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不懂90后!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拒绝标签化是90后最大的共性,他们拒绝被代表,他们每个人鲜活的个性都是无法复制的。
  当90后的李宁对上90后的消费者时,没有预期中的激情四射干柴烈火,得到的却是90后群体的不屑一顾。这一切怎么了?
  我的观点:
  1.李宁进行品牌年轻化的决策是正确的,面向90后的方向也是正确的;
  2.李宁的问题在于不了解90后,并且没有用正确的方法与90后沟通,没有用90后喜欢的方法去打动他们,而仅仅是贴了张标签。
  这也就不能怪90后的消费者对着同样90后的李宁唱起了“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聊聊90后
  90后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群体,是影响未来10年的社会主流力量。提到90后,不可回避的两个词:“非主流”、“脑残”。这不仅是指他们向主流情感和主流价值观发出挑战、对主流文化进行否定,“非主流”还隐隐折射出所谓的社会主流人群对90后道德否定的因素。
  但事实远非如此,90后群体的崛起,绝不是简单的又一代人的成长,而是真正互联网一代的全面接管。这群有别于以往的年轻人有以下四个特点:
  他们不是统一型号的社会产品
  想用统一的标签定义90后群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对于鲜活生动的90后显得乏善可陈。在CMI校园营销研究院2011年度“90后的数字化生活”研究报告中,我们能看到拒绝标签化是90后最大的共性,他们拒绝被代表,他们每个人鲜活的个性都是无法复制的。
  90后的个性要从两个层面去解读:与其他几代人相比,90后的个性是突出的、鲜活的;而从每个个体去看,90后的个性是多元的、差异化的。在群体内部处处彰显着不同个性的张力,这就是90后最大的个性。
  所谓“有个性”,不仅是指90后群体由内而外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同时也意味着找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标签来概括这个群体的难度系数极高。更为复杂的是,90后大学生对“个性”的认识也存在差异。
  指尖上的一代
  90后是互联网一代,他们从出生就开始接触互联网。90后大学生群体普遍对互联网产生了心理依赖。与此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90后大学生对网络作为工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娴熟。90后大学生群体正过着一种“链接”的生活,即随时随地上网,生活高度依赖网络。他们之中有四分之三的人的网龄超过3年,平均每天花费18%的时间上网,而一般的中国城市居民平均只花费13%的时间在网上。对于他们来说,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90后大学生群体将会是移动互联发展的关键人群。据“90后的数字生活”研究报告显示,受访的86%的90后大学生都是通过手机上网,其次才是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电脑,分别是79%和40%。在中国网民中,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只有66%。90后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移动互联这样的新事物。
  90后的消费观是“只要我喜欢”
  值得重视的是,90后大学生有鲜明的自我意识。他们坚持自我,在认定的事情上不会轻易妥协。在日常的消费生活中,“我”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我想要、我喜欢、适合我。他们在消费上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消费来满足自我。
  但是,他们当中又很少有人会进行冲动消费。在大多数消费情境中,他们都表现得颇为理智。而且他们喜欢新鲜事物,会做一些低成本的尝鲜消费。
  品质是90后大学生最为看重的商品价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群体对品质的认知是通过品牌和价格来完成的。品质可以从品牌中体现,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有品牌比没品牌更有品质保证;其次,名牌比普通品牌更有品质保证。品质可以从价格中体现,一分钱一分货。这种传统的消费观仍得到不少90后大学生的认可。
  自我意识的觉醒
  9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人的思想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责任意识和国家前途,而是更多地从自我出发,以个人价值权衡。
  另外,90后一代表现自我的意愿更为强烈。一方面,他们借助互联网工具上传照片、视频、日志来展示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90后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更具表现力。
  虽然90后比较关注自我,但是他们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对不同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同时,90后大学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一批人,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也有能力去创新。而90后大学生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程度及开阔的视野,也使他们有能力提出正确的见解,参与家庭消费决策。
  90后李宁的问题
  李宁在品牌重塑、定位90后李宁的战略决策中,存在非常严重的失误。这个失误主要存在于2个方面:
  1.去李宁化,而不是与时俱进丰富李宁品牌内涵,丢弃李宁最宝贵的品牌资产,导致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与90后无法进行紧密的情感连接;
  2.在进行品牌重塑、发起90后李宁的整个过程里,被主观上的90后所主导,而忽略了90后的客观属性,所有的工作基于想象而不是了解,导致无法打动90后群体的心灵最深处。
  品牌缺乏清晰定位,与90后缺乏情感连接
  李宁不被90后喜爱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品牌内涵。
  李宁到底是什么,他传递的品牌理念是什么,他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的区别在哪里,与以晋江帮为代表的国内二线品牌的区别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也就无法给90后一个很有效的情感连接。
  2008年北京奥运,李宁点燃火炬,这是耐克、阿迪达斯以及晋江帮们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也是无法赶超的独特价值,可惜的是李宁公司没有顺势打好这手好牌,因为他们已经把李宁本人的品牌价值视为现阶段最大的包袱,几年来一直在做品牌上的去李宁化,但他们没有想过李宁与李宁公司浑然一体,形成了李宁公司的“核心品牌价值”,如何让李宁与李宁精神与时俱进才是正路。
  李宁公司最核心的资产是李宁,最重要的品牌重塑应该是对“李宁”品牌的维护和管理。李宁公司太不懂90后了,以至于他们根本不知道90后最崇拜的偶像是他们的父辈,也就是60后们,而不是那些明星。   生于60年代的李宁和创办于90年代的李宁公司为什么不能进行深入的69融合,通过这种品牌上的和谐来打动90后消费者呢?
