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别处》系列纪录片是北京电视台纪实高清频道2013年着力打造的一部作品。主要的拍摄对象是那些远离城市寻找梦想的年轻人。由于很多场景都要涉及到海洋运动,所以这给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所带来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上一期的文章中,介绍了我们在拍摄潜水教学过程中平静水域(游泳池)训练的场景。其实对于后面几天的户外拍摄来说,在游泳池中拍摄的难度相对还要小一些,而我们马上要迎来的是一个新的挑战。
风浪中依旧拍摄
按照潜水课程的设置,平静水域训练一天之后学员们要转战公开水域进行训练。我们本次拍摄公开水域的地点是位于三亚东北的分界洲岛。天公不作美,昨天拍摄还是晴空万里,而今天就已经是阴云密布了。更糟糕的是海面风浪很大,虽然在去年笔者有过数次潜水的经验,但是面对这样的天气还要进行水下拍摄,心里不免有一些忐忑。
首先做一下潜水科普,个人认为在潜水摄影过程中最考验一个潜水员的中性浮力。中性浮力是一个潜水术语,简单来说,如果一件物体浮出水面,我们称它为具有正浮力;如果它沉下去,我们称它为具有负浮力;不浮也不沉,我们就称它为中性浮力。众所周知,水中是一个三维坐标系的世界,除了前后左右之外还有上下两个方向。浮力一旦控制不好很容易到处乱窜,当然,如果浪比较大的话对于我们这种经验不足的潜水者来说挑战还是非常大的。
为了和以往拍摄的画面角度有所不同,我们使用一根长杆固定GoPro,摄影师利用中性浮力技巧贴在教练和学员的上方来进行跟拍,这样就相当于一个鱼眼镜头近距离在拍摄对象前方跟拍,这种种特写镜头非常有冲击力,在一般的纪录片中也很少见到。由于下潜的深度在10-20米之间,所以上次提到的佳能EOS 5D Mark II防水罩在这个场景中已经不再适用,整个潜水拍摄我们是使用了3台GoPro进行拍摄的,后期看素材仍然感觉在稳定性上有一些问题。希望随着设备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用比较低廉的成本拍摄到更好的水下画面。
在这次公开水域的拍摄过程中我对于声音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水面上的录音。一般这种场景的录音难度比较大,我们使用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案来进行解决。我们将一些水面上对话的场景安排在离岸边比较近的地方,摄影师用GoPro和拍摄对象在水中,岸上会有助手使用长挑竿的方式进行录音,因为我们的景别都卡得比较紧或者直接避掉岸边,所以这种镜头的视听感觉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长焦高速拍摄
还好并不是每一个场景的拍摄都是这么困难的,为了拍摄一些三亚的环境镜头,我们这天来到了大东海。椰树婆娑,蓝天碧海,终于有时间看一看三亚的海边风光。当然,往往类似于沙滩这样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是看起来不错但拍出来感觉不好,主要是因为画面比较杂乱主体不明晰。为此我们准备了一只EF卡口的70-200mm镜头,并加上一个2倍的增距镜,这样就可以捕捉到非常有趣的海滩众生相。索尼NEX-FS700搭配这样的镜头进行高速拍摄也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拍摄摩托艇、快艇这样的高速运动的物体,超长焦推上去进行近景或特写的高速拍摄,画面非常有新鲜的视觉感受。
我们都知道超长焦镜头想保持稳定是非常困难的,很轻微的一个抖动都会造成画面无法使用。FS700可以进行一个全高清10倍升格的拍摄,在这样的速率下原来那些不经意的镜头抖动都变成了比较顺滑的移动,而这种镜头的连续剪辑看起来还挺舒服。这也是这次使用长焦拍摄高速画面的一个不经意间的发现。
升格拍摄的韵味
其实高速摄影在纪录片中的应用还不只这些,我们在上一期中提到了手持摄影机进行高速拍摄的一些感受。在后续的拍摄中我们仍然在很多场景中使用了手持高速摄影。
我们拍摄的第二个人物是一个“80后”的大排档老板,他和自己的哥哥共同经营一家大排档,与其他店面的区别是他们利用淘宝开了一家网店,很多顾客通过网络点菜之后来到大排档就餐。这使他们的生意要比周围的店面火爆不少。这种大数据时代下的经营方式让我们非常感兴趣,于是决定拍一下这个人物。
我们来到现场看到这个海鲜夜市的规模非常大,大场面拍摄效果应该不错。但是小场面的情节拍摄其实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很多烹调的拍摄手法在诸如《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纪录片中观众都已经见过了。我们经过商量之后对场景的拍摄有了一个初步的感觉。
首先,老板在大排档的环境中操作电脑经营网店,这是一个亮点。我们使用小设备配移动滑轨拍摄了一组镜头表现这样的一个情节;其次,老板哥哥炒菜的画面我们决定使用索尼NEX-FS700进行高速摄影,主要想抓住的是大火喷出的场面。一开始我们使用长焦推上去拍摄,发现效果不是太理想。火在高速状态下的质感是有了,但是总觉得缺乏一些韵律和冲击力。于是我干脆把机器拿下来贴近拍摄,这样其实在高速的状态下还会产生一个比较舒服的运动,炒菜的场景于是也产生了一种韵味。
