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创新决定我国未来发展,国家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本文在叙述我国在科研经费规模扩大的同时,对现行的科技经费管理办法不适合当前我国建立科研人才队伍动态优化和持续发展的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重构人员经费开支范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研人员;扩大;劳务经费;开支范围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04-03
“十二五”到来,科技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讲话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六点意见。此次科技体制改革重点之一是改革、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确保科技经费使用的安全、规范、高效,使其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我们从纵向来看,2011年,全国研究与试验(R&D)发展经费达到8610亿元,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为1.83%。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将达1.5万亿左右。横向来看,绝大部分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863”、“973”、科技支撑计划等高科技研究领域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根据财政、教育等部门的要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我们发现现行的科研项目列支人员经费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如在各类科研管理办法的实施过程中,相当多的科研管理人员发现,这些规定或多或少都存在与实际情况脱节,甚至与科研活动规律相违背的地方。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科研项目经费无法对人力资本投入进行合理的补偿,主要表现为科研经费主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人员经费开支范围过度限制,严重挫伤了科研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一、现行管理制度不适应科研活动规律
截至2011年10月20日,人民网最新调查显示,有1637名科研人员参与调查,其中96%科研人员认为,科技体制进一步改革“非常迫切”和“比较迫切”;95%科研人员认为,目前的评级机制和社会环境不适合做探索性研究;对于“项目经费中人员劳务经费的比例”这一问题,有90%的科研人员选择“严重偏低”和“偏低”。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一)岗位聘用人员用人成本不断提高
现行的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允许安排一定比例的劳务费预算,“用于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性费用。”基于文件关于领取劳务费人员指研究生、临时聘用人员(如科研秘书)的定位,劳务费的开支标准在预算审批过程中限制在较低水平。如目前某市最低工资标准950元,加上需要缴纳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据此计算,当前用人成本最低大约为1350元。而实际在人才市场上,科研辅助人员、高层次的科研人员的用人成本则远远高于此。最近几年,用人成本增长速度很快,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按照国际、国内中高端人才市场价格聘用从事科研项目研究人才,其薪酬水平的增长态势就更加明显。劳务费不足,无法聘用科研秘书等临时人员从事科研服务、保障和支撑工作,很多科研人员要直接参与项目管理、经费预算和执行等繁琐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科研人员完成科研任务的精力。
(二)劳务费比例过低,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积极性
我国科研经费使用重物不重人,如对“纵向项目”研究经费中低于15%的人员经费比例的规定,科研一线人员普遍认为实在太小,远远不能满足科研项目的研发需求,甚至连课题组的研究生和博士的劳务补贴都不足以支付。据统计,我国科研人员人均每年劳务成本约为日本的1/12,韩国的1/6。以国家基金的项目为例,一般资助额度为30万元,研究年限为三年,根据国家基金的财务管理规定,用于该项目的人员经费为4.5万元(不超过15%),每年仅为1.5万元,这仅仅为一个研究生的经费补贴,而一个面上项目课题组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往往达到3-4名。此外,目前许多政府类“纵向项目”规定的人员经费支出范围严格局限于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包括在校研究生、博士等。实际上这些规定脱离实际,不符合科学研究客观发展的需求,如很多重大的科研项目需要科研人员专职潜心去工作,如果人员经费不能没有起到应有的补偿激励作用,则大大影响在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
(三)人力资本投入不合理,难以形成高质量创新团队
我国科技投入注重项目资金、硬件的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则比较少。而境外发达国家(地区)各类科研项目人力资本投入往往占据科研经费的主要部分。如美国联邦政府对大学科研的资助政策关于人员经费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比例限制,而是根据科研项目的实施需要列支。除要求大学内的从事科研活动的全职教师,其从大学领取的工资加上从科研项目中领取的劳务费用不能超过其12个月的工资外,没有其它限制。此外,美國科研项目中人员经费约占总经费的50%左右,从事科研项目的博士后的工资通常为每人每年3-5万美元,博士研究生的补贴往往达到每人每年2-3万美元。可以说在美国,4元钱中有1元钱是给人的,3元钱用于买设备;在中国13元钱中有1元是给人的,12元用来买设备。由于人力资本投入的不合理,往往造成我国难以建立建成高效、高质量的研究创新团队。
(四)经费结构不合理,增加科研人员身上压力
随着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的增加和进一步改革,经费不足的“黑洞”正在逐步扩大。以目前国家科研机构实行的三元结构工资制为例,即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绩效奖励。但是很大一部分科研院所中差额拨款支付的70%基本工资,只占到人员支出中很少一部分,科研人员要拿到岗位津贴和绩效奖励,必须自己挣。更为紧迫的是,很大一部分科研院所拿到的财政差额拨款,不但要支付行政、科研的正常运转,还要发放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工资,一线的科研人员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研究生和离退休的人员,很多青年科研人员身上的压力变大了。从2006年左右开始,这一状况有了明显的加剧,原因在于国家纵向课题经费管理制度的改变。国家规定,纵向课题不允许再从经费中支付人员工资,不允许有结余,不允许超比例地使用经费。这让每个课题组长、每个科研人员身上的压力顿时更大了。这就让众多科研院所更加头疼了,因为没有配套措施的出台,一时间减少的那部分劳务费提成,只能靠多申请课题来弥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所所长表示“一个副高职称的科研人员一年的支出成本在十几万元左右,一个基金项目一年也就是10万元左右,还养活不了一个人……”。 (五)配套政策不完善,科研活动陷入困境
