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边(随笔)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ang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朋友住在江边,他常在晚上沿江散步,大声朗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不知道朗诵《春江花月夜》是否需要大声,在一个喧嚣的时代,也许大声是一种惯性,或是一种带有反抗性的朗诵态度。但我很感动。因为面对山川草木的朗诵,本身就是一件孤绝之事。
  江边,总是建有亭台楼阁,我也冥想过自己凭栏吟咏,甚或愤激地把栏杆拍遍。南京有个阅江楼,楼没建成的时候,关于这座楼的诗词文章就产生了许多。所以,这座楼最早是建在纸上的。甚至楼早已建好,作者仍会在纸上重建,像岳阳楼,范仲淹从未到过现场,却写出了《岳阳楼记》。在虚构和现实之间,纸上的这一座往往更为不朽。
  在江边,波浪拍打堤坝,要站在近处,才听得见清晰的涛声。而登楼远眺,涛声却消失了,但前人登楼的情景会在头脑中浮现。有时我觉得,登楼不是地理性的望远,而更像一种向时间深处的张望,甚至能看见那些曾在此张望的人。这种感觉的清晰化,来自不久前一次听琴的经历。那是个朗月的夜晚,一个琴师携琴来江边的高台上弹奏,同好五六人相随。这样的雅事,现在看来有点矫情,但当琴声响起,它的仪式感凸显,我忽然意识到,这看似表面化的仪式其实就是一种坚实的内容,它同某种在我們的文化中流传已久的精神悄然相连。琴声和江风飘忽,台下是涛声,几种声音混合,似在创造一种与音乐完全不同的东西。十根手指,真的能厘清一段流水吗?涛声离开江水,曲子离开琴弦,仅仅是离开,并没有消逝,而是要去另外的心灵中栖息。我想起我也是从一个很远的地方来到这座江畔古都,像一支曲子离开乐器独自远行,并有了自己的遭际。许多年一晃而过,所谓经历,不像地域,更像在穿越时间的神秘。琴、月光、楼台、草木山川,都是时间的相。而在这其中,江水,像一切的源头。正因如此,虚构与现实才能有同一个躯壳,而痛苦完美无瑕的时候,才会像一段琴声。静听,我听到了琴声中那些从我们内心取走的东西。月色模糊,台下的大江像没有边界。无数上游和支流,是否都还在它的怀内翻腾?它的内心,是混乱还是清晰?唯一能确定的,是这旧了的躯体仍容易激动,仍有数不清的漩涡寄存其中。那些漩涡轻盈如初,用以取悦尘世的旋转仍那么漂亮。当它们消散,怀抱打开,里面仿佛什么都没有。其实不然,那看似空无中,报负、秘密、辛苦、爱,都在,只是不容易被辨识。而抱紧它们,一直以来都艰难万分。
其他文献
据说任何演说的第一句话一向是最困难的,现在这对我已不成问题啦。但是,我觉得接下来的句子——第三句,第六句,第十句……一直到最后一行——对我都是一样的困难,因为在今天这个场合我理当谈诗。我很少谈论这个话题——事实上,比任何话题都少。每次谈及,总暗地里觉得自己不擅此道,因此我的演讲将会十分简短,上桌的菜量少些,一切瑕疵便比较容易受到包容。  当代诗人对任何事物皆是怀疑论者,甚至——或者该说尤其——对自
期刊
磕着长头  用身体  接受每一寸土地的相问  冈仁波齐的山  有低过地面的深沉  那些满鬓的血和尘埃  生长慈悲  在神山上如雪一样  经年不化  大昭寺的台阶  光滑得像天堂之镜  而佛说  你还未抵达  推荐语  《朝圣》短小精粹,肃穆纯净,诗人以敬畏之心颂扬了千年来无以计数的虔誠朝圣者。起首直接切入,描述了朝圣者以行为替代言说,以沉静的虔诚接受土地的相问。而冈仁波齐峰是他们必须要翻越的,诗人
期刊
或木红或槐黄,布下迷局的人  随手擦亮春天的铜镜。我不去猜想  芷兰青翠之后,怎样拒绝枯萎  所有词语都已皈依,拒绝淹没于夜色  时光不断调和,原谅薄凉的刀  以及肝肠寸断的捶打  月光铺垫,一座焉支山陷入马蹄  春泥践踏的蝴蝶纷纷穿过流年  推荐语  《颜料》是女诗人飘絮《木版画(组诗)》的第一首。我驚诧于作者凝缩而简略的语言,冷静内敛的叙述,从而对于诗意的揭示更显得宽泛深远。  “布下迷局的人
期刊
