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文言文中的“之”用法大致可分为代词、动词、助词等,这里只据初中课本对它作为助词的情况作分类论述。
“之”作为助词大致可以分为结构助词和音节助词两大类,其共同点就是没有实在意义,只在句子构成时起作用。
第一类:结构助词
“之”作为结构助词,其用法可以分为如下八种。
一、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
1.表领属关系,译作“的”。如: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邻人”是大概念,“父”也是“人”,是“邻人”中的一种,是小概念。它们之间是领属概念之间的关系。
2.表示同类关系,译作“这样的”“之类”“等”,或不译出。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魁父”与“丘”所指属同一事物:山丘或山陵。
②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共工怒触不周山》)“不周”与“山”所指属同一事物:山。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巫、医、乐师、百工”四名词与“人”同指人。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公输》)“云梯”与“械”是同一事物:云梯。
3.“之所”结构。如:用在名词和所字结构之间,表领属关系,但不必译出。如: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童趣》)注:心里想到的(景象)。
②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公输》)注:我晓得你抗拒的(办法)。
③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用天下人都归顺从的(国君),攻打天下人都背叛的(国君)。
二、用在主谓子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子句词组化,使它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或复句中的一个分句。而这一主谓句往往以“主谓短语”形式出现,细分有如下四种用法。
1.主谓子句充当母句的主语。如:
①主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后分句是完整的主谓句,“两狼之并驱”作主语,“如故”作谓语。译为:两只狼一起追赶(屠夫)依然不变。
②主语: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这是倒装句。“汝之不惠”是主语,“甚矣”是谓语提前了。
2.充当宾语。如:
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之”:结构助词,旨在使“路远近”这个主谓句子短语化,作动词“忘”的宾语,“之”可不译。
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论语》)这是无主语句,“岁寒”是状语,修饰动词“知”,“知”是谓语,“松柏之后凋”是宾语。“之”使“松柏之后凋”变成相当于名词性短语。译为: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领悟松柏是最后凋零的(道理)。
③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闻”是谓语,主谓短语“布衣之怒乎”是宾语。
④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这个句子省略了中心动词“是”。译为:这(是)平庸之辈发怒,不(是)有志之士发怒。“此”“非”是谓语,“庸夫之怒也”“士之怒也”是宾语。
3.充当状语。如: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之从师也”是主谓短语,其语法意义相当主谓句,在整个句子中作后面动词“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的状语。译为:在我向老师求学时,背着书箱,穿着破旧的鞋,行走在大山深谷之中。这是以分句形式出现的主谓句。
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聂政之刺韩傀也”“要离之刺庆忌也”三个主谓句短语化后分别作“彗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的状语。
4.用在复句中的分句。如:
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这两句子之间是假设会关系复句。“虽我之死”是假设的条件,“有子存焉”是假设的结果。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这两句子之间也是假设关系复句。“愿陛下亲之信之”是假设的条件,“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是假设的结果。同时,“汉室之隆”是分句“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语。
三、用在前置宾语与谓语之间,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
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之”,助词,用在动词与它的宾语之间,把宾语提前,强调其作用。
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之”作助词,宾语提前标志。
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爱”是及物动词,其所涉及的对象是“莲”、“牡丹”,语序颠倒过来了,强调了“莲”和“牡丹”。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这种结构,疑问代词作宾语,往往提前。“有何陋?”“之”作宾语提前的标志。
⑤宋,何罪之有?(《公输》)同上例。
四、用在主语和介宾结构之间,表示提顿语气和强调介宾结构的作用。如:
①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公输》)
“文轩之与敝舆也”“粱肉之与糠糟也”“锦绣之与短褐也”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这里的“与”与“于”同“对于”,不译。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五、用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六、补语的标志,译作“那么”。如:“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七、用在方位词和时间名词之前,一起表示方位或时间的界限。
其一,用在方位词之前的,表示空间范围的限制。如: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之间”:介乎两山中间的范围。
②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中”译作“在其中”;“之上”译作“在上面”。
③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同上例。
其二,用在时间名词之前,表示时间上的限制。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之后”表示经过了“数月”“数年”这些时间段才发生的事。
第二类:音节助词
衬音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
一、用在时间词之后,起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如: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久之”中的“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没有实在意义,其作用为调节音节,不必译出。
二、用在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击鼓,不及物动词。其意义很完整明确。“之”是音节助词,作用只在凑足音节,无意。
②公将驰之。(《曹刿论战》)“驰”:奔驰,奔跑。不及物动词。“之”连缀其后,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作者通联:湖北英山县长冲中学]
