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废名的诗历来以难解但又意味深长而享益于30年代的诗坛。传统禅宗文化思想与西方文化思潮的自觉吸收与融汇对其诗歌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从这两个向度分析其诗,对于当下诗歌的创作具有其实意义。
关键词:废名;诗歌;禅宗;精神分析
作者简介:王世银(1973-),男,文学硕士,讲师,湖北人,现任教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当代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02
在现代诗歌史,废名以诗风空灵、诗意晦涩而成为一道难解的风景,导致此种晦涩风格的是其诗歌深层蕴含的庄禅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自觉吸纳与融汇。对于废名,禅宗不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生命境界和创作自觉的元素摄取。西方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等为代表的西方文学思潮的引入,使废名作为一个学者型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中自觉地加以实验。他一方面以禅宗之道来进行他的诗歌想象,从中化解人生苦闷、超脱现实;另一方面,他又生活在中西文化相互冲击交融的现代社会,学者型诗人的思维方式和现实生存状态又使他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吸收并自觉运用西方文化于诗歌的创作。从而造成了其诗古典中朦胧与现代中晦涩相互交织的独特现象。
废名的诗历来以难解但又意味深长而享益于30年代的诗坛,他的很多诗都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含蓄美,有如迷雾中的花,朦胧而又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庄禅哲理的积淀与西方文艺思想的渗透是理解废名诗歌“晦涩”与朦胧的两个向度。比如《海》,全诗只有简短的八句,但却意蕴深厚,让人沉思。
海
我立在池岸,/望那一朵好花,/亭亭玉立,
出水妙善,—
“我将永不爱海了。”
荷花微笑道:
“善男子,/花将长在你的海里。”
一、中国传统禅宗思想的浸润
1.禅的文化意象体系。作为一个从禅宗圣地走出来的现代诗人,废名自觉地运用了从禅宗文化中借鉴过来的意象原型,更重要的是几乎将这种运用贯穿了自己一生的诗歌写作中。在其素养所有诗作中都充分的构建了一个空灵梦幻般的意象体系。对应于禅宗的空蒙理念,诗人对诸如“灯”、“花”、“镜”、“海”等以禅悟为本、朦胧暗示的意象表达都是随缘而起、心智生发的自然流露,并无匠心经营的痕迹。其实,有关佛教文化对文学中的意象的影响,有人指出:“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的直接影响比较突出的表现在文学意象的构造上,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如幽林、荒寺、白云、月夜、寒松、夕照一类适于表现清旷闲适的审美理想的意象,他们本来是中国士大夫的一种具有隐逸倾向的自然情趣,一经佛教义理的点化与浸润便成為中国文学的不绝风流。另一种是诸如浮屠、香象、莲花、世间海、灯、晨钟等等属于佛教文化特有的意象,他们被大量的引进到文学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学的语汇与表现力。”对于废名,除了对单个禅宗意象的借鉴外,废名常常按照情绪的或联想的思维而不是事理把单个的意象组合在一处从而构建一个自然和谐的诗歌意境,這样其诗中的禅宗意象所透露出的象征意义是在诗所构成的整体氛围中得以实现的,而不是单一的存在,却有着一种内在的曼延性。因此,某一个意象一旦运用,便自觉地如滚雪球般膨胀开来联系到下一个关联的禅宗意象,而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充沛的意象体系。其意象的构建重点不在“象”的个体的符合情景,而是对于“意”的追求,使意象意境化。他诗中的意象体系就如他所言:“我的诗是天然的,是偶然的,是整个的不是零星的,不写而还是诗的。”可以这样说,废名在自己“偶然”的心智生发下把原本是单个的意象符合整体图景地和谐地串联成了起来,于是造就了其诗歌文本背后的一个整体性的禅化世界。
比如,《海》诗歌中的莲花、海、善男子等意象。莲花乃禅宗文化中最基本的圣洁之物,佛学认为其有净、香、可爱、柔软四德,即为美的象征。《海》诗中的“花”,显然是荷花。“花”、“海”与“善男子”三个禅的意象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禅宗意象体系。荷花它代表着人类的信仰和精神追求,此诗中废名以“莲花”的意象来寄托自己意欲脱俗离尘、清净无染的人生努力。
“善”更是佛家的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类心向往之的境界。 而海博大,汹涌无边,变化无常,是现实世界的典型概括。“海”这一中心意象贯穿全诗,并构成了纯净的“海”与世俗的“海”两种截然相反的境界,而“我”也就在两种境界间徘徊与浮沉,正是“花”的出现改变了“我”的认知与思维方式,于是,我由“爱海”而决定“不再爱海”了。
