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草 身上衣

来源 :玉龙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2437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胜县的他留人是个勤劳神秘的群体,他们的聪明与智慧从他留人独有的“火草衣”制作可窥一斑。每当夏末秋初,虽然距离庄稼收割还有一段时间,但他留人家都会忙碌起来。青壮年劳动力频繁地往山中跑,去采一种被称为火草的野生植物。
  火草,是一种一年生地衣类植物。多生长于背阴、潮湿的灌木丛和树丛中。每株叶片多则十几片,少则四五片。叶宽约两厘米,叶长五至十厘米。朝上向阳的一面呈绿色,朝下背光的一面呈白色。白色的一面是薄薄的一层绒,可以撕下。这层绒干透以后可以用来点火,火草因此而得名。
  小时候在乡下,有幸接触过火草。
  那时候,凭票购买一盒火柴虽然只是两分钱,即使这样,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可随便使用。因此,那些成天要用到火的烟民,用聪明才智发明了一种他们用的火源:火镰,是一种打火工具。抽烟人都带两个小袋,一般是羊皮,有条件的则是麂皮。一个是烟袋,里面装的是旱烟和烟锅,另一个装火镰和火草。火镰,就是打火工具,而火草则是引火的媒介物。火镰由铁和石组成,一个耳朵状的椭圆形铁环,击打一种叫做马牙石的结晶状石块的边缘,便会火星四溅。把火草放在马牙石的边缘,一下,两下,三下,那火星就会引燃火草,就可点烟,生火做饭。所以,在那个年代,火镰,几乎是每个成年男人随身携带的东西。
  火草分布很广,在南方大部分山区都有生长,但在其他地方,火草的用途也就仅仅是引火而已。而聪明的他留人,则把新鲜火草的绒撕下来,纺成线,织成布,缝成衣,创造了一种人类早期的服饰文明。
  因为白色的叶绒在功能作用上很像棉花,也有人把火草的绒称为火草棉。用火草做成的衣服,人们也就叫做火草衣。
  做火草衣的第一步就是上山采火草,分离火草棉。但可以采集火草棉的时间很短,火草太嫩或是太老都分离不开,必须抢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一个月左右、火草刚成熟的季节内采够所需的火草。所以,这段时间,他留人家的壮劳力,都会相约带上干粮,去到很远的地方山里采火草。
  火草采回家,洗净后装在竹箩里,用一些特有植物焐一个晚上,或是用梅子水浸泡一下,就可顺利地撕下火草的绒了。
  同样,撕火草也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否则便前功尽弃。所以,这时候,他留人就会举家坐到一块边撕火草,边唱山歌,或是边讲历史,在说笑间,一根根、一缕缕、一捆捆的火草棉就从他留人的手中出来了。单根不到十厘米甚至更短的火草棉,在他留人灵巧的手下,撕、搓、捻,最后变成了无限长的火草线。
  光有火草线还不足以织出衣服,还有一样材料是麻线。
  麻就是大麻,也叫火麻子,麻子的籽是很好的香料,而麻杆的皮则是纤维很长很牢的线形材料。把麻杆的皮撕下,用水泡透,经过锤打,最后就可撕出均匀且细如发丝的麻线了。麻线长一两米,拿到手摇纺车去纺,把麻线连接起来,制成线团,就可与火草一道上织布机了。
  麻线作经线,火草线作纬线,在梭子的左右传递中,火草布就这样一寸一寸织出来了。
  由于受织布机的限制,织出的布虽然长度不限,但宽却不足一尺。
  


  这样织出的布,在他留人的身上有三个用途:一是衣服(男人还包括裤子),二是腰带,三是挎包。
  由于布幅不宽,缝衣服必须一段段拼缝。如袖子,就先缝三个圆筒,再把三个圆筒连接起来。
  这样缝出的衣服,腰身、下摆都不能衬托女人的美,所以要系上腰带。他留女人普遍体形匀称,腰带一系,立时窈窕婀娜起来。再穿上长仅齐膝、下坠感很强的麻线短裙,一举步一投足,裙子便跟着摆动起来,将他留女人的美好与风韵衬托得楚楚动人。他留人的火草衣一般都不染,保持白色,而且越洗越白。而头饰和裙都是黑色,两黑夹一白,看上去特别素雅。当然,这是一般装束,如果是结婚的嫁妆、丧礼服则又大不相同了。
  他留人还要配一个火草布编织的挎包。有的挎包是先缝成布再做成包,但更多的是直接将火草与麻线用编织方法制作。包是荷包型,口小肚大,有很大的容量,一切随身物品,如旱烟袋、钱包等物,尽收其中。
  与今天的机织布相比,火草布看起来有些粗糙,但手感却极柔软也极温暖。他留人正是靠着传统的火草衣,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严冬。
  做成一件成人的衣服,从采火草到织布再到缝衣,据初步估算要八十至九十个工。如果一个工按三十元计算,那么一件火草衣的成本当在三千元左右。
  然而,尽管制作火草衣费时费力,勤劳的他留人却从来没有放弃过火草衣。在他们的观念中,如果一个成人一生没一两套火草衣,在公众场合如婚丧喜庆、节日聚会、祭祖礼仪等场合不穿火草衣,那他就不是他留人,就是忘了根本。所以,虽然他留人在平时也穿几十元一件的大众便装,但凡在重要场合,却是一定要穿自制的火草衣的。我想,穿上了火草衣,看到了火草衣,人们就看到了他留人勤劳的身影,读懂了他留人的聪明与智慧,也感受到了他留人坚持的秉性,还看到了他留人的历史和文化。
