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款单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_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单位门卫室拿我的邮政汇款单,一个新来的小保安一脸茫然:“汇款单是什么?好像没有。”
  我自己动手翻找,果然找到两张我的稿费单。递给他看,他翻来覆去地瞧:“这个可以取钱啊?”他那好奇的神情逗乐了我,心想,你是火星来的啊,连汇款单都没见过。继而转念一想,现在的年轻人日常生活中转个账什么的,手机上点一点就成了,没见过纸质汇款单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邮政汇款单却伴随我走过几十年的光阴。
  上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我在外地读书。那个时候,没有网络和手机,书信往来、邮政汇兑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联系方式。师范学院吃饭不要钱,我平时花钱也尽量节俭,但基本上每个星期去一趟新华书店,到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是一笔省不了的开销。每到月底,我就写信跟家里要钱,汇款单总是如约而至。那个时候的汇款单像信封似的,一头有一个封口的“舌头”,舌头上可以写简短的附言。父亲写的通常是“钱要省着花,别大手大脚”。而母亲的附言则是“吃饱穿暖,照顾好自己,别太省”。严父慈母的形象跃然纸上。
  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有近十年的时间没有收到过汇款单。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也曾写过几首小诗在电台播出,我不记得当时拿过多少稿费了,但是编辑老师给我写的亲笔信和赠送的内部刊物,我至今保留着,这份帮助和鼓励让我感到很温暖。直到90 年代初,我重拾文学梦,开始在报刊发表一些“豆腐块”以后,门卫室的小黑板上就经常有我的领汇款单通知。每次拿到汇款单时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不只是因为钱,更是因为它是对我劳动的尊重和对我写作的鼓励。
  手上累积到几张单子,就到邮局去取,一叠单子递进窗口,是有些隐约的自豪的。工作人员把单子一张张核过去,再抬头看看我,脸上是敬重的表情:“你是丁老师啊,经常看到你的文章。”他(她)这么一说,我反而有点儿不好意思,每张单子的钱数都不多,也就三五十块,却要麻烦他清点好长时间,也让后面排队的人久等了。渐渐地,每次去邮局取稿费倒有些情怯,然而不管怎么样,收到稿费单子仍是一件让我高兴的事情。
  随着支付手段的不断发展变化,有不少报刊不再通过邮政汇款发放稿费了,而是直接打入银行卡或者微信转账;邮局也没有专门的汇兑窗口了,有时去取一次钱要等很长时间。不用为几十块钱费时费力地跑来跑去,更方便快捷了,不过,似乎也少了几分仪式感和延长的满足。拿到汇款单并不急于去取钱,而是置于案头,伏案的空隙一眼瞥见,忍不住拿起来细细端详、抚摩,有细微的感动漫过心头。这么多年,写作、收汇款单和去邮局取钱,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纸质邮政汇款单会退出歷史的舞台,届时我就要和这位老朋友说再见了。
其他文献
每次给父亲上坟,我和女儿小雯都会在父亲的坟堆上用硬土垡压满纸钱,仿佛在坟头贴上了一枚枚邮票,寄去对父亲的思念,像捎去这荒地半空跌宕的伤情。每次给父亲上坟,我和女儿小雯都会在父亲的坟堆上用硬土垡压满纸钱,仿佛在坟头贴上了一枚枚邮票,寄去对父亲的思念,像捎去这荒地半空跌宕的伤情。  依稀记得父亲第一次带我给祖辈们上坟的情形。祖坟离家不远,在一个铺满青草的土坡下面,依坡而立的,是一座座破土而出的坟茔,每
期刊
那年,在经历又一个黑色的七月之后,我在广东迂回辗转大半年。几经找厂、进厂、出厂、再找厂,在大地丰收之后的初冬时节,我背着空空的行囊,回到出发的原点。  一日傍晚,我一如既往地准备出门挑水,突然看到两个挖井的师傅在本家四奶奶屋前的窗口下挥汗如雨,井已经差不多挖了一米深。看到我惊讶的样子,一向待我如亲孙子的四奶奶才告诉我缘由。原来四奶奶计划挖井由来已久,并且也多次和我母亲说过,想要两家联手出资挖一口井
期刊
