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种方式,旨在促进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和效益提升。然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由于种种原因在审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有效履行审计职责。随着近年来外部审计愈发盛行,本文试图引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可行性,实现途径,进而倡导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与外部审计协调与配合,实现审计工作优化。
关键词:内部审计 外部化 协调与配合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的优劣关系重大,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实现审计工作优化,已迫在眉睫。本文试图引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探讨外部审计可行性和途径,以期重塑内部审计工作,达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调与配合,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可行性分析
1.内部审计的问题与不足。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发挥作用不言而喻,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内部审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开展审计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本单位不需要开展审计,对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而审计人员配备也较少,审计人员的素质也难以适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二是审计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工作难以达到独立审计要求,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很多事业单位审计机构未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往往与纪委部门并在一起,缺少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无法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而只有内部审计机构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事业单位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工作也不够规范。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不像国家审计部门或专业审计机构,没有制定具体详细的审计准则和实施办法,法规制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中,就会遇到审计工作无章可循,造成工作不规范,带有主观因素,审计质量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内部审计外部化优势。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将单位内部的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委托外部审计机构执行。实质上,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进行外延,拓展了单位组织的空间,是组织网络化和虚拟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相对于内部审计,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委托了专业的审计机构,一是节约单位人力和物力成本。从经济角度来说,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的投入、教育培训等成本,挑选专业审计机构,获取更加优质的审计服务。二是提高审计质量、规范性和独立性。正是由于其专业性,外部审计的审计质量往往更高,审计更规范合理,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关联,因此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够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极大提高审计的独立性。三是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升。同事内部审计外部化还能给事业单位带来难得的学习机会,有力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通过与外部审计师密切协作,及时掌握和熟悉最新的审计要求和规范规范,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对单位审计工作起到很好地补充和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部审计的问题和不足,缓解单位审计发展面临的矛盾,利用外部审计优势提高单位了审计工作质量。既然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为事业单位带来成本优势、审计质量和效果,并能克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那么选择外部审计是可行的。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途径
从以上分析来看,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中不可或缺,这与事业单位特殊性有关,不能消除,只能加强。但要加强审计工作,引入外部审计就变得非常重要。针对事业单位如何实现内部审计外部化,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和审计项目特点,提出以下三类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途径。
1.事业单位关键工作审计外部化。关键工作是事业单位核心工作,重要的审计项目,正是因為重要,事业单位对其审计质量就更加重视,其审计要求也会更高。因此,适当引入专业性强的外部审计机构,协助做好关键审计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但也要注重外部审计机构可信度,毕竟讲单位的重要审计活动委托给外部审计人员,容易泄露单位信息,造成没必要的损失。因此,关键工作审计外部化,要慎重选择,应选择具有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资质较高、信誉较好、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事业单位基础工作审计外部化。相对于关键工作,基础性工作就是审计的日常工作,往往审计项目比较多,虽然不是特别重要,但费时费力。如果将这些基础性工作委托外部审计部门开展,即内部审计职能外包,可以有效解决内部审计人员不足问题,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让内部审计人员从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时间和精力更专注于单位的重要工作上来。
3.参考外部专业审计机构的咨询建议。严格说来,参考外部审计机构的咨询建议,更像是请了个审计顾问,工作还是要内部审计来完成。通过采纳外部审计意见,咨询审计要点,对帮助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是有非常大的好处。不仅能够获取有效的实践经验,及时请教审计难点和问题,得到审计工作建议,还能够一定程度减少请进来产生的较高费用。通过获取顾问咨询服务,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开展审计工作,取得较好的审计质量和效果。
三、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相关建议
显然,事业单位采取内部审计外部化有诸多好处,但也有局限性,更不能取代内部审计。单位应根据自身审计工作特点,合理选择外部化形式,选择恰当的外部审计机构,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
1.要继续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单位极其重要的监督活动,不能削弱,还应加强。通过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认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使之直接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审计职责。同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实现内部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防范审计风险,使内部审计有章可循。加强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培养,着力提供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选择素质过硬,能力突出,品行良好的人员充实到单位内部审计队伍中,以适应审计工作需要。
2.适当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事业单位要突破传统思维禁锢,转变管理方式,根据单位工作特点和需要,合理选择外部审计类型和审计机构,选择那些审计质量信得过,具有较强专业性和独立性的审计机构,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外部化来实现单位目标。通过借助外部审计机构的专业化审计,可以弥补单位内部审计的问题和不足,节约成本,还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同时对内部人员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3.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协调与配合。事业单位要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就应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协调与配合,合理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外,充分利用外部审计资源。事业单位不能完全受托外部审计机构,要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协调、沟通,并对其审计工作加以监督管理。同时,积极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沟通与联系,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就是参与外部化审计工作,创造了学习机会,通过向外部专业审计师学习,提高其审计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应努力维护好单位利益,积极配合和支持外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对于外部审计人员来说,就是表明审计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勇.浅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视点,2009(9).
