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仁”作为古代中国的一个道德范畴,由孔子始发扬光大。孔子“仁”的思想作为其思想的核心,渗透于其他思想中。交友之道作为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也自然渗透着孔子“仁”的思想。那么孔子为什么要交朋友?他又是怎样的选择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的呢?下文将会一一分析。
见贤思齐
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圣人,不仅是因为其对后世的影响,也因为他“仁德”的品行。而孔子“仁”的德行正是在其交友的过程中形成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孔子正是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看到朋友身上贤德的品行,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行为使得自己更近于“仁”。
孔子生活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年,他一生都在追求现实层面最高的“仁”即全天下施行“仁政”,他认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他希望人人都可以做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结交朋友可以使得人们“为仁”。《论语·卫灵公》中子贡问孔子如何成为仁者,孔子回答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孔子认为工匠要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就需要有锋利的工具做保证;要使自己成为仁者,就需要结交贤明仁德的朋友作为自己的榜样,通过学习朋友的言行从而使得自己也成为“仁者”。“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是“为仁”的前提条件,在不断同贤友的交往中,孔子求得自身的“仁”,同时找到了使天下“为仁”的方法,这是孔子的交友目的。
志同道合
孔子提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认为结交朋友要首先要“志同道合”。孔子一生的所谋求道就是“仁道”,孔子把“仁”贯穿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所以孔子交的朋友也要具有为天下谋求“仁道”的精神。
孔子是怀着“仁”以交友,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只有仁者才能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人,讨厌什么人。他教导自己的弟子“泛爱众,而亲仁”,强调在与人相处时首先要怀有一个仁爱的心,在此基础上要亲近仁德之人。孔子提出在选择朋友时要注意“无友不如己者”,其中“不如己”指的就是朋友的德行,孔子认为选择朋友时要选择德行优越的人,他提出交友时要避免交世俗的、道德低下的小人朋友,而结交品德高尚的仁义之友。孔子进一步划分了朋友的种类,提出了三益友、三损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认为学习有益的朋友可以使自己更近于“仁”。而有害的朋友不但不能帮助个人品行的提升还会使自己在“为仁”的路上愈行愈远。
孔子把“仁” 作为选择朋友时的依据。他强调选择朋友的先决条件是两者要追求相同的“道”,即“仁”。再者选择朋友时要在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在泛爱众人的前提下选择德行优于自己的人做朋友。交友要交“益友”,远离“损友”,结交的朋友的品德要“无友不如己”。
忠恕之道
在结识了贤友之后,孔子指出要“善于人交”《论语·公冶长》,并且做到“久而敬之” 《论语·公冶长》。如何“善于人交”且“久而敬之”?孔子认为要坚持“仁”的交友原则即以“忠恕”为本的交友之道。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孔子认为对他人要忠心诚意,即使到去到礼数落后的地方也不能废弃。孔子在同一般人交往的过程中尚且如此看重“忠”,更何况是在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主忠信”在孔子眼中是最重要的朋友间的相处之道。“主忠信”在孔子眼中是朋友间最重要的的相处之道。他说“朋友切切缌缌”即朋友间要互相勉励,鼓励对方进步。孔子一生都身体力行秉承着对朋友忠的原则,当“朋友死,无所归”时,孔子便主动担起“于我殡”的责任。孔子正是这样贯彻着自己与朋友相处的“忠”道的。
孔子不仅看重与朋友交往中的“忠”,也提出在同朋友交往过程中要注意“恕”。《论语·颜渊》篇中子贡问孔子怎样同朋友交往,孔子回到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忠恕的与人相处之道。“忠告而善道之”,体现了“仁”的内涵中的“忠”即“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朋友的错误如实以告是“忠”;而“不可则止”则体现了“仁”的内涵中的“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不要强加于他人,停止对朋友的劝谏。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仁”的思想贯穿了“交友之道”的目的、择友标准和与朋友的相处方式。首先,孔子认为结交朋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仁”和扩大“仁”的影响。其次,孔子把“仁”做为选择朋友的依据。最后,孔子认为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要坚持“仁”的交友方法即忠恕之道的交友方式。通过对孔子以“仁”为本的交友方式的分析不仅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孔子的交友观,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己的交友观。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
