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课堂中师生互动模式的探索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ool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动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较常规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改变和突破。本文首先阐述了转动课堂的含义及优势,然后从转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入手,分析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现状,指出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又对转动课堂中师生如何互动作出了实施方案。在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互动对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基于转动课堂这种新型的课堂模式下,更能发挥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效果。
  一、转动课堂的含义及优势
  (一)转动课堂
  转动课堂即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摆在首位,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基本教学模式。
  “转”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转型,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为主,培养学生的模式由知识传授型转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转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转变,将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转为师生互动探究法、启示法、学生讨论等教学方法;三是转体,指在课堂中教学要围绕学生进行,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培养,转变传统的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教学理念。
  “动”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互动,这种互动不单单指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互动探究、开展讨论的情境,教师设置问题以此来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有利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即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
  行合一。
  (二)转动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转变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最大程度地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容易造成在学习过程中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情况。转动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在课堂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课堂中如何选择教学的内容、方式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及能力来确定,教师不再以单一的讲授法来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灵活多样。这样既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转动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习,也不是無目的地看一遍将要学习的内容,而是学生在上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案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后仍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答疑解惑。由于学生在课前就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教师再对其进行深化,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
  转动课堂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时间最多不超过一课时的60%,其余时间用来进行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这不仅体现了教学相长,还能在集体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使得师生之间互动增强。这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二、课堂师生互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还必须注重如何在教学中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发挥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在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互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与教师或同学的互动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下去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认为知识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与学生有效互动,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解决问题,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平等、合作、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生敬爱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师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与教师和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现状分析
  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本质就是一种师生之间合作性的学习。如果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没有互动,就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促进与提高,也无法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互动的重要性,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对课堂师生互动重视力度不够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选择能在有限时间内最快提升学生成绩的教学方法等,这样就导致在课堂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略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愿意选择更有利于尽快提高成绩的讲授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节省时间、易使学生掌握知识、可以有效地应付考试等优点。但是,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互动很少甚至没有互动,往往是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即使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会与学生互动,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互动、哪些学生参与互动,基本上也是由教师决定的。   (二)学生在课堂中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课堂中活跃的往往只是小部分的“优生”,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互动与他无关,在有限的课堂师生互动中的积极性不高,选择被动地接受知识,甚至做一名“观众”。
  (三)课堂互动形式单一
  很多教师认为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是问答,这种形式的互动只停留在表层。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是填空式、反问式等封闭性的形式,答案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直接出现的。这样的问题互动形式既没有深度挖掘学习内容,也无法启发学生思考,所以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转动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措施
  转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主要目的是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究讨论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师生双向的互动,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精心挑选课堂互动内容
