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出和高技能人才的缺乏,中等专业学校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学子的第一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上好中专德育课,提高学生政治道德修养,将直接关系到中等专业学校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中专学校德育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论述了自己对中等专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 德育课 思考
一、中专学校德育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 家庭教育的问题
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他们的性格心理、道德品质、习惯的养成无不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的素质与他们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有很多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方法不得当,要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要么认为小孩已经无可救药,让其自暴自弃。有些“溺爱型”的家长使孩子好逸恶劳,贪图享乐,自私自利;有些“粗暴型”的家长则会使孩子人格自卑和逆反报复;“放任型”的家长则会使孩子沾染不良习气。有很多家长由于受教育水平偏低,他们的工作情况、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等也不尽理想,生存、生活压力大,家长难以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中专学生多数处在未成人阶段,鉴别能力差,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选择正误方面,思想不稳定,往往在矛盾中徘徊,家长若不能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与监督,学生容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中选择错误。
2 学校教育的问题
学校本应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机构,在学生德育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然而,近年来,学校德育教育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产生了莫大的影响。首先有些学校没有切实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还是一味只关注学生的技能,学生德育说起来重要,千起来次要,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是学校教师对德育教育存在误解,认为德育是领导、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再加上中职学校的许多教师自身“生存危机”的影响,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全员育德的良好局面并未形成。再者,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硬性灌输、一味说教,教育方法简单且单一,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德育效果差。最后,学生管理经费少、学生活动组织少、管理者积极性不高等也影响着良好育德氛围的形成,成为影响中职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原因。
3 社会环境的问题
中专学生大部分都还是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已经影响了中专学校,使一部分学生助长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而淡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的危机,全局观念和公民意识的弱化,使部分学生失去了精神的支撑,过着颓废的生活。近年来,网络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中专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分的高文凭宣传,学生们深感自己的中专文凭低,在社会上会遭白眼。产生自卑心理,觉得前途渺茫。因此,很多学生出现了矛盾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改善中专学校德育课教学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1 加大传统文化的教育,抵制各种不良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的优秀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教育、艺术等领域里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它对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是有益的。树立中专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豪感是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中专学校教育价值的前提。要加强对中专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学问修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2 在德育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无健全心理,健康人格,是能否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来。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但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这么简单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德育教育的失当,因此,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我们所说的健康人格,是指热情、忠诚、讲信义、具有责任感,开朗,接纳他人,灵活和自我开放。这种人格表现为不自私,易与他人交往,情感饱满,意志坚强,谦和虚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原有的一些陈旧的德育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而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劳动者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我国大多数学校,此项工作尚未能得到系统的开展。因此,改革我们的德育教育旧模式,加强注入心理辅导的新内容,也许可以成为加强新时期德育工作,培育中技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有益尝试。
3 丰富德育课的形式。当今社会,高科技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德育教育也不应局限于传统手段,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网络等高科技传播手段,寓教于乐,使德育教育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更好的融合到一起。在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配合开展一些诸如讲座、沙龙、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广泛采用师生换位、课堂讨论、学生自辩、主题演讲等形式,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翟玉荣,抓住学生特点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迟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初探[J],职业技术,2009(1)。
[3]张彩虹,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J],校园之声,2007(2)。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 德育课 思考
一、中专学校德育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 家庭教育的问题
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他们的性格心理、道德品质、习惯的养成无不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的素质与他们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有很多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方法不得当,要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要么认为小孩已经无可救药,让其自暴自弃。有些“溺爱型”的家长使孩子好逸恶劳,贪图享乐,自私自利;有些“粗暴型”的家长则会使孩子人格自卑和逆反报复;“放任型”的家长则会使孩子沾染不良习气。有很多家长由于受教育水平偏低,他们的工作情况、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等也不尽理想,生存、生活压力大,家长难以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中专学生多数处在未成人阶段,鉴别能力差,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选择正误方面,思想不稳定,往往在矛盾中徘徊,家长若不能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与监督,学生容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中选择错误。
2 学校教育的问题
学校本应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机构,在学生德育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然而,近年来,学校德育教育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对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产生了莫大的影响。首先有些学校没有切实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还是一味只关注学生的技能,学生德育说起来重要,千起来次要,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是学校教师对德育教育存在误解,认为德育是领导、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再加上中职学校的许多教师自身“生存危机”的影响,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全员育德的良好局面并未形成。再者,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硬性灌输、一味说教,教育方法简单且单一,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德育效果差。最后,学生管理经费少、学生活动组织少、管理者积极性不高等也影响着良好育德氛围的形成,成为影响中职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原因。
3 社会环境的问题
中专学生大部分都还是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已经影响了中专学校,使一部分学生助长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而淡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的危机,全局观念和公民意识的弱化,使部分学生失去了精神的支撑,过着颓废的生活。近年来,网络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中专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分的高文凭宣传,学生们深感自己的中专文凭低,在社会上会遭白眼。产生自卑心理,觉得前途渺茫。因此,很多学生出现了矛盾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改善中专学校德育课教学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1 加大传统文化的教育,抵制各种不良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的优秀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教育、艺术等领域里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它对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是有益的。树立中专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豪感是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中专学校教育价值的前提。要加强对中专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学问修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2 在德育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无健全心理,健康人格,是能否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来。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但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这么简单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德育教育的失当,因此,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我们所说的健康人格,是指热情、忠诚、讲信义、具有责任感,开朗,接纳他人,灵活和自我开放。这种人格表现为不自私,易与他人交往,情感饱满,意志坚强,谦和虚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原有的一些陈旧的德育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而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劳动者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我国大多数学校,此项工作尚未能得到系统的开展。因此,改革我们的德育教育旧模式,加强注入心理辅导的新内容,也许可以成为加强新时期德育工作,培育中技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有益尝试。
3 丰富德育课的形式。当今社会,高科技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德育教育也不应局限于传统手段,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网络等高科技传播手段,寓教于乐,使德育教育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更好的融合到一起。在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配合开展一些诸如讲座、沙龙、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广泛采用师生换位、课堂讨论、学生自辩、主题演讲等形式,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翟玉荣,抓住学生特点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迟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初探[J],职业技术,2009(1)。
[3]张彩虹,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J],校园之声,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