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7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本病多发生在有手术史、外伤史、长期卧床、妊娠雌激素的作用、恶性肿瘤史等。我国患病率为26%[1],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出现下肢肿胀,重者不能下床,下肢重度水肿,保守治疗病程长,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对术后患者加强肢体主动、被动锻炼,收到很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2006~2010年收治各类术后早期需要卧床的患者600例,包括食管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大隐静脉曲张等。经过严密细致的观察护理,无1例外发生LDVT。
护 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遭受疾病的折磨,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体质相对较差,又由于对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不了解,手术易导致其心理失衡。出现焦虑不安、纳差失眠、悲观失望等反应。护士应用最易懂和体贴的话语与患者交流,耐心的开导和介绍相关知识及手术过程。说明术前练习床上翻身,肢体活动,深呼吸及术后早活动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曾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②饮食护理:改善营养状态,增强抵抗力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的内容。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食物,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③有效控制并存疾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原有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先治疗原发病。④功能锻炼:要求患者戒烟戒酒,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收缩。注意避免感冒。指导患者练习有效地咳嗽和深呼吸。进行适应性训练,如床上大小便,床上翻身,股四头肌舒缩,小腿肌肉及踝关节等锻炼,并向患者讲解及示范术后功能锻炼的要领,使患者领会并掌握。
术后护理:①术后早活动:患者术后由于各种原因而卧床不起,活动明显减少,血液缓慢,容易发生DVT形成。因此术后除做好一般护理外还要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翻身,活动肢体,协助排痰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起下床活动。医生和护士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并让家属协助、督促、保证下肢的系统活动,避免因下肢的活动减少而引发DVT。②被动运动:术后返回病房立即开始下肢向心性按摩,从踝关节开始由远端向近端采用拿捏手法,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温水擦浴,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术后抬高患肢时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③主动活动:鼓励患者尽早开始足趾,踝关节的主动规律活动,增加股四头肌主动等长收缩,并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促进静脉回心血流,从而预防下肢DNT的发生,其增加静脉回心血流的机制为深呼吸时胸腔负压增加,股四头肌主动等长收缩导致动脉灌注暂时关闭,肌肉活动代谢增加,局部无氧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神经源性反应,血液灌注量增加清除代谢产物。主动活动时,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每组动作持续做10~15分/次,2~3组/日。④踝关节锻炼:患者仰卧位最大的限度地进行踝关节背伸及趾曲活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然后放松。⑤股四头肌锻炼:患者仰卧位,下肢外展30°,保持中立位,膝下可垫以软枕,主动下压膝关节,足跟尽量向前,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10秒,然后放松。⑥臂肌收缩运动:患者平卧位伸直腿,收缩臂部肌肉,保持10秒,然后放松。⑦直腿抬高锻炼: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向上抬起,要求足跟离开床面20cm以上,在空中滞留5~10分,双下肢交替进行。⑧屈髋屈膝运动:患者仰卧位,护士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患者疼痛的情况下行屈髋屈膝活动,屈髋<90°,活动量由少到多。⑨在病情允许下,尽可能早起离床活动,逐渐增加肢体各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肌肉锻炼。
病情观察:严格床头交接班,给予患者必要地指导,若发现患肢肿胀,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保护血管:注意保护下肢血管,避免因内膜下肢原纤维显露,使血小板附着释放组织活酶而发生静脉血栓,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避免选择下肢穿刺静脉注射刺激的药物、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穿刺部位如出现静脉炎时应立即选择新的静脉通道,必要时用静脉留置针,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减少局部和远端血管的损伤。
饮食护理:术后饮食应进高维生素、蛋白质、高热量、低脂、且清淡易消化,禁食辛辣肥厚之品,多饮水1500~2000ml,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合理指导患者使用止血药物和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禁用脂肪乳。