其实整个拍摄进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多感触,尤其是对于高速摄影的使用。还记得这种机器刚出来的时候,大家还都是怀着猎奇的心态去寻找很多极具速度感或者以前无法拍摄的场景去拍。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这种小型高速设备其实更方便我们去表现很多看似很平常的场景。尤其是原来很多看起来怎么拍都不会出太好效果的场面,通过这种升格的拍摄可以将其进行写意化处理。这种手法对于纪录片的拍摄来说还是非常实用的。
风浪中依旧拍摄
按照潜水课程的设置,平静水域训练一天之后学员们要转战公开水域进行训练。我们本次拍摄公开水域的地点是位于三亚东北的分界洲岛。天公不作美,昨天拍摄还是晴空万里,而今天就已经是阴云密布了。更糟糕的是海面风浪很大,虽然在去年笔者有过数次潜水的经验,但是面对这样的天气还要进行水下拍摄,心里不免有一些忐忑。
首先做一下潜水科普,个人认为在潜水摄影过程中最考验一个潜水员的中性浮力。中性浮力是一个潜水术语,简单来说,如果一件物体浮出水面,我们称它为具有正浮力;如果它沉下去,我们称它为具有负浮力;不浮也不沉,我们就称它为中性浮力。众所周知,水中是一个三维坐标系的世界,除了前后左右之外还有上下两个方向。浮力一旦控制不好很容易到处乱窜,当然,如果浪比较大的话对于我们这种经验不足的潜水者来说挑战还是非常大的。
为了和以往拍摄的画面角度有所不同,我们使用一根长杆固定GoPro,摄影师利用中性浮力技巧贴在教练和学员的上方来进行跟拍,这样就相当于一个鱼眼镜头近距离在拍摄对象前方跟拍,这种种特写镜头非常有冲击力,在一般的纪录片中也很少见到。由于下潜的深度在10-20米之间,所以上次提到的佳能EOS 5D Mark II防水罩在这个场景中已经不再适用,整个潜水拍摄我们是使用了3台GoPro进行拍摄的,后期看素材仍然感觉在稳定性上有一些问题。希望随着设备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用比较低廉的成本拍摄到更好的水下画面。
在这次公开水域的拍摄过程中我对于声音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水面上的录音。一般这种场景的录音难度比较大,我们使用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案来进行解决。我们将一些水面上对话的场景安排在离岸边比较近的地方,摄影师用GoPro和拍摄对象在水中,岸上会有助手使用长挑竿的方式进行录音,因为我们的景别都卡得比较紧或者直接避掉岸边,所以这种镜头的视听感觉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长焦高速拍摄
还好并不是每一个场景的拍摄都是这么困难的,为了拍摄一些三亚的环境镜头,我们这天来到了大东海。椰树婆娑,蓝天碧海,终于有时间看一看三亚的海边风光。当然,往往类似于沙滩这样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是看起来不错但拍出来感觉不好,主要是因为画面比较杂乱主体不明晰。为此我们准备了一只EF卡口的70-200mm镜头,并加上一个2倍的增距镜,这样就可以捕捉到非常有趣的海滩众生相。索尼NEX-FS700搭配这样的镜头进行高速拍摄也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拍摄摩托艇、快艇这样的高速运动的物体,超长焦推上去进行近景或特写的高速拍摄,画面非常有新鲜的视觉感受。
我们都知道超长焦镜头想保持稳定是非常困难的,很轻微的一个抖动都会造成画面无法使用。FS700可以进行一个全高清10倍升格的拍摄,在这样的速率下原来那些不经意的镜头抖动都变成了比较顺滑的移动,而这种镜头的连续剪辑看起来还挺舒服。这也是这次使用长焦拍摄高速画面的一个不经意间的发现。
升格拍摄的韵味
其实高速摄影在纪录片中的应用还不只这些,我们在上一期中提到了手持摄影机进行高速拍摄的一些感受。在后续的拍摄中我们仍然在很多场景中使用了手持高速摄影。
我们拍摄的第二个人物是一个“80后”的大排档老板,他和自己的哥哥共同经营一家大排档,与其他店面的区别是他们利用淘宝开了一家网店,很多顾客通过网络点菜之后来到大排档就餐。这使他们的生意要比周围的店面火爆不少。这种大数据时代下的经营方式让我们非常感兴趣,于是决定拍一下这个人物。
我们来到现场看到这个海鲜夜市的规模非常大,大场面拍摄效果应该不错。但是小场面的情节拍摄其实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很多烹调的拍摄手法在诸如《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纪录片中观众都已经见过了。我们经过商量之后对场景的拍摄有了一个初步的感觉。
首先,老板在大排档的环境中操作电脑经营网店,这是一个亮点。我们使用小设备配移动滑轨拍摄了一组镜头表现这样的一个情节;其次,老板哥哥炒菜的画面我们决定使用索尼NEX-FS700进行高速摄影,主要想抓住的是大火喷出的场面。一开始我们使用长焦推上去拍摄,发现效果不是太理想。火在高速状态下的质感是有了,但是总觉得缺乏一些韵律和冲击力。于是我干脆把机器拿下来贴近拍摄,这样其实在高速的状态下还会产生一个比较舒服的运动,炒菜的场景于是也产生了一种韵味。
其实整个拍摄进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多感触,尤其是对于高速摄影的使用。还记得这种机器刚出来的时候,大家还都是怀着猎奇的心态去寻找很多极具速度感或者以前无法拍摄的场景去拍。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这种小型高速设备其实更方便我们去表现很多看似很平常的场景。尤其是原来很多看起来怎么拍都不会出太好效果的场面,通过这种升格的拍摄可以将其进行写意化处理。这种手法对于纪录片的拍摄来说还是非常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