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馆的展览、展示通常分为常设展和专题展(一般称之为临展)。临展作为常设展览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在科技馆履行科普教育职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保持展馆对观众有持久吸引力的有效手段。文章从科技馆临展的功能特点出发,结合上海科技馆临展开发的工作经验,对如何有效进行临展开发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科技馆;临展;思考
1 科技馆临展的开发模式及特点
临展是常设展览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通过举办各类临展,使公众接受新的科技文化信息,从而达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思想的目的。临展在科技馆实现科普教育职能、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 临展的开发模式
根据临展开发模式的不同,可分为自办展、合作展和引进展,自办展和合作展可在条件成熟时发展为巡展。自办展指自行投资、自行开发和主办的科普临展。合作展指通过资金、展品等资源合作方式与其他机构共同开发和举办的科普临展。引进展指通过租借或合作方式引进并在馆内展出的国内外科普临展。巡展指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的、在本馆以外的场地进行展出的科普临展。
1.2 临展特点
1.2.1 周期短,时效性强
临展展期时间相对较短,短的只有数周时间,长的一般也不超过一年。引进展因成本开支较大,一般会连续3至4个月。临展因其灵活性、机动性的特点,更换方便,为公众了解科技进展、社会热点问题提供便捷渠道。
临展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如上海科技馆举办年度生肖特展已有18年的历史。每年春节前举办生肖展,已成为奉献给观众的一道科普大餐。
1.2.2 内容宽泛,形式多样
相比常设展所传播的內容多为较稳定的知识体系和较为主流的学术观点,临展的展示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比较灵活、自由,使其能够及时跟进社会热点和前沿科学,可供选择的内容非常宽泛,展示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同时还能应用最新的展示技术和展示手段,为公众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与全新的博物馆体验。
1.2.3 不受区域限制,流动性强
临展内容可以通过现场参观或官网临展宣传、微信推送等渠道进行了解。对主题好、受欢迎的原创展可积极对外输出,向兄弟场馆或街道、商业中心等场所进行推荐和展出。科技馆同行之间也应加强沟通,进行临展交换,实现科普资源的共享。高品质的原创展还可走出国门,促进国际间的博物馆合作与交流,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 临展在科普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2.1 保持常开常新,提高博物馆持续的吸引力
科技馆不同于自然人文类博物馆,没有大量的藏品。开发一个高科技展品展项需支出较高的费用,更新一个常设展区更是耗费数千万资金。因此,受经费限制,科技馆常设展的更新,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而对于观众来说,随着当今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公众科学素养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科技馆展示内容、形式和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年不变的科普常设展势必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临时展览就普遍受到公众的喜爱,特别是对于参观过本馆的当地观众。推陈出新的临展更加受到青睐。并且,临展的不断展出,又增加了展馆观众人数,保证了博物馆常开常新和持续的吸引力。
2.2 达到科普资源利用最大化
临展寓教于乐,以其教育性、娱乐性及宣传性而实现资源共享。科技馆同行之间对于选题好、展示形式新颖、档期合适的临展,可进行展览交换。这利于加强行业合作、共享科普资源,对国内临展自主研发起到积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市级科技馆的临展结束后,可推荐给区级科技馆或地方科技馆进行展出,还可通过相关机构的宣传使临展进校园、社区街道或商业中心,实现科普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如上海科技馆加强与社区的联动,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普文化素质。2017年底,与朱屺瞻艺术馆就2018年1—2月在朱屺瞻艺术馆举办的“我的一天——2018狗年生肖科普展”开展合作,上海科技馆免费提供给朱屺瞻艺术馆展览所需的图文、视频等展览相关内容,使科普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2.3 做好公众宣传,彰显社会责任
科技馆作为重要的科普教育阵地,将不断地在科普教育的前沿层次上为提升国民的现代科技文化素养做出贡献。同时,科技馆也肩负着向公众宣传国家方针战略、推动省市区各级重大活动开展的责任和使命。选择政府和公众最为关心的时政焦点和热点话题,举办主题清晰、形式丰富的临展活动,做好公众的宣传和认知教育。如上海科技馆与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于2017年5月在本馆首展后,同年11月赴海南省博物馆进行巡展,2018年10月又赴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进行海外巡展。展览遴选了50多件珍贵而精美的青花瓷文物,结合新颖而丰富的多媒体展示手段,宣传“一带一路”和平、交流、包容、合作和共赢的精神,为推动国家战略方针的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2009年为配合市科技党委和市科委举办的建国六十周年大型庆典活动,上海科技馆原创的“科技新发展 生活大变样——建国60年科技生活精彩回眸展”为观众奉上一场兼具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精品科普展览,力求从寻常百姓的生活视角和上海城市的成长轨迹反映建国60年来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引导观众感悟生活、关注科技。
