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多,各种交通路线越来越密集,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的出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随着道理桥梁工程的不断增多,问题也层出不穷,许多道路桥梁项目出现了安全问题或者安全隐患,这些隐患给人民的生命带来了威胁,也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影响。在道路桥梁建设的众多问题之中,混凝土方面的问题是一类典型问题,笔者将针对这类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究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给整个道路桥梁工程带来的影响,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推进我国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建设;混凝土;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体系快速的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开始在经济体系推动下日益凸显,“要想富先修路”,这个经济发展传统的观点事实上一直都在经济社会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被广大的群众不断的得到相应印证,道路桥梁作为道路建设的一部分,其质量对于经济发展与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在道路桥梁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例如对于道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与控制不够,造成了道路桥梁在施工以及运行过程中出现断裂等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交通事故。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对混凝土质量进行要求与控制是保证道路桥梁安全的重要保证。
一、混凝土的主要成分
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自身主要由水、水泥、集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等多种不同材料按照一定合理比例进行配置出来。它本身的内部结构实际上是:直接将水以及水泥放在一个较大的机械器皿之中一起搅拌直到完全均匀,最终形成建设所需的水泥浆,然后水泥浆自身把砂石裹住并填充在砂的空隙中,形成砂浆,接着砂浆包裹在石子表面并把石子中的空气填满。整个过程下来,水泥就会把砂、石紧紧粘附在一起,凝固之后就成为了混凝土,具备了坚硬与耐久性等优良的功能。
二、桥梁施工中容易发生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在桥梁施工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或参与一些混凝土浇筑作业,如隐蔽工程(钻孔灌注桩)、桩间系梁(承台)、墩柱、盖梁以及梁体混凝土作业,通常采用的一般是现浇法施工。在施工当中,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浇筑工艺,都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然而我们经常发现一些问题,如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出现流动性较大或较小的问题。当流动性较大时,部分责任心不强的施工人员会在现场监督人员不注意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浇筑影响施工质量;流动性较小时,部分施工人员会采取在混凝土运输车搅拌罐里面加水的措施,便于振捣或浇筑,同样会影响施工效果。对于这种情况,现场管理人员要及时制止,因为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正常的工作特性,往往会造成混凝土分层、泌水,甚至发生离析现象,从而造成工程经济损失或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对于现场施工,特别要注意一些隐蔽工程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更应严格控制其混凝土工作特性,從而保证施工质量。
三、桥梁施工的有效控制措施
(1)对原材料的组织和选用。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严格依照国家建材标准组织好材料,并自始至终地保证材料的质量稳定,不变质。对于组织好材料,应从以下入手:
①水泥及掺合料的品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原则上应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以避免早期温度应力而导致混凝土裂。对于小体积混凝土,可采用标号为425# 的普遍硅酸盐水泥或纯硅酸盐水泥加矿碴粉或I 级粉煤灰等配制成的胶凝材料,它们的干缩率基本一致。水泥的细度:因水泥的细度对水化放热时收缩率不一致,水泥越细,其导致的混凝土收缩率越大,所以,在选择水泥细度时,应根据工程工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试验后方可利用。
②骨料的级配:骨料的级配对于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比较复杂。如果级配不合理,选料单一,则骨料所购成的骨架会不那么紧密,这对于混凝土的干缩会很大,易形成干裂,离析,蜂窝,麻面等状,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混合比时,应多选用几种粒级石子进行搭配,级配应以尽量减少空隙率为目的,并通过试验确定。根据实验确定骨料体积含量最佳为大于或等于70%。在满足混凝土用粗骨料级配要求范围的基础上,应采取措施将粗骨料级配控制在接近级配的范围内。若有条件,可选用有利于减少收缩的优质骨料。
(2)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按照标准进行配比,即根据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同时,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塌落度;对于水灰比,一般应小于或等于60%;即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水量应小于或等于180kg;对于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的混凝土应为270~450kg/m?,高强度混凝土应小于550kg/ m?(其中含一定量的矿物粉);对于砂的比率,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应适当采用较小的砂率。
(3)在进行浇筑时,应根据不同构件采取相应的浇筑方法,如对于桥墩柱的浇筑,应该分层来进行浇注,一般层厚为30~40cm。同时,在浇注时应配以足够的振捣人员和工具,以确保连续作业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在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力求整体得到振捣,受振均匀,但不能过久,过重,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密实,不出现气泡,不使粗骨料下沉、浆液渗出混凝土表面或流失,从而避免蜂窝,气泡的形成。
(4)在混凝土膜撤除后,应及时给予保湿养护,根据不同季节、气候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养护,以确保因混凝土干缩而不发生干裂现象。
四、改善混凝土质量的技术要点
(1)适度使用添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符合不同的使用要求。
(2)有效调节混凝土的构成比例。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提高工作性。
(3)提高振捣机械的效能。由于振捣效能的提高,可降低施工条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要求。
