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童年不带颜色,是黑白的,从我记事起到7岁读书前,似乎都是黑白的。
三四岁前我似乎没有记忆,或者是刚来到地球上,世界对我还没有开启。不记得我怎样开口说话的,也不记得深更半夜,母亲抱着我,一次又一次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母亲说我在昆明出生,在昆明是外婆带,到父母身边时,是一位姓蔡的奶奶带我。三岁后,母亲把我接到一个叫毛家村的地方与父母一块生活,我的记忆应当是从毛家村才开启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四五岁时的一件事,那时文革已经开始,许多人在家门外站着,我家住的是平房,从现存的照片中,似乎是土基房。平房前有块空地,空地往下是斜坡,顺着斜坡走,就到了河床。小时候感觉那河很宽,河床里全是大大小小的灰色的鹅卵石,水不多,也许我记忆里是枯水季。
父亲和母亲在搬书,一摞一摞的书被搬到家门前的那条河旁,只记得旁观的叔叔阿姨站在河岸上、站在河床里,都在沉默地观望,没一个帮忙的。有几个人跑前跑后地在叫“快点!快点!”太阳又晒,父母的额头一颗颗透明的汗珠往下淌,书搬到在河边摞起一座山包,那些书不像在家里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而是纵横交错、杂乱无章。
书搬完开始搬唱片,唱片是黑色的胶木唱片,一盒一盒的,很沉。父亲把盒子打开,從牛皮纸套里拿出黑色胶木唱片,在石头上轻轻一碰,胶木唱片碎成几块,那种不太清脆、有点沉闷的声音至今都还回响在耳边。那时的我不识字,但我知道家里的唱机再也不会有歌声传来。
砰、砰的声音一下一下传进耳朵,裂开后的胶木唱片切口露出白色,不一会就堆起一堆。我吓得大气不敢出,躲在大人们身后,很想妈妈那时过来抱着我,可妈妈根本没往我这边看一眼。
白色的太阳光很刺眼,我躲在大人身后的黑色影子里,内心充满恐惧。圆圆的唱片全部变成大大小小的扇子形碎片,也有三角形的,当圆形的唱片没有时,声音也消失了。
随后,爸爸把书点着,应当是用火柴点的火吧,不记得了。只记得人群都后退了几步,我也跟着人群往后退,黑色的烟从书堆里升起,记忆中只有黑色的烟,没有红色的火苗,记得妈妈去世时给妈妈烧纸钱,看着红色火苗和灰色上升的烟雾,总会想,童年时爸爸烧书时,我的记忆中怎么只有黑色烟雾没有红色或者黄色的火苗?
烧书的黑色烟雾还没散去,河水就已经变成黑色,记得当时我掂起脚尖往前看,那条黑色的河向前流去,等人们散去,我从河床爬回岸上家门口时,我眼前一条黑色的河伸向看不见的远方。
这是我童年印象最深的黑白场景。
小学开始的记忆也是黑白的。记得毛家村很冷,冬天下雪,上课是在黑洞洞的教室,桌子是长条凳,凳子要自己每天带去,每个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黑棉衣,早上去上课,男孩手里提着一个小火炉,小火炉是用一个碗做的,搪瓷碗边上敲出三个洞,用粗铁丝穿好,像我们现在放吊兰的花盆,碗底戳几个洞,早上出门时从火炉里夹几块木炭,一路走一路甩着就到了学校。
进了教室,小火炉暖洋洋的。一到下课,男孩们飞奔到外面,手臂使劲甩着小火炉,不一会,红红的火苗就从黑色的木炭里窜出,这红火苗是我上学时在毛家村第一次出现的色彩。
女孩一般不敢提火炉,大人们不准,怕被烫伤,一上课,男孩们总会很慷慨地把小火炉往女生旁边放,于是四只小手就在小火炉上一正一反地翻着。
不记得那时学了什么,甚至不记得自己是否背过书包。只记得1970年我家搬大理时,父母又在下关第五小学给我报了名,还是一年级。
此时的上学,正规起来,没有小火炉,教室里课桌整整齐齐,前面的桌子和后面的凳子是连在一起。
第五小学在的那条街民间称回族街,伊斯兰教做礼拜是在学校里,我不知道是不是小学占用了他们的礼拜堂。刚上学不久,死了个人,棺材就放在学校,要等到第二天念完经后才能下葬。听同学说有间房子里有个棺材,又好奇又怕的我踮起脚尖趴在窗子外往里看,房间里没有太多的光线,我只看到一口黑黑的棺材(长大后知道回族叫经匣,只用于装遗体,下葬时不用),那经匣是被两个长条凳子架空着,房间里除了它别无它物。有个学生大叫了声“有鬼!”我被吓得魂飞魄散,飞快地跑开了。后来听同学说死的是个孩子,那时的一眼,至今都记得那副黑色经匣在黑色屋子的样子。
好些日子,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小孩也会死吗?”