3 成功开发临展的思考
3.1 展览主题的选择
3.1.1 聚焦社会热点和科技进步
临展主题的选择,可根据社会突发事件和热点、合作方资源、科学前沿及新技术成果等多方面展开选题策划,也可以结合联合国纪念活动年、馆情、市情等来选择主题。要充分体现时势或社会热点,积极地回应公众的需求;要反映前沿科研成果或预期,不断地为新的科学进展提供展示的平台;选取公众关注、启发性强的主题内容,关照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如上海科技馆于2017年5月举办的“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主题新颖、立意高远。既反映了“一带一路”合作包容的核心内涵和科技、文化、艺术多元融合的行业发展趋势,契合时政热点和社会需求;又展现了青花瓷制作工艺的演变以及分析测试科研成果等科技视角,成功对接高峰论坛和上海科技节,媒体反响热烈、社会影响深入。 3.1.2 视觉独特,激发兴趣
科技馆不同于博物馆,没有珍贵的文物或藏品,传统的图文、模型等展陈方式无法吸引观众。因此,展览选题视觉独特、激发观众兴趣是成功策划展览的要诀之一。
2018年7月,由上海科技馆和上海伍尼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物质2.0——材料科技展”,带给观众从未有过的材料体验。展览从另一个视角——材料的情绪体验出发。材料除了科学属性,还被赋予性格和情感。通过视觉、错觉、嗅觉、听觉多重感官交织,带领观众提前走进物质2.0世界,和新材料来一次情感的对话,接受不一样的科普教育。展览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业界同行的好评。
3.2 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临展资源
为了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临展策划、设计、制作工作,策划部门应着眼于未来,科学制订临展中长期规划。该规划应根据本馆的发展目标、使命、资源等,结合社会发展、公众需求等因素,制订未来三到五年临展的发展方向,明确每一年的临展主题、临展规模(数量、资金)等,从而确保临展工作开展的目的性、有序性和高效性。
科技馆年度资金预算分配中,常设展改造资金占了很大比例,投入于临展开发的资金相对局限。因此,需提前筹备,科学规划,提前一年至两年合理制訂临展年度计划。各年度临展资金及数量的投入要合理分配。如每年举办1~2个有特色的、高品质的大中型展览,投入较大资金量并确保有充足的研发人员参加。其他的中小型展览相对简单,可引进当地的社会资源或合作办展,节约总体经费开支和人员投入。
3.3 办展形式多样化
因临展不受场地区域的限制,展览模式灵活机动,科技馆可与科研院所、学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进行合作,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科普展示平台。如合作方优势互补或强强联手,围绕展示主题各自提供特色展品进行合作,也可通过知识产权的输出进行合作,办展形式灵活和多样化。如2017年4月上海科技馆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举办的“科艺相通——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作品展”。其中84件精美的科艺画作由上海交通大学负责提供,上海科技馆负责展览场地搭建,并根据展览主题开发了3个原创科普动画,将晦涩难懂的物理学知识转化为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又如,上海科技馆与上海市徐汇区科学技术协会合作,上海科技馆提供2019猪年生肖特展的图文及视频内容,在徐汇区枫林街道邻里汇展出,既实现了科普资源的共享,又增强了科普教育宣传的辐射力。
3.4 展示期间活动多样化
临展展示期间,科技馆教育部门通常会组织与展览主题配套的教育活动,课程时间和内容相对稳定。为了提高临展的影响力,使展览知识进一步延伸,可在临展开幕当日或展览期间举办相关的学术讲座或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如2017年11月1日在上海科技馆展出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复原展”,开幕当日举办“达人带你逛”活动,邀请中法两位专家——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和法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让-皮埃尔·夏戴勒来馆一起漫谈史前艺术,并带领观众前往展览现场揭开拉斯科的神秘面纱。又如,上海科技馆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在“我的一天——2018年狗年生肖展”开幕活动中邀请检疫犬入馆表演,展示工作犬不为人知的一面。又在展览闭幕日,邀请退役犬“名字待补充”来馆表演,向社会发布退役犬领养活动,引导观众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4 结语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希望在一种宽松优雅的环境和气氛中求得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认知。临展作为对常设科普展览的有益补充,是保持馆常开常新、提高观众参观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有计划地推出视觉独特、内涵丰富、设计新颖的特色科普临展,满足公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需科普工作者在临展开发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萍.保护客源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C]//上海鲁迅纪念馆.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现状与发展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2]过黎敏.中小科技场馆举办临展的探索与思考——以杭州市科技交流馆为例[C]//中国科普研究所.人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
[3]范其文.对做好临时展览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8(18).