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国家给科研院所的真正稳定支持是很少的,“严格计算的话还不到1/3”。失去的国家纵向课题经费中的劳务提成,对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变成了压在身上的一座大山。在科研机构中,领导最大的压力是怎样对国家科技进步作出贡献,但好的想法现实中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比如人才队伍的建设,要稳定队伍,就不能不谈到收入问题。对于取消国家纵向课题经费中的劳务提成,从财务管理上说,是对的,但也凸现了一个问题改革政策的不配套。如现在,科研合作更多的是表面上的。或者说,合作成为了一种共同拿经费的手段,在一起申请项目、争取经费,经费到手后,还是各自为战。在研究层面上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竞争的压力也使得科研人员之间缺乏学术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创新的思想是在交流碰撞中产生的,没有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就不可能有创新。
综上所述,我国科研“纵向项目”的人员经费支出范围过窄、支出比例过低。一方面造成硬件设备的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人员经费来支付必要的劳动力成本,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严重地阻碍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二、扩大我国人员经费开支范围和所占比例的政策建议
由于目前我国科研项目中的人员经费开支规定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导致了相当多的现实问题发生。究其根本,在于现行体制和机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我们总在说加大科研投入,其实这其中最应该加大的是对科研人员的稳定支持,不要让他们再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发愁。如果国家的稳定支持额度能翻一番,研究人员的生存状态和研究机构的经济状况就能得到很大缓解,是非常大的支持。“一部分稳定,一部分竞争,这才是合理的。”改进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逐步完善人力资本补偿机制,使出台的政策符合科学规律和现实情况,真正起到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作用,鉴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完善和健全科研项目经费中人员经费支出的相关政策
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由国家财政、科技等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科研机构及高校进行科研成本测算,取得真实可靠的计算依据,并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核算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确定人员经费等各项间接成本的合理水平,通过科学合理地计算各项科研成本,确保其完整、真实、可靠,可使教学和科研成本得到合理分摊,提高科研项目資金使用效益,并利于其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二)扩大人员经费开支范围
由于软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类等课题的人力资本投入比重较高,课题经费主要用于人力成本支出。我国财政、科技等主管部门可以参照美国的通行做法,应适时修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按支付其一定时期的工资津贴标准提取人员经费,人员经费应不限于研究生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开支,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可根据贡献(如工作量)大小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劳务酬金。
(三)扩大人员经费开支比例
参照并吸收国内上海、浙江等省市的成功经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根据我国不同省市不同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应人员经费开支管理办法。如上海市科委颁布的《上海市科研计划课题预算编制要求的说明》(沪科合〔2008〕028号)规定申请资助数按课题责任人(负责人)控制在每人每月5000元以内、课题高级研究人员控制在每人每月3000元以内、课题参与人员控制在每人每月2000元以内填列,引进人才的资助标准在不突破该课题劳务费资助总额的前提下,由依托单位编制确定。对于软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类等课题,劳务费资助的总额控制在申请项目资助总额的50%以内;浙江省科学技术印发了《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科发人〔2010〕104号),规定百万经费中,劳务费比例占到了25%,创新团队如有特殊需要,可以报浙江省财政厅,劳务费上不封顶。
(四)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提高科研课题组的预算编制质量
建议我国财政、科技等相关政府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科研计划课题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对人员经费等支出进行预算,并制定相应配套的预算编制指导手册,通过提供适当明确的指引,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为了让经费落到实处,真正用在“刀刃”上,新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明确课题依托单位是项目经费使用的责任主体,强调课题依托单位负责对劳务费的使用进行审核,按实列支,加强管理。
(五)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强化预算评审与评估、财务审计等各环节的监管工作
如发现有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用途使用科研经费或违反财经纪律,除将已拨付的科研经费全额收回上缴财政外,还将其不良记录记入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三、结语
2011年,国家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针对相关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做出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2012年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颁布实施,对我国下一阶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进行重大部署。我国未来要想发展并走在世界的前列,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修订相关政策,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潘希,祝魏玮.科技投入:反思仍在继续[N].科学时报,2009-3-16(1).
[3]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研计划课题预算编制要求说明.