其他文献
许洁:一不小心捡到束河。  当时去拉市海骑马,路线的末端是茶马古镇束河,本行做茶的她一下来了兴趣,走。结果这一走,就没离开。巷尾的溪边,多了一家叫丽水清境的客栈和一个快乐的女主人。  按说她不算是个典型的小女人,许洁直爽,能说爱侃,适合在一起开怀大笑。 “女人是水做的”,她很相信,所以她挑中了临水的这坊院子,越看越入眼。和邻居们说起时,又惊讶地发现有很多的家庭,也是因为母亲或是妻子的特别偏好,选择
期刊
朋友们都称她兰姐,她喜欢这个名字。一如周围的人说起海棠客栈的时候,都能想到客栈小院里的那棵百年海棠。花开的日子里,满院点缀着海棠花儿,会让你想念这样一个下午:满院阳光,躺在海棠树下的竹椅上,或许还要一杯茶,已足够。兰姐本来一直在西藏呆着,偶然和朋友来到丽江,这一呆就半个月,朋友们都回去了,而兰姐,却跑遍了古城的大街小巷,她想在古城开一家客栈。也许是缘分,她第一次见就爱上了它,或许就是因为那颗海棠,
期刊
译崇忍利恩说:我是开天九兄弟的后裔,我是辟地七姊妹的后代,我是白海螺狮子的后代,我是金黄大象的后代,我是大力士久高纳布的后代,是翻越九十九座山,人皆称赞的民族,是走过七十七个地方,人皆称颂的民族,是六颗昴星闪耀在天空的民族,是北斗七星照耀大地的民族,把大江引进嘴里不解渴,把若罗神山能揣在怀里,三根腿骨一口吞不会哽,炒面三升一口咽不会呛,杀也杀不死的民族,砸也砸不死的民族。    “我说着我喜爱的语
期刊
大宅门里的生活有多自在?也许来自门上的对联就是最好的答案:自性如湖水清澈明了,入定如晴空万里无云。在有“中国最美小镇之一”之称的古镇里,有一坊宅院,有相爱的人和天南地北的朋友,主人冬冬和修修的生活可算羡煞旁人。  大宅门有了新院子。幽静的小镇给主人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可以随心寻找他们所想要的感觉。整个四合院,房间数不足十间,每一间都有惊喜。在圆床上睁开眼就看到雪山,院落里是一树红樱桃,这样的好心情,
期刊
咖啡馆下午,一杯latte的沉静悠闲;酒吧的夜晚,热舞人群中的肆意尖叫。除了家,其实丽江还提供了另外的可能。  下雨或者天晴,川码头在束河无处不在。绿色长柄伞上的标语颇有霸气:不到川码头,枉来丽江游。川码头另外的店在北京,一个“川”字,代表了口味:菜品源自古老的码头菜,有江湖遗风,还有招牌养生酒“红炮台”。设计师还坚持另一种说法;川,也代表了川流不息。如果客栈代表家的温馨宁静,代表内敛,那么酒吧则
期刊
大研古镇风水最好的地方当数狮子山颈,向阳、百年老树、通透空间,可算是福地一方。挑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就着木椅清茶,云卷云舒、旧檐古瓦和这座城的八百年,就那么看似不着痕迹却又惊心动魄地映入眼帘、再留进心底。  将客栈起名叫做“吉日观景”的人,想来一定也有过这样的好时光。进门就是满眼绿意,再看才感叹:小看了这个不大的门牌。宽敞自由的院落,坊坊相连。窗外就是古城全景,风景好,客栈好,客人的心情更好,于是店
期刊
狮子山成了丽江城地理上的某个分界点:古城和新城,纳西老人和更年轻的一代由此分界,也由此融合。新城建筑更多的是现代的设计风格,但在外观和细节上,仍然也会保留“丽江特色”,庭院、青瓦、阳光、活水钢筋混凝土也一样照顾到了喜欢丽江老房子的人。  当然,更多的元素也被融进来:因为“丽江特色”的含义不仅仅是传统,还有包容和自由。家是最美好的梦,那么设计师们,应该可称做是家的织梦者。  杨工程师是土生土长的丽江
期刊
“月半弯”是首歌名,很多人都唱过。客栈主人海燕姐和胖哥:海燕姐看上去怎么也不像玩家,倒像个居家的温婉妇人,教英语的她和丈夫胖哥是高中同学,爱了好多年,都还没准备要孩子。来丽江以前,两个人经常开车出去玩,是那种吃好的,住好的玩法,可是两年前的暑假开车来丽江的时候,却一下改了风格,玩起来半户外东西,这一玩就是二十多天,丽江成了人生中始料不及的另一种风景。第一次来是七月,回家不到一个月,丈夫胖哥有天忽然
期刊
常年蜗居在北京西郊八一电影制片厂,自诩为“守望本土主义画坛独行侠”的我,多少年来每当要进行绘画创作时,总在画室的佛龛前燃上三柱清香,将家乡的民歌或将早年录制下的已故东巴大师和玉才、和开祥、和集贵的讲经诵经、经调唱腔的录音打开。只有这青烟袅袅、经调声声才能让心慢慢静下来,进入一种冥茫的创作状态。这也是身居纷繁杂乱的北京,还能连接和守望自己的创作心源、创作之根,传承本土文化一脉香火的必然方式。这段时间
期刊
口述/王介全  文/禾 锄    我们家是祖传的木匠世家,我15岁便跟着我父亲做木匠活,今年也60又5的年纪,现在只是偶或在家中做些小木匠活了,做个桌子什么的,但丽江、石鼓周边的房子多数是我们亲手建起的。当年红军渡江时(在石鼓),父亲还帮红军做过木船。丽江黑龙潭五凤楼从文峰寺搬过来也是有父亲和我的参与。我父亲还参加过许多寺庙的建筑工程,我也在跟随他建房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他的手艺。做这个工作,做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