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的黑与白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童年不带颜色,是黑白的,从我记事起到7岁读书前,似乎都是黑白的。
  三四岁前我似乎没有记忆,或者是刚来到地球上,世界对我还没有开启。不记得我怎样开口说话的,也不记得深更半夜,母亲抱着我,一次又一次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母亲说我在昆明出生,在昆明是外婆带,到父母身边时,是一位姓蔡的奶奶带我。三岁后,母亲把我接到一个叫毛家村的地方与父母一块生活,我的记忆应当是从毛家村才开启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四五岁时的一件事,那时文革已经开始,许多人在家门外站着,我家住的是平房,从现存的照片中,似乎是土基房。平房前有块空地,空地往下是斜坡,顺着斜坡走,就到了河床。小时候感觉那河很宽,河床里全是大大小小的灰色的鹅卵石,水不多,也许我记忆里是枯水季。
  父亲和母亲在搬书,一摞一摞的书被搬到家门前的那条河旁,只记得旁观的叔叔阿姨站在河岸上、站在河床里,都在沉默地观望,没一个帮忙的。有几个人跑前跑后地在叫“快点!快点!”太阳又晒,父母的额头一颗颗透明的汗珠往下淌,书搬到在河边摞起一座山包,那些书不像在家里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而是纵横交错、杂乱无章。
  书搬完开始搬唱片,唱片是黑色的胶木唱片,一盒一盒的,很沉。父亲把盒子打开,從牛皮纸套里拿出黑色胶木唱片,在石头上轻轻一碰,胶木唱片碎成几块,那种不太清脆、有点沉闷的声音至今都还回响在耳边。那时的我不识字,但我知道家里的唱机再也不会有歌声传来。
  砰、砰的声音一下一下传进耳朵,裂开后的胶木唱片切口露出白色,不一会就堆起一堆。我吓得大气不敢出,躲在大人们身后,很想妈妈那时过来抱着我,可妈妈根本没往我这边看一眼。
  白色的太阳光很刺眼,我躲在大人身后的黑色影子里,内心充满恐惧。圆圆的唱片全部变成大大小小的扇子形碎片,也有三角形的,当圆形的唱片没有时,声音也消失了。
  随后,爸爸把书点着,应当是用火柴点的火吧,不记得了。只记得人群都后退了几步,我也跟着人群往后退,黑色的烟从书堆里升起,记忆中只有黑色的烟,没有红色的火苗,记得妈妈去世时给妈妈烧纸钱,看着红色火苗和灰色上升的烟雾,总会想,童年时爸爸烧书时,我的记忆中怎么只有黑色烟雾没有红色或者黄色的火苗?
  烧书的黑色烟雾还没散去,河水就已经变成黑色,记得当时我掂起脚尖往前看,那条黑色的河向前流去,等人们散去,我从河床爬回岸上家门口时,我眼前一条黑色的河伸向看不见的远方。
  这是我童年印象最深的黑白场景。
  小学开始的记忆也是黑白的。记得毛家村很冷,冬天下雪,上课是在黑洞洞的教室,桌子是长条凳,凳子要自己每天带去,每个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黑棉衣,早上去上课,男孩手里提着一个小火炉,小火炉是用一个碗做的,搪瓷碗边上敲出三个洞,用粗铁丝穿好,像我们现在放吊兰的花盆,碗底戳几个洞,早上出门时从火炉里夹几块木炭,一路走一路甩着就到了学校。
  进了教室,小火炉暖洋洋的。一到下课,男孩们飞奔到外面,手臂使劲甩着小火炉,不一会,红红的火苗就从黑色的木炭里窜出,这红火苗是我上学时在毛家村第一次出现的色彩。
  女孩一般不敢提火炉,大人们不准,怕被烫伤,一上课,男孩们总会很慷慨地把小火炉往女生旁边放,于是四只小手就在小火炉上一正一反地翻着。
  不记得那时学了什么,甚至不记得自己是否背过书包。只记得1970年我家搬大理时,父母又在下关第五小学给我报了名,还是一年级。
  此时的上学,正规起来,没有小火炉,教室里课桌整整齐齐,前面的桌子和后面的凳子是连在一起。
  第五小学在的那条街民间称回族街,伊斯兰教做礼拜是在学校里,我不知道是不是小学占用了他们的礼拜堂。刚上学不久,死了个人,棺材就放在学校,要等到第二天念完经后才能下葬。听同学说有间房子里有个棺材,又好奇又怕的我踮起脚尖趴在窗子外往里看,房间里没有太多的光线,我只看到一口黑黑的棺材(长大后知道回族叫经匣,只用于装遗体,下葬时不用),那经匣是被两个长条凳子架空着,房间里除了它别无它物。有个学生大叫了声“有鬼!”我被吓得魂飞魄散,飞快地跑开了。后来听同学说死的是个孩子,那时的一眼,至今都记得那副黑色经匣在黑色屋子的样子。
  好些日子,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小孩也会死吗?”