2.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我,一个“善男子”身处于丰富的现实世界里悠然自得,本来是喜爱这世间的生活的,但忽然有一天,我“立在池岸”领悟了“花”的纯净,洞察并痛恶了这世间的世俗后,我大声地宣布,“我将永不爱海了”。而荷花却微笑,“微笑”是“荷花”的姿态,并不严厉的批评却似乎给“我”上了一堂佛学课:人生需要修为,而你目前还是一个“善男子”,你不必浮躁,需要的却是修身养性,只有彻底悟透,只有到了那一刻,花自然地“将长在你的海里”。 这种情感转变是对于以前自身的否定,似乎也是对自己精神上的一种提升,仿佛“我”已经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实际上,“海”是无处不在、无法摆脱的,“我”又怎么可以与“海”彻底决裂呢?“花”的第二次提示才让“我”真正地明白应该从现实中“悟道”而不是脱离或逃避现实的桎梏。于是,“我”就经历了由“想不再爱海”而为“无法脱离海”的情感第二次转变,回归本原也许是唯一的解脱之道。废名的人生艺术化的态度正暗合了禅宗的“顺应本性”的佛法要义,禅宗以为,人类因外在的物欲、规范、名分等,使自己与“如”分离,永远不能“如我们本然”,永远地只能从外部观察自己,而禅的价值和根本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分离,使人类回复到“如”的状态。表现在废名的诗中就是“花”,“海”与“我”的对立与融合。废名对禅宗的参悟和修性通过这首诗凌厉尽致地展现出来,也表现了废名的一种通融的阅世态度。 《海》中“荷花”对于“我将永不爱海了”的态度的转变,完全契合了禅宗的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同样的例子,如佚诗《人间》里有这样的诗句:“我的泪是泪海之朵,/恰似莲花/不没于水/水上为仙”。废名对“莲花”这一意象的反复运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喜欢的程度,而与诗人对于真、善、美的信仰与追求融合为一个整体。
二、弗洛伊德思想的自觉吸收
这首诗也侵染有西方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子。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生的道路便是从本我到自我,然后再到超我的过程。所谓本我,也即最原始的我,是生而有我之我、是自然天然之我。而自我,指的则是“自己”这个意识的觉醒与探寻自己的努力,是人类特有的自我追问的开始。所谓超我,指的是伦理角度的、泛道德、超越世俗的“我”。
《海》诗中的“我”是复杂的,也是矛盾的。一个尘世间的“自我”长期处于实际的生活当中,对“海”给我的规范和法则也已经习惯并乐于接受,然而胸中的那个原始的对真、善、美渴求的欲望却使“本我”无法消失,于是,当我站在能够寄托我理想与欲望的“花”面前时,我终于发现了“自我”的庸俗和无为,我大声地疾呼“我将永不爱海了”,我要回到“本我”,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存。无奈的是,“海”这个巨大的道德和行为法则却监视着我的梦幻,让我明白“花将长在你的海里”,欲望和理想是与尘世间的无形压力纠缠在一起的,冲突和矛盾无法消除,于是,“本我”只能被放弃,因为我的生活始终是要受到“超我”支配和监控的。诗人从爱“海”到不想再爱“海”,最后却无力做到摆脱“海”的行为过程就是诗人的心灵认识过程,诗中的“我”在分裂和统一中复杂化为一个真实的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仿佛给了废名某些启示,也正是这种启示使废名的這首诗体现了一个真实的学者型废名。
废名饱含禅宗文化内涵的意象运用,不仅仅丰富了30年代的现代诗坛,更为重要的是为当下的新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启示。当下,在口水化诗盛行的年代,废名的诗因饱含厚重的禅宗哲理而被简约易懂的白话诗边缘化了。当新诗走完它的百年历程,我们回头打量方明白废名的独特意象运用对于当下传统文化精神缺失的诗坛的启示意义。在今天,新诗似乎重回到了五四时期“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而不重想象”的悲哀中,很多新诗人一味地对语言进行玩弄,不是使新诗沦为口水化的苍白叙述,就是使新诗变得艰涩拗口。而废名的禅宗文化诗歌对于当下“个人性”话语和“下半身”写作的诗坛,对于填补有关学者指出的“非诗化”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价值。在我们呼唤诗歌精神重建的今天,废名诗作以对传统禅宗文化的真诚体悟和对西方文化元素的自觉吸收的诗歌创作,为当下新诗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健康的走向提供了至少是一种新的方向,从这一价值上论,废名其诗歌是值得我們思索和尊敬的。
参考文献:
[1]谭桂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
[2]废名:《谈新诗》,第217页。
[3]王永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下)》,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83页。