[4]叶玉跃.看浙江如何打造科技创新团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8-03(2).
关键词:科研人员;扩大;劳务经费;开支范围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04-03
“十二五”到来,科技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讲话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六点意见。此次科技体制改革重点之一是改革、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确保科技经费使用的安全、规范、高效,使其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我们从纵向来看,2011年,全国研究与试验(R&D)发展经费达到8610亿元,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为1.83%。预计到“十二五”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将达1.5万亿左右。横向来看,绝大部分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863”、“973”、科技支撑计划等高科技研究领域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根据财政、教育等部门的要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我们发现现行的科研项目列支人员经费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如在各类科研管理办法的实施过程中,相当多的科研管理人员发现,这些规定或多或少都存在与实际情况脱节,甚至与科研活动规律相违背的地方。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科研项目经费无法对人力资本投入进行合理的补偿,主要表现为科研经费主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人员经费开支范围过度限制,严重挫伤了科研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一、现行管理制度不适应科研活动规律
截至2011年10月20日,人民网最新调查显示,有1637名科研人员参与调查,其中96%科研人员认为,科技体制进一步改革“非常迫切”和“比较迫切”;95%科研人员认为,目前的评级机制和社会环境不适合做探索性研究;对于“项目经费中人员劳务经费的比例”这一问题,有90%的科研人员选择“严重偏低”和“偏低”。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一)岗位聘用人员用人成本不断提高
现行的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允许安排一定比例的劳务费预算,“用于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性费用。”基于文件关于领取劳务费人员指研究生、临时聘用人员(如科研秘书)的定位,劳务费的开支标准在预算审批过程中限制在较低水平。如目前某市最低工资标准950元,加上需要缴纳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据此计算,当前用人成本最低大约为1350元。而实际在人才市场上,科研辅助人员、高层次的科研人员的用人成本则远远高于此。最近几年,用人成本增长速度很快,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按照国际、国内中高端人才市场价格聘用从事科研项目研究人才,其薪酬水平的增长态势就更加明显。劳务费不足,无法聘用科研秘书等临时人员从事科研服务、保障和支撑工作,很多科研人员要直接参与项目管理、经费预算和执行等繁琐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科研人员完成科研任务的精力。
(二)劳务费比例过低,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积极性
我国科研经费使用重物不重人,如对“纵向项目”研究经费中低于15%的人员经费比例的规定,科研一线人员普遍认为实在太小,远远不能满足科研项目的研发需求,甚至连课题组的研究生和博士的劳务补贴都不足以支付。据统计,我国科研人员人均每年劳务成本约为日本的1/12,韩国的1/6。以国家基金的项目为例,一般资助额度为30万元,研究年限为三年,根据国家基金的财务管理规定,用于该项目的人员经费为4.5万元(不超过15%),每年仅为1.5万元,这仅仅为一个研究生的经费补贴,而一个面上项目课题组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往往达到3-4名。此外,目前许多政府类“纵向项目”规定的人员经费支出范围严格局限于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包括在校研究生、博士等。实际上这些规定脱离实际,不符合科学研究客观发展的需求,如很多重大的科研项目需要科研人员专职潜心去工作,如果人员经费不能没有起到应有的补偿激励作用,则大大影响在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
(三)人力资本投入不合理,难以形成高质量创新团队
我国科技投入注重项目资金、硬件的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则比较少。而境外发达国家(地区)各类科研项目人力资本投入往往占据科研经费的主要部分。如美国联邦政府对大学科研的资助政策关于人员经费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比例限制,而是根据科研项目的实施需要列支。除要求大学内的从事科研活动的全职教师,其从大学领取的工资加上从科研项目中领取的劳务费用不能超过其12个月的工资外,没有其它限制。此外,美國科研项目中人员经费约占总经费的50%左右,从事科研项目的博士后的工资通常为每人每年3-5万美元,博士研究生的补贴往往达到每人每年2-3万美元。可以说在美国,4元钱中有1元钱是给人的,3元钱用于买设备;在中国13元钱中有1元是给人的,12元用来买设备。由于人力资本投入的不合理,往往造成我国难以建立建成高效、高质量的研究创新团队。
(四)经费结构不合理,增加科研人员身上压力
随着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的增加和进一步改革,经费不足的“黑洞”正在逐步扩大。以目前国家科研机构实行的三元结构工资制为例,即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绩效奖励。但是很大一部分科研院所中差额拨款支付的70%基本工资,只占到人员支出中很少一部分,科研人员要拿到岗位津贴和绩效奖励,必须自己挣。更为紧迫的是,很大一部分科研院所拿到的财政差额拨款,不但要支付行政、科研的正常运转,还要发放越来越多的离退休人员工资,一线的科研人员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研究生和离退休的人员,很多青年科研人员身上的压力变大了。从2006年左右开始,这一状况有了明显的加剧,原因在于国家纵向课题经费管理制度的改变。国家规定,纵向课题不允许再从经费中支付人员工资,不允许有结余,不允许超比例地使用经费。这让每个课题组长、每个科研人员身上的压力顿时更大了。这就让众多科研院所更加头疼了,因为没有配套措施的出台,一时间减少的那部分劳务费提成,只能靠多申请课题来弥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所所长表示“一个副高职称的科研人员一年的支出成本在十几万元左右,一个基金项目一年也就是10万元左右,还养活不了一个人……”。 (五)配套政策不完善,科研活动陷入困境