[4]叶洋滨.临时展览对科技馆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4(10).
关键词: 科技馆;临展;思考
1 科技馆临展的开发模式及特点
临展是常设展览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通过举办各类临展,使公众接受新的科技文化信息,从而达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思想的目的。临展在科技馆实现科普教育职能、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 临展的开发模式
根据临展开发模式的不同,可分为自办展、合作展和引进展,自办展和合作展可在条件成熟时发展为巡展。自办展指自行投资、自行开发和主办的科普临展。合作展指通过资金、展品等资源合作方式与其他机构共同开发和举办的科普临展。引进展指通过租借或合作方式引进并在馆内展出的国内外科普临展。巡展指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的、在本馆以外的场地进行展出的科普临展。
1.2 临展特点
1.2.1 周期短,时效性强
临展展期时间相对较短,短的只有数周时间,长的一般也不超过一年。引进展因成本开支较大,一般会连续3至4个月。临展因其灵活性、机动性的特点,更换方便,为公众了解科技进展、社会热点问题提供便捷渠道。
临展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如上海科技馆举办年度生肖特展已有18年的历史。每年春节前举办生肖展,已成为奉献给观众的一道科普大餐。
1.2.2 内容宽泛,形式多样
相比常设展所传播的內容多为较稳定的知识体系和较为主流的学术观点,临展的展示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比较灵活、自由,使其能够及时跟进社会热点和前沿科学,可供选择的内容非常宽泛,展示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同时还能应用最新的展示技术和展示手段,为公众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与全新的博物馆体验。
1.2.3 不受区域限制,流动性强
临展内容可以通过现场参观或官网临展宣传、微信推送等渠道进行了解。对主题好、受欢迎的原创展可积极对外输出,向兄弟场馆或街道、商业中心等场所进行推荐和展出。科技馆同行之间也应加强沟通,进行临展交换,实现科普资源的共享。高品质的原创展还可走出国门,促进国际间的博物馆合作与交流,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 临展在科普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2.1 保持常开常新,提高博物馆持续的吸引力
科技馆不同于自然人文类博物馆,没有大量的藏品。开发一个高科技展品展项需支出较高的费用,更新一个常设展区更是耗费数千万资金。因此,受经费限制,科技馆常设展的更新,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而对于观众来说,随着当今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公众科学素养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科技馆展示内容、形式和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年不变的科普常设展势必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临时展览就普遍受到公众的喜爱,特别是对于参观过本馆的当地观众。推陈出新的临展更加受到青睐。并且,临展的不断展出,又增加了展馆观众人数,保证了博物馆常开常新和持续的吸引力。
2.2 达到科普资源利用最大化
临展寓教于乐,以其教育性、娱乐性及宣传性而实现资源共享。科技馆同行之间对于选题好、展示形式新颖、档期合适的临展,可进行展览交换。这利于加强行业合作、共享科普资源,对国内临展自主研发起到积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市级科技馆的临展结束后,可推荐给区级科技馆或地方科技馆进行展出,还可通过相关机构的宣传使临展进校园、社区街道或商业中心,实现科普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如上海科技馆加强与社区的联动,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普文化素质。2017年底,与朱屺瞻艺术馆就2018年1—2月在朱屺瞻艺术馆举办的“我的一天——2018狗年生肖科普展”开展合作,上海科技馆免费提供给朱屺瞻艺术馆展览所需的图文、视频等展览相关内容,使科普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2.3 做好公众宣传,彰显社会责任
科技馆作为重要的科普教育阵地,将不断地在科普教育的前沿层次上为提升国民的现代科技文化素养做出贡献。同时,科技馆也肩负着向公众宣传国家方针战略、推动省市区各级重大活动开展的责任和使命。选择政府和公众最为关心的时政焦点和热点话题,举办主题清晰、形式丰富的临展活动,做好公众的宣传和认知教育。如上海科技馆与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于2017年5月在本馆首展后,同年11月赴海南省博物馆进行巡展,2018年10月又赴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进行海外巡展。展览遴选了50多件珍贵而精美的青花瓷文物,结合新颖而丰富的多媒体展示手段,宣传“一带一路”和平、交流、包容、合作和共赢的精神,为推动国家战略方针的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2009年为配合市科技党委和市科委举办的建国六十周年大型庆典活动,上海科技馆原创的“科技新发展 生活大变样——建国60年科技生活精彩回眸展”为观众奉上一场兼具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精品科普展览,力求从寻常百姓的生活视角和上海城市的成长轨迹反映建国60年来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引导观众感悟生活、关注科技。
3 成功开发临展的思考
3.1 展览主题的选择
3.1.1 聚焦社会热点和科技进步
