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从而达到在解决问题或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能利用图形来分析问题,并会正确作图,对他们终身都受用。
关键词 分数应用题;作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77-01
人教版六年级的教材中关于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涉及到好几个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的乘、除法应用题、比的应用等,这部份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变成学生的一种学习数学的好办法,使学生形成用图说话,用图推理,用图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终身都受用。
一、低年级是培养学生作图能力的基础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笔者就开始以培养作图兴趣为主的有意识的渗透孩子的作图训练,在教学中,笔者除了让学生用实物来演示,然后让学生画简笔画,先画出小丽的9个苹果,再画小华的苹果个数,通过分析题意,知道小丽的苹果多,小华的苹果少,小丽比小华多几个,小华的是几个,清楚的画出了小华的苹果个数。每个学生都是在自已准备的专门的数学画图本上画出苹果,之后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出小丽和小华的苹果个数,教师先示范画,再让学生画,示范时用数学工具画标准,并让孩子们同桌互评画得好的给同桌画一个奖励性的符号等,激发学生的画图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通过动手画图,让孩子们形象地弄清楚了谁多谁少,能避免学生出现错误判定。
二、数学工具的正确应用也是培养学生作图能力的关键
一副三角板、一把直尺、一支铅笔是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常用的作图工具。首先要求学生每天上学之前检查自已的数学作图工具是否用专用袋子装好并带齐。还要教给孩子们每一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每一种工具的用途。如,怎样用三角板或直尺画线段、线段图、立体图形、用量角器怎样量角、怎样用圆规画圆等,学生知道他们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在画图时不会画错,也更标准。同时老师在示范时必须要标准,如老师图方便,线段图随手就开始画,并没有使用教学三角板、直尺等,学生也随手画图,导致画出的图没有达到真正的用图说话的目的,仅为完成任务而去画图。所以教给孩子们正确应用数学工具对培养小学生的作图能力尤为重要。
三、从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谈小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
学生有一定的作图能力,并能正确应用作图工具,下面就分两个方面谈如何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作图能力。
(一)依据线段图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
在教学例9时是这样处理的: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抓住“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这个关键句,让学生分组讨论,谁比谁多,多几分之几,谁已知,谁未知。之后和学生一起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采取师生共同画图并分析的办法:以上分析题意得知,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是单位“1”,所以先画它,把它5等分,再在下面左对齐画一条线段表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这条线段比上面的线段长一段,因为是比青少年多跳的等于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數的,是4份的长度。
最后,理清解题思路。师:求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解法一:75 75×=75 60=135(次)解法二:75×(1 )=75×=135(次)解法三:75÷5×(4 5)=135(次)
三种解法都是在学生借助所画的线段图的方式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来分析题意,然后列式解答,达到了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利用线段图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今年妈妈35岁,她的年龄比外公的年龄小,外公的年龄是多少岁?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是把外公的年龄看作单位“1”,两人比较,妈妈的年龄小,小的部份相当于外公年龄15等份中的8份。要求的是外公的年龄。然后凸显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利用画图策略帮助思考的能力。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引导学生思考:①先画哪个数量?为什么?使学生明白要先画表示外公年龄的线段,因为它是比较的标准。②再画表示妈妈年龄的线段时,怎么画?使学生明白要把表示外公年龄的线段平均分成15段。表示妈妈年龄的线段比表示外公年龄的线段短,短的部分相当于这样的8段。这样,边思考边把条件和问题简单明了地标注在图上,清晰直观地把数量关系凸现出来。最后,学生通过线段图写出了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或算式来解答。
照以上的方法,孩子们学习后面的关于百分数的乘、除法应用题,比的应用及按比例分配,包括折扣和成数的学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轻松理清思路,并能正确画出线段图,正确分析和列式解答。
小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达到在解决问题中能利用图形来分析问题,对他们终身都受用。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秦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实验方案[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3).
关键词 分数应用题;作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77-01
人教版六年级的教材中关于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涉及到好几个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的乘、除法应用题、比的应用等,这部份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变成学生的一种学习数学的好办法,使学生形成用图说话,用图推理,用图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终身都受用。
一、低年级是培养学生作图能力的基础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笔者就开始以培养作图兴趣为主的有意识的渗透孩子的作图训练,在教学中,笔者除了让学生用实物来演示,然后让学生画简笔画,先画出小丽的9个苹果,再画小华的苹果个数,通过分析题意,知道小丽的苹果多,小华的苹果少,小丽比小华多几个,小华的是几个,清楚的画出了小华的苹果个数。每个学生都是在自已准备的专门的数学画图本上画出苹果,之后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出小丽和小华的苹果个数,教师先示范画,再让学生画,示范时用数学工具画标准,并让孩子们同桌互评画得好的给同桌画一个奖励性的符号等,激发学生的画图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通过动手画图,让孩子们形象地弄清楚了谁多谁少,能避免学生出现错误判定。
二、数学工具的正确应用也是培养学生作图能力的关键
一副三角板、一把直尺、一支铅笔是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常用的作图工具。首先要求学生每天上学之前检查自已的数学作图工具是否用专用袋子装好并带齐。还要教给孩子们每一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每一种工具的用途。如,怎样用三角板或直尺画线段、线段图、立体图形、用量角器怎样量角、怎样用圆规画圆等,学生知道他们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在画图时不会画错,也更标准。同时老师在示范时必须要标准,如老师图方便,线段图随手就开始画,并没有使用教学三角板、直尺等,学生也随手画图,导致画出的图没有达到真正的用图说话的目的,仅为完成任务而去画图。所以教给孩子们正确应用数学工具对培养小学生的作图能力尤为重要。
三、从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谈小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
学生有一定的作图能力,并能正确应用作图工具,下面就分两个方面谈如何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作图能力。
(一)依据线段图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
在教学例9时是这样处理的: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抓住“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这个关键句,让学生分组讨论,谁比谁多,多几分之几,谁已知,谁未知。之后和学生一起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采取师生共同画图并分析的办法:以上分析题意得知,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是单位“1”,所以先画它,把它5等分,再在下面左对齐画一条线段表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这条线段比上面的线段长一段,因为是比青少年多跳的等于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數的,是4份的长度。
最后,理清解题思路。师:求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解法一:75 75×=75 60=135(次)解法二:75×(1 )=75×=135(次)解法三:75÷5×(4 5)=135(次)
三种解法都是在学生借助所画的线段图的方式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来分析题意,然后列式解答,达到了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利用线段图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今年妈妈35岁,她的年龄比外公的年龄小,外公的年龄是多少岁?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是把外公的年龄看作单位“1”,两人比较,妈妈的年龄小,小的部份相当于外公年龄15等份中的8份。要求的是外公的年龄。然后凸显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利用画图策略帮助思考的能力。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引导学生思考:①先画哪个数量?为什么?使学生明白要先画表示外公年龄的线段,因为它是比较的标准。②再画表示妈妈年龄的线段时,怎么画?使学生明白要把表示外公年龄的线段平均分成15段。表示妈妈年龄的线段比表示外公年龄的线段短,短的部分相当于这样的8段。这样,边思考边把条件和问题简单明了地标注在图上,清晰直观地把数量关系凸现出来。最后,学生通过线段图写出了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或算式来解答。
照以上的方法,孩子们学习后面的关于百分数的乘、除法应用题,比的应用及按比例分配,包括折扣和成数的学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学生轻松理清思路,并能正确画出线段图,正确分析和列式解答。
小学生作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达到在解决问题中能利用图形来分析问题,对他们终身都受用。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秦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实验方案[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