  课堂中互动的内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设计互动内容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启發学生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教师不要局限于某些内容,可以是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是要讲授的新内容,也可以是学生自学而教师没有精讲的内容等。例如,在讲授新内容时,教师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课前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掌握程度,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简单的问题由学生自行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师生共同寻找答案,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
  (二)创设师生互动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出有利于师生之间互动的情景。这一情境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学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一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内容,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情景剧,将学生带入到课本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黑奴当时的处境,然后让学生设想当看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时的心情,给学生时间,分别让他们发表对《宣言》的看法。这样能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的互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还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三)选择适合课堂互动的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是否适合教学内容,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在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讨论式、探究式、答疑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课堂实际情况、学生的能力等诸多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四)课后的师生互动
  教师可根据课上学生反馈的情况,在课后为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答疑,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种在课堂外进行的个别指导,不仅有利于解决学生的问题,还可以使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和谐融洽。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师生之间的互动已经不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借助网络平台与所有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得出答案;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样的交流讨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使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得到及时解决,使师生的沟通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结语
  师生有效互动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往往被简化甚至被忽略。转动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发挥,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转动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学习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深度理解,也使得师生之间在情感上、思想上得到互动和交流,弥补了传统课堂在师生互动上的不足。但转动课堂不是对传统课堂的彻底颠覆,而是在继承传统课堂优点的同时对其进行改进,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其他文献
阅读是人们不断进步的动力,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走向。阅读有助于国家的蓬勃发展,因此,教师应把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汉语作为少数民族的第二语言,其读写能力一般低于听说能力。每个人都要学会汉语,而阅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学校汉语阅读现状很有必要。  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延边地区现状和延边地区朝鲜族学校的现状,第
期刊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当时,家乡是苏北平原盐城县南洋人民公社的一个农村大队,那里有着浓浓的野趣、良好的生态、醇厚的乡情。那绿树的掩映之下满是槐树、榆树、杨树和柳树的影子。家家户户门前的晒谷场一般或拔地而起一棵苦楝树,或高耸着一棵洋槐树。到了炎热的夏季,一家人加上串门的邻居就在大树下纳凉、吃饭,拉家常。飞鸟常常和大树为伍,整天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开着不同的“会议”,小河里、沟渠里、池塘里的水都是清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人们要重视各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研究了江西采茶戏中采茶舞的特征,希望对有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江西采茶戏概述  江西采茶戏是一种优秀地方戏曲文化,它展示了江西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地域风情。它依托采茶动作,展示了江西人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文情怀。江西是我国的产茶大省,拥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随着采茶歌的发展,采茶舞逐渐发展起来。通过融入民族
期刊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瞬之间,新中国迎来了七十华诞。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回顾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崛起的光辉历史,感悟中华儿女在砥砺奋进中的浓浓情怀,激发广大青少年的愛国热情,可谓十分必要。  在艰难困苦中崛起的中华民族  北宋哲学家张载在《西铭》中写道“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意思是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人如此,国亦如此。回顾历史,惊涛骇浪,转眼之间,新中国迎来了70华
期刊
拍 卖  一路上想着  今天我要变成主人  想啊想  举起了手中的定海神针  高高的台上  一个牛仔和一个美女  我想啊想  想着他们百灵鸟般的声音  一只鸽子被高高举起  接着又是一只公鸡  我是喜欢飞翔呢  还是喜欢听清晨的钟声  还是实际一点吧  要一只母鸡  它天天给为我生蛋  使我睡得安稳  回家的路上 我还想着  提着母鸡 想啊想  台上那可爱的美女  下星期我再来看你  上帝教我  
期刊
淮河流域河南民歌是河南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俗民情别具一格。淮河流域上游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淮河流域河南民歌表现出极为显著的根源性、融合性、多元性和过渡性。本文分析了淮河流域河南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相关资料,探究其文化成因。  一、淮河流域河南民歌的音乐特征  (一)多元化的风格  民歌本身便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淮河流域河南民歌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也是淮河
期刊
丽江古城  丽江,有人说它是艳遇之城。对我而言,与其说艳遇,不如说这是一个能让人轻易放下戒备,仅带着纯粹的心去接近、感受、回味的地方。  初来这时,正值冬月,从机场一路向古城的路上,那香槟色的田野不似甘肃荒凉的沉寂,而是多了几分人气的温暖。成排的细小树木,其下部被人用心地穿上了白色外套,好让其任性地迎接寒风的光临。  伴随着民谣从耳中传入,我轻轻地闭上眼,恣意地感受着鼻息间流淌在乡间的尘土清香,贪
期刊
由于当代饶剧院的传承与创新,赣剧饶河戏弹腔在赣东北有很多观众。本文以赣剧饶河戏弹腔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赣剧饶河戏弹腔的空间分布,阐述了师徒、师生中的赣剧饶河戏弹腔传承与创新。其间重点论述了师徒传承与师生传承之间的差异,探析了优秀演员对赣剧饶河戏弹腔的传承与创新。  一、赣剧饶河戏弹腔的空间分布  随着歌剧的繁荣发展,赣剧饶河戏弹腔分布空间越来越广。饶河戏弹腔兴起于赣东地区,在传播到乐平、万年等地的过
期刊
戏剧表演作为艺术发展的重要分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戏剧表演的整个过程涉及很多方面,像服、化、道、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等。其中形体语言,像肢体动作和神情的运用,可以强化戏剧表演的艺术效果,将更饱满的人物形象展示观众,进而提高戏剧表演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具体形象地展示出人物内心活动。因此,戏剧表演者要不断提升形体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升表演的整体水平。  演员在戏剧表演中展示戏剧艺
期刊
春 事  几树春红柴院前,  清溪柳臂浅拂弦。  红泥绿蚁香盈处,  半是刘郎半是仙。  涟 漪  烟柳春堤细细风,  桃花痕浅尚初红。  清塘几许圆圆韵,  正是鱼儿闲趣浓。  弈  黑白从无界,  纵横不必分。  由来轻胜负,  闲弈半山云。  淡  杯浅可容月,  春深不谢梅。  纵观千古事,  平淡自芳菲。  独  长夜斟空未,  亭台已染霜。  每伤弦月下,  心事两茫茫。  春 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