[4]有关诗歌精神重建方面的话题请参见吕进《三大重建:新诗,二次革命与再次复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关键词:废名;诗歌;禅宗;精神分析
作者简介:王世银(1973-),男,文学硕士,讲师,湖北人,现任教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当代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02
在现代诗歌史,废名以诗风空灵、诗意晦涩而成为一道难解的风景,导致此种晦涩风格的是其诗歌深层蕴含的庄禅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自觉吸纳与融汇。对于废名,禅宗不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生命境界和创作自觉的元素摄取。西方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等为代表的西方文学思潮的引入,使废名作为一个学者型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中自觉地加以实验。他一方面以禅宗之道来进行他的诗歌想象,从中化解人生苦闷、超脱现实;另一方面,他又生活在中西文化相互冲击交融的现代社会,学者型诗人的思维方式和现实生存状态又使他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吸收并自觉运用西方文化于诗歌的创作。从而造成了其诗古典中朦胧与现代中晦涩相互交织的独特现象。
废名的诗历来以难解但又意味深长而享益于30年代的诗坛,他的很多诗都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含蓄美,有如迷雾中的花,朦胧而又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庄禅哲理的积淀与西方文艺思想的渗透是理解废名诗歌“晦涩”与朦胧的两个向度。比如《海》,全诗只有简短的八句,但却意蕴深厚,让人沉思。
海
我立在池岸,/望那一朵好花,/亭亭玉立,
出水妙善,—
“我将永不爱海了。”
荷花微笑道:
“善男子,/花将长在你的海里。”
一、中国传统禅宗思想的浸润
1.禅的文化意象体系。作为一个从禅宗圣地走出来的现代诗人,废名自觉地运用了从禅宗文化中借鉴过来的意象原型,更重要的是几乎将这种运用贯穿了自己一生的诗歌写作中。在其素养所有诗作中都充分的构建了一个空灵梦幻般的意象体系。对应于禅宗的空蒙理念,诗人对诸如“灯”、“花”、“镜”、“海”等以禅悟为本、朦胧暗示的意象表达都是随缘而起、心智生发的自然流露,并无匠心经营的痕迹。其实,有关佛教文化对文学中的意象的影响,有人指出:“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的直接影响比较突出的表现在文学意象的构造上,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如幽林、荒寺、白云、月夜、寒松、夕照一类适于表现清旷闲适的审美理想的意象,他们本来是中国士大夫的一种具有隐逸倾向的自然情趣,一经佛教义理的点化与浸润便成為中国文学的不绝风流。另一种是诸如浮屠、香象、莲花、世间海、灯、晨钟等等属于佛教文化特有的意象,他们被大量的引进到文学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学的语汇与表现力。”对于废名,除了对单个禅宗意象的借鉴外,废名常常按照情绪的或联想的思维而不是事理把单个的意象组合在一处从而构建一个自然和谐的诗歌意境,這样其诗中的禅宗意象所透露出的象征意义是在诗所构成的整体氛围中得以实现的,而不是单一的存在,却有着一种内在的曼延性。因此,某一个意象一旦运用,便自觉地如滚雪球般膨胀开来联系到下一个关联的禅宗意象,而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充沛的意象体系。其意象的构建重点不在“象”的个体的符合情景,而是对于“意”的追求,使意象意境化。他诗中的意象体系就如他所言:“我的诗是天然的,是偶然的,是整个的不是零星的,不写而还是诗的。”可以这样说,废名在自己“偶然”的心智生发下把原本是单个的意象符合整体图景地和谐地串联成了起来,于是造就了其诗歌文本背后的一个整体性的禅化世界。
比如,《海》诗歌中的莲花、海、善男子等意象。莲花乃禅宗文化中最基本的圣洁之物,佛学认为其有净、香、可爱、柔软四德,即为美的象征。《海》诗中的“花”,显然是荷花。“花”、“海”与“善男子”三个禅的意象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禅宗意象体系。荷花它代表着人类的信仰和精神追求,此诗中废名以“莲花”的意象来寄托自己意欲脱俗离尘、清净无染的人生努力。
“善”更是佛家的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类心向往之的境界。 而海博大,汹涌无边,变化无常,是现实世界的典型概括。“海”这一中心意象贯穿全诗,并构成了纯净的“海”与世俗的“海”两种截然相反的境界,而“我”也就在两种境界间徘徊与浮沉,正是“花”的出现改变了“我”的认知与思维方式,于是,我由“爱海”而决定“不再爱海”了。
