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鲜明 形象生动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人记叙文就是以人为写作对象,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活动,来表现人物特点、性格、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及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写人记叙文重点在“人”,以人为主,文中写的一件事或几件事都是为表现人的思想性格服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人物的特点,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具体来说,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点鲜明,描写生动
   要想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要对人物进行多方面描写。对人物的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在中学生的写人记叙文中,一般以直接描写为主。即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直接、正面的描写。
   1.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指对人的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的描写。人物的外貌和内心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外貌描写,可以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外貌描写要求能够根据人物鲜明的特点,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下面这一选段:
   他长得十分可爱。头圆圆的,虎头虎脑;发型很特别,额前的头发整齐排列,呈半弧形,像是用一只碗在额头上扣了一个圈儿;圆圆的脑袋配上他那个性的发型,真是可爱极了,让人忍不住想要摸一下。
   这样的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一下子就生动了起来。
   2.语言描写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着重要作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可以让读者“闻其言,见其人”。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如以下选段: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只好快速上楼让爸爸开车送我。没想到爸爸一句话把我“打发”了:“你自己走,每个人都要学会自立!”
   “什么?我认为我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啊!别人的家长可是天天接送,更何况你还有车。”
   “别管别人怎么样,这么近的路你自己走,我有我的工作,每个人都要学会自立!”爸爸打断了我的话,脸上似乎有了怒色。
   我不服气极了,用重重的摔门声表示我的愤怒。
   这段描写中的语言非常符合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而且“每个人都要学会自立”这句话出现了两次,既突出了爸爸的性格特点,又有力地表现了全文的中心。
   3.动作描写
   即通过人物的行为、动作,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思想情感、性格特征最真实的外化。生动形象的动作描写是表现人物鲜明特点,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方法。要注意的是,不需要把人物所有的动作毫无遗漏地一一描绘,只需要把最能呈现人物特点的动作描写出来即可;同时还要注意用词准确,选取那些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词语,准确、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如下面的一段描写: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妈妈放下包,背着手,踱着方步,来到了浴室。我心里打着小算盘:我倒想看看你有什么办法?平时教训我那么起劲,今天也为难为难你!想着,我踮起脚尖,拍拍妈妈的肩膀:“老妈,老薛惨败,这回看你的啦!”妈妈转过头,两手交叉在胸前,不紧不慢地问:“老薛,这玻璃上是什么?”
   细腻的动作描写,一下子就突出了妈妈干练的形象。
   另外,还有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恰当地进行心理描写,可以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人物真实、生动的特点往往表现在一些细节上,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进行细致生动的细节描写,也可以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事件典型,表现充分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典型事例来写,这样才能使人物活灵活现。可以是给人以冲击的大事件,也可以是平凡小事;可以是典型的一件事,也可以由若干件事連缀而成。如果是选用若干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必须要确定好主次,有详写,也有略写,才能突出事件的典型性。如《可爱聪明的妈妈》一文中所选取的事例:
   只见妈妈来到厨房,手里拿了一瓶醋和一块抹布。她把醋倒在抹布上,轻轻地擦在淋浴房的水垢上:“上中学时我们化学老师说过,去除水垢要用醋酸。食用醋里应该也有这个成分吧!”爸爸看着妈妈,露出了自叹不如的笑容:“呵呵,真行!”
   果然,半个小时后,当爸爸再次拿出抹布擦洗玻璃时,那些顽固的水垢全部被清除了。再用清水冲一下,玻璃又焕发了光彩,闪闪发亮!
   瞧,多聪明的妈妈!我毫不吝啬地向她举起了大拇指:“佩服!佩服!”
   这篇作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突出了妈妈“聪明”的特点,事例典型,表现充分。
   总之,写人记叙文在内容上要以表现人物特点为中心。首先要明确人物具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一定要鲜明;然后通过对人物的各种描写来呈现特点,人物的外貌描写可以给读者直接的印象,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可以让人物有血有肉、真实生动;再选择典型事件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
其他文献
“文似看山不喜平”,意为写文章犹如观赏山峰,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其实,写叙事类记叙文更是如此。当下中学生写叙事类作文最突出的问题,一是记事不能使人明了事件经过,二是叙事平淡,少有波澜。针对此类问题,笔者提供几种较实用的写作方法。   一、明确线索   写叙事类记叙文,必须做到清晰、完整。清晰,指叙事的条理性;完整,指要叙述出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要满足这一要求,最重要的,是作文要有一条
期刊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连茅圈”早已成为历史,“厕所革命”正推动越来越多乡村旧貌换新颜。这样的民生细节,折射着乡村变迁:“土坯房”变成钢筋混凝土小楼,“蓝灰黑”被时尚衣着取代,小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时间向前,中国农村向城镇化迈进,充满生机与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了富足诗意的生活。   城市,刻印着文明的进步,承载着无数
期刊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火硝烟四起。乱世干戈,残垣断壁,哀鸿遍野。这样的历史时代,是奇才雄出的时代,是蒙尘明珠大放光彩的时代,是各国绞尽脑汁相互倾轧,只为夺得天下江山社稷的时代。   诸葛亮,人称卧龙。如他的名号一般,他是潜伏于山林中的巨龙。他将智才谋略齐集一身,只为寻得明主,尽其才华,创建一个“千里江山举世清”的时代。人们都说,刘备得诸葛,如鱼得水。诸葛为刘备谋权献计,布好乱世硝烟中每一步棋。他担任丞
期刊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居里夫人   材料二: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黄旭华用“默默无闻”创造出了“惊涛骇浪”的人生。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人生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期刊
【解题钥匙】  一、考点梳理  在传记中,信息主要指的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筛选信息”即根据特定的要求从文章中检索并提炼相关信息。“整合信息”即根据特定要求,对筛选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重组。  二、答题方法  (一)遵循原则  1.尊重文本意识。即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完全排除自身主观因素的干扰,使筛选出来的信息是原生态的。  2.整体意识。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做题前一定要通读全文
期刊
名家引路  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荫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
期刊
“饭圈”指有共同追逐目标的粉丝团体,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饭圈”的目的性、聚集性特征更加突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近日有关“饭圈文化”和“偶像观养成”的建议引发了舆论热议,这已是她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关注这一话题。宋文新认为,理性地崇拜偶像,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相反,则会起到负作用。  各抒己见   @简单:青少年追星是成长中的正常需求,但如
期刊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读了上面的这幅漫画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同学们先看题目中漫画的内容:一个奔跑着的挥汗如雨的小孩,脚下是画好的脚印,一双握着毛笔、正点画脚印的大手,一句鼓励儿子的话语:“儿子,爸给
期刊
阅读文本一  悼念乔治·桑  〔法国〕雨 果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   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雖然与世长辞,然
期刊
入乎其内   一、明确读者对象   阅读书信类文章,首先要立足语境,明确读者对象。《谏逐客书》和《与妻书》都是“书”,但对象不同。前者写给皇帝,是随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疏;后者写给妻子,是传寄亲人、吐露心声的家信。《谏逐客书》中李斯面对秦王,以“臣”自称,深表效忠之意。文章开头指出自己听闻其他大臣提出逐客令,先将自己放在与大臣的对立面,避免直接对抗秦王,为秦王后来收回成命做铺垫。如此劝谏,避免了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