拟模型,且可以对节点构造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旋转,帮助学生建立三维立体形象,加深对节点构造的识图。如下图1所示。
3.2工程实践
在理论学习后,会给一定时间给学生进行实际的工程案例训练,作为学生实操的工程案例应选择规模适当偏小,但各构件内容都包含的工程项目作为载体。在发放实践任务的同时,先对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3-5人/组,各小组成员对任务书内容进分析讨论,教师通过观察巡视加入各小组的讨论中,以确保小组内的讨论学习活动可以顺利的开展。
教师通过加入小组内的讨论学习,经过整合分析得出任务书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节点构造,通过BIM技术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各构件本身的空间立体形状,各构件钢筋的空间分列排布情况,以及钢筋在空间上的角度、绑扎搭接、焊接点的个数情况,以便于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掌握此构件的三维钢筋模型,减少学生错算、漏算的可能,保证他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3软件实操
学生在学期后期会在机房进行钢筋工程的软件实操练习,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标准层的梁、板、柱的钢筋工程的建模,这样就把结施图上钢筋工程的平法标注转化成为立体的三维钢筋模型,学生通过自己建立的立体钢筋模型可以直观地掌握钢筋工程的节点构造,同时便于其对量与核算。
4、结论
BIM技术已然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流之势,建筑工程中用量较大、价钱较高的钢筋工程,由于其规范性与特殊的计算方法,普通的手算钢筋工程量已完全不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趋势,BIM技术在钢筋工程的计算应用已经成为了工程造价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教学改革中加大BIM教学的探索与力度,培养具有BIM能力的工程造价创新人才,是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尹為强,肖名义.浅析 BIM5D 技术在钢筋工程中的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2(3):46-50.
[2]张金玉.BIM技术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50):71-73
[3]张洪尧.融入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图识图能力培养实践研究[J].山西建筑,2016.5(15):226-227.
作者简介:
荣琪,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方向: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张艳玲,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