蒋雨含是内蒙古少见的能持续36年写作的女诗人,就这个写作的时间长度而言已经表明了她作为一个诗人的庄严性。从蒋雨含写下的第一首诗开始,她的声线是清晰的,她的语速是优雅的,她的音调装饰了发自内心的崇高之感,特别容易唤起聆听者的共鸣。没错,我说的是蒋雨含的诗适合舞台朗诵,她的诗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地方在于她表达了天使般的喜悦或悲伤。  把蒋雨含的诗放在内蒙古这个特殊地域背景上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期刊
先是火葬  人们伐倒树木  搬走巨石  为它准备一块地皮  接着天葬  人们把它卸成小块  每一个用来连接孩子的脐  都被精心保留  然后是土葬  人们挖坑 小心翼翼地  把它埋进去  放上寒酸的陪葬品  填土  种植土豆的地方像一块公墓  统一在冬天下葬  来年冬天齐刷刷立起墓碑  后来长满鲜花和绿树  这些土地  最后埋葬种土豆的土家人  不过他们只享用土葬  喂养五十六个民族  他们不能享受
期刊
仰卧。升高。移送眼睛的黑洞  一道光,牽扯出体内的诸多叛逆  机器的呻吟,停留在阴影部分  需要另一束光解剖,求证已有面积  以及未来的扩张性  重复的机械运动,仪器麻木了  患者疲惫了  报告单湿润了  几分钟之间的仰卧  整个世界都横着站在对面  不说一句话  推荐语  关注、书写生活是诗歌的责任和使命。诗人南鸿子通过对放射检查的现实体验与诗意反观,通过“仰卧”“呻吟”“疲惫”等细节含蓄表达出
期刊
近几年来,“当代乡愁”“后现代与城市进程”“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当代田园诗歌”“生态诗歌”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诗歌研讨会上。为什么这几个关键词被人们反复研讨,在我看来这几个关键词从诗歌的角度折射了社会转型巨变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这个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心理,指认了人们前所未有的精神的分裂与困惑。这样的揭示是诗歌对转型巨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的有效观照,这样的分裂与困惑是我们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极
期刊
种当归的人,背影  像干裂尘沙。  他蹲在田埂上抽烟,长久地  守着幼小秧苗。  当归长成,是多年后的事。  三轮车在小镇上突突响,有人  在梦里翻土。  而真正的生活是一阵低语;是泥土  守着的腥甜阴影。  ——黑暗深处,我们慢慢活着,  依靠彼此的躯体把死亡忘却。  太多的风在制藥厂上空盘旋。正是这  无始终的呼唤一年年  把当归变成了沉默之物。  观 相  黑暗渐浓,群峰越来越高。  瘦小星
期刊
爱,以神奇的力量  使我出类拔萃  这两行诗的作者,是我国的一位古代诗人,莱蒂尼的雅谷波[1]。  我想借用這两行诗句,作为一次颇为艰难的谈话的开篇,对一个表面上看来似乎异常明朗,实际上却相当奥秘的问题,即我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进行阐释。  “西西里”,或者说,“岛”这个字眼,意味着一种特别的尝试,尝试同外在世界建立和谐,尝试用可能的抒情结构来建立和谐。不妨说,我的故土代表着一种“能动的痛楚”
期刊
“我从鄂东南来,生活在城市里,时常感到茫然。我离开了自己的根,但又频频回头”,熊曼如是说。作为一个从乡村走出去的女诗人,熊曼自然难以割舍对故土、故人的那份深情。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诗人敏感的神经,一经碰触,诗情便汹涌而至,于是就有了第一本诗集《草色袭人》。  “袭”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故乡树木的生长之势、百花的绽放之态、草色的撩人之美。故乡的一草一花,构筑成了熊曼诗歌别样的乡村图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