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例报告
飞行人员,男,31岁,飞行机种:直升机。发作性眩晕6个月后入院。自诉6个月来发生视物旋转4~5次,近期发作则较为频繁,每次持续6~15s,可自行缓解。近期睡眠欠佳,记忆力下降。在院期间发生眩晕2次,每次持续约10s,均自行缓解。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血压 118/78 mmHg,心率72 / 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眼、耳鼻喉、口腔、神经内科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X线胸片:两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心膈无殊。颈椎摄片: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5~6椎体可见骨质增生,其余椎间隙未见明显异常。B超及血、尿和粪常规、大便潜血、生化6项及甲胎蛋白(AFP)检查均未见异常。MRI头颅常规示左侧桥脑区腔隙性脑梗死、右侧顶部蛛网膜下腔扩张。初步诊断为左侧桥脑区腔隙性脑梗死。大体检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健康等级:丙。送体系医院经检查后,确诊为左侧桥脑区腔隙性脑梗死,考虑该同志为空中机械师,不直接操控飞机,不影响飞行,无特殊治疗,飞行结论:飞行合格,予出院,有不适症状随访。
2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是依据病理诊断结果而命名的,系指直径在15~20mm以下、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死的总称。这些小动脉闭塞后,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脑软化灶,最终形成大小不同的腔隙。因梗死的血管不同,故临床常表现为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动作失调、构音障碍-笨手综合征,严重时可导致痴呆、偏瘫、失语等。慢性高血压病患者较易发生腔隙性梗死。脑内穿通动脉病变部位易发生闭塞,病变主要位于脑部深部核团(豆状核37%、丘脑14%、尾状核10%、桥脑16%和内囊后肢10%),较少见于深部白质、肉囊前肢和小脑。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呈渐进性,可达数小时或数天,头痛较少见,无意识改变,治疗后可完全或近于完全恢复。
飞行人员,男,31岁,飞行机种:直升机。发作性眩晕6个月后入院。自诉6个月来发生视物旋转4~5次,近期发作则较为频繁,每次持续6~15s,可自行缓解。近期睡眠欠佳,记忆力下降。在院期间发生眩晕2次,每次持续约10s,均自行缓解。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血压 118/78 mmHg,心率72 / 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眼、耳鼻喉、口腔、神经内科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X线胸片:两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心膈无殊。颈椎摄片: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5~6椎体可见骨质增生,其余椎间隙未见明显异常。B超及血、尿和粪常规、大便潜血、生化6项及甲胎蛋白(AFP)检查均未见异常。MRI头颅常规示左侧桥脑区腔隙性脑梗死、右侧顶部蛛网膜下腔扩张。初步诊断为左侧桥脑区腔隙性脑梗死。大体检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健康等级:丙。送体系医院经检查后,确诊为左侧桥脑区腔隙性脑梗死,考虑该同志为空中机械师,不直接操控飞机,不影响飞行,无特殊治疗,飞行结论:飞行合格,予出院,有不适症状随访。
2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是依据病理诊断结果而命名的,系指直径在15~20mm以下、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死的总称。这些小动脉闭塞后,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脑软化灶,最终形成大小不同的腔隙。因梗死的血管不同,故临床常表现为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动作失调、构音障碍-笨手综合征,严重时可导致痴呆、偏瘫、失语等。慢性高血压病患者较易发生腔隙性梗死。脑内穿通动脉病变部位易发生闭塞,病变主要位于脑部深部核团(豆状核37%、丘脑14%、尾状核10%、桥脑16%和内囊后肢10%),较少见于深部白质、肉囊前肢和小脑。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呈渐进性,可达数小时或数天,头痛较少见,无意识改变,治疗后可完全或近于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