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统筹发展观、是解决城乡经济发展失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对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
1.我市城乡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城乡经济水平差别不仅没能缩小,而是逐年扩大。主要反映如下几主面:
1.1地方财政收入少,县域经济比较困难
2008年市辖10个县(市),占全市人口的52%,县域生产总值只占全市的28.1%,财政总收入为18.4亿元,县(市)均1.84亿元,是杭州市辖县均收入同期的二十分之一,因此,10个县(市)只能靠国家或上级政府转移支付来维持正常运转。另据哈尔滨市农口2006年末统计,全市乡镇负债累计24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1000多万元,有的乡镇负债高达3000多万元,村级负债25.2亿元,村均负债134.3万元,集体经济几乎全部欠亏。全市除了双城、尚志、五常外,绝大多数县、乡、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全市70%以上的乡镇存在隐性赤字。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公益事业很难发展,城镇建设很难投入。
1.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
据农调部门测算,全市农村基尼系数2000年为0.38,2004年为0.40,已经十分接近警戒线,2006年竟达到0.43,超过国际警戒线。另据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应控制在1∶6,而全市城乡收入差距由2001年的2.4∶1,扩大到2008年的2.5∶1,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乡收入,行业收入之间差距仍比较大。如考虑到供水供电、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分配上的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估计实际上达到3∶1以上。已经十分接近0.4这一国际惯例,即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1,超过2∶1的极为罕见,如果把城市和农村统一测算,已经超出“警戒线”。按照国际通行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应控制在1.6,而我市2007年已经达到了2.52,远远超过了控制范围。
1.3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困难重重
目前,占全市有近500万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3%,其中农村产业劳动力185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近70%从事人均耕地不足4亩的农业生产。按照农业规模经营测算,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可达100万人。2005年到2009年,五年累计有效转移30余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不足三分之一,多数农村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人数,而是离乡不离土,这种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所谓转移。从近期看,国家农业粮食政策出台,原本这种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更不愿到城镇去从事劳务。对此种情况,政府期望通过农民离开土地,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来达到经济增量的扩大。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当前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及制度对此方面的抑制作用。
1.4当前的户籍制度和社会就业保障问题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户籍制度把居民人为的按照居住地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农民只得依靠土地保障基本生活维持生计。目前,在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城镇户口已失去了意义,而我市广大农村就不同,农业户口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关系到土地带给农民的生活和利益。严重束缚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只能随着改革的深入、政策的变化,逐步改变和实现。
1.5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中小学校网点布局不合理,农村学校办学过于分散、办学规模不高。农村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地方经济支撑能力较差,农村学校无论从办学条件,还是软件建设上,与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卫生资源供给相对不足,每万人执业医师人数18.3人,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最后一位。农村卫生设施薄弱,总体资源质量不高,综合服务能力偏低,城乡之间卫生服务差距过大。农民就医难,县(市)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平均只在3%左右。这种递減增长发展使农民就医十分困难,一方面农民看不起病,另一方面又缺医少药,多数贫困农民都是因疾病而返贫,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农村文化设施相对短缺,文化发展人才短缺。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仅62.67册,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仍在后面。公共设施欠账太多,短时期很难解决。
2.措施与建议
2.1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管理的职能作用,着力构建乡经济统筹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首先,科学地研究和编制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各项规划。规划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明确区域、城镇、乡村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的重点,体现区域经济特色;其次要突出城乡一体规划的重点,从我市实际出发,要以基础条件较好的城镇为中心,重点考虑中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群体。根据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按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重新规划乡村行政区域。
2.2优化城乡产业布局
首先,要抓住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良好机遇,调整城乡工业结构,结合“退二进三”政策,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主体,配套产业和特色产业跟进发展的产业结构,形成我市城乡产业布局。实施以“退城进郊”为重点的中心城区工业转移,形成郊区集聚大中型制造业,配套工业、基础工业的城郊工业空间新格局。形成小城镇集聚农产品加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以及建材、矿产业新格局。其次,要优化县城工业发展空间,把县域经济与城镇化有机结合,依托城镇,引导乡镇工业向城镇适度集中,带动农村劳动力以城镇二次产业建设为载体向城镇转移。第三,第三产业要配套协作,延长产业链,开成城乡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2.3建立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
一是深化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规定。二是要尽快研究出台我市户籍管理办法,取消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分制问题。实施农村教育、医保、低保等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政策,农村社会公益事业也应该由政府承担。三是在我市农村并校合村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农村义务教育要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民办教育为辅的新的教育格局。四是建立以城镇为中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新模式、新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市场、医疗监督体制和公共事件的预防控制监测体系。五是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开展文明教育和新文化活动,严禁城镇不健康的东西向乡村转移。
2.4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的规划和建设
当前,应积极抓住国家对县、乡公路给予支持的机遇,加快我市县、乡、村三级道路标准化建设。重点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尽快解决部分农村人畜饮水问题,解决乡镇供排水设施落后问题,加大城乡一体的排污和污染管理整治力度。
2.5实施农村居民迁移补偿安置办法,转移我市部分因环境保护和环境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户到城镇中从事二、三产业。建立完善土地转让机制和土地管理办法,探索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