见贤思齐
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圣人,不仅是因为其对后世的影响,也因为他“仁德”的品行。而孔子“仁”的德行正是在其交友的过程中形成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孔子正是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看到朋友身上贤德的品行,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行为使得自己更近于“仁”。
孔子生活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年,他一生都在追求现实层面最高的“仁”即全天下施行“仁政”,他认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他希望人人都可以做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结交朋友可以使得人们“为仁”。《论语·卫灵公》中子贡问孔子如何成为仁者,孔子回答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孔子认为工匠要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就需要有锋利的工具做保证;要使自己成为仁者,就需要结交贤明仁德的朋友作为自己的榜样,通过学习朋友的言行从而使得自己也成为“仁者”。“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是“为仁”的前提条件,在不断同贤友的交往中,孔子求得自身的“仁”,同时找到了使天下“为仁”的方法,这是孔子的交友目的。
志同道合
孔子提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认为结交朋友要首先要“志同道合”。孔子一生的所谋求道就是“仁道”,孔子把“仁”贯穿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所以孔子交的朋友也要具有为天下谋求“仁道”的精神。
孔子是怀着“仁”以交友,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只有仁者才能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人,讨厌什么人。他教导自己的弟子“泛爱众,而亲仁”,强调在与人相处时首先要怀有一个仁爱的心,在此基础上要亲近仁德之人。孔子提出在选择朋友时要注意“无友不如己者”,其中“不如己”指的就是朋友的德行,孔子认为选择朋友时要选择德行优越的人,他提出交友时要避免交世俗的、道德低下的小人朋友,而结交品德高尚的仁义之友。孔子进一步划分了朋友的种类,提出了三益友、三损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认为学习有益的朋友可以使自己更近于“仁”。而有害的朋友不但不能帮助个人品行的提升还会使自己在“为仁”的路上愈行愈远。
孔子把“仁” 作为选择朋友时的依据。他强调选择朋友的先决条件是两者要追求相同的“道”,即“仁”。再者选择朋友时要在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在泛爱众人的前提下选择德行优于自己的人做朋友。交友要交“益友”,远离“损友”,结交的朋友的品德要“无友不如己”。
忠恕之道
在结识了贤友之后,孔子指出要“善于人交”《论语·公冶长》,并且做到“久而敬之” 《论语·公冶长》。如何“善于人交”且“久而敬之”?孔子认为要坚持“仁”的交友原则即以“忠恕”为本的交友之道。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孔子认为对他人要忠心诚意,即使到去到礼数落后的地方也不能废弃。孔子在同一般人交往的过程中尚且如此看重“忠”,更何况是在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主忠信”在孔子眼中是最重要的朋友间的相处之道。“主忠信”在孔子眼中是朋友间最重要的的相处之道。他说“朋友切切缌缌”即朋友间要互相勉励,鼓励对方进步。孔子一生都身体力行秉承着对朋友忠的原则,当“朋友死,无所归”时,孔子便主动担起“于我殡”的责任。孔子正是这样贯彻着自己与朋友相处的“忠”道的。
孔子不仅看重与朋友交往中的“忠”,也提出在同朋友交往过程中要注意“恕”。《论语·颜渊》篇中子贡问孔子怎样同朋友交往,孔子回到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忠恕的与人相处之道。“忠告而善道之”,体现了“仁”的内涵中的“忠”即“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朋友的错误如实以告是“忠”;而“不可则止”则体现了“仁”的内涵中的“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不要强加于他人,停止对朋友的劝谏。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仁”的思想贯穿了“交友之道”的目的、择友标准和与朋友的相处方式。首先,孔子认为结交朋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仁”和扩大“仁”的影响。其次,孔子把“仁”做为选择朋友的依据。最后,孔子认为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要坚持“仁”的交友方法即忠恕之道的交友方式。通过对孔子以“仁”为本的交友方式的分析不仅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孔子的交友观,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己的交友观。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