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我们进行物理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在物理教学中,要想启开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妥善的处理教材,安排内容,更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1. 语言的形象性
物理教学语言技巧性的特点是它的形象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富有力度,能使学生感到惊讶、感到不同凡响,使学生情绪兴奋,对认识产生兴趣,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要特别注意,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并非基于活跃课堂气氛,逗逗风趣。与此相反,教师运用形象化语言施教,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本身,而不是诱使他们的知识撇在一边。
2. 语言要符合科学性、思想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要用准确无误、合乎逻辑的语言来讲。例如在讲欧姆定律R=U/I时,要注意它的适用条件,不能说当I →0时,电阻无穷大,从数学语言上说得通,但在物理学上,电阻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导体的长度、电阻率、横截面积决定。我们要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但又不能片面地、一味追求似乎什么概念都要严格地科学地定义,那就大可不必,应根据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知识的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深化。例如,在讲力的概念时,首先只是叙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接下来在高中讲授牛顿第三定律,对力概念加深一步,指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到了讲授牛顿第二定律后,又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叙述,力量使物体产生形变和加速度的原因。这样对力的概念就逐步深化和完善了。
所谓思想性就是教学语言的鲜明的教育性。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任何语言都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老师应紧密地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3. 在教学中适度运用夸张手法
夸张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是指为了引起他人想象,夸大而不歪曲事实的一种对事物的形象描述。在物理教学中适度运用夸张手法,不但使抽象的物理现象,概念变得丰富形象,而且给人一种似乎逼真的感觉。让难以理解的物理规律变得简单容易,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注重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的联系,适度夸张,使学生亲身体验,加深理解。例如:在講解气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时,学生对于“气体产生压强的原因不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而是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器壁造成的”感到很难理解。这时就可以适度夸张,描绘这样一幅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个下雨天,小明打着雨伞在雨中行走,雨滴不断地滴到伞面上,小明感到雨伞似乎很重。雨滴不断滴到伞面上,这不正象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器壁吗?不妨让学生亲身体验。夸大物理现象,让学生新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产生乐趣的同时,又加深了印象和理解。
注重物理规律和日常生活的联系,适度夸张,便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例如:在讲解加速度时,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其速度一定会减小吗?学生感到疑惑。这时就可以适度夸张,举这样一个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某农场养猪,第一天长四斤,第二天长三斤,第三天长二斤,猪的生长虽然变慢了,但猪的体重却不断在增加。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只要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加速度虽然在减小,但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增加,只不过和猪一样在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逐渐减小而已。
4. 语言要注意严谨性、针对性
物理教材中用来表达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的语言都是十分确切和精练的,常常是少一个字不行,多一个不好,前后颠倒也不行。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就不能将“所”漏掉,也无须在“平面”之前加什么修饰,不能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置互换,更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物理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的要求。
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精辟、简练的,但也必须考虑针对性,物理教学语言的针对性首先应受教学内容的限制,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其次还要受到学生年龄的制约,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否则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再次是受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灵敏性、随机性,也就是因材施教。
5. 语言技巧的源泉——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止境的。丰富的想象力,理智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物理学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说想象力是物理教学语言技巧的源泉,其原因是:教师可以想象知识的演化,想象实验的结果,想象学生认知过各的不同特点,想象课堂教学过程的情景,借助于想象提高语言技巧。从想象中采集,由造化中迸发,语言的技巧性,不是造作而得,语言的技巧性恰是自然形成。那种为技巧而技巧,煞费苦心的做法,是蹩足的,徒劳的。
6. 语言要幽默可亲、有较强的趣味性
如在讲“照相机”时,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某君照相时头顶地、脚朝天,问他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只能成倒立的像。学生听后发出笑声,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牢牢地记住了成像的特点。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只要运用恰当,通过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容易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7. 要考虑语言的直观性
在物理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直观性,要运用语言艺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这就是说教学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得深入浅出,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如学生们对如何区别电磁感应中的左手右手定则,不难看出感应电动势的“感”字有个“口”而右手的右字也有个“口”,口对口判定感应电动势方向用右手,而左手下面有个“工”字,做工就要用力,故左手定则是用来判定电流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这种拟人化的语言使学生津津乐道,注意力集中。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在物理教学中,要想启开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妥善的处理教材,安排内容,更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1. 语言的形象性