临展主题的选择,可根据社会突发事件和热点、合作方资源、科学前沿及新技术成果等多方面展开选题策划,也可以结合联合国纪念活动年、馆情、市情等来选择主题。要充分体现时势或社会热点,积极地回应公众的需求;要反映前沿科研成果或预期,不断地为新的科学进展提供展示的平台;选取公众关注、启发性强的主题内容,关照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如上海科技馆于2017年5月举办的“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主题新颖、立意高远。既反映了“一带一路”合作包容的核心内涵和科技、文化、艺术多元融合的行业发展趋势,契合时政热点和社会需求;又展现了青花瓷制作工艺的演变以及分析测试科研成果等科技视角,成功对接高峰论坛和上海科技节,媒体反响热烈、社会影响深入。 3.1.2 视觉独特,激发兴趣
科技馆不同于博物馆,没有珍贵的文物或藏品,传统的图文、模型等展陈方式无法吸引观众。因此,展览选题视觉独特、激发观众兴趣是成功策划展览的要诀之一。
2018年7月,由上海科技馆和上海伍尼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物质2.0——材料科技展”,带给观众从未有过的材料体验。展览从另一个视角——材料的情绪体验出发。材料除了科学属性,还被赋予性格和情感。通过视觉、错觉、嗅觉、听觉多重感官交织,带领观众提前走进物质2.0世界,和新材料来一次情感的对话,接受不一样的科普教育。展览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业界同行的好评。
3.2 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临展资源
为了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临展策划、设计、制作工作,策划部门应着眼于未来,科学制订临展中长期规划。该规划应根据本馆的发展目标、使命、资源等,结合社会发展、公众需求等因素,制订未来三到五年临展的发展方向,明确每一年的临展主题、临展规模(数量、资金)等,从而确保临展工作开展的目的性、有序性和高效性。
科技馆年度资金预算分配中,常设展改造资金占了很大比例,投入于临展开发的资金相对局限。因此,需提前筹备,科学规划,提前一年至两年合理制訂临展年度计划。各年度临展资金及数量的投入要合理分配。如每年举办1~2个有特色的、高品质的大中型展览,投入较大资金量并确保有充足的研发人员参加。其他的中小型展览相对简单,可引进当地的社会资源或合作办展,节约总体经费开支和人员投入。
3.3 办展形式多样化
因临展不受场地区域的限制,展览模式灵活机动,科技馆可与科研院所、学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进行合作,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科普展示平台。如合作方优势互补或强强联手,围绕展示主题各自提供特色展品进行合作,也可通过知识产权的输出进行合作,办展形式灵活和多样化。如2017年4月上海科技馆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举办的“科艺相通——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作品展”。其中84件精美的科艺画作由上海交通大学负责提供,上海科技馆负责展览场地搭建,并根据展览主题开发了3个原创科普动画,将晦涩难懂的物理学知识转化为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又如,上海科技馆与上海市徐汇区科学技术协会合作,上海科技馆提供2019猪年生肖特展的图文及视频内容,在徐汇区枫林街道邻里汇展出,既实现了科普资源的共享,又增强了科普教育宣传的辐射力。
3.4 展示期间活动多样化
临展展示期间,科技馆教育部门通常会组织与展览主题配套的教育活动,课程时间和内容相对稳定。为了提高临展的影响力,使展览知识进一步延伸,可在临展开幕当日或展览期间举办相关的学术讲座或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如2017年11月1日在上海科技馆展出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复原展”,开幕当日举办“达人带你逛”活动,邀请中法两位专家——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和法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让-皮埃尔·夏戴勒来馆一起漫谈史前艺术,并带领观众前往展览现场揭开拉斯科的神秘面纱。又如,上海科技馆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在“我的一天——2018年狗年生肖展”开幕活动中邀请检疫犬入馆表演,展示工作犬不为人知的一面。又在展览闭幕日,邀请退役犬“名字待补充”来馆表演,向社会发布退役犬领养活动,引导观众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4 结语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希望在一种宽松优雅的环境和气氛中求得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认知。临展作为对常设科普展览的有益补充,是保持馆常开常新、提高观众参观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有计划地推出视觉独特、内涵丰富、设计新颖的特色科普临展,满足公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需科普工作者在临展开发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萍.保护客源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C]//上海鲁迅纪念馆.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现状与发展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2]过黎敏.中小科技场馆举办临展的探索与思考——以杭州市科技交流馆为例[C]//中国科普研究所.人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
[3]范其文.对做好临时展览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8(18).
[4]叶洋滨.临时展览对科技馆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