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第一、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变化,对我国电力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任何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电力都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因此,在研究电力可持续发展,研究电力与社会、经济、环境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时,就必须重视电力与产出量的增长、产出结构、投入结构、劳动力结构、消费结构等经济因素所组成的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
一 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
电力行业的运行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他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电力工业,对电力工业的生产、销售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没有经济的发展,也就谈不上电力部门的发展;同时电力部门的发展,又是保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对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电力与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是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二者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受到这一比例关系的制约。只有按比例的增长速度才是合理的,不按比例的快速度,只能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经济结构由“二元”向“三元”转变,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部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必须保持与其它行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因此,电力工业必须解决好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要实现电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电力系统应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电量的要求,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为未来经济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充足、可靠的能源。
第二,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要不断提高单位电力的产出,降低单位产值电耗,努力开展节能工作,采用节能高新技术,建立高效节能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电力资源节约相统一。
第三,电力发展速度要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
二 评价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1.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能充分反映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指标的物理意义明确,测算方法标准,统计计算方法规范,具体指标能够反映电力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电力与经济一协调发展的涵义和目标的实现程度,这样才能保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第二,动态性原则。经济、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要求指标建立时,充分考虑动态变化的特点。
第三,简明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内容简单、准确、明了、具有代表性,经过加上处理后,能将问题清楚地反映出来。
第四,可比性原则。为了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的指标体系具有可比性,应尽可能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概念与计算方法;同时,也可使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具有延续性和可比性。
2.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含义
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是研究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优结构,能最为贴切地模拟电力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因而利用这种结构指标体系所得的结果也十分真实。
根据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指标设计的原则构造出指标体系其一是目标层,所谓目标层就是整个体系的最高目标,即电力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其二是指标层,在指标层层下共设立了三个指标。
第一,单位产值电耗。单位产值电耗,是指实现单位产值的平均电力消费量,用公式表示即:
单位产值电耗=电力消费量/国内生产总值
它可用来表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值及其用电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位电力GDP产出。是指消耗单位电能所生产的产值,用公式表示即:
单位电力GDP产出=国内生产总值/总用电量
它反映了我国电力电能的利用效果,是衡量电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指标,一个国家的单位电力GDP产出越高,表明该国电能利用的效率越高。通过与其他国家相比可以得到我国电力的利用效率水平的高低。
第三,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弹性系数是电力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用公式表示即:
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工业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它反映了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宏观性指标,它的意义是取得单位国民经济的增长所需要的电力生产及消费的相对增长幅度。
3.经济发展对电量的需求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对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越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大,电力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所以在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电力工业的作用。
4.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
一个国家的电力总装机容量反映了该国电力的发展水平,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电力供应能力的。
三 如何做到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及国内外的宏观环境、电力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本文所做对未来电力需求的预测,可以看出电力工业正在进入一个优化和调整电力结构、实现电力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和有利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结构的调整,导致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在未来一段时期电力需求增幅是平稳的。因此,21世纪初期,电力工业发展在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必须由以前重视数量扩展转到提高数量和效率上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也决定了电力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了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2015年远景目标,未来电力工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电力工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认清只有实现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电力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树立电力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电力部门自身发展,忽略与其他部门联系的状况。
第二,市场机制可以对电力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电力实现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自然形成,而要靠法律规范和政策导向,依靠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规划、能源节约与开发的规划,制定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包括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等)。
第三,针对电力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较低的问题,适应经济发展对电能需求的不断增大,彻底改变电力过去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的局面,要不断大力发展电力工业。
第四,加强电网规划建设,推进全国联网,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五,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不可能走发达国家高能源消费之路,为了实现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高效利用电力能源,降低单位产值电耗,国民经济要向节能型发展,尤其要降低电力工业自身的单位产值电耗。
第六,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应调整电价结构,制定合理电价水平。
第七,现代的经济环境下,实现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建立现代电力企业制度,提高电力企业管水平,建立一支懂得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家队伍。
一 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
电力行业的运行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他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电力工业,对电力工业的生产、销售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没有经济的发展,也就谈不上电力部门的发展;同时电力部门的发展,又是保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对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电力与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是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二者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受到这一比例关系的制约。只有按比例的增长速度才是合理的,不按比例的快速度,只能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经济结构由“二元”向“三元”转变,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部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必须保持与其它行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因此,电力工业必须解决好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要实现电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电力系统应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电量的要求,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为未来经济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充足、可靠的能源。
第二,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要不断提高单位电力的产出,降低单位产值电耗,努力开展节能工作,采用节能高新技术,建立高效节能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电力资源节约相统一。
第三,电力发展速度要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
二 评价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1.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能充分反映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指标的物理意义明确,测算方法标准,统计计算方法规范,具体指标能够反映电力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电力与经济一协调发展的涵义和目标的实现程度,这样才能保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第二,动态性原则。经济、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要求指标建立时,充分考虑动态变化的特点。
第三,简明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内容简单、准确、明了、具有代表性,经过加上处理后,能将问题清楚地反映出来。
第四,可比性原则。为了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的指标体系具有可比性,应尽可能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概念与计算方法;同时,也可使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具有延续性和可比性。
2.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含义
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是研究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优结构,能最为贴切地模拟电力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因而利用这种结构指标体系所得的结果也十分真实。
根据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指标设计的原则构造出指标体系其一是目标层,所谓目标层就是整个体系的最高目标,即电力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其二是指标层,在指标层层下共设立了三个指标。
第一,单位产值电耗。单位产值电耗,是指实现单位产值的平均电力消费量,用公式表示即:
单位产值电耗=电力消费量/国内生产总值
它可用来表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值及其用电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位电力GDP产出。是指消耗单位电能所生产的产值,用公式表示即:
单位电力GDP产出=国内生产总值/总用电量
它反映了我国电力电能的利用效果,是衡量电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指标,一个国家的单位电力GDP产出越高,表明该国电能利用的效率越高。通过与其他国家相比可以得到我国电力的利用效率水平的高低。
第三,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弹性系数是电力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用公式表示即:
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工业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它反映了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宏观性指标,它的意义是取得单位国民经济的增长所需要的电力生产及消费的相对增长幅度。
3.经济发展对电量的需求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对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越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大,电力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所以在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电力工业的作用。
4.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
一个国家的电力总装机容量反映了该国电力的发展水平,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电力供应能力的。
三 如何做到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及国内外的宏观环境、电力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本文所做对未来电力需求的预测,可以看出电力工业正在进入一个优化和调整电力结构、实现电力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和有利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结构的调整,导致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在未来一段时期电力需求增幅是平稳的。因此,21世纪初期,电力工业发展在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必须由以前重视数量扩展转到提高数量和效率上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也决定了电力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了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2015年远景目标,未来电力工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电力工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认清只有实现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电力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树立电力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电力部门自身发展,忽略与其他部门联系的状况。
第二,市场机制可以对电力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电力实现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自然形成,而要靠法律规范和政策导向,依靠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规划、能源节约与开发的规划,制定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包括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等)。
第三,针对电力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较低的问题,适应经济发展对电能需求的不断增大,彻底改变电力过去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的局面,要不断大力发展电力工业。
第四,加强电网规划建设,推进全国联网,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五,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不可能走发达国家高能源消费之路,为了实现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高效利用电力能源,降低单位产值电耗,国民经济要向节能型发展,尤其要降低电力工业自身的单位产值电耗。
第六,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应调整电价结构,制定合理电价水平。
第七,现代的经济环境下,实现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建立现代电力企业制度,提高电力企业管水平,建立一支懂得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