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红松天然分布区内,根据纬度和海拔的差异,选取了凉水、小北湖和长白山3个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生境下的天然红松林,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观测分析。分单株采样,测量了一级枝针叶的长度,球果长度、宽度、每球果含种子数目,种子的重量,树皮的形态。结果表明:红松平均针叶长度在我国分布区内呈现中间长、南北短的趋势。种群内针叶的变异幅度凉水地区最大(0.1486),长白山地区最小(0.1056);种群间针叶长度变异较大,分化明显,变异相对量为53.216% 。红松球果的各表型性状的变异幅度和变异来源差异很大,只有球果宽度性状较稳定。在红松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平均有22.7% 来自种群间,77.3% 来自种群内,随分布区纬度增加,粗皮类型红松个体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