班上有个男生,上课基本不听课,总是在画画,课本上,练习本上,都是他画的,他画各种枪,还有坦克、飞机、课本上的插画。他用蓝色的钢笔画,在白色的、有绿色小楷格子的作业本上画,他皮肤很黑,手也黑,那时我们都用铅笔,他却用钢笔,但那钢笔不好,经常看见他手指上全是墨水。下课画,上课也画,上课时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他一个都回答不上来。
学校黑板是黑色的,粉笔是白色的,墙是白色的,桌椅是木质的没有色彩的灰色。
懂事后曾问过母亲家门前那条我记忆中黑色的河,母亲沉吟好半天才说,我见过的场景确实存在,那是文革时,父亲被打成走资派、白专典型,后又被挖出是资本家后代,解放后靠剥削自己当童工的亲弟弟生活。为了肃清资本家流毒,必须要父亲自己把走白专道路的见证烧毁,与反动阶级划清界线,得到脱胎换骨的改造。于是就出现了惨无人道的场景——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毁灭!母亲说她怕父亲受不了这种非人道的折磨,怕父亲自杀,于是就把我送到昆明外婆处,她立即赶回毛家村。
去年去呈贡开会,地铁到呈贡后,没有车到酒店,门口有很多摩的,我叫了一辆摩的去酒店,路上跟拉我的小伙子聊天,他说是会泽的,我脱口而出“会泽有没有一个叫毛家村的地方?”小伙子说:“有呀,那里有个电站。”思绪飞到几十年前的黑白场景。
父亲出生在一个银行职员家,幼年时生母去世。至今,父亲只有一张襁褓时生母抱着他,爷爷站在奶奶旁边的相片。照片中的奶奶很漂亮,穿着很紧身的旗袍,小脚,是在照相馆里拍的。这照片是父亲唯一一张与生母的照片,不知道是怎么躲过文革抄家的。晚年时父亲有次到我家里来,很慎重地把那张珍贵的照片交给了我,叮嘱我好好保存。
父亲喜欢读书,想上大学,祖父供不起父亲学费,于是把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大伯,大伯家是上海的资本家,有钱供父亲上学。上海和平解放后,大伯不与共产党公私合营,吃了一颗枪子,从此在上海滩消失。父亲随后的学费和生活费是弟弟做童工供给的。毕业后的父亲,受到曾经过继给资本家做儿子的经历,爷爷又再娶,在家的地位早已不是长子。新中国刚刚成立,号召城市青年支援边疆建设,于是父亲背上背包,南下到了昆明,成了水电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奔赴全省各地建设水电站。
慢慢地,我的生活开始有色彩起来。我知道学校白色墙壁上的窗子框是墨绿的,除算术语文外,美术老师会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彩色画,过年时,我的新衣服变成了红色。街上梅子是青色的,辣子是红色的,盐是白色的,用绿色去蘸红白两种东西(酸梅子蘸辣子和盐),放进嘴里是一种美味。一位穿粉红碎花衣的女孩,舞跳得非常好,还能像男孩一样把自己倒着贴在墙上,或者很轻易地把头和手往后,双手撑住形成四点支撑,我们称为下软腰。当时我们女生非常羡慕她,于是放学回到院子里就开始练习,记得我比别的小伙伴都怕,不敢倒立,于是我双手撑好,小伙伴把我的脚抬到墙上,世界瞬间颠倒,我吓得手一软,前额重重地撞在地上,起了一个大包,还有细细的凹点,里面有沙子,还好那时的地是泥土,没出大事,从此后再不敢倒立。
童年的欢笑,童年的五彩,在下关第五小学重新焕发。很想找机会去一次会泽的毛家村,我知道现在肯定没有我记忆中的土基房、黑色的河流,但真的很想去重拾童年时光里,那些被丢在岁月里的、永远不会被记忆里吞食的碎片。
责任编辑 李小松
