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郝振鹏(1991.11-),男,山西人,延边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01
《论语》作为记载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二十卷,是孔子的弟子和后人编写,为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通过对《论语》这一国学经典的品读让我对教育、生活礼仪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一种更为深刻的领悟,下面我将把我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首先,在教育方面,古时一些学者以言语观人,往往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所以“言之为益少”。孔子一直用“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为信条,“韦编三绝”是他刻苦钻研古书的真实写照。孔子认为,“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论语》里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就是老师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形成好的人格有很大的意义。凡是可以做到以身作则的教师都会对自己的一些观点事必躬行,所以,就算不说话他的孩子们也可以通过观察他的行为分析出他的想法,这就跟天从来什么都不说,但是季节照样在变化,万物照样在生长一样。
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孔子云:“贫而乐,富而好礼”,子贡问:“穷困但不去讨好人,富贵但不骄奢淫逸,这样的人如何?”孔子说:“还可以,却比不了穷困但好礼的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意思是一个人虽然贫苦,但是不巴结、奉承别人;虽然有钱但不不骄奢淫逸。如果做到这些已经很好了,从根本上来讲,单单做到这些只能说是对财富本身不计较,还有比他更高的境界就是一个人不但安于穷困,不但不去巴结奉承,并且他的内心感到非常快乐,他不会因为财富的多少而改变自己的内心,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孔子待人接物的生活态度不仅影响着他的弟子们,就在今天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现阶段“奔小康”的中国人来说,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富而无骄”,“富而好礼”是很多人需要学习和反思的现实。进一步来说,“富而无骄”,从不摆出我很有钱的派头虽然不错,可若能再做到“富而好礼”,努力向更高的精神发展,增加学问,寻求做人的真理,学会尊重,凡是要用仁爱之心,这样不就达到了更为高尚的境界了吗?作为一名哲学专业的学生,尽管我还没有达到多么富足的程度,但是“富而不骄,富而好礼”的品质将一直感染着我、鞭策着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称职的知识分子。
再次,在学习方面,《论语》里有云:孔夫子提出“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被一种特定的只是限制,变得好像只能装一种东西的器皿一样。而是要学会成为器具的使用者,进一步用“器”走向“道”,这就是“不器”。君子是孔夫子提出的拥有最完美人格的人,不是人人都可以,君子要承担起安邦兴国的重担,内能安所有事务,外能妥善应对四方。因此,孔子认为,君子要有渊博的知识,拥有各个方面的才能,可以总揽全局,是一个出色的合格的领导者。他的这个想法在今天的社会当中仍然有很高的价值。孔子之所以提出“君子不器”主要是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为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当今社会,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具备十分过人的综合素质,领导者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领导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所以,在求学阶段,我们就应该主动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能像器皿一样只具备一种能力。
最后,心胸气度方面,《论语》里讲“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孔子之道的核心,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什么是忠恕呢?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强调了下级对上级的忠诚。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自己想达到的也帮别人达到是忠;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是恕。安贫乐道,在我们现在看来有点安于现状不进取的意思。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目标,金钱和地位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可是愈是面临这样的情况,愈要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与他人的关系,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由于经历、教育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价值观也相差甚远,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
总之,文化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每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血脉。品读经典,需要对文化存有一颗敬畏之心。传播经典,需要建立在正确解读经典的基础上。《论语》有云“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对《论语》的学习和领悟可谓如此,传播国学经典,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01
《论语》作为记载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二十卷,是孔子的弟子和后人编写,为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通过对《论语》这一国学经典的品读让我对教育、生活礼仪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一种更为深刻的领悟,下面我将把我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首先,在教育方面,古时一些学者以言语观人,往往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所以“言之为益少”。孔子一直用“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为信条,“韦编三绝”是他刻苦钻研古书的真实写照。孔子认为,“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论语》里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就是老师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形成好的人格有很大的意义。凡是可以做到以身作则的教师都会对自己的一些观点事必躬行,所以,就算不说话他的孩子们也可以通过观察他的行为分析出他的想法,这就跟天从来什么都不说,但是季节照样在变化,万物照样在生长一样。
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孔子云:“贫而乐,富而好礼”,子贡问:“穷困但不去讨好人,富贵但不骄奢淫逸,这样的人如何?”孔子说:“还可以,却比不了穷困但好礼的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意思是一个人虽然贫苦,但是不巴结、奉承别人;虽然有钱但不不骄奢淫逸。如果做到这些已经很好了,从根本上来讲,单单做到这些只能说是对财富本身不计较,还有比他更高的境界就是一个人不但安于穷困,不但不去巴结奉承,并且他的内心感到非常快乐,他不会因为财富的多少而改变自己的内心,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孔子待人接物的生活态度不仅影响着他的弟子们,就在今天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现阶段“奔小康”的中国人来说,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富而无骄”,“富而好礼”是很多人需要学习和反思的现实。进一步来说,“富而无骄”,从不摆出我很有钱的派头虽然不错,可若能再做到“富而好礼”,努力向更高的精神发展,增加学问,寻求做人的真理,学会尊重,凡是要用仁爱之心,这样不就达到了更为高尚的境界了吗?作为一名哲学专业的学生,尽管我还没有达到多么富足的程度,但是“富而不骄,富而好礼”的品质将一直感染着我、鞭策着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称职的知识分子。
再次,在学习方面,《论语》里有云:孔夫子提出“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被一种特定的只是限制,变得好像只能装一种东西的器皿一样。而是要学会成为器具的使用者,进一步用“器”走向“道”,这就是“不器”。君子是孔夫子提出的拥有最完美人格的人,不是人人都可以,君子要承担起安邦兴国的重担,内能安所有事务,外能妥善应对四方。因此,孔子认为,君子要有渊博的知识,拥有各个方面的才能,可以总揽全局,是一个出色的合格的领导者。他的这个想法在今天的社会当中仍然有很高的价值。孔子之所以提出“君子不器”主要是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为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当今社会,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具备十分过人的综合素质,领导者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领导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所以,在求学阶段,我们就应该主动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能像器皿一样只具备一种能力。
最后,心胸气度方面,《论语》里讲“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孔子之道的核心,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什么是忠恕呢?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强调了下级对上级的忠诚。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自己想达到的也帮别人达到是忠;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是恕。安贫乐道,在我们现在看来有点安于现状不进取的意思。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目标,金钱和地位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可是愈是面临这样的情况,愈要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与他人的关系,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由于经历、教育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价值观也相差甚远,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
总之,文化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每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血脉。品读经典,需要对文化存有一颗敬畏之心。传播经典,需要建立在正确解读经典的基础上。《论语》有云“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对《论语》的学习和领悟可谓如此,传播国学经典,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