  一个李宁胜过千百个林志玲。李宁的代言人林志玲对70后、80后应该具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但对90后来说完全失效。与其花巨资请林志玲做代言并不受90后的喜爱,还不如让李宁为自己代言,再加入不同的90后喜爱的跨界明星(形成李宁与他的90后朋友们的场面),这种1+1的明星代言形式就是最好的69对话,也最能打动90后,与90后建立紧密的情感连接。
  主观的90后
  90后拒绝被代表,营销90后,绝不能简单地贴标签来获得认可,而应该与他们深度沟通。
  李宁推出的90后品牌和产品,以及相应的市场营销活动,都是主观下的90后(也就是一群60后、70后、80后,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和假设90后应该喜欢什么),而不是客观下的90后(真正了解90后,融入90后,影响90后)。
  想要打动90后,需要深刻地理解他们,洞察他们的潜在心理需求,从他们的价值观、情感需求、消费观念,对品牌和产品的偏好入手,制定完善的沟通机制,定价策略,内容与渠道。而不是简单地推断他们是新潮、追求酷和时尚的,就贸然去迎合。
  如何营销90后
  90后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类人。他们生长在互联网中,对他们进行营销必须有所创新。在生活和消费层面,90后更在意“圈”、“群”这类网络群体的意见,而这不是传统的营销传播对消费者细分的用语。
  在现如今的数字生活空间,不重视这些变化就意味着不能真正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网络传播形成的超越时空的虚拟“小群体”,在某种意义上讲比现实的消费者细分来得更为聚焦和纯粹,对品牌传播的直达非常有利。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找到与90后的沟通方式,与他们建立紧密的情感连接。面对极度推崇个性与自我的90后群体,传统的宣传媒介已经逐渐丧失了话语权。
  怎样的营销方式才能有效地打动他们呢?
  90后群体们喜欢标榜个性重视原创;乐于跟随潮流;敢于接受新的事物;欣赏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热衷网络文化、运动竞技;重视同学朋友情谊;体验参与的过程和乐趣。
  在面对90后群体时,过去那种只是投放几则幽默风趣或是狂轰滥炸的明星代言广告已经行不通了,要想打动90后,最好的办法就是与90后零距离接触,让他们体验产品、体验品牌、体验文化,他们需要获得亲身体验后的快感,才会考虑是否跟你成交。
  营销90后,以及找到营销90后的密码已经迫在眉睫,虽然90后李宁失败了,这不是90后的失败,而是90后群体的胜利,企业界不要因为李宁的失败就停步不前,对营销90后心生恐惧。
其他文献
——继宣布以1.125亿美元收购东方风行集团旗下化妆品垂直电商平台乐蜂网75%股份之后,唯品会再次宣布,其将以5580万美元收购原乐蜂网母公司东方风行集团23%的股份。据悉,唯品会本次5580万美元入股东方风行集团,主要是指对剔除掉乐蜂网业务之后的入股,而这5580万美元占比23%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方风行集团旗下传媒业务,以及自有化妆品品牌业务两个方面。原乐蜂网创始成员兼CEO王立成已被唯品会北京
期刊
1. 国际化战略失败,国际品牌李宁已成空中楼阁,要考虑的是如何成为中国第一品牌;  2. 业绩连年下降,被耐克和阿迪达斯等世界品牌甩在后面不说,也被安踏、特步等晋江帮迎头赶上,失去几年的中国第一宝座看来在短期内是无法夺回了;  3. 连续推出的几个子品牌全部失败,库存积压严重;  4. 之前空降的职业经理人都走光了,就连自己培养的CEO也黯然退场,享受生活已经10多年的创始人又要重出江湖了。  
期刊