三四岁前我似乎没有记忆,或者是刚来到地球上,世界对我还没有开启。不记得我怎样开口说话的,也不记得深更半夜,母亲抱着我,一次又一次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母亲说我在昆明出生,在昆明是外婆带,到父母身边时,是一位姓蔡的奶奶带我。三岁后,母亲把我接到一个叫毛家村的地方与父母一块生活,我的记忆应当是从毛家村才开启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四五岁时的一件事,那时文革已经开始,许多人在家门外站着,我家住的是平房,从现存的照片中,似乎是土基房。平房前有块空地,空地往下是斜坡,顺着斜坡走,就到了河床。小时候感觉那河很宽,河床里全是大大小小的灰色的鹅卵石,水不多,也许我记忆里是枯水季。
父亲和母亲在搬书,一摞一摞的书被搬到家门前的那条河旁,只记得旁观的叔叔阿姨站在河岸上、站在河床里,都在沉默地观望,没一个帮忙的。有几个人跑前跑后地在叫“快点!快点!”太阳又晒,父母的额头一颗颗透明的汗珠往下淌,书搬到在河边摞起一座山包,那些书不像在家里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而是纵横交错、杂乱无章。
书搬完开始搬唱片,唱片是黑色的胶木唱片,一盒一盒的,很沉。父亲把盒子打开,從牛皮纸套里拿出黑色胶木唱片,在石头上轻轻一碰,胶木唱片碎成几块,那种不太清脆、有点沉闷的声音至今都还回响在耳边。那时的我不识字,但我知道家里的唱机再也不会有歌声传来。
砰、砰的声音一下一下传进耳朵,裂开后的胶木唱片切口露出白色,不一会就堆起一堆。我吓得大气不敢出,躲在大人们身后,很想妈妈那时过来抱着我,可妈妈根本没往我这边看一眼。
白色的太阳光很刺眼,我躲在大人身后的黑色影子里,内心充满恐惧。圆圆的唱片全部变成大大小小的扇子形碎片,也有三角形的,当圆形的唱片没有时,声音也消失了。
随后,爸爸把书点着,应当是用火柴点的火吧,不记得了。只记得人群都后退了几步,我也跟着人群往后退,黑色的烟从书堆里升起,记忆中只有黑色的烟,没有红色的火苗,记得妈妈去世时给妈妈烧纸钱,看着红色火苗和灰色上升的烟雾,总会想,童年时爸爸烧书时,我的记忆中怎么只有黑色烟雾没有红色或者黄色的火苗?
烧书的黑色烟雾还没散去,河水就已经变成黑色,记得当时我掂起脚尖往前看,那条黑色的河向前流去,等人们散去,我从河床爬回岸上家门口时,我眼前一条黑色的河伸向看不见的远方。
这是我童年印象最深的黑白场景。
小学开始的记忆也是黑白的。记得毛家村很冷,冬天下雪,上课是在黑洞洞的教室,桌子是长条凳,凳子要自己每天带去,每个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黑棉衣,早上去上课,男孩手里提着一个小火炉,小火炉是用一个碗做的,搪瓷碗边上敲出三个洞,用粗铁丝穿好,像我们现在放吊兰的花盆,碗底戳几个洞,早上出门时从火炉里夹几块木炭,一路走一路甩着就到了学校。
进了教室,小火炉暖洋洋的。一到下课,男孩们飞奔到外面,手臂使劲甩着小火炉,不一会,红红的火苗就从黑色的木炭里窜出,这红火苗是我上学时在毛家村第一次出现的色彩。
女孩一般不敢提火炉,大人们不准,怕被烫伤,一上课,男孩们总会很慷慨地把小火炉往女生旁边放,于是四只小手就在小火炉上一正一反地翻着。
不记得那时学了什么,甚至不记得自己是否背过书包。只记得1970年我家搬大理时,父母又在下关第五小学给我报了名,还是一年级。
此时的上学,正规起来,没有小火炉,教室里课桌整整齐齐,前面的桌子和后面的凳子是连在一起。
第五小学在的那条街民间称回族街,伊斯兰教做礼拜是在学校里,我不知道是不是小学占用了他们的礼拜堂。刚上学不久,死了个人,棺材就放在学校,要等到第二天念完经后才能下葬。听同学说有间房子里有个棺材,又好奇又怕的我踮起脚尖趴在窗子外往里看,房间里没有太多的光线,我只看到一口黑黑的棺材(长大后知道回族叫经匣,只用于装遗体,下葬时不用),那经匣是被两个长条凳子架空着,房间里除了它别无它物。有个学生大叫了声“有鬼!”我被吓得魂飞魄散,飞快地跑开了。后来听同学说死的是个孩子,那时的一眼,至今都记得那副黑色经匣在黑色屋子的样子。
好些日子,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小孩也会死吗?”
