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的用法再探讨

来源 :修辞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读戚晓杰先生《也谈量词“位”的语义特征》(《修辞学习》2002年第1期),其中有些提法不敢苟同,特提出商榷。 1、对“位”的规范是必要的。戚文认为邹光椿先生《“位”应适其位》(《修辞学习》1999年第2期)对当前报刊书籍中量词“位”的混用、滥用现象的批评是规范过度的一种体现,此说似乎过于偏激。戚文认为……
其他文献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从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可以窥见该民族的文化形态.由于一定的语言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又各不相同,因此,其文化上的
期刊
所谓佯否,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说话人先假意否定自己或对方所说的话,然后从相反或相对的一面加以表述,说出和原句一样的意思,这种出人意料的'纠正'方式,往往能收到
日常交际和实用性文章(例如报刊上的"消息"、"评论")等所运用的语言本质上属于常规语言,具有认知性、告知性和透明性,它把客观事物及其联系按人们的常规理解述说出来,使其成
江苏修辞学会举办的第五届汉语修辞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6日至9日在江苏省江阴职工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外学者三十多人,大会收到论文三十余篇。宣读和交流的
传记作为一类特殊的内容题材和文体的作品,使读者在领略传主人格魅力与跌荡起伏的人生经历的同时,也得到愉悦的审美享受。这种审美享受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来之于传记作品的修辞
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使用的句子,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是常规的、合理的、恰当的,它们讲究常用性、习惯性和逻辑性.但有时,为了修辞的需要,使句子表意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