价格带不来忠诚,积分也留不住会员,最有效的会员模式就是通过“用户参与”,  打造品牌粉丝自组织。  参与感是用户思维最重要的体现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  亚马逊每次的董事会,总有一把空着的椅子,那是留给他们的顾客的,因为他们认为顾客是董事会的一员,应该主动邀请他们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来。  为什么如此强调“参与感”?因为参与感是用户思维最重要的体
期刊
广加之争是双赢  悲观者认为,加多宝丢失了巨大的既得利益,广药接手了烫手山芋。  我是乐观主义者。我认为,加多宝解脱了,丢掉了幻想,丢掉了决策时的包袱,走出了十字路口;广药则收获了既得利益。  从加多宝角度讲,如果没有行贿事件,合同能够正常执行到2020年,加多宝又能如何?除非获得排他性的永久品牌使用合同,即买断品牌使用权,否则,加多宝永远处于忐忑之中。  除了行贿这个明显的缺陷之外,加多宝的品牌
期刊
如果天猫不再被京东、苏宁易购们拖着一起拼价格的话,它仍然有机会成为以经营品牌为主的百货B2C平台,否则只能期待传统零售为主导的电商格局了!  二线品牌不愿入驻沃尔玛  沃尔玛缔造了零售业的神话,全球零售从业者如朝圣般对其顶礼膜拜,尤其是电商行业,如亚马逊、京东、苏宁易购等,纷纷以网络沃尔玛为奋斗目标。  尤其在当前电商格局未定的形势下,各大平台均如打鸡血一般,每天都会发出吼叫要成为中国的沃尔玛,或
期刊
每个品牌要能够长期生存,都需要建立覆盖产业链的生态系统,不能掌控产业链和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和黏性,就很难成为一个高价值、有影响力的品牌。  “拼速度”的商业生态  低价和烧钱,几乎是电商整个行业的关键词。以至于很多人质疑纯粹的电子商务平台如果这样走下去,很可能难以为继。而依靠低价格到底能不能建立出品牌的附加价值,吸引消费者的持续购买和忠诚度,也成为热议的话题。  电商爆发式的增长,对于经营传统品牌
期刊
如前所说,广加之争中,连讨价还价过程都没有发生,就直接对簿公堂了。吊诡的现象至少说明一点,广加之争中至少有一方是坚决不和解的,使得谈判基础并不存在。那坚决不和解的一方到底是广药呢?还是加多宝?  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倪依东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广药一直试图与加多宝重新商讨合作条件,然而广药发出的几十封谈判邀约,加多宝并无正式回应。  如果我们理解了广药与加多宝之争的本质并非简单的商业利益之争,
期刊
战术性操作丧失空间  2010年至2011年,在宏观经济还未进入下行通道时,服装行业就已经有不少企业(以跨国品牌和国内强势品牌为主)遭遇了库存高企问题,“工厂店”是这些企业解决过季库存问题的“战术性高招”。  我之所以称之为“战术性高招”,是因为它只解决了以往的过季库存问题,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旧的库存问题没解决,新的库存还在积累。  “工厂店”本来应该是应急措施,可能还会持续开下去,甚至有
期刊
好不容易甩掉了库存,企业元气大伤,不免胆战心惊于下次高危库存再次光临,库存管理方法千千万,信息化是必须过的一关,这里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开始。  一场冰寒天气引发的热销  A公司是一家全国性服装品牌企业,几年前的冬天,湖南遭遇罕见的冰寒天气袭击,湖南区域内对羽绒服的需求直线飙升,湖南区域经理张虎敏锐感觉到,这是一个冲销量的好时机。他紧急和总公司联络,得知华北西北区域的羽绒服那年刚好卖得不好,有很多库
期刊
这是战略之争  再多的导火索,没有炸药也无法引爆。然而,炸药往往被包藏着,导火索却引人注目。广加之争就是如此。  行贿事件以及合同无效,这是广加之争的导火索。如果没有炸药,导火索烧完了,事件就平息了,双方很容易和解。广加之争中,至少有一方有绝不和解的意图,另一方基于尊严,也就不可能递出橄榄枝。我们看到,在广加之争中,连讨价还价过程都没有发生,更不用说成交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战略之争就是如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