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长期对科学教育关注的基础上,并通过知网等收录网站对我国科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研究相关文献的多方搜索以及对科学教育相关论著的查阅,将我国目前科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国外科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状况。
【关键词】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课程设置 问题 对策
我国2001年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就是专业科学教师短缺,师资问题成为制约科学课程实施的瓶颈。为解决这一现实困难,至2008年教育部已批准65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着力培养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科学教师。新增一个专业,课程设置是根本,但是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起步较晚,现阶段正处于摸索时期。
众学者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他们大都以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科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问题,有学者以单一学校为研究对象,另有学者以同一区域的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他们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某个或某些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培养模式。众学者中西南大学博士生邓磊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进行了最为详全的梳理。他对我国西南、华北、华东、东北、华中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74所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梳理,为日后从事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囿于篇幅的限制以及庞大的工作量,邓磊只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分为专业必修课和教育类必修课两类对各高校实际情况梳理,并没有指出现阶段国内外各高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具体问题。另外他也没有介绍各学校的培养目标,但是我们知道明晰各高师院校的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益于分析课程设置中的问题,构建合理的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补其所缺笔者梳理了现阶段国内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培养目标。
一、国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一)英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英国大学教育系或教育学院是培养中学科学教育教师的主要机构,英国科学教育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为“3+1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对学术先进行三年的学术培养,然后再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培养,经过一年的教育专业学习后,学术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是英国中学科学教师培养的主要课程。这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探究理念、掌握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小学科学教师,它的实施的确为提高英国科学教师质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它忽略了对科学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以及从1997年7月颁布到1998年5月实施,实施速度过快引起了一系列操作层面的问题。
(二)美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在美国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一般由普通教育课程、学科科学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组成,其课时比例大致为5:3:2。美国的科学教育教师绝大多数是在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培养,采用的是“4+1”的“二、二、一”分段教育模式,即两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两年的主修专业学习和一年的教育专业课程学习。美国队科学教师培养目标的研究较为完善,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表明了美国培养科学教师的方向:培养终身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科学教师。
二、国内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虽然我国各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叙述上不尽相同,但国内已有研究中对科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定位还是比较一致的。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合格的专业化资质的专业型、反思型、实践型、研究型的科学教师,使之能胜任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具备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上。但是有学者指出现存的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确有薄弱之处,培养目标的范围和深度都不够、内容不全面且可操作性不强。
对于现阶段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暂存问题,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有以下几方面:1.课程目标不明确,拼盘式的课程结构杂乱无章,不知要为学生培养什么能力;2.课程体系缺乏整合、设计杂乱。3.课程结构比例失调,理论课偏多,实践课较少;4.课程的评价体系匮乏,无法检测并修改科学教育课程现存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众学者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1.明确课程设置目标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克服“拼盘”做法。2.适当调整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增加学科前沿知识。3. 课程的运行应由博到专、博专结合,采取“层级模块递升”方式推进。4.加强科学课程评价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科学课程评价。
参考文献:
[1]朱振岳等.浙江中小学普开综合课关键在师范院校专业设置[N],中国教育报,2000-12-8.
[2]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5,(31-65).[3]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13).
[4]阎元红.国外科学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及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第9卷第3期(152).[5]王锋治.英国小学科学教师职前培训课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6]廖元锡,李江林.美国大学提供科学教师真实研究经历的课程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6,(5):101-104.
[7]阎元红.国外科学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及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第9卷第3期(151).[8]汪先平.高师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139).
[9]李延军.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13).
【关键词】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课程设置 问题 对策
我国2001年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就是专业科学教师短缺,师资问题成为制约科学课程实施的瓶颈。为解决这一现实困难,至2008年教育部已批准65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着力培养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科学教师。新增一个专业,课程设置是根本,但是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起步较晚,现阶段正处于摸索时期。
众学者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他们大都以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科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问题,有学者以单一学校为研究对象,另有学者以同一区域的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他们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某个或某些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培养模式。众学者中西南大学博士生邓磊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进行了最为详全的梳理。他对我国西南、华北、华东、东北、华中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74所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梳理,为日后从事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囿于篇幅的限制以及庞大的工作量,邓磊只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分为专业必修课和教育类必修课两类对各高校实际情况梳理,并没有指出现阶段国内外各高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具体问题。另外他也没有介绍各学校的培养目标,但是我们知道明晰各高师院校的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益于分析课程设置中的问题,构建合理的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补其所缺笔者梳理了现阶段国内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培养目标。
一、国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一)英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英国大学教育系或教育学院是培养中学科学教育教师的主要机构,英国科学教育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为“3+1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对学术先进行三年的学术培养,然后再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培养,经过一年的教育专业学习后,学术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是英国中学科学教师培养的主要课程。这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探究理念、掌握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小学科学教师,它的实施的确为提高英国科学教师质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它忽略了对科学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以及从1997年7月颁布到1998年5月实施,实施速度过快引起了一系列操作层面的问题。
(二)美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在美国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一般由普通教育课程、学科科学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组成,其课时比例大致为5:3:2。美国的科学教育教师绝大多数是在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培养,采用的是“4+1”的“二、二、一”分段教育模式,即两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两年的主修专业学习和一年的教育专业课程学习。美国队科学教师培养目标的研究较为完善,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表明了美国培养科学教师的方向:培养终身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科学教师。
二、国内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虽然我国各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叙述上不尽相同,但国内已有研究中对科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定位还是比较一致的。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合格的专业化资质的专业型、反思型、实践型、研究型的科学教师,使之能胜任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具备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上。但是有学者指出现存的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确有薄弱之处,培养目标的范围和深度都不够、内容不全面且可操作性不强。
对于现阶段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暂存问题,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有以下几方面:1.课程目标不明确,拼盘式的课程结构杂乱无章,不知要为学生培养什么能力;2.课程体系缺乏整合、设计杂乱。3.课程结构比例失调,理论课偏多,实践课较少;4.课程的评价体系匮乏,无法检测并修改科学教育课程现存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众学者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1.明确课程设置目标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克服“拼盘”做法。2.适当调整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增加学科前沿知识。3. 课程的运行应由博到专、博专结合,采取“层级模块递升”方式推进。4.加强科学课程评价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科学课程评价。
参考文献:
[1]朱振岳等.浙江中小学普开综合课关键在师范院校专业设置[N],中国教育报,2000-12-8.
[2]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5,(31-65).[3]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13).
[4]阎元红.国外科学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及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第9卷第3期(152).[5]王锋治.英国小学科学教师职前培训课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6]廖元锡,李江林.美国大学提供科学教师真实研究经历的课程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6,(5):101-104.
[7]阎元红.国外科学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及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第9卷第3期(151).[8]汪先平.高师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139).
[9]李延军.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