  班上有个男生,上课基本不听课,总是在画画,课本上,练习本上,都是他画的,他画各种枪,还有坦克、飞机、课本上的插画。他用蓝色的钢笔画,在白色的、有绿色小楷格子的作业本上画,他皮肤很黑,手也黑,那时我们都用铅笔,他却用钢笔,但那钢笔不好,经常看见他手指上全是墨水。下课画,上课也画,上课时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他一个都回答不上来。
  学校黑板是黑色的,粉笔是白色的,墙是白色的,桌椅是木质的没有色彩的灰色。
  懂事后曾问过母亲家门前那条我记忆中黑色的河,母亲沉吟好半天才说,我见过的场景确实存在,那是文革时,父亲被打成走资派、白专典型,后又被挖出是资本家后代,解放后靠剥削自己当童工的亲弟弟生活。为了肃清资本家流毒,必须要父亲自己把走白专道路的见证烧毁,与反动阶级划清界线,得到脱胎换骨的改造。于是就出现了惨无人道的场景——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毁灭!母亲说她怕父亲受不了这种非人道的折磨,怕父亲自杀,于是就把我送到昆明外婆处,她立即赶回毛家村。
  去年去呈贡开会,地铁到呈贡后,没有车到酒店,门口有很多摩的,我叫了一辆摩的去酒店,路上跟拉我的小伙子聊天,他说是会泽的,我脱口而出“会泽有没有一个叫毛家村的地方?”小伙子说:“有呀,那里有个电站。”思绪飞到几十年前的黑白场景。
  父亲出生在一个银行职员家,幼年时生母去世。至今,父亲只有一张襁褓时生母抱着他,爷爷站在奶奶旁边的相片。照片中的奶奶很漂亮,穿着很紧身的旗袍,小脚,是在照相馆里拍的。这照片是父亲唯一一张与生母的照片,不知道是怎么躲过文革抄家的。晚年时父亲有次到我家里来,很慎重地把那张珍贵的照片交给了我,叮嘱我好好保存。
  父亲喜欢读书,想上大学,祖父供不起父亲学费,于是把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大伯,大伯家是上海的资本家,有钱供父亲上学。上海和平解放后,大伯不与共产党公私合营,吃了一颗枪子,从此在上海滩消失。父亲随后的学费和生活费是弟弟做童工供给的。毕业后的父亲,受到曾经过继给资本家做儿子的经历,爷爷又再娶,在家的地位早已不是长子。新中国刚刚成立,号召城市青年支援边疆建设,于是父亲背上背包,南下到了昆明,成了水电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奔赴全省各地建设水电站。
  慢慢地,我的生活开始有色彩起来。我知道学校白色墙壁上的窗子框是墨绿的,除算术语文外,美术老师会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彩色画,过年时,我的新衣服变成了红色。街上梅子是青色的,辣子是红色的,盐是白色的,用绿色去蘸红白两种东西(酸梅子蘸辣子和盐),放进嘴里是一种美味。一位穿粉红碎花衣的女孩,舞跳得非常好,还能像男孩一样把自己倒着贴在墙上,或者很轻易地把头和手往后,双手撑住形成四点支撑,我们称为下软腰。当时我们女生非常羡慕她,于是放学回到院子里就开始练习,记得我比别的小伙伴都怕,不敢倒立,于是我双手撑好,小伙伴把我的脚抬到墙上,世界瞬间颠倒,我吓得手一软,前额重重地撞在地上,起了一个大包,还有细细的凹点,里面有沙子,还好那时的地是泥土,没出大事,从此后再不敢倒立。
  童年的欢笑,童年的五彩,在下关第五小学重新焕发。很想找机会去一次会泽的毛家村,我知道现在肯定没有我记忆中的土基房、黑色的河流,但真的很想去重拾童年时光里,那些被丢在岁月里的、永远不会被记忆里吞食的碎片。
  责任编辑 李小松
其他文献
1  鲍美丽是从浙江黄岩圣安娜桔子罐头厂火线撤到这座城市的。原因和众多六零后相同:孙子要上学了,手上的事情再紧要也得放下,必须分秒必争赶回来支援。  回来之前,鲍美丽跟老板说,这半个月的工钱不要了,你送我一包桔子吧。老板是个爽快人,他递给鲍美丽一只蛇皮口袋说,由你装吧。鲍美丽装了十来斤桔子,一路背着、抱着它们,进了城。在丽都园小区的五楼,她喊来了孙子,把桔子一股脑地倒在地板上,狭仄的客厅突然光芒万
期刊
董树平,笔名,默耕;农民。云南省双柏县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发于《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短篇小说》《边疆文学》《滇池》《诗林》《绿风诗刊》《海外文摘》《今日文摘》《云南日报》《凤凰生活》《时代青年》《作家报》《椰城》等报刊。出版文学作品集五部。放大春天的镜像  揉碎桃花,目光慢慢转移  落在核桃树上  盯住核桃果投胎的揪心场景  这个时候适宜听雪  适宜化缘,感悟水乳交融  已入三月  