班上有个男生,上课基本不听课,总是在画画,课本上,练习本上,都是他画的,他画各种枪,还有坦克、飞机、课本上的插画。他用蓝色的钢笔画,在白色的、有绿色小楷格子的作业本上画,他皮肤很黑,手也黑,那时我们都用铅笔,他却用钢笔,但那钢笔不好,经常看见他手指上全是墨水。下课画,上课也画,上课时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他一个都回答不上来。
学校黑板是黑色的,粉笔是白色的,墙是白色的,桌椅是木质的没有色彩的灰色。
懂事后曾问过母亲家门前那条我记忆中黑色的河,母亲沉吟好半天才说,我见过的场景确实存在,那是文革时,父亲被打成走资派、白专典型,后又被挖出是资本家后代,解放后靠剥削自己当童工的亲弟弟生活。为了肃清资本家流毒,必须要父亲自己把走白专道路的见证烧毁,与反动阶级划清界线,得到脱胎换骨的改造。于是就出现了惨无人道的场景——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毁灭!母亲说她怕父亲受不了这种非人道的折磨,怕父亲自杀,于是就把我送到昆明外婆处,她立即赶回毛家村。
去年去呈贡开会,地铁到呈贡后,没有车到酒店,门口有很多摩的,我叫了一辆摩的去酒店,路上跟拉我的小伙子聊天,他说是会泽的,我脱口而出“会泽有没有一个叫毛家村的地方?”小伙子说:“有呀,那里有个电站。”思绪飞到几十年前的黑白场景。
父亲出生在一个银行职员家,幼年时生母去世。至今,父亲只有一张襁褓时生母抱着他,爷爷站在奶奶旁边的相片。照片中的奶奶很漂亮,穿着很紧身的旗袍,小脚,是在照相馆里拍的。这照片是父亲唯一一张与生母的照片,不知道是怎么躲过文革抄家的。晚年时父亲有次到我家里来,很慎重地把那张珍贵的照片交给了我,叮嘱我好好保存。
父亲喜欢读书,想上大学,祖父供不起父亲学费,于是把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大伯,大伯家是上海的资本家,有钱供父亲上学。上海和平解放后,大伯不与共产党公私合营,吃了一颗枪子,从此在上海滩消失。父亲随后的学费和生活费是弟弟做童工供给的。毕业后的父亲,受到曾经过继给资本家做儿子的经历,爷爷又再娶,在家的地位早已不是长子。新中国刚刚成立,号召城市青年支援边疆建设,于是父亲背上背包,南下到了昆明,成了水电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奔赴全省各地建设水电站。
慢慢地,我的生活开始有色彩起来。我知道学校白色墙壁上的窗子框是墨绿的,除算术语文外,美术老师会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彩色画,过年时,我的新衣服变成了红色。街上梅子是青色的,辣子是红色的,盐是白色的,用绿色去蘸红白两种东西(酸梅子蘸辣子和盐),放进嘴里是一种美味。一位穿粉红碎花衣的女孩,舞跳得非常好,还能像男孩一样把自己倒着贴在墙上,或者很轻易地把头和手往后,双手撑住形成四点支撑,我们称为下软腰。当时我们女生非常羡慕她,于是放学回到院子里就开始练习,记得我比别的小伙伴都怕,不敢倒立,于是我双手撑好,小伙伴把我的脚抬到墙上,世界瞬间颠倒,我吓得手一软,前额重重地撞在地上,起了一个大包,还有细细的凹点,里面有沙子,还好那时的地是泥土,没出大事,从此后再不敢倒立。
童年的欢笑,童年的五彩,在下关第五小学重新焕发。很想找机会去一次会泽的毛家村,我知道现在肯定没有我记忆中的土基房、黑色的河流,但真的很想去重拾童年时光里,那些被丢在岁月里的、永远不会被记忆里吞食的碎片。
责任编辑 李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