讨 论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由于LDVT有各种不同类型,症状和体征各异和不典型,常延误早期治疗的时机。因此在临床上要提高认识,在护理上要从促进血液,改善静脉瘀积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着手,将术后卧床患者作为预防重点,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可通过下肢肌肉的舒缩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静脉补液和多饮水可降低术后血液流滞度,对预防血栓形成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围手术处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74-62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本病多发生在有手术史、外伤史、长期卧床、妊娠雌激素的作用、恶性肿瘤史等。我国患病率为26%[1],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出现下肢肿胀,重者不能下床,下肢重度水肿,保守治疗病程长,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对术后患者加强肢体主动、被动锻炼,收到很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2006~2010年收治各类术后早期需要卧床的患者600例,包括食管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大隐静脉曲张等。经过严密细致的观察护理,无1例外发生LDVT。
护 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遭受疾病的折磨,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体质相对较差,又由于对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不了解,手术易导致其心理失衡。出现焦虑不安、纳差失眠、悲观失望等反应。护士应用最易懂和体贴的话语与患者交流,耐心的开导和介绍相关知识及手术过程。说明术前练习床上翻身,肢体活动,深呼吸及术后早活动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曾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②饮食护理:改善营养状态,增强抵抗力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的内容。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食物,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③有效控制并存疾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原有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先治疗原发病。④功能锻炼:要求患者戒烟戒酒,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收缩。注意避免感冒。指导患者练习有效地咳嗽和深呼吸。进行适应性训练,如床上大小便,床上翻身,股四头肌舒缩,小腿肌肉及踝关节等锻炼,并向患者讲解及示范术后功能锻炼的要领,使患者领会并掌握。
术后护理:①术后早活动:患者术后由于各种原因而卧床不起,活动明显减少,血液缓慢,容易发生DVT形成。因此术后除做好一般护理外还要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翻身,活动肢体,协助排痰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起下床活动。医生和护士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并让家属协助、督促、保证下肢的系统活动,避免因下肢的活动减少而引发DVT。②被动运动:术后返回病房立即开始下肢向心性按摩,从踝关节开始由远端向近端采用拿捏手法,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温水擦浴,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术后抬高患肢时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③主动活动:鼓励患者尽早开始足趾,踝关节的主动规律活动,增加股四头肌主动等长收缩,并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促进静脉回心血流,从而预防下肢DNT的发生,其增加静脉回心血流的机制为深呼吸时胸腔负压增加,股四头肌主动等长收缩导致动脉灌注暂时关闭,肌肉活动代谢增加,局部无氧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神经源性反应,血液灌注量增加清除代谢产物。主动活动时,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每组动作持续做10~15分/次,2~3组/日。④踝关节锻炼:患者仰卧位最大的限度地进行踝关节背伸及趾曲活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然后放松。⑤股四头肌锻炼:患者仰卧位,下肢外展30°,保持中立位,膝下可垫以软枕,主动下压膝关节,足跟尽量向前,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10秒,然后放松。⑥臂肌收缩运动:患者平卧位伸直腿,收缩臂部肌肉,保持10秒,然后放松。⑦直腿抬高锻炼: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向上抬起,要求足跟离开床面20cm以上,在空中滞留5~10分,双下肢交替进行。⑧屈髋屈膝运动:患者仰卧位,护士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患者疼痛的情况下行屈髋屈膝活动,屈髋<90°,活动量由少到多。⑨在病情允许下,尽可能早起离床活动,逐渐增加肢体各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肌肉锻炼。
病情观察:严格床头交接班,给予患者必要地指导,若发现患肢肿胀,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保护血管:注意保护下肢血管,避免因内膜下肢原纤维显露,使血小板附着释放组织活酶而发生静脉血栓,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避免选择下肢穿刺静脉注射刺激的药物、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穿刺部位如出现静脉炎时应立即选择新的静脉通道,必要时用静脉留置针,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减少局部和远端血管的损伤。
饮食护理:术后饮食应进高维生素、蛋白质、高热量、低脂、且清淡易消化,禁食辛辣肥厚之品,多饮水1500~2000ml,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合理指导患者使用止血药物和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禁用脂肪乳。
讨 论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由于LDVT有各种不同类型,症状和体征各异和不典型,常延误早期治疗的时机。因此在临床上要提高认识,在护理上要从促进血液,改善静脉瘀积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着手,将术后卧床患者作为预防重点,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可通过下肢肌肉的舒缩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静脉补液和多饮水可降低术后血液流滞度,对预防血栓形成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围手术处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74-629.