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免疫治疗朊病毒病的抗体片段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朊病毒是一种感染性蛋白质,能引起一系列的被称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或朊病毒病的致命性神经变性型疾病。在哺乳动物中,朊病毒通过招募普通的细胞蛋白(PrPc)并诱导其转化为具有致病性的PrPsc而实现自我复制。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抗朊病毒的抗体能永久性地治愈被朊病毒感染的细胞。但是,全长的抗体和蛋白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BBB),这妨碍了将其用于TSEs的体内治疗。采用另一种方式,即通过腺联病毒(AAV)转导将有朊病毒特异性的scFv传递到大脑内,尽管这不能完全保护其不受感染,但能延迟受感染小鼠的发病时间。通过直接向细胞培养物中加入羊痒病病毒或使用慢病毒和腺联病毒双转导载体使其感染,作者研究了重组的抗PrP(D18)单链可变片段(scFv)抗朊病毒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感染细胞中重组的抗PrP scFv能够减少蛋白酶K的含量。另外,证实了与AAV相比,慢病毒能更有效的使抗PrPscFv基因转染并减少感染的神经元细胞中PrPsc的含量。最后,作者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构建了D18scFv-PrP复合物的结构模型。有趣的是,根据反馈的结果,在D18scFv将PrPc锚定到抗体凹槽过程中,ArgPrP151(朊蛋白的第151位氨基酸)是一个关键的氨基酸残基。以上结果表明,将靶向PrP的被动和主动的免疫方法相结合,可能是治疗干预朊病毒病的一个可行策略。
其他文献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农村产业缺乏生态科技支撑、法律制度不健全、生态环保建设资金不足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除了在传统的图像分类、语音识别、文本分类等领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之外,它还在更具体、更专业的研究场景
<正>在澳洲房地产市场,中国已经占据外国资金来源的首位,而且也有证据表明,2014年这一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澳大利亚《时代报》网站8月15日发表文章称,中国资金"惊人"地涌
期刊
随着V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专业的教学当中,尤其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各个环节教学当中。目前,VR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应用非常普遍,而且呈现出仿真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