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对滇黔北地区构造特征、各期构造演化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揭示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具有不同性质及构造特征,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构造演化:(1)震旦-加里东期构造演化;(2)海西-印支期构造演化;(3)燕山期-喜山期构造演化。
[关键词]滇黔北构造演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 P6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5-46-1
滇黔北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构造域西南边缘的滇黔北坳陷,介于四川台坳与滇东黔中隆起之间,西与滇黔北坳陷之昭通凹陷毗邻,东到贵州习水—仁怀一线。
1区域构造背景
滇黔北地区经历了晚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扬子陆架南部大陆边缘、晚古生代—中三叠世裂陷陆表海、中生代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发育了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和陆相上三叠统—下白垩统两大沉积组合。加里东构造运动晚期的华夏板块碰撞挤压之造山构造运动,使得滇黔北—四川地区的晚志留世—泥盆纪沉积受乐山—龙女寺、小草坝等古隆起控制。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随着太平洋—古特提斯洋与扬子板块碰撞、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碰撞,形成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共同剪切的构造应力格局,云贵燕山高原发生“南强北弱”的持续隆升剥蚀、系列冲断与“西强东弱”的扭动走滑。
2区域演化特征
2.1断裂特征
滇黔北地区经历基底、原古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四大构造旋回,断裂基本上是呈北北东向断裂、北东东向断裂、近东西向断裂以及一些复合断裂带,构造形态较复杂,从整体上看发育两组断裂,一组为北东走向的挤压断裂,这是该区的主要断裂,另一组为北西走向的压扭断裂。
2.2构造特征
近东西向构造主要为盐源背斜带,由多个近东西向的褶皱及断裂组成,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以构造形变特征、褶皱类型作为依据,结合寒武系底界构造形态和上二叠统分布范围,参考以前构造区带划分方案,将该区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表1)。
2.2.1川南低褶皱带
川南低陡褶带位于华蓥山断褶带的南侧,是华蓥山断褶带向西南延伸、呈向北东收敛向西南撒开的帚状雁行式低背斜群[1]。褶皱向南都表现出具有倾伏之势,同时褶皱也变得更加平缓;褶皱轴面发部分都是向东倾、少部分直立、个别的向西倾,说明该区在构造变形时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主体方向是由东向西推挤。过沪州以南,受盆地南缘娄山断褶带影响,发育东西向构造带。
2.2.2隔槽式褶皱
隔槽式褶皱构造,可能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三期构造叠加的复合作用,是在北东—西南向挤压力作用下,沿基底滑脱面形成的递进变形,其滑脱变形的顺序为早期为隔挡式—中期为箱式—晚期为隔槽式褶皱,其形成是由褶皱运动不同次数叠加的反映。
2.3构造演化
前震旦系的板溪群和梵净山群这两套地层在经历了武陵、晋宁运动后,岩性发生了变质,形成了中—低级变质岩,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片岩、板岩等,构成了滇黔北地区的结晶基底岩系[2],主要构造运动为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经历这些构造运动后,地层发生了强烈的冲断、褶皱变形等改造。
2.3.1震旦纪-加里东期的构造演化
震旦纪—早古生代,中国南方主体构造格架有两个大陆:扬子和华夏陆块,另有湘桂块体,陆块间为拉张裂谷盆地——古华南洋[3]。三个陆块都处于大陆边缘和克拉通向前陆盆地演化的过程,以古陆源区为边界,发育台地和被动大陆边缘海盆。
2.3.2海西期-印支期的构造演化
滇黔北地区在海西早、中期基本上继承了加里东期的构造面貌,总体处于隆起剥蚀状态,缺失泥盆系、石炭系沉积。
早古生代经历了加里东旋回的最后一幕—广西运动后,便进入了海西—早印支期。整个中国南方成为了统一的华南大陆和晚古生代新盆地。泥盆纪新盆地形成的同时,古特提斯洋同步扩张,盆地边界受到断裂的控制。断裂不断走滑拉张,盆地内形成了南东向和南西向两组断裂,形成了台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
晚三叠世,南方大陆进入前陆盆地的主要发展阶段,哀牢山洋全面闭合,扬子板块与兰坪—思茅地块发生碰撞。义敦岛弧与扬子板块西缘沿甘孜—理塘带发生弧—陆碰撞造山作用,从而结束了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进入陆相坳陷演化阶段。晚三叠世后,本区处于海陆过渡相的三角洲沉积和陆相沉积环境。
2.3.3燕山期-喜山期的构造演化
进入新生代以后,受喜山运动影响,这一地区遭受强烈挤压,地层受到剧烈剥蚀,现今构造格局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在整个构造演化过程中,整个中、新生代以稳定沉积为主基调,古生代沉积地层保存相对较全,中生代地层剥蚀严重。
3结论
