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18万字!石黑一雄谈写作奥秘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9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必须长时间工作。然而,就小说而论,大家似乎普遍认为,连续写作超过四小时之后,收益递减效应便会降临。我一直比较赞同这一观点,可随着1987年的夏天日益临近,我越发坚信,自己需要一种更为极端的写作模式。内子洛娜对此表示赞同。
  直到那一刻,我才相当好地保持了创作与产出的稳定节奏;那时,我辞去全职工作已有五年之久。但是,随着我第二部小说的出版,我写出了名堂,也首次感受到随之而来的恐慌,以及各式各样扰人心神的琐事。有可能助我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提议、晚宴与派对的邀请,诱人的海外旅行,堆积如山的信件,这一切,几乎为我的“正常”工作画上了句号。去年夏天,我已写好新小说的第一章,可如今,几乎一年已经过去,我却毫无进展。于是,洛娜与我想出了一个计划。在四周的时间内,我将彻底取消一切安排,进行一项计划,我们有些神秘地称其为“冲锋”。



  在此期间,我会从上午九点一直写到晚上十点半,从礼拜一写到礼拜日。我有一小时的午餐时间以及两小时的晚餐时间。我不会看邮件,更不会答复它们,也不会靠近电话。没人来我家拜访。这段时间,洛娜会于百忙之中,抽空做本应由我做的烹饪以及家务活。我们希望,如此一来,我不仅可以写得更多,还可以达到某种精神状态,让我觉得自己笔下的世界比真实的世界更为真实。当时我32岁,我们刚搬进位于伦敦以南的西德纳姆的新家,在这里,我这辈子头一遭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我前两部小说都在餐桌上完成)。所谓的书房,不过是楼梯平台上的某种大型橱柜,连一扇门都没有,可我仍然激动不已,毕竟我拥有了一块天地,在那儿,我能随心所欲地任意散置纸稿,也不必在每日结束时收拾好它们。我在掉漆的墙上挂满了图表与便笺,然后开始认真写作。
  基本上,这便是创作《长日留痕》的方式。在实施“冲锋”计划期间,我肆无忌惮地写作,既不在意文体,也不在意自己下午所写的内容与当日早上所创作的内容相左。我优先考虑的,是让想法跃然纸上,逐渐生发。糟糕的句子,可怕的对话,无用的场景——这些我都一并保留,然后继续笔耕不辍。计划执行至第三日,洛娜观察到,我在晚间休息时行为有些古怪。第一个礼拜六休息日,我进行了一次户外探险;洛娜告诉我,去西德纳姆主街的路上,我一直咯咯地笑着,笑那条街建在斜坡上,笑那些下坡的人自己绊倒自己,笑那些上坡的人拼命喘着气、蹒跚踱着步。洛娜担心余下来的三周我依旧会如此,可我解釋说我很好,而且我第一周过得相当成功。
  我就这样坚持了四周,末了,我差不多已经完成了整部小说:当然,我还需要远不止四周的时间来对其进行润色,但在实施“冲锋”计划期间,想象力方面至关重要的突破业已完成。待我开始着手“冲锋”计划时,我已经做了为数可观的“研究”:有关英式仆从,以及由英式仆从写就的书籍,有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政治与外交政策的书籍,许多当时的小册子与文章,其中包含哈罗德·拉斯基所写的《做绅士的害处》。我突击搜查了当地书店(柯克代尔书局,一家如今依旧生意兴隆的独立书店)内的二手书书柜,寻找有关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英国乡村的指南。到底该从何时着手实质性写作——开始创作故事本身——于我而言,做这样的决定总是至关重要的。下笔之前,究竟该了解多少相关知识?开始得过早对写作无益,开始得过晚亦然。我自认为,创作《长日留痕》时我很走运:“冲锋”来得恰合时宜,当时我肚内也有足够笔墨。
  (摘自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名家荐读
  著名翻译家黄昱宁:如果你想读一读石黑一雄的作品,《长日将尽》一定是必选之作。这本书早就完成了经典化过程,成为英国人书架上的常备名著。你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读。第一,感受典型的英式文化的气息和味道;第二,体察人物那种深层次的挣扎和自我欺骗;第三,石黑一雄是修饰语、情态动词和被动语态的大师,你可以从小说中学到正宗的英式表达。
  《上海文学报》首席评论员傅小平:不同于“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中的其他两位,尽管有着日本和英国的双重文化背景,石黑一雄却是极少数不专以移民或国族认同为小说主题的亚裔作家。即使读者和评论家试图从他的小说中找寻出日本文化的神髓,或梳理出后殖民理论的印迹,石黑一雄本人却总是有意无意隐去作为亚裔的族群认同,而更以身为国际主义作家自许。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自嘲“不知家在何处”,且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读者的“无国界”作家,他的创作看似无关家国、故土情怀,却始终弥漫着感伤的回忆。或许在他看来,也只有回忆,才能让小说文本自由出入于欧亚文明之间,在这个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现代世界中,激起人们的共鸣。
  代表作句子精选
  我只等了一会儿,然后钻进车里,驶向我应该待的地方。——《别让我走》
  你不能永远总是对过去也许会发生的事耿耿于怀。——《长日留痕》
  这片土地似乎了解自身的美丽所在,亦知道自身的宏大,它才感到无须招摇。——《长日留痕》
  人在一段时间内过分沉湎于思考一些问题时,出现考虑不周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而人往往要受到某些外部事件的偶然刺激时才会清醒地面对即成的现实。——《长日留痕》
其他文献
作文君: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写不好作文是因为没有写作天赋,不禁感叹:就算练习也写不出好文章。可真的是这样吗?你知道吗?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文章也是一点点练出来的。今天,美学家朱光潜就来告诉我们名家的好文章是怎么练出来的。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吗?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  托尔斯泰的儿子在《回想录》记载托尔斯泰著《安娜·卡列尼娜》修稿时的情形。他说