晚秋,红霞映照在湖面上。  水库边上呈“一”字摆着摊点,山农不停地吆喝着,为自己的农产品做着广告。我紧紧衣领,冷风直钻后背。  紧衣领,冷风直钻后背。“阿姨,买盆兰花吗?”耳畔传来一声怯生生的问话。我不由得循着声音望向堤岸上的小摊儿,在人群中有一个瘦弱的小姑娘,正怯意地望着我。我望望她,风儿吹动她单薄的衬衣,显得更为瘦小,再望望她的脚边,确实有几盆兰花。我喜欢兰花,这是老家的山脉把我宠成的习惯,老
期刊
1  “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到村口……”清脆嘹亮的歌声翻过山头,穿过田野,越过河流,在月亮湾的头顶萦绕,周旋,像月亮湾的河水清澈、明亮;像月亮湾的田野宽广、阔荡。山林中的鸟儿乘着歌声比翼双飞,啾啾呢喃;河里的鱼儿成群结队,欢快游荡。歌声含情脉脉,深情款款,却又带着几分伤感,凄凉,循那歌声望去,一中年男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立在山后引吭高歌,唱得如此陶醉,如此痴迷,他是傻子阿强。  月亮湾
期刊
在滇东高原的北部,巍巍乌蒙山的主峰地段,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会泽,它以悠久的历史,灿爛的文化,雄峻壮美的山川,神奇秀丽的江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繁荣兴旺的社会经济,跻身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行列,成为滇东北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会泽,顾名思义,就是众水交汇之地。会泽因水而得名,更因水的奇秀而独具风采,令人陶醉,古往今来,引得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咏叹,会泽历史上的“十大景”中,就有饮虹云
期刊
在我租住房的庭院里,除了有棵三层楼高的枣树,一棵树围两三米的柿树外,还有一株栽在门前西侧花坛里的,已长成成人高的茶花树。  栽茶花树的主人,好像生怕这茶花树长大了会逃跑似的,在这小花坛的周围,砌了垛厚厚的方形水泥矮墙。  矮墙内的茶花树根下,许是没施过肥,许是很少给它浇水的缘故,遇上干燥天气时,那一坛的土质,显得浅黄板结。加上顶上的阳光,尤是在冬天,被二楼的阳台遮住。所以,我怎么也闹不明白,这株茶
期刊
几个世纪以来,有关我们家族的传说是这样传过来的:我们大部落的祖宗架得克成家立业后,他的老婆生个不停,可生出来的婴儿死个不断。  有一年,她老人家终于生了个活婴儿,就是我的祖先“吃狗奶的”那个。按哈萨克人的习俗,遭遇这种情况时,要么给婴儿起个不顺耳的名字,譬如:裹脚布巴依、屁股巴依、柴火巴依等等;要么起个祈祷含义的名字,认为这样才能保住婴儿性命。我的祖先生下来以后,在给他起名的问题上,人们商量来商量
期刊
光绪八年(1882),《中俄伊犁条约》签订者之一、浙江余姚籍外交官邵友濂带着一大家子迁往上海定居。  二十四年后,邵洵美出生于上海斜桥邵府,与末代皇帝宣统同岁。余姚于他只是长大后每年一次扫墓祭祖的远乡。  邵家始祖,北宋哲学家、易学家邵康节本名邵雍,生前多次授官不赴,所以死后谥号“康节”。北宋以降至近现代的幼学启蒙读本上,多半印有他的一首诗作,“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简
期刊
打开之后,门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闭合之后,它与前院的红漆大铁门一起将院子锁成了一个整体。  它比前门小得多。过大年时前门要刷洗得干干净净,两侧贴上红纸黑字的对联,甚至还要挂上两盏红彤彤的灯笼以使其更加的体面;它没有这样的待遇,也没人想到身处后院的它也要在前门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过一个大年。它在岁月的更迭中愈来愈陈旧,不过,开合依然灵活,伴随着咣当声证明着它生命的活力。  多少年之前,这黑漆的
期刊
那年,我患淋巴瘤三次化疗后,持续的副作用已使我身心崩溃。到了第四次化疗,感觉已经濒临绝境:发烧到了40℃,病房里一切渐渐变形,灯在眼前不停地转,挂针的针筒变得无限大,病魔向我狞笑着,魔爪一挥,卷起一片乌云。霎时,我一身的疼痛似乎减轻了,轻轻地飘了起来。  这时,我看见好多已故亲人微笑着向我走来。父亲走在前面,他和生前一样,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面容清癯,眼光却格外坚毅,责备我:“你怎么能这样轻易地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