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孟子的性善论一向是学术界研究孟子思想时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其思想的相关概念的理解一直是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孟子原文的分析,认为“性”是指人之为人的与生俱有的非生理本能的道德属性,具体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礼让之心”;“命”在孟子笔下有两层含义:人的道德使命和人无法跨越的命运;“善”和“恶”是相对立的概念,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内心的四端扩充。
关键词:性;命;善;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02
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及基础,它激励了中国古代的君子品格的形成,并且孟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王政学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是理解他的整体思想的关键,而要把握性善论思想,首要的就是对其核心概念,即“性”和“命”、“善”和“恶”进行深入的探究。
一、“性”与“命”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谈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1]在孟子看来,动物的性和人的性是不同的,不能把二者与生俱有的生理本能看作是“性”,因为光从生理本能这样的概念意义上看,人和动物是没有差别的,人之为人而区别于动物之处才叫做“性”。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2]孟子所谓的“性”就是他说的异于动物的“几希”。告子认为“性”是自然属性,而孟子却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孟子所谓的“性”具有道德意义。孟子和告子相同的地方在于,孟子也认同“性”是伴随着出生就有的本能,但他反对将一切生来就固有的都当作“性”,也即反对“生之谓性”,“与生俱有”只是“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3]孟子在这里清晰地阐释了“性”的内容,也就是仁义礼智存在于心中的根,也就是人皆而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4]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和理解一直存在分歧,关键就在于对这句话中的几个“性”和“命”的理解很难统一。魏义霞在《孟子正命论初探》中对于“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和“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两句话的理解如下:“这些爱好都是天性。但是能否得到,却属于命运。”和“能够实现与否属于天命,但也是天性之使然。”[5]很显然,她将这两句话中的“性”都理解为“天性”,“命”都理解为“命运”,尽管在对第二句话的解释中,她使用了“天命”这一名词,但是实际上她表达的仍然是“命运”的意思。如果按照她这样的理解,口目耳鼻之欲到底是“性”还是“命”?仁义礼智又到底是“命”还是“性”?实际上,“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中第一个“性”是“与生俱有”的意思,第二个才是人之为人的“性”。而“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中第一个“命”是“上天的使命”的意思,第二个“命”才是“命运”。这样,孟子对于“命”的理解就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人无可奈何的命运,一个是天赋予人的使命。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3]这句话的“命”就是“命运”的意思,那些外在的东西能否被满足只能依靠命运的安排,比如生理欲望,仕途得失,寿命长短,这些都是人力无法掌控的,是“其为人之主观行为所无法跨越的边界,所凸显的乃是人之存在的有限性。”[6]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要做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3]不论寿命长短,修身既是我们天性的要求,也是上天赐予的使命,这是人作为人所应当承担的。“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3]知道上天给自己的道德使命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终生行道,不论夭寿,为了大道而牺牲自己的才叫做竖立了天的使命。
因此,“命”对人既有限制性,也有必然性。人的一切都在“命”的规定之下,求在外者的,能否实现要听从命运的安排,求在内者的,既是使命的必然,也是人性的实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性”与“命”是一体的。
