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充分地利用好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本文分析了目前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发挥数据挖掘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作用两方面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深度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作用。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88-02
一、引言
近年来研究生的数量不断扩大,研究生的种类不断增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断改进,致使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工作量大、业务复杂,因此管理的信息化是保证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正常、有序、高效的必然结果。国外高校的管理系统一般由较大规模的专业技术团队来负责和提供技术支持,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研究,规模和技术已比较成熟,管理规范,形成了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系统趋于整体化、数据化、人性化,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机制。国内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信息化的初步阶段,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通过互联网或数字化平台,将分散的信息资源统一进行管理,形成一个超大的数据库,从而实现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标。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深度建设的建议。
二、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已广泛使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校内各部门都相继建立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信息化平台,以本校为例,学校已有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教务处学分制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财务经费系统、网络图书馆等众多系统,并都拥有着极其丰富的数据信息,为学校正常管理和运行提供着保障作用,是学校的一笔重要资源。但是,这些信息管理系统大部分处于低级管理模式,系统功能仅局限于无纸化办公、数据的堆积管理以及简单的数据统计,数据尚未“流动”,也未能形成数据“合力”。
1.信息孤岛严重,信息无法公开。随着各部门建立的相对独立的数字化平台,在提高了信息管理效率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整体管理带来了不便。由于平台相对独立,信息一般都存储于不同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内,只能是本部门的内部人员共享其信息,形成了不同的信息孤岛[1]。然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并非彼此间毫无关联,当用户想使用综合信息进行决策时,通常需要将分散的信息重新进行整合,由于各自系统的信息有着各自的特点,又无法形成“合力”,对掌握全校的综合信息和制定决策造成了信息上的缺失。
2.管理模式与教学支持的矛盾。由于部分平台分期逐步部署,未能进行综合考虑和全面的设计,因此出现信息管理流程不全或异步等情况,不能完全与现实管理流程同步,造成管理系统与教学支持间发生冲突,导致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不全、异步或滞后,无法充分体现信息管理的效果,不能适应现代的管理模式,无法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有些情况反而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阻力。
3.同类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趋同,没有突显自己的特色。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信息化的建设,各部门均部署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但同类型的信息管理系统模式统一,功能相似,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本部门的管理特色。由于受到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制约,信息数据仅能发挥表面上的展示和统计、分析功能,不能很好地体现数据本身的作用和潜在价值,也无法为决策层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三、加强深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的管理系统在规模、设计和功能性上都相差甚远。目前,在高校管理中,只有凭借规范、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统作为保障,体现教育的真实性和规律性,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由于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影响教育质量与效果的因素不仅仅是由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所决定的,而是涉及到教育教学过程的诸多关键环节和因素,因此,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即数字化校园平台,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管理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权限控制、用户管理和资源管理,发掘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和规律,从而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建立标准化的编码规则、交换标准和信息体系,而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成为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尤其是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成为重中之重。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培养学生的效率和质量,其中提高质量是根本。通过平台各系统提供的不同参数的大数据,对数据进行有效利用,可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出教学培养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培养模式创新,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下图为我校建设的校园数字化平台,通过共享的数据库平台,我们可将某一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扩大和延伸,使其具有更多联系。例如,通过人事系统可得到某位导师的信息,再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得到其科研成果和经费使用情况,客观反映出导师的教学能力,再通过其所带研究生情况,以及研究生在图书馆、网络课堂的学习情况,可以客观反映出该导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督促情况,使信息全面化、客观化。
2.发挥数据挖掘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作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应用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大多数高校数字化平台都停留在第一代信息模式,功能只是进行简单的在线数据处理(OLTP),缺少综合分析、辅助决策的能力。然而,这些数据相互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也隐含着一些重要的信息或规律。这就需要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中,使其在完成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能对系统中积累的大数据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挖掘出数据中隐含的规律,作为对教学工作的有效服务和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为教学工作提供支持服务,进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就是从大量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掌握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规律的过程。它能深层自动化地分析原始数据,进行归纳性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从而帮助决策者调整策略,作出正确的决策[2]。以本校研究生开题预警管理為例,通过对2013、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学生的学位课、总课程和开题结果进行分析,2013级共有50名学生,其中5名学生没有通过开题,占总人数的10%,未通过开题的学生均位于总课程排名的后30%;2014级共有75名学生,其中8名学生没有通过开题,占总人数的10.7%,未通过开题的学生主要集中于总课程排名的后13%,但总成绩排名在前20%中也出现了开题未通过的情况;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开题不通过的情况在有趋势的变化,未通过开题者不但仅位于总成绩排名的末尾,还有课程成绩很好的学生未通过开题的情况出现,预警我们不仅要关注成绩排名的后10%,也要关注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通过这一结论,我们对2015级研究生培养环节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加强导师的指导环节,及时制定导师指导学生的量化标准,使得导师重视学生的选题、指导环节,同时也不能轻视对成绩优异学生的指导工作。
四、结语
尽管近年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趋势,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但是,我们对教学模式的信息化管理还缺乏深刻的了解。因此,我们更要认真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育事业这一课题,深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发展,有效利用信息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彬.基于网络的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05).