物理教学语言技巧性的特点是它的形象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富有力度,能使学生感到惊讶、感到不同凡响,使学生情绪兴奋,对认识产生兴趣,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要特别注意,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并非基于活跃课堂气氛,逗逗风趣。与此相反,教师运用形象化语言施教,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本身,而不是诱使他们的知识撇在一边。
2. 语言要符合科学性、思想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要用准确无误、合乎逻辑的语言来讲。例如在讲欧姆定律R=U/I时,要注意它的适用条件,不能说当I →0时,电阻无穷大,从数学语言上说得通,但在物理学上,电阻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导体的长度、电阻率、横截面积决定。我们要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但又不能片面地、一味追求似乎什么概念都要严格地科学地定义,那就大可不必,应根据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知识的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深化。例如,在讲力的概念时,首先只是叙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接下来在高中讲授牛顿第三定律,对力概念加深一步,指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到了讲授牛顿第二定律后,又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叙述,力量使物体产生形变和加速度的原因。这样对力的概念就逐步深化和完善了。
所谓思想性就是教学语言的鲜明的教育性。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任何语言都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老师应紧密地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3. 在教学中适度运用夸张手法
夸张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是指为了引起他人想象,夸大而不歪曲事实的一种对事物的形象描述。在物理教学中适度运用夸张手法,不但使抽象的物理现象,概念变得丰富形象,而且给人一种似乎逼真的感觉。让难以理解的物理规律变得简单容易,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注重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的联系,适度夸张,使学生亲身体验,加深理解。例如:在講解气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时,学生对于“气体产生压强的原因不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而是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器壁造成的”感到很难理解。这时就可以适度夸张,描绘这样一幅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个下雨天,小明打着雨伞在雨中行走,雨滴不断地滴到伞面上,小明感到雨伞似乎很重。雨滴不断滴到伞面上,这不正象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器壁吗?不妨让学生亲身体验。夸大物理现象,让学生新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产生乐趣的同时,又加深了印象和理解。
注重物理规律和日常生活的联系,适度夸张,便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例如:在讲解加速度时,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其速度一定会减小吗?学生感到疑惑。这时就可以适度夸张,举这样一个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某农场养猪,第一天长四斤,第二天长三斤,第三天长二斤,猪的生长虽然变慢了,但猪的体重却不断在增加。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只要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加速度虽然在减小,但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增加,只不过和猪一样在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逐渐减小而已。
4. 语言要注意严谨性、针对性
物理教材中用来表达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的语言都是十分确切和精练的,常常是少一个字不行,多一个不好,前后颠倒也不行。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就不能将“所”漏掉,也无须在“平面”之前加什么修饰,不能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置互换,更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物理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的要求。
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精辟、简练的,但也必须考虑针对性,物理教学语言的针对性首先应受教学内容的限制,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其次还要受到学生年龄的制约,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否则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再次是受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灵敏性、随机性,也就是因材施教。
5. 语言技巧的源泉——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止境的。丰富的想象力,理智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物理学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说想象力是物理教学语言技巧的源泉,其原因是:教师可以想象知识的演化,想象实验的结果,想象学生认知过各的不同特点,想象课堂教学过程的情景,借助于想象提高语言技巧。从想象中采集,由造化中迸发,语言的技巧性,不是造作而得,语言的技巧性恰是自然形成。那种为技巧而技巧,煞费苦心的做法,是蹩足的,徒劳的。
6. 语言要幽默可亲、有较强的趣味性
如在讲“照相机”时,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某君照相时头顶地、脚朝天,问他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只能成倒立的像。学生听后发出笑声,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牢牢地记住了成像的特点。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只要运用恰当,通过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容易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7. 要考虑语言的直观性
在物理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直观性,要运用语言艺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这就是说教学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得深入浅出,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如学生们对如何区别电磁感应中的左手右手定则,不难看出感应电动势的“感”字有个“口”而右手的右字也有个“口”,口对口判定感应电动势方向用右手,而左手下面有个“工”字,做工就要用力,故左手定则是用来判定电流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这种拟人化的语言使学生津津乐道,注意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