期刊
郭秀玲,80后,双柏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人民文学》《诗刊》《边疆文学》《滇池》等百余家报刊。在省内外征文中多次获奖,作品入选《中国文学作品选》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响亮的月光》。现供职于中共双柏县委党校。小手指  当人们把悲怨从胸中甩出  从眼里弄出尘埃那一刻  你有一滴泪那么重空巢  门上着锁  黄昏进不了屋  就连第二天阳光的猛烈照射也开不了锁  倒是屋檐的草绿了又枯
期刊
李鑫,彝族,1982年10月6日生,当过农民、村干部。业余读诗写诗,有作品发表于《滇池》《金沙江文艺》等刊物,有诗歌入选《新世纪诗典》《当代文学大系》,至今累计发表诗歌作品300余篇(首),出版有个人诗集《泥味诗香》。蒿子冲  树为什么那么老  荆棘为什么那么深  老人的背为什么那么驼  牧羊人为什么望着远方久久发呆  野草为什么疯长  房屋为什么颓败  石头为什么低头不语  破庙里为什么没有菩萨
期刊
苏友仁,哈尼族,80后,居住于哀牢山中的袖珍小城——双柏。始终保持对文字的敬畏与珍惜,始终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始终践行着“文如其人”的基本遵循。生命是这样的垂青,我将不遗余力。多偏重于散文及散文诗。五味子  暴戾、咆哮、歇斯底里  然后瘫软、柔糜、奢睡  从挣扎到近乎死亡般的妥协  如风在肺,抽丝游离  如果日子把我熬成一剂中药  我一定是那五味子  皮肉甘酸,核中辛苦  生津劳咳,用北五味;风寒在
期刊
鳙鱼  “雄鱼头,草鱼尾。鲢鱼肚皮,鲤鱼嘴。”  这是流传在故乡的顺口溜,我自小耳熟能详。在我们村庄,鳙鱼习惯上叫做雄鱼。这顺口溜其实就是说了这四种常见鱼类最美味的身体部位。只是我一直颇为费解,那草鱼的尾巴全是一丛粗长的大刺,有什么好吃的呢?  旧时的故乡,村前的池塘众多。大池塘,小池塘,深池塘,浅池塘,一个连着一个,碧波荡漾,远看像连串连片的镜子。池塘的岸边,多种有树木,杨树,柳树,柏树,枣树,
期刊
方思凯,彝族,1977年生,下岗工人。现就业于双柏华兴人造板有限公司。文学爱好者,热衷于创作,在文学之路上做永不停息的采撷者,在《哀牢山文艺》上发表过诗歌、小说、散文、旧体诗等。药引  铁斧断臂  一场春雨煮酒疗伤  腐朽于一棵空心树  铲除糜烂部分  清泪几滴  就在三月  桃花如期而至  为死而复生的蜜蜂  作待嫁的新娘  揭开结痂的伤口  尘封血液  看得见疤痕的地方其实不痛  这与麻醉的剂
期刊
柳桥,真名徐正富,85后农民,诗歌爱好者,作品见《哀牢山文艺》《乡村诗歌》等。红山小憩  劈开梁子  滴水河落到了谷底  杜鹃啼血时,我在红山小憩  风拉长了脸,在崇山峻岭间  露出一抹欢颜  我在屋顶打坐  像佛前,忏悔的小僧  滴水河的水流得很轻  月光,将手伸进沸点  打捞容器里的秘密  篝火旁,瘦肢弱骨的蚂蚁  拼命地搬运骨头  步态慌张,跌跌撞撞  推开草丛,在奔走的队伍中  我终于抓住
期刊
徐小字,1990年1月生于云南省双柏县,文学爱好者。风以及春  那次季候风,吹得那么空  戏里花满园  戏外白衣腚血冲击黎明  佛也不渡脖子下的白骨  阳光压不过迟来的童话  虚妄和出口之间隔的不只是一道墙  我买下过烂鸡蛋  买下过老式的暖昧  却没买下过有趣的春种子  他们想把我埋了  却不知道我是一粒种子  就是庭院深深,眼泪滑落  伤心欲绝也不过刹那  如果只是风卷海棠  我就不怕风再猛一
期刊
李成虹,生于云南双柏,现就职于双柏县鄂嘉镇人民政府。喜欢看日升月落,对星辰与大海有一种特别的情怀。热爱诗歌,热爱文学,热爱一切美好东西的90后姑娘。诗歌作品见于《诗潮》《金沙江文艺》。忍冬  一场风,止不住咳嗽  初春时,也能骄傲地抬起头  忍冬这种植物  截住阳光的去路  开始结束自己的缄默  身上带着苦涩的识花者  影子里掺进了泥土  苦味愈发浓烈  六月一过  忍冬的苦味在雨水里翻滚  欲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