二、“善”与“恶”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7]孟子认为“性”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1]如果顺着内心的四端发展,就可以为善了,“善”也就是“仁义礼智”。所以,孟子说人性善的意思,不是指人性是善的,而是指人性是有善的发端的,只有顺着它不断发展扩充,才能成为善。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1] “在这一论题的辩论中,其实告子是对的:杞柳虽然是制造杯盘的原料,然而杞柳并不等于杯盘;人性虽然可以为仁义,但人性并不等于仁义。”[8]
每个人心中都有四端,可如何将内心的四端发挥出来为善行道呢?这里有两个层面,从消极层面上来说,如果一个人已经丧失本心,作恶多端,孟子就要求“求放心”即“找求放失的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所谓“求放心”就是要求“把‘以小(耳目等)害的大(心),从中解脱出来,以复其心的本位。”[9] “耳目之官不思,不思而蔽于物,则引之而已矣。”[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1]因为耳目之官是不会思考的,所以就容易被物欲所蒙蔽,如果听任耳目之官能的牵引,人就容易被欲望所左右,那么就很可能导致无恶不作。而要遏制这种状况的发生,只能恢复心的统率作用,因为在孟子看来,只有心是会思考和反省的,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不会听任欲望的摆布。所以只能让其他官能处于心的统领之下,才能保持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会被欲望牵引,迷失自我。 从积极方面来说,如果一个人尚未丢失本心,或者找回了本心,又该如何呢?孟子于是提出了“存养”的概念。“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3]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2]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1]“养是把见端甚微的善,好好把它培养起来,有如一粒种子,放在适宜的空气日光水土中,使其能发荣滋长。”[10]那怎样才能存养其心呢?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4]只有减少对欲望的追求,我们的心才会日趋坚定,不为外物所动,善的种子才能被完整保存下来。
但是孟子要求的不仅仅是存养,在此基础上,他更看重“扩而充之”。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7]如果说“存养”侧重的是精神境界,那么“扩充”要求的更多的是实践。而扩充的具体要求是哪些呢?孟子给出了以下的回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0]。“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3]“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11]儒家主张爱有等差,所以为善要从事亲尊兄开始做起,由此及远,一层一层进行扩充,从而推至四海。其次,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3]“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7]在这里,孟子强调反省自躬,当别人没有对自己的善行施以相应的回报时,不能责怪别人,要反省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完全的人。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1]在这里,孟子坚持行道要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用艰难困苦来磨练心智,从而将内心的善念发扬光大。
善和恶的区分之处就在于能否将内心的善端发扬光大,阻碍善端发挥的“一是来自耳目之欲,一是来自不良的环境;两者都可以使心失掉自身作用。”[9]“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3],孟子并不是排斥人的生理欲望,他反对的是毫无节制地满足耳目之欲。上文已经提及,这里就简要概括一下,孟子主张首要的是竖立心的统率位置,这样就“则其小体弗能夺也”,小体一旦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罪恶就会大大减少。
另一个原因——不利的环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经济和教育。“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12]在孟子看来,只有让百姓有了“恒产”即稳定的收入,百姓才会有坚持“恒心”的动力。可现实却是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所以根本就不会有为道的恒心。心若是不能坚定,就会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此外,“饱食暖衣而无教,则近于禽兽。”[12]在经济有了保障之后,还要对百姓进行教化,充分挖掘人们心中的善念,勉励人们为善。否则民众不知善恶,同禽兽无异。当然,这里的教化来自多方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0]坚持学校教育从小培养人们心中的仁义礼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13]强调君王的表率能够对民众起到引导作用,以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14]即贤人对于普通百姓的教化作用。正逢战乱年代,对仁义的教化力量太弱,社会充满欺诈、阴谋、残暴,在这种氛围中,百姓们又怎么可能自觉遵行仁义呢?
