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的战略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 济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 许多突出 矛盾和问题。比如,农业面临着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在减少;环境生态脆弱,缺乏依法、科 学、规范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农村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 滞后;农民面临着致富能力弱、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差等问题。也就是说,解决“三农” 问题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 。因此,建设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农村县级职教中心成为焦点。
完整 、健全的教育,必须是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当然包括有发展职业教育。以吉林省为例 ,高校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8%,高中阶段教育在不断扩大。但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以及 社会需要之间仍有很大差距。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不仅可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完善现 代国民教育体系,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振兴吉林老工业 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将人口和就业负担转化为人 力优势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县级职教中心发展的现状
县级职教中心发展建设不均衡。按照吉林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 要求,以及“百强校”建设标准还有1/2的职教中心需加快建设步伐。
招生规模相对较小。吉林省的招生规模在2005—2006年间增幅较大,但距离国家提出的职普 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约差6个百分点(现有个别县的职普比例不到3∶7)。
区域内专业布局严重不合理。专业建设缺乏科学论证,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应用人 才的需求脱节。许多学校长线专业做不强,短线专业缺乏论证。如:紧缺人才机械、焊接等 专业一哄而起、跟风的情况较为普遍。
实习实训场地、设备严重不足。由于职教中心在前期校舍建设中倾注了大量财力,因此在实 习实训场地、设备缺口较大,个别职教中心实习实训设备几乎为零,按教学计划完成全部的 实训项目成为空想。
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一是专业课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二是梯队建设 不尽合理。高级职称中年龄45岁以下的教师不足30%,距国家要求差20个百分点。三是后转 行的专业课教师比例偏高。其多数教师还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岗位要求,限于专 业教师的缺乏仍然从事专业教学。
内涵建设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教学不规范,创新能力不强。围绕着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 方针,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在课程结构的构架上;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在教学方法的改 革上,特别是在实践课教学的规范和创新等方面,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认识和能力方面的 问题。尤其随着学校规模和硬件设施的提高,职教中心内涵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县级职教中心发展中几个问题的定位
建设规模要与基础教育相协调。就县域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而言,其地 位和作用不同,他们之间必须有合理的层次和比例结构才能协调发展,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建 设需要。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规模要适度,在校生的承载能力 一般应为县域人口的05%,同时要根据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来建设。 在 县级职教中心与普通高中的建设问题上,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能单纯地抓哪 一类的规模建设,使我们的县域教育协调发展,并充满活力。
培养目标要与人才结构的要求相适应。县级职教中心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 结构,应是初、中、高应用技术人才层次结构,根据社会的发展逐步从“△”形结构向“◇ ”形结构过度,以便提高中级人才比例。这是县级职教中心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
办学功能要符合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功能赋予责任,县级职教中心 必须承担其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村产业结构优 化与升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农村加速民主化进程与文化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建 设、农村劳动力素质提等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的方针。县级职教中心不仅具有学历教育,更 重要是具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的功能。根据吉林省的实际预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农民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人力资源开发中 的培训任务将逐年提高,县级职教中心责无旁贷承担培训使命。
坚持的灵活性办学特色。为了保证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县域 职教中心要以全国统一的办学模式和质量标准为基础或作为其基本框架。同时也要特别注意 考虑不同区域所采用的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的不同,所需要的人才结构比例也不相同。专业 设置、课程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材设计也应因地有别。
四、县级职教中心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加强理念创新,坚定服务宗旨。县级职教中心必须树立“有为有位”的思想,积极探索、创 新办学模式,要主动进取,积极参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交流与研究,使职教中心与县域经济发 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拓展服务层面,发挥最大功能。县级职教中心要在培养、培训大批“三农”人才, 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化素质的提升实现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充分挖掘潜能,增进服务实效。以提高“三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归结点,合理利用资 金、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示范效应,推动生产力发展。示范项目、培训项目保持长期的、 跟踪性的指导和配套服务,并与时俱进地加以改进,要把技术先进的、效益很高的项目变成 引导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提高服务素质,焕发新的生机。深刻转变教育思想,打破职业教育的较为单纯的岗位就业教 育倾向,在强调就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职业素质、创业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为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将企业文化的精髓渗透在校园文化 建设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强调“双师型”师资建设过程中走出片面追求高学历师资的 误区,以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增加师资的行业背景,积累、丰富其工程实践的直 接经验。
坚持模式创新,建立长效机制。要不断完善科教兴农示范模式和农业职教集团模式。积极探 索“民办公助”、“公办民助”、“校企合一”、“半工半读”、“教学班进村”等有利于 教科农结合、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服务模式及其机制。
2科学发展,重在举措
各级政府要对职教中心的发展继续予以高度重视和政策引导,应优化职教中心的外部环境, 完善配套政策,增强政策的导向,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认识职教中心的建设问 题,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完成“百强校”建设工程。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建议省财政在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整体投资力 度的前提下对县级职教中心的投入给与倾斜;县(市)首先要把教育附加的20%用于职业教 育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配套相应的县(市)专项经费用于职教中心建设,应根据不同职业学 校、不同专业确定学费标准,确保职教中心学费收入;省教育行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 ,在全省范围内试行阶段性的“以强扶弱”联合办学模式,来推动职教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地区教育行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区域规划,使各县级职教中心的专业设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在本地区统筹布局、合理分布,既能节省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级职教中心优势。县政府要 加强政策引导,使初步整合的县级职教中心尽快进入实质性阶段,充分发挥职教中心在县域 经济发展中的多功能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 济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 许多突出 矛盾和问题。比如,农业面临着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在减少;环境生态脆弱,缺乏依法、科 学、规范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农村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 滞后;农民面临着致富能力弱、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差等问题。也就是说,解决“三农” 问题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 。因此,建设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农村县级职教中心成为焦点。
