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阅读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民族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费时多而收效微,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阅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呢?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首先,开展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体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目的地搜索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或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
其次,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演讲,被激化的、被渲染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并不失时机告诉学生: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并推荐相关读物,了解更多知识。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读书并大有所获。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其中新奇、有趣的知识或现象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能乐于阅读。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应用于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和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1.读书需要常动笔
孙中山先生有个好习惯,不动笔便不读书,一翻书便要动笔。毛泽东所读过的书无不圈圈点点,详加评注,有时一本书读完,书页上往往面目全非了,弄得朋友们的好书都怕借给他。读书动笔是极好的习惯,一方面可以随时记下自己阅读时的心得,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
我们的学生往往不习惯于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影响了阅读的质量。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逐步养成边阅读边动笔的好习惯。学生间交流读书体会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检查和督促,学生中的积极分子便是榜样,对他们进行表彰和肯定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热情。人们常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经常动笔会使记忆牢靠、长久、准确,积累更丰厚。
2.勤于习作是关键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能力的两个主要方面。阅读是积累,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是运用,以写作促阅读是最有效的途径。因为积累不丰厚无以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具备了很强协作能力的人,其阅读能力必然也很强。单纯由阅读来抓阅读很难刺激学生的兴趣,而且也不好检验。因此,我向学生提出:每个人都要练好一支笔,养成勤读爱写的好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大有所获。
三、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
为了能让学生真切地感悟、体验文本,教师应该针对其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不仅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形象性比较强的课文,就是列举数字、举例说明等枯燥的说明文也可以边读边想,借助鲜明生动的语言,展开联想,调动情感。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获得美的享受。要使学生能在创设意境中读,教师必须提供知识的背景,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讲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要让学生领会到黄河是人类祖先居住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后来为什么黄河两岸的人们叫苦不迭呢?就让学生在创设意境中充分领悟黄河变化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前应适当补充部分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教学时可采用多媒体,投影仪提供以上资料,以帮助学生创设意境,体会黄河变化的根本原因。
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辽阔的海洋。”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但如果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因此,我们要激励学生课外预习课文,指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探课文。学生通过边读边想、查工具书、画重点词、联系上下文或向别人请教等形式,对课文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为课内深入学习、理解吸收节省了时间,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词汇、句式、写法等往往是比较零碎的,是初步的感性知识,我们可结合课本知识,有目的地把它引入课堂,帮助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理性知识,加以吸收。
学生在课外练写实践中获得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杂乱的。我们可结合课文,有计划地把它引入课堂,帮助梳理出本质的、深刻的、规律的便于掌握的东西,加以吸收。
总之,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关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并要不断地充电,具备创新意识,努力挖掘阅读教学的新创点,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费时多而收效微,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阅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呢?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首先,开展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体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目的地搜索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或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
其次,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演讲,被激化的、被渲染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并不失时机告诉学生: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并推荐相关读物,了解更多知识。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读书并大有所获。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其中新奇、有趣的知识或现象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能乐于阅读。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应用于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和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1.读书需要常动笔
孙中山先生有个好习惯,不动笔便不读书,一翻书便要动笔。毛泽东所读过的书无不圈圈点点,详加评注,有时一本书读完,书页上往往面目全非了,弄得朋友们的好书都怕借给他。读书动笔是极好的习惯,一方面可以随时记下自己阅读时的心得,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
我们的学生往往不习惯于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影响了阅读的质量。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逐步养成边阅读边动笔的好习惯。学生间交流读书体会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检查和督促,学生中的积极分子便是榜样,对他们进行表彰和肯定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热情。人们常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经常动笔会使记忆牢靠、长久、准确,积累更丰厚。
2.勤于习作是关键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能力的两个主要方面。阅读是积累,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是运用,以写作促阅读是最有效的途径。因为积累不丰厚无以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具备了很强协作能力的人,其阅读能力必然也很强。单纯由阅读来抓阅读很难刺激学生的兴趣,而且也不好检验。因此,我向学生提出:每个人都要练好一支笔,养成勤读爱写的好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大有所获。
三、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
为了能让学生真切地感悟、体验文本,教师应该针对其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不仅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形象性比较强的课文,就是列举数字、举例说明等枯燥的说明文也可以边读边想,借助鲜明生动的语言,展开联想,调动情感。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获得美的享受。要使学生能在创设意境中读,教师必须提供知识的背景,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讲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要让学生领会到黄河是人类祖先居住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后来为什么黄河两岸的人们叫苦不迭呢?就让学生在创设意境中充分领悟黄河变化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前应适当补充部分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教学时可采用多媒体,投影仪提供以上资料,以帮助学生创设意境,体会黄河变化的根本原因。
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辽阔的海洋。”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但如果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因此,我们要激励学生课外预习课文,指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探课文。学生通过边读边想、查工具书、画重点词、联系上下文或向别人请教等形式,对课文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为课内深入学习、理解吸收节省了时间,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词汇、句式、写法等往往是比较零碎的,是初步的感性知识,我们可结合课本知识,有目的地把它引入课堂,帮助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理性知识,加以吸收。
学生在课外练写实践中获得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杂乱的。我们可结合课文,有计划地把它引入课堂,帮助梳理出本质的、深刻的、规律的便于掌握的东西,加以吸收。
总之,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关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并要不断地充电,具备创新意识,努力挖掘阅读教学的新创点,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