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这些名言都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根基,是德育教育最实质的部分,教会他们知识,教会他们办事,教会他们健体,不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基础。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抓学生养成教育是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一下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为学生表率。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学生的规范。例如,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应比学生更早到校,看起来这是小事微不足道,但是它的益处是无形的:一方面老师早到可以辅导学生,利用好早晨这一黄金时间,让学生一到校就感到有亲切感、安全感;另一方面自己身体力行胜于千句说教,学生会在老师的影响下自觉地遵守时间。再如在集体劳动中,班主任不仅仅是劳动指挥者,还应是劳动参与者,和学生一样共同参与劳动,这样学生会更自觉完成任务。即使一些平时不爱劳动的学生看到老师参加劳动,他们也会想:“老师都干,我凭啥不干呢?”,所以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觉悟,不仅要重“言教”的作用,更要重视“身教”的作用。往往说教多了,教育效果反而不好,陈词老调天天讲,学生习以为常就不当回事了。相反班主任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学生表率,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你的影响,教育效果会更好。
二、制定班规,约束学生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刚入学的孩子是不知道应该守什么规矩的,即使上了几年学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自制力很差,也会出现“不守规矩”的现象。班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班主任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原则。
首先,教育学生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同,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
其次,全体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让每个人都成为“立规者”,因为学生生活在一起,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比老师对他们的了解更深入,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优缺点,彼此都清楚。他们比谁都知道某学生应在哪方面需要改进,班级的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所以来自学生的想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然后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制定班规,使学生觉得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学生在自己制定的规矩面前,自觉性提高了不少。这样的班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最后,班主任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施起来效果会很好,学生大都能自觉遵守班规,学生的习惯也逐步养成,学习效率也自然得以提高。
三、养成教育渗透在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中。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也十分喜爱形式多样的活动。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渗透养成教育。班级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大家庭,所以班级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场所。班主任要利用好主题班会活动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每周或每月根据学生现状和学校德育主题确立一个有关养成教育的主题,在班队会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或布置相关内容以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通过班会的主题教育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纪律、劳动、卫生等习惯。学校开展各种大型活动,会对养成教育起到促進的作用。学校活动的丰富多彩,能极大的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提高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如文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艺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吃苦耐劳的精神;科技活动,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团体协作精神。学生会在大型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在和同学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谅解他人,在互相交往中改掉独生子女的娇气、傲气,使学生个体在集体活动中逐渐适应社会化的需要,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到“教书三年,想到六十年”,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四、教师、家长联手,巩固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多方教育力量的通力合作,家长的支持尤其关键。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养成教育的一个得力支点。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我们要确立经常性的家访制度,利用家访交流孩子在校内校外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同时注重对后进生、单亲家庭子女和其他特殊家庭子女的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对策,以教师的“真情”和“爱心”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积极配合。此外,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讲究教育方法,纠正一些家长对子女过于娇纵、或教之过严、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较好地使校、家教育同步,巩固和提高教育效果。
我们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任务是繁重的、艰巨的、长期性的,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有耐心和毅力,尤其是对待一些特殊群体(单亲、问题学生等),需要教师付出加倍的爱心与信心。总之,只要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的养成教育工作中,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持之以恒地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他们对集体的美好情感,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能够养成的。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为学生表率。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学生的规范。例如,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应比学生更早到校,看起来这是小事微不足道,但是它的益处是无形的:一方面老师早到可以辅导学生,利用好早晨这一黄金时间,让学生一到校就感到有亲切感、安全感;另一方面自己身体力行胜于千句说教,学生会在老师的影响下自觉地遵守时间。再如在集体劳动中,班主任不仅仅是劳动指挥者,还应是劳动参与者,和学生一样共同参与劳动,这样学生会更自觉完成任务。即使一些平时不爱劳动的学生看到老师参加劳动,他们也会想:“老师都干,我凭啥不干呢?”,所以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觉悟,不仅要重“言教”的作用,更要重视“身教”的作用。往往说教多了,教育效果反而不好,陈词老调天天讲,学生习以为常就不当回事了。相反班主任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学生表率,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你的影响,教育效果会更好。
二、制定班规,约束学生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刚入学的孩子是不知道应该守什么规矩的,即使上了几年学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自制力很差,也会出现“不守规矩”的现象。班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班主任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原则。
首先,教育学生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同,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
其次,全体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让每个人都成为“立规者”,因为学生生活在一起,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比老师对他们的了解更深入,他们每个人身上的优缺点,彼此都清楚。他们比谁都知道某学生应在哪方面需要改进,班级的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所以来自学生的想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然后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制定班规,使学生觉得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学生在自己制定的规矩面前,自觉性提高了不少。这样的班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最后,班主任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施起来效果会很好,学生大都能自觉遵守班规,学生的习惯也逐步养成,学习效率也自然得以提高。
三、养成教育渗透在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中。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也十分喜爱形式多样的活动。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渗透养成教育。班级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大家庭,所以班级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场所。班主任要利用好主题班会活动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每周或每月根据学生现状和学校德育主题确立一个有关养成教育的主题,在班队会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或布置相关内容以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通过班会的主题教育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纪律、劳动、卫生等习惯。学校开展各种大型活动,会对养成教育起到促進的作用。学校活动的丰富多彩,能极大的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提高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如文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艺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吃苦耐劳的精神;科技活动,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团体协作精神。学生会在大型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在和同学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谅解他人,在互相交往中改掉独生子女的娇气、傲气,使学生个体在集体活动中逐渐适应社会化的需要,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到“教书三年,想到六十年”,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四、教师、家长联手,巩固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多方教育力量的通力合作,家长的支持尤其关键。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养成教育的一个得力支点。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我们要确立经常性的家访制度,利用家访交流孩子在校内校外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同时注重对后进生、单亲家庭子女和其他特殊家庭子女的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对策,以教师的“真情”和“爱心”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积极配合。此外,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讲究教育方法,纠正一些家长对子女过于娇纵、或教之过严、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较好地使校、家教育同步,巩固和提高教育效果。
我们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任务是繁重的、艰巨的、长期性的,不仅要有方法,还要有耐心和毅力,尤其是对待一些特殊群体(单亲、问题学生等),需要教师付出加倍的爱心与信心。总之,只要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的养成教育工作中,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持之以恒地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他们对集体的美好情感,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能够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