“之”作为助词大致可以分为结构助词和音节助词两大类,其共同点就是没有实在意义,只在句子构成时起作用。
第一类:结构助词
“之”作为结构助词,其用法可以分为如下八种。
一、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
1.表领属关系,译作“的”。如: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邻人”是大概念,“父”也是“人”,是“邻人”中的一种,是小概念。它们之间是领属概念之间的关系。
2.表示同类关系,译作“这样的”“之类”“等”,或不译出。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魁父”与“丘”所指属同一事物:山丘或山陵。
②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共工怒触不周山》)“不周”与“山”所指属同一事物:山。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巫、医、乐师、百工”四名词与“人”同指人。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公输》)“云梯”与“械”是同一事物:云梯。
3.“之所”结构。如:用在名词和所字结构之间,表领属关系,但不必译出。如: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童趣》)注:心里想到的(景象)。
②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公输》)注:我晓得你抗拒的(办法)。
③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用天下人都归顺从的(国君),攻打天下人都背叛的(国君)。
二、用在主谓子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子句词组化,使它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或复句中的一个分句。而这一主谓句往往以“主谓短语”形式出现,细分有如下四种用法。
1.主谓子句充当母句的主语。如:
①主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后分句是完整的主谓句,“两狼之并驱”作主语,“如故”作谓语。译为:两只狼一起追赶(屠夫)依然不变。
②主语: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这是倒装句。“汝之不惠”是主语,“甚矣”是谓语提前了。
2.充当宾语。如:
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之”:结构助词,旨在使“路远近”这个主谓句子短语化,作动词“忘”的宾语,“之”可不译。
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论语》)这是无主语句,“岁寒”是状语,修饰动词“知”,“知”是谓语,“松柏之后凋”是宾语。“之”使“松柏之后凋”变成相当于名词性短语。译为: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领悟松柏是最后凋零的(道理)。
③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闻”是谓语,主谓短语“布衣之怒乎”是宾语。
④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这个句子省略了中心动词“是”。译为:这(是)平庸之辈发怒,不(是)有志之士发怒。“此”“非”是谓语,“庸夫之怒也”“士之怒也”是宾语。
3.充当状语。如: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之从师也”是主谓短语,其语法意义相当主谓句,在整个句子中作后面动词“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的状语。译为:在我向老师求学时,背着书箱,穿着破旧的鞋,行走在大山深谷之中。这是以分句形式出现的主谓句。
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聂政之刺韩傀也”“要离之刺庆忌也”三个主谓句短语化后分别作“彗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的状语。
4.用在复句中的分句。如:
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这两句子之间是假设会关系复句。“虽我之死”是假设的条件,“有子存焉”是假设的结果。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这两句子之间也是假设关系复句。“愿陛下亲之信之”是假设的条件,“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是假设的结果。同时,“汉室之隆”是分句“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语。
三、用在前置宾语与谓语之间,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
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之”,助词,用在动词与它的宾语之间,把宾语提前,强调其作用。
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之”作助词,宾语提前标志。
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爱”是及物动词,其所涉及的对象是“莲”、“牡丹”,语序颠倒过来了,强调了“莲”和“牡丹”。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这种结构,疑问代词作宾语,往往提前。“有何陋?”“之”作宾语提前的标志。
⑤宋,何罪之有?(《公输》)同上例。
四、用在主语和介宾结构之间,表示提顿语气和强调介宾结构的作用。如:
①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公输》)
“文轩之与敝舆也”“粱肉之与糠糟也”“锦绣之与短褐也”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这里的“与”与“于”同“对于”,不译。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五、用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六、补语的标志,译作“那么”。如:“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七、用在方位词和时间名词之前,一起表示方位或时间的界限。
其一,用在方位词之前的,表示空间范围的限制。如: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之间”:介乎两山中间的范围。
②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中”译作“在其中”;“之上”译作“在上面”。
③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同上例。
其二,用在时间名词之前,表示时间上的限制。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之后”表示经过了“数月”“数年”这些时间段才发生的事。
第二类:音节助词
衬音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
一、用在时间词之后,起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如: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久之”中的“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没有实在意义,其作用为调节音节,不必译出。
二、用在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击鼓,不及物动词。其意义很完整明确。“之”是音节助词,作用只在凑足音节,无意。
②公将驰之。(《曹刿论战》)“驰”:奔驰,奔跑。不及物动词。“之”连缀其后,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作者通联:湖北英山县长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