[2]王理.数据挖掘在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新西部,2014,(06).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88-02
一、引言
近年来研究生的数量不断扩大,研究生的种类不断增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断改进,致使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工作量大、业务复杂,因此管理的信息化是保证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正常、有序、高效的必然结果。国外高校的管理系统一般由较大规模的专业技术团队来负责和提供技术支持,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研究,规模和技术已比较成熟,管理规范,形成了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系统趋于整体化、数据化、人性化,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机制。国内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信息化的初步阶段,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通过互联网或数字化平台,将分散的信息资源统一进行管理,形成一个超大的数据库,从而实现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标。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深度建设的建议。
二、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已广泛使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校内各部门都相继建立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信息化平台,以本校为例,学校已有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教务处学分制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财务经费系统、网络图书馆等众多系统,并都拥有着极其丰富的数据信息,为学校正常管理和运行提供着保障作用,是学校的一笔重要资源。但是,这些信息管理系统大部分处于低级管理模式,系统功能仅局限于无纸化办公、数据的堆积管理以及简单的数据统计,数据尚未“流动”,也未能形成数据“合力”。
1.信息孤岛严重,信息无法公开。随着各部门建立的相对独立的数字化平台,在提高了信息管理效率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整体管理带来了不便。由于平台相对独立,信息一般都存储于不同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内,只能是本部门的内部人员共享其信息,形成了不同的信息孤岛[1]。然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并非彼此间毫无关联,当用户想使用综合信息进行决策时,通常需要将分散的信息重新进行整合,由于各自系统的信息有着各自的特点,又无法形成“合力”,对掌握全校的综合信息和制定决策造成了信息上的缺失。
2.管理模式与教学支持的矛盾。由于部分平台分期逐步部署,未能进行综合考虑和全面的设计,因此出现信息管理流程不全或异步等情况,不能完全与现实管理流程同步,造成管理系统与教学支持间发生冲突,导致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不全、异步或滞后,无法充分体现信息管理的效果,不能适应现代的管理模式,无法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有些情况反而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阻力。
3.同类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趋同,没有突显自己的特色。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信息化的建设,各部门均部署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但同类型的信息管理系统模式统一,功能相似,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本部门的管理特色。由于受到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制约,信息数据仅能发挥表面上的展示和统计、分析功能,不能很好地体现数据本身的作用和潜在价值,也无法为决策层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三、加强深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的管理系统在规模、设计和功能性上都相差甚远。目前,在高校管理中,只有凭借规范、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统作为保障,体现教育的真实性和规律性,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由于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影响教育质量与效果的因素不仅仅是由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所决定的,而是涉及到教育教学过程的诸多关键环节和因素,因此,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即数字化校园平台,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管理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权限控制、用户管理和资源管理,发掘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和规律,从而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建立标准化的编码规则、交换标准和信息体系,而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成为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尤其是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成为重中之重。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培养学生的效率和质量,其中提高质量是根本。通过平台各系统提供的不同参数的大数据,对数据进行有效利用,可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出教学培养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培养模式创新,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下图为我校建设的校园数字化平台,通过共享的数据库平台,我们可将某一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扩大和延伸,使其具有更多联系。例如,通过人事系统可得到某位导师的信息,再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得到其科研成果和经费使用情况,客观反映出导师的教学能力,再通过其所带研究生情况,以及研究生在图书馆、网络课堂的学习情况,可以客观反映出该导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督促情况,使信息全面化、客观化。
2.发挥数据挖掘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作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应用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大多数高校数字化平台都停留在第一代信息模式,功能只是进行简单的在线数据处理(OLTP),缺少综合分析、辅助决策的能力。然而,这些数据相互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也隐含着一些重要的信息或规律。这就需要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中,使其在完成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能对系统中积累的大数据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挖掘出数据中隐含的规律,作为对教学工作的有效服务和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为教学工作提供支持服务,进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就是从大量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掌握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规律的过程。它能深层自动化地分析原始数据,进行归纳性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从而帮助决策者调整策略,作出正确的决策[2]。以本校研究生开题预警管理為例,通过对2013、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学生的学位课、总课程和开题结果进行分析,2013级共有50名学生,其中5名学生没有通过开题,占总人数的10%,未通过开题的学生均位于总课程排名的后30%;2014级共有75名学生,其中8名学生没有通过开题,占总人数的10.7%,未通过开题的学生主要集中于总课程排名的后13%,但总成绩排名在前20%中也出现了开题未通过的情况;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开题不通过的情况在有趋势的变化,未通过开题者不但仅位于总成绩排名的末尾,还有课程成绩很好的学生未通过开题的情况出现,预警我们不仅要关注成绩排名的后10%,也要关注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通过这一结论,我们对2015级研究生培养环节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加强导师的指导环节,及时制定导师指导学生的量化标准,使得导师重视学生的选题、指导环节,同时也不能轻视对成绩优异学生的指导工作。
四、结语
尽管近年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趋势,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但是,我们对教学模式的信息化管理还缺乏深刻的了解。因此,我们更要认真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育事业这一课题,深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发展,有效利用信息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彬.基于网络的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05).
[2]王理.数据挖掘在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新西部,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