滇黔北地区整体在构造上是隔槽式褶皱带,该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构造演化:震旦纪-加里东期,该期处于大陆边缘和克拉通向前陆盆地演化;海西期-印支期,该期整个中国南方成为了统一的华南大陆和晚古生代新盆地;燕山期-喜山期,该期滇黔北地区遭受强烈挤压,地层受到剧烈剥蚀,现今构造格局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形成。
[关键词]滇黔北构造演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 P6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5-46-1
滇黔北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构造域西南边缘的滇黔北坳陷,介于四川台坳与滇东黔中隆起之间,西与滇黔北坳陷之昭通凹陷毗邻,东到贵州习水—仁怀一线。
1区域构造背景
滇黔北地区经历了晚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扬子陆架南部大陆边缘、晚古生代—中三叠世裂陷陆表海、中生代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发育了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和陆相上三叠统—下白垩统两大沉积组合。加里东构造运动晚期的华夏板块碰撞挤压之造山构造运动,使得滇黔北—四川地区的晚志留世—泥盆纪沉积受乐山—龙女寺、小草坝等古隆起控制。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随着太平洋—古特提斯洋与扬子板块碰撞、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碰撞,形成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共同剪切的构造应力格局,云贵燕山高原发生“南强北弱”的持续隆升剥蚀、系列冲断与“西强东弱”的扭动走滑。
2区域演化特征
2.1断裂特征
滇黔北地区经历基底、原古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四大构造旋回,断裂基本上是呈北北东向断裂、北东东向断裂、近东西向断裂以及一些复合断裂带,构造形态较复杂,从整体上看发育两组断裂,一组为北东走向的挤压断裂,这是该区的主要断裂,另一组为北西走向的压扭断裂。
2.2构造特征
近东西向构造主要为盐源背斜带,由多个近东西向的褶皱及断裂组成,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以构造形变特征、褶皱类型作为依据,结合寒武系底界构造形态和上二叠统分布范围,参考以前构造区带划分方案,将该区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表1)。
2.2.1川南低褶皱带
川南低陡褶带位于华蓥山断褶带的南侧,是华蓥山断褶带向西南延伸、呈向北东收敛向西南撒开的帚状雁行式低背斜群[1]。褶皱向南都表现出具有倾伏之势,同时褶皱也变得更加平缓;褶皱轴面发部分都是向东倾、少部分直立、个别的向西倾,说明该区在构造变形时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主体方向是由东向西推挤。过沪州以南,受盆地南缘娄山断褶带影响,发育东西向构造带。
2.2.2隔槽式褶皱
隔槽式褶皱构造,可能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三期构造叠加的复合作用,是在北东—西南向挤压力作用下,沿基底滑脱面形成的递进变形,其滑脱变形的顺序为早期为隔挡式—中期为箱式—晚期为隔槽式褶皱,其形成是由褶皱运动不同次数叠加的反映。
2.3构造演化
前震旦系的板溪群和梵净山群这两套地层在经历了武陵、晋宁运动后,岩性发生了变质,形成了中—低级变质岩,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片岩、板岩等,构成了滇黔北地区的结晶基底岩系[2],主要构造运动为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经历这些构造运动后,地层发生了强烈的冲断、褶皱变形等改造。
2.3.1震旦纪-加里东期的构造演化
震旦纪—早古生代,中国南方主体构造格架有两个大陆:扬子和华夏陆块,另有湘桂块体,陆块间为拉张裂谷盆地——古华南洋[3]。三个陆块都处于大陆边缘和克拉通向前陆盆地演化的过程,以古陆源区为边界,发育台地和被动大陆边缘海盆。
2.3.2海西期-印支期的构造演化
滇黔北地区在海西早、中期基本上继承了加里东期的构造面貌,总体处于隆起剥蚀状态,缺失泥盆系、石炭系沉积。
早古生代经历了加里东旋回的最后一幕—广西运动后,便进入了海西—早印支期。整个中国南方成为了统一的华南大陆和晚古生代新盆地。泥盆纪新盆地形成的同时,古特提斯洋同步扩张,盆地边界受到断裂的控制。断裂不断走滑拉张,盆地内形成了南东向和南西向两组断裂,形成了台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
晚三叠世,南方大陆进入前陆盆地的主要发展阶段,哀牢山洋全面闭合,扬子板块与兰坪—思茅地块发生碰撞。义敦岛弧与扬子板块西缘沿甘孜—理塘带发生弧—陆碰撞造山作用,从而结束了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进入陆相坳陷演化阶段。晚三叠世后,本区处于海陆过渡相的三角洲沉积和陆相沉积环境。
2.3.3燕山期-喜山期的构造演化
进入新生代以后,受喜山运动影响,这一地区遭受强烈挤压,地层受到剧烈剥蚀,现今构造格局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在整个构造演化过程中,整个中、新生代以稳定沉积为主基调,古生代沉积地层保存相对较全,中生代地层剥蚀严重。
3结论
滇黔北地区整体在构造上是隔槽式褶皱带,该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构造演化:震旦纪-加里东期,该期处于大陆边缘和克拉通向前陆盆地演化;海西期-印支期,该期整个中国南方成为了统一的华南大陆和晚古生代新盆地;燕山期-喜山期,该期滇黔北地区遭受强烈挤压,地层受到剧烈剥蚀,现今构造格局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