孟子性善论的提出对于维护统治秩序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面,他主张百姓要自觉行善,不得作恶,因为这是人性使然,也是我们肩负的使命。另一方面,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他坚持要改善百姓的生活,对百姓实施教化,从而引导人们向善。如此一来,国家的基础才会稳固,统治才得以长久。孟子建构的和谐理想的社会在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诸多封建社会的思想家们所推崇,促进了儒家思想在后来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参考文献:
[1]《孟子.告子上》
[2]《孟子.离娄下》
[3]《孟子.尽心上》
[4]《孟子.尽心下》
[5]《孟子正命论初探》,魏义霞,《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1-15
[6]《孟子性命之辨探析》,廖晓炜,华中科技大学 2008-06-01硕士论文
[7]《孟子.公孙丑上》
[8]《孟子传》,孟祥才,齐鲁书社 2013年10月第一版
[9]《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徐复观 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孟子.梁惠王上》
[11]《孟子.告子下》
[12]《孟子.滕文公上》
[13]《孟子.离娄上》
[14]《孟子.万章上》
关键词:性;命;善;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02
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及基础,它激励了中国古代的君子品格的形成,并且孟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王政学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是理解他的整体思想的关键,而要把握性善论思想,首要的就是对其核心概念,即“性”和“命”、“善”和“恶”进行深入的探究。
一、“性”与“命”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谈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1]在孟子看来,动物的性和人的性是不同的,不能把二者与生俱有的生理本能看作是“性”,因为光从生理本能这样的概念意义上看,人和动物是没有差别的,人之为人而区别于动物之处才叫做“性”。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2]孟子所谓的“性”就是他说的异于动物的“几希”。告子认为“性”是自然属性,而孟子却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孟子所谓的“性”具有道德意义。孟子和告子相同的地方在于,孟子也认同“性”是伴随着出生就有的本能,但他反对将一切生来就固有的都当作“性”,也即反对“生之谓性”,“与生俱有”只是“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3]孟子在这里清晰地阐释了“性”的内容,也就是仁义礼智存在于心中的根,也就是人皆而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4]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和理解一直存在分歧,关键就在于对这句话中的几个“性”和“命”的理解很难统一。魏义霞在《孟子正命论初探》中对于“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和“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两句话的理解如下:“这些爱好都是天性。但是能否得到,却属于命运。”和“能够实现与否属于天命,但也是天性之使然。”[5]很显然,她将这两句话中的“性”都理解为“天性”,“命”都理解为“命运”,尽管在对第二句话的解释中,她使用了“天命”这一名词,但是实际上她表达的仍然是“命运”的意思。如果按照她这样的理解,口目耳鼻之欲到底是“性”还是“命”?仁义礼智又到底是“命”还是“性”?实际上,“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中第一个“性”是“与生俱有”的意思,第二个才是人之为人的“性”。而“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中第一个“命”是“上天的使命”的意思,第二个“命”才是“命运”。这样,孟子对于“命”的理解就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人无可奈何的命运,一个是天赋予人的使命。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3]这句话的“命”就是“命运”的意思,那些外在的东西能否被满足只能依靠命运的安排,比如生理欲望,仕途得失,寿命长短,这些都是人力无法掌控的,是“其为人之主观行为所无法跨越的边界,所凸显的乃是人之存在的有限性。”[6]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要做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3]不论寿命长短,修身既是我们天性的要求,也是上天赐予的使命,这是人作为人所应当承担的。“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3]知道上天给自己的道德使命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终生行道,不论夭寿,为了大道而牺牲自己的才叫做竖立了天的使命。
因此,“命”对人既有限制性,也有必然性。人的一切都在“命”的规定之下,求在外者的,能否实现要听从命运的安排,求在内者的,既是使命的必然,也是人性的实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性”与“命”是一体的。
二、“善”与“恶”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7]孟子认为“性”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1]如果顺着内心的四端发展,就可以为善了,“善”也就是“仁义礼智”。所以,孟子说人性善的意思,不是指人性是善的,而是指人性是有善的发端的,只有顺着它不断发展扩充,才能成为善。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1] “在这一论题的辩论中,其实告子是对的:杞柳虽然是制造杯盘的原料,然而杞柳并不等于杯盘;人性虽然可以为仁义,但人性并不等于仁义。”[8]