[2]张国伟,胡洁.对我国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23).
[3]王红侠.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10(6).
[4]辛丽华.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J].经济师,2009(2).
关键词:内部审计 外部化 协调与配合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的优劣关系重大,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实现审计工作优化,已迫在眉睫。本文试图引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探讨外部审计可行性和途径,以期重塑内部审计工作,达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调与配合,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可行性分析
1.内部审计的问题与不足。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发挥作用不言而喻,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内部审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开展审计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本单位不需要开展审计,对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而审计人员配备也较少,审计人员的素质也难以适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二是审计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工作难以达到独立审计要求,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很多事业单位审计机构未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往往与纪委部门并在一起,缺少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无法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而只有内部审计机构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事业单位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工作也不够规范。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不像国家审计部门或专业审计机构,没有制定具体详细的审计准则和实施办法,法规制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中,就会遇到审计工作无章可循,造成工作不规范,带有主观因素,审计质量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内部审计外部化优势。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将单位内部的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委托外部审计机构执行。实质上,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进行外延,拓展了单位组织的空间,是组织网络化和虚拟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相对于内部审计,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委托了专业的审计机构,一是节约单位人力和物力成本。从经济角度来说,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的投入、教育培训等成本,挑选专业审计机构,获取更加优质的审计服务。二是提高审计质量、规范性和独立性。正是由于其专业性,外部审计的审计质量往往更高,审计更规范合理,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关联,因此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够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极大提高审计的独立性。三是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升。同事内部审计外部化还能给事业单位带来难得的学习机会,有力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通过与外部审计师密切协作,及时掌握和熟悉最新的审计要求和规范规范,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对单位审计工作起到很好地补充和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部审计的问题和不足,缓解单位审计发展面临的矛盾,利用外部审计优势提高单位了审计工作质量。既然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为事业单位带来成本优势、审计质量和效果,并能克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那么选择外部审计是可行的。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途径
从以上分析来看,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中不可或缺,这与事业单位特殊性有关,不能消除,只能加强。但要加强审计工作,引入外部审计就变得非常重要。针对事业单位如何实现内部审计外部化,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和审计项目特点,提出以下三类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途径。
1.事业单位关键工作审计外部化。关键工作是事业单位核心工作,重要的审计项目,正是因為重要,事业单位对其审计质量就更加重视,其审计要求也会更高。因此,适当引入专业性强的外部审计机构,协助做好关键审计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但也要注重外部审计机构可信度,毕竟讲单位的重要审计活动委托给外部审计人员,容易泄露单位信息,造成没必要的损失。因此,关键工作审计外部化,要慎重选择,应选择具有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资质较高、信誉较好、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事业单位基础工作审计外部化。相对于关键工作,基础性工作就是审计的日常工作,往往审计项目比较多,虽然不是特别重要,但费时费力。如果将这些基础性工作委托外部审计部门开展,即内部审计职能外包,可以有效解决内部审计人员不足问题,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让内部审计人员从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时间和精力更专注于单位的重要工作上来。
3.参考外部专业审计机构的咨询建议。严格说来,参考外部审计机构的咨询建议,更像是请了个审计顾问,工作还是要内部审计来完成。通过采纳外部审计意见,咨询审计要点,对帮助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是有非常大的好处。不仅能够获取有效的实践经验,及时请教审计难点和问题,得到审计工作建议,还能够一定程度减少请进来产生的较高费用。通过获取顾问咨询服务,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开展审计工作,取得较好的审计质量和效果。
三、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相关建议
显然,事业单位采取内部审计外部化有诸多好处,但也有局限性,更不能取代内部审计。单位应根据自身审计工作特点,合理选择外部化形式,选择恰当的外部审计机构,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
1.要继续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单位极其重要的监督活动,不能削弱,还应加强。通过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认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使之直接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审计职责。同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实现内部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防范审计风险,使内部审计有章可循。加强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培养,着力提供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选择素质过硬,能力突出,品行良好的人员充实到单位内部审计队伍中,以适应审计工作需要。
2.适当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事业单位要突破传统思维禁锢,转变管理方式,根据单位工作特点和需要,合理选择外部审计类型和审计机构,选择那些审计质量信得过,具有较强专业性和独立性的审计机构,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外部化来实现单位目标。通过借助外部审计机构的专业化审计,可以弥补单位内部审计的问题和不足,节约成本,还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同时对内部人员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3.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协调与配合。事业单位要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就应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协调与配合,合理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外,充分利用外部审计资源。事业单位不能完全受托外部审计机构,要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协调、沟通,并对其审计工作加以监督管理。同时,积极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沟通与联系,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就是参与外部化审计工作,创造了学习机会,通过向外部专业审计师学习,提高其审计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应努力维护好单位利益,积极配合和支持外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对于外部审计人员来说,就是表明审计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勇.浅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视点,2009(9).
[2]张国伟,胡洁.对我国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23).
[3]王红侠.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10(6).
[4]辛丽华.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J].经济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