【关键词】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
1.我市城乡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城乡经济水平差别不仅没能缩小,而是逐年扩大。主要反映如下几主面:
1.1地方财政收入少,县域经济比较困难
2008年市辖10个县(市),占全市人口的52%,县域生产总值只占全市的28.1%,财政总收入为18.4亿元,县(市)均1.84亿元,是杭州市辖县均收入同期的二十分之一,因此,10个县(市)只能靠国家或上级政府转移支付来维持正常运转。另据哈尔滨市农口2006年末统计,全市乡镇负债累计24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1000多万元,有的乡镇负债高达3000多万元,村级负债25.2亿元,村均负债134.3万元,集体经济几乎全部欠亏。全市除了双城、尚志、五常外,绝大多数县、乡、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全市70%以上的乡镇存在隐性赤字。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公益事业很难发展,城镇建设很难投入。
1.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
据农调部门测算,全市农村基尼系数2000年为0.38,2004年为0.40,已经十分接近警戒线,2006年竟达到0.43,超过国际警戒线。另据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应控制在1∶6,而全市城乡收入差距由2001年的2.4∶1,扩大到2008年的2.5∶1,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城乡收入,行业收入之间差距仍比较大。如考虑到供水供电、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分配上的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估计实际上达到3∶1以上。已经十分接近0.4这一国际惯例,即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为1.5∶1,超过2∶1的极为罕见,如果把城市和农村统一测算,已经超出“警戒线”。按照国际通行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应控制在1.6,而我市2007年已经达到了2.52,远远超过了控制范围。
1.3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困难重重
目前,占全市有近500万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3%,其中农村产业劳动力185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近70%从事人均耕地不足4亩的农业生产。按照农业规模经营测算,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可达100万人。2005年到2009年,五年累计有效转移30余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不足三分之一,多数农村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人数,而是离乡不离土,这种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所谓转移。从近期看,国家农业粮食政策出台,原本这种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更不愿到城镇去从事劳务。对此种情况,政府期望通过农民离开土地,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来达到经济增量的扩大。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当前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及制度对此方面的抑制作用。
1.4当前的户籍制度和社会就业保障问题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户籍制度把居民人为的按照居住地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农民只得依靠土地保障基本生活维持生计。目前,在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城镇户口已失去了意义,而我市广大农村就不同,农业户口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关系到土地带给农民的生活和利益。严重束缚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只能随着改革的深入、政策的变化,逐步改变和实现。
1.5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中小学校网点布局不合理,农村学校办学过于分散、办学规模不高。农村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地方经济支撑能力较差,农村学校无论从办学条件,还是软件建设上,与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卫生资源供给相对不足,每万人执业医师人数18.3人,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最后一位。农村卫生设施薄弱,总体资源质量不高,综合服务能力偏低,城乡之间卫生服务差距过大。农民就医难,县(市)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平均只在3%左右。这种递減增长发展使农民就医十分困难,一方面农民看不起病,另一方面又缺医少药,多数贫困农民都是因疾病而返贫,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农村文化设施相对短缺,文化发展人才短缺。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仅62.67册,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仍在后面。公共设施欠账太多,短时期很难解决。
2.措施与建议
2.1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管理的职能作用,着力构建乡经济统筹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首先,科学地研究和编制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各项规划。规划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明确区域、城镇、乡村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的重点,体现区域经济特色;其次要突出城乡一体规划的重点,从我市实际出发,要以基础条件较好的城镇为中心,重点考虑中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群体。根据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按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重新规划乡村行政区域。
2.2优化城乡产业布局
首先,要抓住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良好机遇,调整城乡工业结构,结合“退二进三”政策,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主体,配套产业和特色产业跟进发展的产业结构,形成我市城乡产业布局。实施以“退城进郊”为重点的中心城区工业转移,形成郊区集聚大中型制造业,配套工业、基础工业的城郊工业空间新格局。形成小城镇集聚农产品加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以及建材、矿产业新格局。其次,要优化县城工业发展空间,把县域经济与城镇化有机结合,依托城镇,引导乡镇工业向城镇适度集中,带动农村劳动力以城镇二次产业建设为载体向城镇转移。第三,第三产业要配套协作,延长产业链,开成城乡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2.3建立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
一是深化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规定。二是要尽快研究出台我市户籍管理办法,取消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分制问题。实施农村教育、医保、低保等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政策,农村社会公益事业也应该由政府承担。三是在我市农村并校合村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农村义务教育要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民办教育为辅的新的教育格局。四是建立以城镇为中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新模式、新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市场、医疗监督体制和公共事件的预防控制监测体系。五是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开展文明教育和新文化活动,严禁城镇不健康的东西向乡村转移。
2.4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的规划和建设
当前,应积极抓住国家对县、乡公路给予支持的机遇,加快我市县、乡、村三级道路标准化建设。重点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尽快解决部分农村人畜饮水问题,解决乡镇供排水设施落后问题,加大城乡一体的排污和污染管理整治力度。
2.5实施农村居民迁移补偿安置办法,转移我市部分因环境保护和环境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户到城镇中从事二、三产业。建立完善土地转让机制和土地管理办法,探索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