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国家给科研院所的真正稳定支持是很少的,“严格计算的话还不到1/3”。失去的国家纵向课题经费中的劳务提成,对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变成了压在身上的一座大山。在科研机构中,领导最大的压力是怎样对国家科技进步作出贡献,但好的想法现实中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比如人才队伍的建设,要稳定队伍,就不能不谈到收入问题。对于取消国家纵向课题经费中的劳务提成,从财务管理上说,是对的,但也凸现了一个问题改革政策的不配套。如现在,科研合作更多的是表面上的。或者说,合作成为了一种共同拿经费的手段,在一起申请项目、争取经费,经费到手后,还是各自为战。在研究层面上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竞争的压力也使得科研人员之间缺乏学术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创新的思想是在交流碰撞中产生的,没有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就不可能有创新。
综上所述,我国科研“纵向项目”的人员经费支出范围过窄、支出比例过低。一方面造成硬件设备的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人员经费来支付必要的劳动力成本,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严重地阻碍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二、扩大我国人员经费开支范围和所占比例的政策建议
由于目前我国科研项目中的人员经费开支规定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导致了相当多的现实问题发生。究其根本,在于现行体制和机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我们总在说加大科研投入,其实这其中最应该加大的是对科研人员的稳定支持,不要让他们再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发愁。如果国家的稳定支持额度能翻一番,研究人员的生存状态和研究机构的经济状况就能得到很大缓解,是非常大的支持。“一部分稳定,一部分竞争,这才是合理的。”改进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逐步完善人力资本补偿机制,使出台的政策符合科学规律和现实情况,真正起到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作用,鉴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完善和健全科研项目经费中人员经费支出的相关政策
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由国家财政、科技等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科研机构及高校进行科研成本测算,取得真实可靠的计算依据,并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核算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确定人员经费等各项间接成本的合理水平,通过科学合理地计算各项科研成本,确保其完整、真实、可靠,可使教学和科研成本得到合理分摊,提高科研项目資金使用效益,并利于其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二)扩大人员经费开支范围
由于软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类等课题的人力资本投入比重较高,课题经费主要用于人力成本支出。我国财政、科技等主管部门可以参照美国的通行做法,应适时修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按支付其一定时期的工资津贴标准提取人员经费,人员经费应不限于研究生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开支,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可根据贡献(如工作量)大小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劳务酬金。
(三)扩大人员经费开支比例
参照并吸收国内上海、浙江等省市的成功经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根据我国不同省市不同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应人员经费开支管理办法。如上海市科委颁布的《上海市科研计划课题预算编制要求的说明》(沪科合〔2008〕028号)规定申请资助数按课题责任人(负责人)控制在每人每月5000元以内、课题高级研究人员控制在每人每月3000元以内、课题参与人员控制在每人每月2000元以内填列,引进人才的资助标准在不突破该课题劳务费资助总额的前提下,由依托单位编制确定。对于软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类等课题,劳务费资助的总额控制在申请项目资助总额的50%以内;浙江省科学技术印发了《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科发人〔2010〕104号),规定百万经费中,劳务费比例占到了25%,创新团队如有特殊需要,可以报浙江省财政厅,劳务费上不封顶。
(四)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提高科研课题组的预算编制质量
建议我国财政、科技等相关政府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科研计划课题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对人员经费等支出进行预算,并制定相应配套的预算编制指导手册,通过提供适当明确的指引,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为了让经费落到实处,真正用在“刀刃”上,新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明确课题依托单位是项目经费使用的责任主体,强调课题依托单位负责对劳务费的使用进行审核,按实列支,加强管理。
(五)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强化预算评审与评估、财务审计等各环节的监管工作
如发现有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用途使用科研经费或违反财经纪律,除将已拨付的科研经费全额收回上缴财政外,还将其不良记录记入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三、结语
2011年,国家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针对相关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做出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2012年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颁布实施,对我国下一阶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进行重大部署。我国未来要想发展并走在世界的前列,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修订相关政策,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潘希,祝魏玮.科技投入:反思仍在继续[N].科学时报,2009-3-16(1).
[3]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研计划课题预算编制要求说明.
[4]叶玉跃.看浙江如何打造科技创新团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