2.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我,一个“善男子”身处于丰富的现实世界里悠然自得,本来是喜爱这世间的生活的,但忽然有一天,我“立在池岸”领悟了“花”的纯净,洞察并痛恶了这世间的世俗后,我大声地宣布,“我将永不爱海了”。而荷花却微笑,“微笑”是“荷花”的姿态,并不严厉的批评却似乎给“我”上了一堂佛学课:人生需要修为,而你目前还是一个“善男子”,你不必浮躁,需要的却是修身养性,只有彻底悟透,只有到了那一刻,花自然地“将长在你的海里”。 这种情感转变是对于以前自身的否定,似乎也是对自己精神上的一种提升,仿佛“我”已经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实际上,“海”是无处不在、无法摆脱的,“我”又怎么可以与“海”彻底决裂呢?“花”的第二次提示才让“我”真正地明白应该从现实中“悟道”而不是脱离或逃避现实的桎梏。于是,“我”就经历了由“想不再爱海”而为“无法脱离海”的情感第二次转变,回归本原也许是唯一的解脱之道。废名的人生艺术化的态度正暗合了禅宗的“顺应本性”的佛法要义,禅宗以为,人类因外在的物欲、规范、名分等,使自己与“如”分离,永远不能“如我们本然”,永远地只能从外部观察自己,而禅的价值和根本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分离,使人类回复到“如”的状态。表现在废名的诗中就是“花”,“海”与“我”的对立与融合。废名对禅宗的参悟和修性通过这首诗凌厉尽致地展现出来,也表现了废名的一种通融的阅世态度。 《海》中“荷花”对于“我将永不爱海了”的态度的转变,完全契合了禅宗的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同样的例子,如佚诗《人间》里有这样的诗句:“我的泪是泪海之朵,/恰似莲花/不没于水/水上为仙”。废名对“莲花”这一意象的反复运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喜欢的程度,而与诗人对于真、善、美的信仰与追求融合为一个整体。
二、弗洛伊德思想的自觉吸收
这首诗也侵染有西方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子。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生的道路便是从本我到自我,然后再到超我的过程。所谓本我,也即最原始的我,是生而有我之我、是自然天然之我。而自我,指的则是“自己”这个意识的觉醒与探寻自己的努力,是人类特有的自我追问的开始。所谓超我,指的是伦理角度的、泛道德、超越世俗的“我”。
《海》诗中的“我”是复杂的,也是矛盾的。一个尘世间的“自我”长期处于实际的生活当中,对“海”给我的规范和法则也已经习惯并乐于接受,然而胸中的那个原始的对真、善、美渴求的欲望却使“本我”无法消失,于是,当我站在能够寄托我理想与欲望的“花”面前时,我终于发现了“自我”的庸俗和无为,我大声地疾呼“我将永不爱海了”,我要回到“本我”,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存。无奈的是,“海”这个巨大的道德和行为法则却监视着我的梦幻,让我明白“花将长在你的海里”,欲望和理想是与尘世间的无形压力纠缠在一起的,冲突和矛盾无法消除,于是,“本我”只能被放弃,因为我的生活始终是要受到“超我”支配和监控的。诗人从爱“海”到不想再爱“海”,最后却无力做到摆脱“海”的行为过程就是诗人的心灵认识过程,诗中的“我”在分裂和统一中复杂化为一个真实的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仿佛给了废名某些启示,也正是这种启示使废名的這首诗体现了一个真实的学者型废名。
废名饱含禅宗文化内涵的意象运用,不仅仅丰富了30年代的现代诗坛,更为重要的是为当下的新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启示。当下,在口水化诗盛行的年代,废名的诗因饱含厚重的禅宗哲理而被简约易懂的白话诗边缘化了。当新诗走完它的百年历程,我们回头打量方明白废名的独特意象运用对于当下传统文化精神缺失的诗坛的启示意义。在今天,新诗似乎重回到了五四时期“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而不重想象”的悲哀中,很多新诗人一味地对语言进行玩弄,不是使新诗沦为口水化的苍白叙述,就是使新诗变得艰涩拗口。而废名的禅宗文化诗歌对于当下“个人性”话语和“下半身”写作的诗坛,对于填补有关学者指出的“非诗化”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价值。在我们呼唤诗歌精神重建的今天,废名诗作以对传统禅宗文化的真诚体悟和对西方文化元素的自觉吸收的诗歌创作,为当下新诗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健康的走向提供了至少是一种新的方向,从这一价值上论,废名其诗歌是值得我們思索和尊敬的。
参考文献:
[1]谭桂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
[2]废名:《谈新诗》,第217页。
[3]王永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下)》,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83页。
[4]有关诗歌精神重建方面的话题请参见吕进《三大重建:新诗,二次革命与再次复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