通过对桥梁在施工中出现的缺陷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总结归类出多种预防措施,在持续发展的桥梁业中有了更加宝贵的经验,在工程建设中可以避免诸多不良因素,为公路建设的稳步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和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继德;金春斌;浅析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 20期
[2]李海民;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第10期
(作者身份证号:320125198208042327)
关键词:道路桥梁建设;混凝土;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体系快速的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开始在经济体系推动下日益凸显,“要想富先修路”,这个经济发展传统的观点事实上一直都在经济社会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被广大的群众不断的得到相应印证,道路桥梁作为道路建设的一部分,其质量对于经济发展与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在道路桥梁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例如对于道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与控制不够,造成了道路桥梁在施工以及运行过程中出现断裂等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交通事故。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对混凝土质量进行要求与控制是保证道路桥梁安全的重要保证。
一、混凝土的主要成分
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自身主要由水、水泥、集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等多种不同材料按照一定合理比例进行配置出来。它本身的内部结构实际上是:直接将水以及水泥放在一个较大的机械器皿之中一起搅拌直到完全均匀,最终形成建设所需的水泥浆,然后水泥浆自身把砂石裹住并填充在砂的空隙中,形成砂浆,接着砂浆包裹在石子表面并把石子中的空气填满。整个过程下来,水泥就会把砂、石紧紧粘附在一起,凝固之后就成为了混凝土,具备了坚硬与耐久性等优良的功能。
二、桥梁施工中容易发生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在桥梁施工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或参与一些混凝土浇筑作业,如隐蔽工程(钻孔灌注桩)、桩间系梁(承台)、墩柱、盖梁以及梁体混凝土作业,通常采用的一般是现浇法施工。在施工当中,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浇筑工艺,都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然而我们经常发现一些问题,如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出现流动性较大或较小的问题。当流动性较大时,部分责任心不强的施工人员会在现场监督人员不注意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浇筑影响施工质量;流动性较小时,部分施工人员会采取在混凝土运输车搅拌罐里面加水的措施,便于振捣或浇筑,同样会影响施工效果。对于这种情况,现场管理人员要及时制止,因为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正常的工作特性,往往会造成混凝土分层、泌水,甚至发生离析现象,从而造成工程经济损失或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对于现场施工,特别要注意一些隐蔽工程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更应严格控制其混凝土工作特性,從而保证施工质量。
三、桥梁施工的有效控制措施
(1)对原材料的组织和选用。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严格依照国家建材标准组织好材料,并自始至终地保证材料的质量稳定,不变质。对于组织好材料,应从以下入手:
①水泥及掺合料的品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原则上应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以避免早期温度应力而导致混凝土裂。对于小体积混凝土,可采用标号为425# 的普遍硅酸盐水泥或纯硅酸盐水泥加矿碴粉或I 级粉煤灰等配制成的胶凝材料,它们的干缩率基本一致。水泥的细度:因水泥的细度对水化放热时收缩率不一致,水泥越细,其导致的混凝土收缩率越大,所以,在选择水泥细度时,应根据工程工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试验后方可利用。
②骨料的级配:骨料的级配对于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比较复杂。如果级配不合理,选料单一,则骨料所购成的骨架会不那么紧密,这对于混凝土的干缩会很大,易形成干裂,离析,蜂窝,麻面等状,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混合比时,应多选用几种粒级石子进行搭配,级配应以尽量减少空隙率为目的,并通过试验确定。根据实验确定骨料体积含量最佳为大于或等于70%。在满足混凝土用粗骨料级配要求范围的基础上,应采取措施将粗骨料级配控制在接近级配的范围内。若有条件,可选用有利于减少收缩的优质骨料。
(2)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按照标准进行配比,即根据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同时,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塌落度;对于水灰比,一般应小于或等于60%;即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水量应小于或等于180kg;对于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的混凝土应为270~450kg/m?,高强度混凝土应小于550kg/ m?(其中含一定量的矿物粉);对于砂的比率,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应适当采用较小的砂率。
(3)在进行浇筑时,应根据不同构件采取相应的浇筑方法,如对于桥墩柱的浇筑,应该分层来进行浇注,一般层厚为30~40cm。同时,在浇注时应配以足够的振捣人员和工具,以确保连续作业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在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力求整体得到振捣,受振均匀,但不能过久,过重,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密实,不出现气泡,不使粗骨料下沉、浆液渗出混凝土表面或流失,从而避免蜂窝,气泡的形成。
(4)在混凝土膜撤除后,应及时给予保湿养护,根据不同季节、气候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养护,以确保因混凝土干缩而不发生干裂现象。
四、改善混凝土质量的技术要点
(1)适度使用添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符合不同的使用要求。
(2)有效调节混凝土的构成比例。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提高工作性。
(3)提高振捣机械的效能。由于振捣效能的提高,可降低施工条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要求。
通过对桥梁在施工中出现的缺陷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总结归类出多种预防措施,在持续发展的桥梁业中有了更加宝贵的经验,在工程建设中可以避免诸多不良因素,为公路建设的稳步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和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继德;金春斌;浅析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 20期
[2]李海民;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第10期
(作者身份证号:32012519820804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