每个人心中都有四端,可如何将内心的四端发挥出来为善行道呢?这里有两个层面,从消极层面上来说,如果一个人已经丧失本心,作恶多端,孟子就要求“求放心”即“找求放失的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所谓“求放心”就是要求“把‘以小(耳目等)害的大(心),从中解脱出来,以复其心的本位。”[9] “耳目之官不思,不思而蔽于物,则引之而已矣。”[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1]因为耳目之官是不会思考的,所以就容易被物欲所蒙蔽,如果听任耳目之官能的牵引,人就容易被欲望所左右,那么就很可能导致无恶不作。而要遏制这种状况的发生,只能恢复心的统率作用,因为在孟子看来,只有心是会思考和反省的,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不会听任欲望的摆布。所以只能让其他官能处于心的统领之下,才能保持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会被欲望牵引,迷失自我。 从积极方面来说,如果一个人尚未丢失本心,或者找回了本心,又该如何呢?孟子于是提出了“存养”的概念。“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3]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2]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1]“养是把见端甚微的善,好好把它培养起来,有如一粒种子,放在适宜的空气日光水土中,使其能发荣滋长。”[10]那怎样才能存养其心呢?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4]只有减少对欲望的追求,我们的心才会日趋坚定,不为外物所动,善的种子才能被完整保存下来。
但是孟子要求的不仅仅是存养,在此基础上,他更看重“扩而充之”。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7]如果说“存养”侧重的是精神境界,那么“扩充”要求的更多的是实践。而扩充的具体要求是哪些呢?孟子给出了以下的回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0]。“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3]“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11]儒家主张爱有等差,所以为善要从事亲尊兄开始做起,由此及远,一层一层进行扩充,从而推至四海。其次,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3]“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7]在这里,孟子强调反省自躬,当别人没有对自己的善行施以相应的回报时,不能责怪别人,要反省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完全的人。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1]在这里,孟子坚持行道要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用艰难困苦来磨练心智,从而将内心的善念发扬光大。
善和恶的区分之处就在于能否将内心的善端发扬光大,阻碍善端发挥的“一是来自耳目之欲,一是来自不良的环境;两者都可以使心失掉自身作用。”[9]“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3],孟子并不是排斥人的生理欲望,他反对的是毫无节制地满足耳目之欲。上文已经提及,这里就简要概括一下,孟子主张首要的是竖立心的统率位置,这样就“则其小体弗能夺也”,小体一旦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罪恶就会大大减少。
另一个原因——不利的环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经济和教育。“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12]在孟子看来,只有让百姓有了“恒产”即稳定的收入,百姓才会有坚持“恒心”的动力。可现实却是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所以根本就不会有为道的恒心。心若是不能坚定,就会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此外,“饱食暖衣而无教,则近于禽兽。”[12]在经济有了保障之后,还要对百姓进行教化,充分挖掘人们心中的善念,勉励人们为善。否则民众不知善恶,同禽兽无异。当然,这里的教化来自多方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0]坚持学校教育从小培养人们心中的仁义礼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13]强调君王的表率能够对民众起到引导作用,以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14]即贤人对于普通百姓的教化作用。正逢战乱年代,对仁义的教化力量太弱,社会充满欺诈、阴谋、残暴,在这种氛围中,百姓们又怎么可能自觉遵行仁义呢?
孟子性善论的提出对于维护统治秩序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面,他主张百姓要自觉行善,不得作恶,因为这是人性使然,也是我们肩负的使命。另一方面,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他坚持要改善百姓的生活,对百姓实施教化,从而引导人们向善。如此一来,国家的基础才会稳固,统治才得以长久。孟子建构的和谐理想的社会在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诸多封建社会的思想家们所推崇,促进了儒家思想在后来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参考文献:
[1]《孟子.告子上》
[2]《孟子.离娄下》
[3]《孟子.尽心上》
[4]《孟子.尽心下》
[5]《孟子正命论初探》,魏义霞,《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1-15
[6]《孟子性命之辨探析》,廖晓炜,华中科技大学 2008-06-01硕士论文
[7]《孟子.公孙丑上》
[8]《孟子传》,孟祥才,齐鲁书社 2013年10月第一版
[9]《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徐复观 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孟子.梁惠王上》
[11]《孟子.告子下》
[12]《孟子.滕文公上》
[13]《孟子.离娄上》
[14]《孟子.万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