期刊
作文君:佩内洛普·莱夫利(Dame Penelope Margaret Lively,1933年3月17日—),英国著名作家。莱夫利1970年出道,出版了多本童书,1973年凭《鬼汤姆》赢得卡内基文学奖,1976年又获得惠特贝瑞图书奖的童书奖项。后来,她开始书写成年人的故事,1987年凭《月虎》夺得了布克奖。2017年9月23日,针对人们对她写作流程的好奇,《卫报》刊登了这篇莱夫利谈论写作时间和写
期刊
作文君:当地时间10月9日午间,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得主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获奖理由是对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评审委员会委员表示:“塞勒的贡献在于让经济学更为人性。”他的主要学说是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与缺乏自我控制,著有《非理性行为》等。网友调侃,“评审理性地把诺奖颁给了一个研究‘非理性’的人”。你有没有一种“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几个字很厉害,但看到“行为经济学”就蒙了的感觉?
期刊
作文君: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5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不少同学可能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不要紧,作文君这就把他介绍给你。这位作家可不是那种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类型,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呢!  他是谁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著名日裔英籍小说家。1954年生于日本长崎,5岁时跟随父母迁居到英国。他父亲是一名海洋
期刊
2017年10月4日,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瑞士洛桑大学雅克·杜波切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乔基姆·弗兰克和英国剑桥大学理查德·亨德森凭借“研发出能确定溶液中生物分子高分辨率结构的冷冻电子显微镜”获此殊荣。  解析诺奖诺贝尔化学奖,又名诺贝尔理综奖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物理学家,因为他们开创的冷冻电镜技术帮助了生物学家。至此,被人们戏称为“诺贝尔理综奖”的诺贝尔化学奖也再度标榜了自
期刊
或许是我个人的性之所近吧!我从小识字读书,便爱看关于人生教训那一类话。犹忆十五岁那年,有一天,我旁坐一位同学,私自携着一册小书。我随手取来翻看,却不禁发生了甚大的兴趣。拿了那本书,索性偷偷离开了教室,独自找一僻处,直看到深夜,要归宿舍了,才把那书送回给那同学。这是一本曾文正公的家训。  第二天一清早,我便跑出校门,径自去大街,到一家旧书铺,正在开卸门板,我从门板缝侧身溜进去,见着店主人忙问,有《曾
期刊
2017年10月2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羅斯巴什以及迈克尔·杨,以表彰他们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从而揭开了今年诺贝尔奖的序幕。  解析诺奖“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说白了就是生物钟  从蓝绿藻到真菌、从植物到动物,地球生命普遍拥有一套内置的时钟,以24小时为周期调节生理活动,以适应我们这颗行星的自转和
期刊
不问自取乱拿东西,公共场所大声尖叫乱跑,坐电梯乱按楼层……没错,这说的正是无处不在的“熊孩子”。最近,“熊孩子”就惹到了名嘴孟非。  孟非发微博称,“高铁上很多熊孩子发出的噪音其实远不如他们爹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哄孩子发出的噪音。国外已经有女性专用车厢,中国高铁为什么不可以有熊孩子和父母的专用车厢?”  看得出来,孟非近期的一趟高铁旅程,饱受“熊孩子”及其家长的困扰。如果不是太过愤怒,他也不会不顾可
期刊
【适用话题】热爱 坚持 圆梦 心态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在2017年9月举行的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奥地利公开赛上,代表卢森堡出战的54岁的倪夏莲用了94分钟在首轮击败日本选手桥本穗花。桥本穗花的年龄足足比倪夏莲小了35岁。网友纷纷称赞说,“厉害!日本小将大概被打得要怀疑人生了”,并给倪夏莲起了“奶奶选手”的外号。倪夏蓮曾是中国女乒的主力选手,退役之后去了欧洲生活。但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坚持,
期刊
作文君:2017年9月,第69届“艾美奖”(美国电视界最高)获奖名单公布,《使女的故事》狂揽剧情类最佳剧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5项大奖。原著《使女的故事》也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周榜。腾讯“大家”李静睿说:“纽约的朋友今年一月就热情洋溢地向我们推荐了《使女的故事》,他说这本书讲的是当我们被剥夺自由时,渴求的往往是生活中那些再寻常不过的东西,一杯好咖啡,一次恋人的触摸……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