完整 、健全的教育,必须是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当然包括有发展职业教育。以吉林省为例 ,高校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8%,高中阶段教育在不断扩大。但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以及 社会需要之间仍有很大差距。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不仅可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完善现 代国民教育体系,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振兴吉林老工业 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将人口和就业负担转化为人 力优势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县级职教中心发展的现状
县级职教中心发展建设不均衡。按照吉林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 要求,以及“百强校”建设标准还有1/2的职教中心需加快建设步伐。
招生规模相对较小。吉林省的招生规模在2005—2006年间增幅较大,但距离国家提出的职普 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约差6个百分点(现有个别县的职普比例不到3∶7)。
区域内专业布局严重不合理。专业建设缺乏科学论证,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应用人 才的需求脱节。许多学校长线专业做不强,短线专业缺乏论证。如:紧缺人才机械、焊接等 专业一哄而起、跟风的情况较为普遍。
实习实训场地、设备严重不足。由于职教中心在前期校舍建设中倾注了大量财力,因此在实 习实训场地、设备缺口较大,个别职教中心实习实训设备几乎为零,按教学计划完成全部的 实训项目成为空想。
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一是专业课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二是梯队建设 不尽合理。高级职称中年龄45岁以下的教师不足30%,距国家要求差20个百分点。三是后转 行的专业课教师比例偏高。其多数教师还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岗位要求,限于专 业教师的缺乏仍然从事专业教学。
内涵建设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教学不规范,创新能力不强。围绕着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 方针,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在课程结构的构架上;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在教学方法的改 革上,特别是在实践课教学的规范和创新等方面,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认识和能力方面的 问题。尤其随着学校规模和硬件设施的提高,职教中心内涵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县级职教中心发展中几个问题的定位
建设规模要与基础教育相协调。就县域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而言,其地 位和作用不同,他们之间必须有合理的层次和比例结构才能协调发展,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建 设需要。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规模要适度,在校生的承载能力 一般应为县域人口的05%,同时要根据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来建设。 在 县级职教中心与普通高中的建设问题上,一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能单纯地抓哪 一类的规模建设,使我们的县域教育协调发展,并充满活力。
培养目标要与人才结构的要求相适应。县级职教中心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 结构,应是初、中、高应用技术人才层次结构,根据社会的发展逐步从“△”形结构向“◇ ”形结构过度,以便提高中级人才比例。这是县级职教中心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
办学功能要符合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功能赋予责任,县级职教中心 必须承担其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村产业结构优 化与升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农村加速民主化进程与文化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建 设、农村劳动力素质提等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举的方针。县级职教中心不仅具有学历教育,更 重要是具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的功能。根据吉林省的实际预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农民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人力资源开发中 的培训任务将逐年提高,县级职教中心责无旁贷承担培训使命。
坚持的灵活性办学特色。为了保证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县域 职教中心要以全国统一的办学模式和质量标准为基础或作为其基本框架。同时也要特别注意 考虑不同区域所采用的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的不同,所需要的人才结构比例也不相同。专业 设置、课程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材设计也应因地有别。
四、县级职教中心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加强理念创新,坚定服务宗旨。县级职教中心必须树立“有为有位”的思想,积极探索、创 新办学模式,要主动进取,积极参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交流与研究,使职教中心与县域经济发 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拓展服务层面,发挥最大功能。县级职教中心要在培养、培训大批“三农”人才, 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化素质的提升实现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充分挖掘潜能,增进服务实效。以提高“三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归结点,合理利用资 金、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示范效应,推动生产力发展。示范项目、培训项目保持长期的、 跟踪性的指导和配套服务,并与时俱进地加以改进,要把技术先进的、效益很高的项目变成 引导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提高服务素质,焕发新的生机。深刻转变教育思想,打破职业教育的较为单纯的岗位就业教 育倾向,在强调就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职业素质、创业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为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将企业文化的精髓渗透在校园文化 建设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强调“双师型”师资建设过程中走出片面追求高学历师资的 误区,以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增加师资的行业背景,积累、丰富其工程实践的直 接经验。
坚持模式创新,建立长效机制。要不断完善科教兴农示范模式和农业职教集团模式。积极探 索“民办公助”、“公办民助”、“校企合一”、“半工半读”、“教学班进村”等有利于 教科农结合、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服务模式及其机制。
2科学发展,重在举措
各级政府要对职教中心的发展继续予以高度重视和政策引导,应优化职教中心的外部环境, 完善配套政策,增强政策的导向,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认识职教中心的建设问 题,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完成“百强校”建设工程。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建议省财政在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整体投资力 度的前提下对县级职教中心的投入给与倾斜;县(市)首先要把教育附加的20%用于职业教 育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配套相应的县(市)专项经费用于职教中心建设,应根据不同职业学 校、不同专业确定学费标准,确保职教中心学费收入;省教育行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 ,在全省范围内试行阶段性的“以强扶弱”联合办学模式,来推动职教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地区教育行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区域规划,使各县级职教中心的专业设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在本地区统筹布局、合理分布,既能节省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级职教中心优势。县政府要 加强政策引导,使初步整合的县级职教中心尽快进入实质性阶段,充分发挥职教中心在县域 经济发展中的多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